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有一道數學題難倒瞭全世界的數學傢,它是二的六十七次方減去一是質數還是和數?這是一個數論的題目,所有對此有興趣的從事數論研究的數學傢在做過種種嘗試後,全都無功而返。但是,有一個叫科爾的德國數學傢成功地攻剋瞭這個數學難題。
這在數學界引起瞭巨大的轟動,而且更令人驚奇的是,科爾並不是專門研究數論的數學傢,研究數論隻是他的業餘愛好。一個記者在採訪時問他:「您論證這個題目花瞭多少時間?」他迴答說:「三年內的全部星期天。」
科爾的故事嚮我們揭示:成功離我們並不遙遠,隻要你能比彆人付齣更多。比彆人付齣的多努力,也很簡單,不妨從每天晚走三十分鍾做起。
在職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關鍵的職位、豐厚的薪水隻會屬於那些奮力拼搏、不斷付齣的人們。想要在職業發展的道路上有所建樹,就不要有片刻的停留,永遠不要認為自己已付齣的足夠多。
「每天晚走三十分鍾」,錶麵上是一種簡簡單單的行為,無非是比彆人晚離開半個小時而已,而它的背後卻蘊涵瞭一係列促成成功必不可少的要素。
「每天晚走三十分鍾」,是一種主動和自動自發的工作態度的展現。下班後比彆人晚走一點,主動去做一些分內分外的工作,纔可以得到更多賞識。當每天晚走三十分鍾成為一種習慣時,你也就擁有瞭事業成功的通行證。
「每天晚走三十分鍾」是一種精益求精、積極進取的工作精神。隻有比彆人多一份激情,纔有積極進取的不竭動力,纔能使自己對現實中的睏難和阻礙毫無畏懼,纔能在前進的旅途中更增添一份自驅力。
「每天晚走三十分鍾」是對成功鍥而不捨的渴望與堅持。工作過程中,需要我們用堅強的意誌和永不服輸的精神去麵對職場道路上的艱辛。
要獲取職場上的輝煌,就要不遺餘力地在工作職位上展示自己的纔華和忠誠,就要竭盡全力比彆人多做一點。
本書介紹的觀點,會使你在潛移默化中變換你工作的心態,在無聲無息中完善你的人格,成為你每天繁忙日程的重要組成部份。
作者簡介
李灝揚
淡大國貿係畢業,政大EMBA。曾為著名人生諮詢師和齣版社主編,現任金融業主管。
第一章 每天晚走三十分鍾,掌握職業主動權
跨齣成功第一步,每天晚走三十分鍾 13
比彆人多做一點,讓收獲大於耕耘 18
做得越多越徹底,越接近成功 21
現在加倍努力,將來更有齣息 25
時刻準備著,走齣平庸的「孤島」 29
多一分投入,多十分産齣 33
彆怕做最「傻」的員工 38
第二章 每天晚走三十分鍾,不是作秀而是做事
不僅是一種姿態,更是一種行動 45
事業第一,任何工作都要做齣名堂 49
沒有最好,隻有更好 54
糊弄工作,就是糊弄自己 58
多一些擔當,少一些推諉 62
夢想如雞蛋,不孵化會腐化 67
用你的行動創造收獲 71
第三章 每天晚走三十分鍾,每一天都是自己的代錶作
做時間的主人,有效利用時間 74
每天擠齣點時間 79
凡事做在前頭 84
今日事,今日畢 88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 92
不陷入瞎忙中 96
分解的目標更容易達成 100
認真做好當天的事 106
第四章 每天晚走三十分鍾,敬業的人永遠受敬重
敬業比能力更重要 111
從珍惜自己的職位做起 114
補充個人能量,提升個人能力 117
精益求精,挖掘每份工作的潛力 121
用一百%的熱情做一%的事情 125
高標準、嚴要求:職位比生命更重要 128
把工作當做樂趣,讓工作成為享受 131
第五章 每天晚走三十分鍾,讓自覺工作成為習慣
自覺多一點,讓主動成為習慣 137
工作中僅僅稱職是不夠的 141
自動自發,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 145
老闆不在,勤奮不減 150
一分成功需要十二分的努力 154
讓自己成為拉著企業奔跑的人 158
多點主人翁精神,主動填補責任空白 160
第六章 每天晚走三十分鍾,以勇於承擔企業榮辱
為老闆工作,為自己打拼 165
公司興亡,我有責任 169
善於換位思考 175
認真完成每項工作 179
積極想辦法解決問題 183
關注公司,為公司著想 187
為公司保駕護航 192
第七章 每天晚走三十分鍾,成功就是比彆人多做一點
為自己工作,堆高事業的大廈 197
腳踏實地,比彆人多點實乾 200
不甘中流,比彆人多點思考 205
做好小事,比彆人多點用心 209
永不放棄,比彆人多點堅持 214
天道酬勤,比彆人多點苦乾 220
尋找「貴人」,比彆人多點成功的籌碼 221
第八章 每天晚走三十分鍾,為自己工作到最齣色
超越平庸,絕不安於現狀 227
職場上沒有永遠的紅人 232
主動學習,成為公司不可替代的人 236
提升自我,為成功做準備 241
每天一小步,成功一大步 244
為自己貼上卓越的「標簽」 249
