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日本古典小說雙璧《平傢物語》的文學地景紀行
用文學旅行的角度,帶你走進時光隧道,隨著作傢感性的文字及旅程圖片
重返平安時代日本武士傢族的爭鬥,瞭解日本悲劇美學
本書特色:
完整整理《平傢物語》大事記、人物、地圖
依作者旅遊程順序,帶領讀者進入平傢世界。
收錄場景圖片以及旅遊資訊及地圖
《平傢物語》,齣現於日本鎌倉時期,為史上第一本著名的曆史小說《平傢物語》
內容記述1156年到1191年日本平傢與源氏兩大武士集團的政爭故事。
其內容即以諸行無常的世相,深刻的敘述以平清盛為首的平傢一族,從榮華鼎盛的生活和驕奢霸道的權勢,到傢族與皇室之間因權力之爭,而造成矛盾間隙之際,終被新興武力階級的源氏勢力滅絕。後來,源氏依仗驕矜剛暴之氣理國治人,不久也同樣步上全族被北□傢徹底滅亡的後塵。
該書被西方人譬喻為「日本的伊裏亞德」,後人稱作「戰記物語」的日本著名古典文學作品,全書共192節。開創瞭與王朝文學迥然不同的新式傳統寫作法,其中穿插諸多漢語、佛語和人生哲理,包含著因果觀和新興的武士精神,對後世文學發展産生深遠的影響。
關於《平傢物語》作者:
《平傢物語》作者究為何人,眾說紛紜;在《徒然草》一書中明喻可能是信濃前司行長所寫原本僅3捲,經由目盲的僧侶以琵琶伴奏傳唱、補充,加上文人校勘、編寫,纔衍生成今日的13捲本。
繪景:
昔日《平傢物語》慘烈戰役的發生地,作者依其旅程順序以廣島、下關、門司港、巖流島,以及九州的長崎,在拋擲不堪迴首的過去之後,已經以新風景、新風貌、新風格,展現齣一番完全不同的人文觀光場景。   
作者簡介
陳銘磻
曾任國小教師、電颱廣播節目主持人、颱視「書香」節目主持人。與吳念真、林清玄聯閤擔任中央電影公司電影「香火」編劇。雜誌總編輯兼社長、齣版社發行人。耕莘寫作會主任導師、救國團大專編研營駐隊導師。國傢文藝奬文學類提名委員。
曾以〈最後一把番刀〉一文獲中國時報第一屆報導文學優等奬。《情話》《軍中笑話》《尖石櫻花落》曾入選金石堂暢銷書排行榜。《香火》《報告班長》《部落‧斯卡也答》為電影原著。曾以〈聽見櫻花雨落聲〉、〈雪落無聲〉入選九十二年、九十六年散文選(九歌齣版)。著有:《賣血人》《最後一把番刀》《父親》《尖石櫻花落》《夢浮伊豆》《遇見雙魚座的男人》《花心那羅》《陳銘磻報導文學集》《撒豆成金》《雪琉璃》《作文高手一本通》《雪落無聲》《新店渡》《忽逢桃花林》《作文得高分密技》《青雲有路誌為梯》(中英文版)《幸福正在旅行》《開往北海道的幸福列車》《作文最常寫錯的字》《作文最常用錯的詞》《作文最常見的病句》《日本必遊絕美100景》等七十餘部。
現任颱北柯林頓補習班國中國小作文與閱讀老師。
陳銘磻文學部落格:無名小站→MEAN0302
警語:祇園精捨警世語
說書:源平之戰話始末
傳奇:無耳芳一的怪談
談人:平傢物語主要角色
年錶:平傢物語大事記
序言 林水福
自序 過去無始,未來無終 陳銘磻
第1話  浩劫餘生廣島城
  (廣島城風采奕奕的天守閣)從遺憾中重生的曆史
  (不堪迴首的廣島原爆館)過去不會永遠停留在那一刻
  (原爆和平公園敲起和平鍾)和平,隻是歸零的開始
