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換老闆腦,永遠隻能當C咖!
站在老闆角度思考,站在員工角度做事,
員工身.老闆心,用Boss的思維打造你的品牌,
把職場生活當作個人事業,
做自己的人生CEO,誰都不能取代你,
上完這堂課,搶手員工就是你!
像老闆一樣思考,不隻是優秀員工而已!
近年來職場生涯的不確定感,讓組織內的員工人人自危。然而換個角度思考,把自己視為CEO,必能成就更大的事業格局。
作者想告訴各位在公司裏麵學習成功的方法,同時不僅是學習社會生活的技術性方法,本書更著眼於正確有意義地過社會生活的基本觀念。
本書共分為四個章節,包含第一章 隻想到賺錢,就沒有前途;第二章 組織內纍積的經驗是一生的資本;第三章 評價消失時,你也會消失;第四章 好習慣比好行動更強。
作者利用過去的親身經曆擘畫齣完整正確的職涯觀念。書中並且提到CEO是公司的經營者。不是單純的經營者,而是最高經營者。
CEO是做決策的人也是負責的人。那麼誰是自己人生的CEO呢?當然是自己。由自己經營、決定和負責。
早知道這樣想,還怕無人賞識嗎?
用老闆的思維做事,人人都想挖角你
*當作把自己的價值賣給公司,提升自我價值,讓公司裁不到你。
*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經營自己的人生。
*思考自己擅長的是什麼,而不是想做什麼。
*如果無法在自己的本業中學習,在其他地方也無法學習。
*敬業精神與工作態度遠比名門大學的光環重要。
*不管在任何領域工作,都必須要有現場經驗。
*付齣行動就會有肯定的答案,費心空想就會得到否定的答案。
作者簡介
金京俊(Kim Gyung-Jun)
齣生於釜山,首爾大學農業經濟學係、農業經濟學研究所畢業。
現職為世界知名的經營顧問公司「德勤(Deloitte)」擔任常務理事。
曾任職於「雙龍投資證券」、「雙龍經濟研究所」、「雙龍情報通信」。
目前為中央日報(Economist)「經營訓練」的專欄作傢,並且是MBC Radio(牽手經濟)的固定來賓。著有《肯定有經營完善的公司》、《肯定有得到認同的組長》、《SONY為什麼要和三星電子攜手閤作》、《爬上險峻的山時成為獨裁者》等著作。
前言
作者序
第一章 隻想到賺錢,就沒有前途
1.承認自己活在資本主義社會中
2.人格的平等和社會的分工不同
3.想要相信的和必須相信的
4.隻想到賺錢,就沒有前途
5.沒有競爭的自信就找個安居之處
6.將職場生活當作個人事業
7.成為自己人生的CEO
8.將經營策略作為指標,建立個人策略
9.CASH 等於KASH
第二章 組織內纍積的經驗是一生的資本
10.透過工作學習到的東西是最基本的
11.組織內纍積的經驗是一生的資
12.徹底的瞭解自己公司的事業的本質
13.武裝PSD的精神
14.不同的職位要求不同的能力
15.假如沒有自己的觀點,就什麼都看不到
16.隻要有洞察力就能眼觀韆裏
17.不瞭解現場不可能有好的決議
18.不要耐海水者沸
19.付諸行動就會有肯定的答案,費心空想就會得到否定的答案
20.變老不是因為年紀大瞭,而是因為不成熟
21.沒有好奇心就沒有發展
22.沒有開放心態就無法學習
23積極的接觸陌生的事物
24.瞭解3天、3個月、3年的難關
25.少年得誌通常不是好事
26.空有纔能沒有耐心,終將一事無成
27.在死巷子裏尋找可能性
第三章 評價消失時,你也會消失
28.我們住在魚缸裏麵
30.評價消失時,你也會消失
31.人脈不僅僅是認識很多人
32.真心祝福朋友的成就
33.學習迴應他人的關心
34.理性的瞭解,感性的呼籲
35.學習用寬容的美德取代同情
36.謙虛是強者的特權
37.在周遭尋找可作為指標的對象
38.區分做事的人和說話的人
39.肯定彆人的功力
40.不滿的情緒是容易傳染的疾病
41.對自己有利時,人們會變得積極
42.用上司的立場看事情
43.領導能力不是源自於力量
第四章 好習慣比好行動更強
44.好行動會養成習慣
45.在養成遵守時間的習慣前,任何習慣都沒有意義
46.每天過短短一天,一年纔會變長
47.午休時間不是吃飯的時間
48.坐地鐵上班也是一種策略
49.好的報紙是便宜又有實力的傢教老師
50.閱讀吧!思考吧!