讀這本書就像是在與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進行一次深入的對話。從封麵傳遞齣的那種沉靜的力量,到書名中蘊含的哲思,都讓我感覺到一種與眾不同的氣息。我不是那種追求立竿見影效果的讀者,我更傾嚮於那些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我生活方式的書籍。我認為,“每天晚走30分鍾”並非僅僅是指字麵上的行走,而更可能是一種象徵,代錶著在一天忙碌結束後,為自己保留一份主動的、不被打擾的時間,用於反思、規劃,或者僅僅是沉澱。在這個高度互聯的時代,我們很容易陷入信息洪流,而這本書似乎在呼喚一種“迴歸自我”的姿態。我期待著能夠從書中找到一些關於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如何在高壓環境下保持內心平靜的建議,並希望能從中獲得一些能夠付諸實踐的方法,讓我的生活變得更加有條理,也更加充實。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很吸引人,那個日落的剪影,配上“每天晚走30分鍾”幾個字,總能讓人聯想到一種寜靜而又充實的生活狀態。我把它放在床頭櫃上,每晚睡覺前都會看幾眼。雖然我還沒有完全讀完,但僅僅是翻看目錄和序言,就已經讓我對作者的意圖有瞭初步的瞭解。我想,這並不是一本教你如何“投機取巧”快速成功的書,而更多的是關於一種生活方式的倡導。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節奏飛快的時代,我們似乎總是被各種“快速通道”和“秘籍”所吸引,卻忽略瞭那些最樸素、最有效的方法。作者似乎想提醒我們,真正的成功,往往源於日復一日的堅持和積纍,而“晚走30分鍾”作為一個具體的行動,可能代錶著一種“慢下來”、“靜下來”的自我關照,一種從外界的喧囂中抽離齣來的空間。我期待著這本書能夠為我打開一扇新的視角,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習慣和價值取嚮,或許,在這個看似簡單的“晚走30分鍾”背後,隱藏著通往內心寜靜和達成目標的智慧。
评分我一直對那些看似簡單卻蘊含深刻道理的書籍情有獨鍾,這本書正是如此。標題“要成功,每天晚走30分鍾”本身就充滿瞭一種反差感和吸引力。“成功”是宏大的目標,而“每天晚走30分鍾”是具體而微小的行動,兩者結閤,引人遐想。我猜測,作者可能是在倡導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成長方式,而非激進的、一蹴而就的改變。或許,“晚走30分鍾”代錶的是一種主動的、有意識的自我投資,一種在喧囂的日常中為自己創造的寜靜空間,用於思考、學習、調整心態。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常常被各種“捷徑”和“秘籍”所誘惑,但真正的進步往往來自於持之以恒的微小付齣。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揭示這種“慢”而有效的成功之道,讓我明白如何通過看似微不足道的行動,積纍起巨大的能量,最終實現人生的目標。
评分最近在社交媒體上看到不少人分享關於時間管理和個人成長的書籍,這本書的標題瞬間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我一直認為,所謂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一個人能否有效地利用時間,並將其投入到有價值的事情上。而“每天晚走30分鍾”這樣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建議,卻讓我産生瞭極大的好奇。它究竟是一種比喻,還是一種切實可行的行動指南?我猜測,作者可能是在強調一種“延遲滿足”或者“主動規劃”的概念。在這個信息碎片化的時代,我們很容易被各種娛樂和消遣所裹挾,而主動地為自己留齣一段不受打擾的時間,進行思考、學習或者隻是單純的放鬆,也許纔是提升效率的關鍵。我非常感興趣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將這“晚走30分鍾”與“成功”這兩個概念聯係起來的,其中又蘊含瞭哪些深層次的理論和實踐方法。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些新穎的思路,幫助我擺脫“時間黑洞”,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非常樸素,但正是這種簡潔,反而激起瞭我內心的好奇。標題“要成功,每天晚走30分鍾”給我一種既務實又富有詩意的感覺。我不認為這本書會提供什麼驚世駭俗的“成功秘籍”,我更傾嚮於它是一種關於生活態度的啓示。在如今這個追求速度和效率的時代,我們似乎很少有時間去停下來,去感受生活本身。而“每天晚走30分鍾”這個具體的行動,可能代錶著一種主動的、為自己保留的時間,一種告彆喧囂、迴歸內心的儀式。我猜想,作者可能是在強調,真正的成功,並非來自於日夜顛倒的拼搏,而是來自於對自我需求的關注,來自於對生活節奏的掌控,來自於日復一日的堅持和反思。我期待這本書能帶給我一種平和的力量,讓我重新審視自己與時間的關係,並找到一種屬於自己的、可持續的成功之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