第2話  平傢納經藏宮島
  (平傢與宮島的淵源)武士集團爭戰的《平傢物語》
  (宮島口蘭陵王象徵舞樂)與源義經命運相似的蘭陵王高長恭
  (有神明居住的宮島)參拜,安藝守平清盛
  (位處鬆原西的清盛神社)孤立在宮島邊陲的清盛神社
  (世界文化遺産嚴島神社)嚴島神社象徵平傢的守護神社
  (燦爛奪目的平傢納經)宮島是平傢一門的心的故鄉
  (佇立海中的宏偉鳥居)平傢的壯大與雄偉的決心
第3話  燕返岩國錦帶橋
  (錦帶橋畔遇見佐佐木小次郎)小次郎的燕返�劍術
第4話  門司港一門戰將
  (源平閤戰悲壯的史詩)從榮華到衰敗的宿命轉摺
  (屋島閤戰敗北的平傢)門司港迷霧中的平傢
  (從屋島到門司的慘烈戰役)門司港觀戰的敗者誤算
  (平傢一門戰勝祈願的和布刈神社)平傢子弟為戰役招福
  (平知盛的門司城遺跡)帝國海軍的戰略要塞
  (安德天皇簡陋的柳的禦所)安德天皇落難時居所
  (源平壇的浦閤戰繪捲)源平壇的浦閤戰的悲劇
  (沉寂的甲宗八幡神社)一代戰將萬骨枯
  (海峽平傢物語展覽館)迴顧平傢物語的戰史
  (曾經輝煌的九州鐵道)九州鐵道紀念館
  (關門海峽湍急的潮流)關門海峽戰鼓聲隆隆
  (走過關門海底隧道)穿越下關到門司的曆史輪迴
第5話  下關一戰幾多愁
  (源義經到大歲神社祈願)源義經戰勝祈願的大歲神社
  (宇治川先陣的曆史戰役)源義經與弁慶初陣大戰木曾義仲
  (憑弔壇的浦古戰場)源義經與平知盛的戰場
  (平傢蟹齣沒的安德帝禦入水處)幼帝禦入水處水流悠悠
  (平傢的一杯水的啓示)真是好喝的一杯水啊!
  (平傢魂牽不離赤間神宮)為憐桔香子規啼,我為故人淚沾衣
   [建禮門院寂光院裏的嘆喟] 杜鵑聲裏應含淚,浮生坎坷淚不盡
  (春帆樓議和論紛紛)春帆一紙幾多愁
  [日清議和堂簽下馬關條約)日清講和割讓颱灣
第6話  巖流島韆古一役
  (宮本武藏下關齣陣地)孤劍武藏放浪最終戰
  (下關港口棧道的曆史舊跡)從下關港口到巖流島
  (宮本武藏靈岩洞候大限)《五輪書》戰氣,寒流帶月澄如鏡
  (一切即劍的巖流島決鬥)宮武藏與小次郎的韆古一役
第7話  博多夜船山笠祭
  (聆聽博多夜船的歌)若天亮將無風起浪
  (博多祇園山笠祭的典故)穿著水法被的博多男兒
  (名滿天下的博多拉麵)西日本第一歡樂街
第8話  長崎港,龍馬傳
  (蝴蝶夫人的悲戀物語)長崎蝴蝶夫人蝶蝶□□
  (曆史的(土反)本龍馬走進長崎)拜啓,龍馬樣
  (矗立在風頭公園的龍馬雕像)風頭公園的龍馬與彥馬
  (龍馬道上尋龍馬遺跡)龍馬道上的曆史遺跡
  (龜山社中紀念館的龍馬遺物)日本最早的商社龜山社中
  (龍馬資料展示場親近龍馬)龍馬的人之世道
  (若宮稻荷神社的曆史陳跡)龍馬,參拜
  (眼鏡橋的斑斑倒影)眼鏡橋遇見龍馬與彥馬
  (海援隊發祥地土佐商會社遺址)開創航海事蹟的土佐商會社
  (龍馬館看影像憶龍馬)船中八策大政奉還
  (長崎蜂蜜蛋糕的緣起)福砂屋或文明堂的蛋糕
  (原爆館的一朵蘑菇雲)長崎上空落下第二顆原子彈
  (平和公園話滄桑)戰爭終結在傾圯倒塌的教堂下
推薦序
呈現悲劇美學的《平傢物語的旅》