51.一個月拜訪大型書店一兩次
52.擁有符閤職業的風格
53.對自己的酒品沒有自信時,不要喝酒
54.持續做適閤自己的運動
55.不紀錄的話必然會導緻失誤
56.積極的使用尖端機器
57.即使是興趣,也必須精通某個領域
58.開會前,事先整理自己要說的話
59.建立金錢的哲學
60.沒有財政獨立沒有個人定義
我一直覺得,很多職場書籍都停留在“術”的層麵,教你一些具體的操作技巧,但很少有人能深入到“道”的層麵,去闡釋背後的邏輯和哲學。而這本書,恰恰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沒有給你速成的雞湯,而是從更宏觀的角度,比如個人成長、價值體係、長遠規劃等方麵,去引導你去思考。我記得有一個章節講到“戰略性學習”,讓我豁然開朗,原來學習不應該是漫無目的的,而是要服務於你的職業目標。書中的很多觀點都非常有前瞻性,它讓我意識到,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保持“好奇心”和“學習力”是多麼重要。它不僅僅是關於如何升職加薪,更是關於如何成為一個有深度、有格局的職場人。我從中獲得的不僅僅是職場技巧,更是一種思維模式的重塑,讓我對自己的職業未來充滿瞭信心,覺得“挑老闆”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可以努力實現的現實。
评分說實話,在拿到這本書之前,我對“經營自己”這個說法總覺得有些距離感,似乎是成功人士纔需要的東西。但讀完之後,我纔明白,這其實是每個人在職場中都需要修煉的一項基本功。這本書的敘述方式非常巧妙,它不像傳統的職場攻略那樣枯燥乏味,而是像一部引人入勝的故事,穿插著許多生動的情節和對話,讓我仿佛置身其中,跟著主人公一起經曆成長和蛻變。我特彆喜歡書中對“價值交換”的解讀,它讓我們理解到,所謂的“挑老闆”,並非是無理取求,而是基於你自身能夠為對方創造的價值。書裏提供瞭很多實用的方法論,比如如何有效溝通、如何建立人脈、如何應對職場政治等等,這些都非常具體,可以直接應用到工作生活中。更重要的是,它教會我如何去“賦能”自己,而不是被動地等待機會。那種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創造”的轉變,纔是這本書最核心的價值。
评分讀完這本書,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我不再害怕麵對職業選擇的十字路口瞭。它讓我明白,所謂的“挑老闆”,其實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耐心、策略和持續的自我提升。這本書的強大之處在於,它沒有給你畫大餅,也沒有給你空洞的口號,而是通過一個個具體的案例和 actionable 的建議,一步步地引導你完成蛻變。我特彆喜歡它對於“職場情商”的解讀,它告訴我們,除瞭專業技能,懂得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建立信任、如何處理衝突,同樣是“經營自己”的重要組成部分。書裏的一些小練習,比如“SWOT分析”和“目標設定”,都非常實用,能夠幫助我清晰地認識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並為自己製定切實可行的職業發展路徑。總而言之,這是一本讓我受益匪淺的書,它不僅改變瞭我對職場的認知,更重要的是,它給瞭我改變現狀的勇氣和力量。
评分這本書帶給我的驚喜,在於它對“自我經營”這個概念的深度挖掘和細緻拆解。它不是簡單地羅列一些技巧,而是構建瞭一個係統性的框架,讓你能夠從根本上理解為什麼需要經營自己,以及如何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經營體係”。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書中反復強調的“認知升級”的重要性,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無法“挑老闆”,並不是因為能力不足,而是因為思維方式的局限。書裏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引導讀者去審視自己的職業目標、價值觀,以及在這個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戰和機遇。它鼓勵我們跳齣舒適區,去探索未知的領域,同時又提醒我們要有清晰的定位,知道自己擅長什麼,能為彆人提供什麼價值。最讓我觸動的是,它不僅僅停留在“如何獲得更好的職位”這個層麵,而是將視野放得更廣,探討如何通過經營自己,實現個人價值的最大化,最終達到一種“自由選擇”的狀態。這種由內而外的改變,纔是真正能夠“換你挑老闆”的底氣所在。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意思,那種略帶復古又充滿現代感的排版,讓我第一眼就覺得它不一般。書名“懂得經營自己,換你挑老闆!”更是直擊痛點,尤其是在當下這個職業選擇越來越多樣化,同時競爭又異常激烈的時代,誰不想擺脫“被選擇”的被動局麵,成為真正的主導者呢?我剛翻開目錄,就被裏麵的章節標題吸引住瞭,它們不是那種空洞的大道理,而是像一個個實用的工具箱,比如“識彆你的核心競爭力”、“打造個人品牌IP”、“嚮上管理與橫嚮連接”等等,光是看標題就覺得能學到不少乾貨。而且,這本書並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感,而是非常接地氣,語言風格也很生動,讀起來一點都不枯燥,像是和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在聊天,他不僅告訴你“為什麼”要做,更重要的是教你“怎麼做”,每一個小案例都很有代錶性,能讓我聯想到自己身邊的職場情境。我特彆喜歡它強調的“主動性”和“策略性”,告彆盲目努力,學會聰明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這纔是真正的“經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