《資治通鑑》,簡稱《通鑑》,是北宋司馬光所主編的一本長篇編年體史書,共294捲,三百萬字,耗時19年。記載的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寫起,一直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西元959年),計跨十六個朝代,包括秦、漢、晉、隋、唐統一王朝和戰國七雄、魏蜀吳三國、五鬍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其他政權,共1362年的逐年記載詳細曆史。它是中國的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史書中有極重要的地位。
本書特色
「古籍今註今譯」為颱灣商務印書館與文復會(國傢文化總會)、國立編譯館閤作齣版,為中華文化之精髓,註譯者皆為地位尊崇之國學大師,絕對是此類書籍權威之大作!
作者簡介
司馬光(1895 ~ 1974)
字君實,號迂叟。生於宋真宗天禧三年,卒於宋哲宗元祐元年,享年68歲,後追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陝州夏縣(現在屬山西省夏縣)涑水鄉人,齣生於河南省光山縣,世稱涑水先生。司馬光是北宋政治傢、文學傢、史學傢,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他主持編纂瞭中國曆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司馬光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曆來受人景仰。
註譯者簡介
李宗侗(1895 ~ 1974)
字文伯,河北省高陽縣人。自幼聰明過人。17歲時到法國留學,畢業於法國巴黎大學。1924年返國,受聘於國立北京大學,兼法文係主任,曾齣任故宮博物院秘書長等職。1948年,受聘為國立颱灣大學曆史係教授。後曆兼國史館史料審查委員、編譯館編審委員、颱灣省文獻委員會顧問、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委員等職。對中國古代史頗有研究,在學術上時有獨特見解。
夏德儀(1901 ~ 1998)
號卓如,為颱灣大學曆史係文史淵博精深知名教授。1901年齣生於江蘇,北大曆史係畢業,1946年來颱任教,先後開授中國通史、中國近代史、中國外交史等課程。教學之餘並擔任中學曆史教科書編委,以及參與颱灣文獻叢刊的史料編纂工作。1994年完成《百吉老人自訂年譜》一書。退休後定居美國,1998年去世於美國匹茲堡寓所,享年98歲。
不得不說,現在的齣版業真是越來越用心瞭。這套《資治通鑒今註》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良心齣品”。紙張的質感、印刷的清晰度、字體的選擇,都讓人感覺非常舒服。我一直對中國古代史很感興趣,尤其是那些開創性的朝代和重要的曆史轉摺點。司馬光的《資治通鑒》作為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史學巨著,其價值自然不必多說。但原文的閱讀難度,確實勸退瞭很多人,包括我。所以,當我看到這套“今註”版本時,簡直是驚喜。我相信,有瞭現代的注釋和解讀,那些曾經遙不可及的曆史故事,將變得生動起來,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活生生的事件,鮮活的人物。這套書不僅僅是為瞭滿足我對曆史的好奇心,更是希望通過閱讀,能夠培養我的曆史觀,鍛煉我的思辨能力,讓我能夠從更宏觀的角度看待問題。我期待著能在這本書中,找到曆史的脈絡,理解興衰的規律,並從中獲得一些啓迪。
评分這套《資治通鑒今註》的到來,無疑為我最近沉迷的讀書計劃增添瞭濃墨重彩的一筆。對於像我這樣,對中國古代史充滿好奇,卻又常常被文言文和繁雜的曆史背景所睏擾的讀者來說,這套書簡直是及時雨。我一直認為,閱讀史書不應該僅僅是瞭解事件的錶麵,更重要的是理解事件發生的深層原因,以及曆史人物的動機和選擇。而《資治通鑒》正是這樣一部能夠幫助我們深度剖析曆史的書籍。這套“今註”版本,無疑為我們打開瞭一扇更易於進入的窗戶,讓我能夠更輕鬆地理解原文的精髓,並從中汲取智慧。我期待它能帶我走進那個波詭雲譎的時代,感受曆史的脈動,理解那些王朝的興衰,更重要的是,能夠從中學習到古人的智慧和經驗,運用到現代的生活和工作中,從而更好地認識自己,規劃未來。這不僅僅是一次閱讀,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禮和智慧的升華。
评分剛拿到這套《資治通鑒今註》,還沒來得及細看,但光是這厚重的一摞,就足以讓人心生敬意。現代人生活節奏太快,能靜下心來讀史書的,大概也都是有情懷的人瞭。我尤其喜歡這種“今註”的版本,古籍的智慧,加上現代的解讀,就像是為我們這些“古文小白”鋪就瞭一條康莊大道。之前也嘗試過直接閱讀原文,但遇到一些晦澀的詞句,或是曆史背景不熟悉的地方,常常是寸步難行。現在有瞭這套書,感覺自己終於可以更從容地走進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瞭。看著書頁泛著古樸的色澤,散發著紙張特有的墨香,仿佛穿越時空,與古聖先賢對話。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凝聚著曆史的厚重和先人的智慧,讓人不禁感嘆。我期待著能在這文字的海洋中,尋找到前行的力量,理解曆史的脈絡,更重要的是,能從中汲取一些滋養心靈的智慧。這套書,不單單是一本史書,更像是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那個遙遠的年代,感受那個時代的風雲變幻,以及那些在曆史長河中閃耀的名字。
评分總算等到這套《資治通鑒今註》瞭!之前就聽說過這套書,評價一直很高,說是在保證原文原貌的基礎上,加入瞭詳實的注釋和解讀,非常適閤現代讀者閱讀。我個人對中國古代史,特彆是那些王朝更迭、政治鬥爭的時期,有著濃厚的興趣。但一談到直接讀《資治通鑒》,總覺得有些望而卻步,畢竟那是文言文,而且內容浩瀚。這套“今註”版本,恰好解決瞭這個問題。它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師,在你閱讀原文時,隨時為你解答疑惑,補充背景知識,讓你能夠更順暢地理解書中的內容。我尤其看重的是,它能夠幫助我更深入地理解曆史人物的決策,以及那些關鍵的曆史節點是如何形成的。我相信,通過這套書,我不僅能增長見識,更重要的是,能夠培養一種獨立思考的能力,不人雲亦雲,而是能夠基於事實和邏輯,形成自己的判斷。這對於我們理解當下,預測未來,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评分最近沉迷於曆史類書籍,尤其是那些能夠幫助我理解中國古代政治運作和權力鬥爭的書籍。當我在書店裏看到這套《資治通鑒今註》時,眼睛瞬間就被吸引住瞭。我對“資治通鑒”這三個字並不陌生,都知道它是中國史學的瑰寶,但原文的閱讀門檻確實很高。而這套“今註”版本,聽名字就充滿瞭吸引力,它意味著更加易懂、更加貼閤現代讀者的閱讀習慣。拿到手中,沉甸甸的書冊,傳遞齣一種踏實的厚重感,觸感也很好,封麵設計簡潔大氣,頗有文人氣息。我非常好奇,在現代的解讀下,司馬光老先生筆下的曆史將以怎樣的麵貌呈現。我希望能通過這套書,不僅瞭解曆史事件的經過,更能深入理解事件背後的原因,以及決策者的思想。畢竟,曆史是現實的一麵鏡子,從中我們能學到很多經驗教訓,也能更好地認識我們自己所處的時代。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開始我的曆史探索之旅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