銘磻兄好意要我寫序,實在不敢當。說說讀後感倒還可以。
翻閱手頭的《平傢物語的旅》,思緒不由得迴到從前留學東北大學時,修鈴木則郎教授「平傢物語」課的情形,依稀記得光是版本就講瞭好幾個星期,〈灌頂捲〉之有無,可以講個幾小時,最後究竟是信濃前司行長撰文之後再衍譯而成的,或者是先有琵琶法師唱本呢?不得而知;每次上課開始先復習上次內容,就耗掉半個小時,所以有些同學乾脆上課半小時之後再進教室……。
那一年,1986年承濛當時校長佐藤泰正好意邀聘到梅光女子學院大學客座兩年。三月下旬,颱灣已是換上短袖時候,到瞭下關依然寒鼕。下關小鎮,八點之後街上杳無人跡,沒多久碰上馬關祭, 一傢四口到關門海峽觀賞壇之浦大戰的重現,約二百艘小船係上代錶源氏與平氏軍隊的紅白布條,兩軍追逐,平氏先勝後敗,最後被打得潰不成軍,落荒而逃。
那一幕,上演的就是《平傢物語》中平氏一門被滅亡的最後一役,平清盛妻子平時子抱著安德天皇跳海自盡。之後在距離海邊約三十公尺處有平氏一門之塚,埋葬著最後壇之浦大戰逝世的平氏眾將軍。其實,那裏隻是衣冠塚,屍身早已不知何處。旁邊有無耳芳一之紀念祀。芳一是名琵琶法師,為何無耳?請參閱《平傢物語的旅》捲首語(三)。無耳芳一的故事似乎又訴說著世人對權力的執著,死後依然不願放棄?!
銘磻兄的《平傢物語的旅》是從廣島到宮島,經門司、下關、博多到長崎。《平傢物語》寫的是1156 ~ 1185年間,平氏一門從崛起到興盛,終至滅亡的過程。這本《平傢物語的旅》以平傢故事為主軸,但是不是依平傢原文的情節順序敘述,而是以作者旅程順序書寫的。帶領讀者進入平傢的世界,又迴到現實,再進入曆史, 現實與曆史時空交錯,夾敘夾議,既說曆史,也穿插個人感想,之間加入其他跟當地相關的曆史故事。
因此,這本《平傢物語的旅》是透過作者之眼,看到的平傢世界,以及屬於作者個人的「紀行」。對於前者,作者帶領我們領略集悲劇美學大成的平傢世界。
如前述《平傢物語》寫的是平氏一門從興起曆經巔峰到滅亡的故事,最後的勝利者是源氏而非平氏,然而,勝利者不是主角,失敗者反而成瞭主人翁。這與現代日本人的英雄崇拜完全不同,呈現的是日本傳統文學的本質——悲劇美學。怎麼說呢?例如日本第一部天皇下令編撰的和歌集《古今和歌集》(905年)共收錄瞭1111 首和歌,有二十捲,歌詠四季的有六捲,春鞦各二捲,夏鼕各一捲;以主題而言,捲數最多。不過就和歌數目來說,以戀歌361首為最。
然而,無論四季或戀歌的歌詠,共通的也是核心的部分是悲劇美學的呈現。
春季,當然少不瞭歌詠櫻花,有趣的是有歌詠期待櫻花綻放的心情,也有描寫花謝之後的惋惜,獨不見歌詠櫻花盛開的喜悅。
戀歌方麵,有渴望與情人見麵的心情描述;也有一夜纏綿之後祈求天不要那麼早亮,因為當時的習俗是天亮就得離開;還有描寫剛剛分手又希望趕快見麵的依依不捨心情等等;卻沒有書寫兩人見麵時的歡愉情狀。
再者,即使是國人較為熟悉的《源氏物語》,錶麵上看來,主角源氏情場得意,官場雖有挫摺,最後被尊崇為準太上皇,可說享盡人間的榮華富貴;但是,換個角度來看,與源氏有過交往的女性幾人得到「善終」?以不是死亡,就是齣傢度過餘生,作為人生最後結局的,佔瞭大部分不是嗎?
而《平傢物語》一開始即闡明:
祇園精捨之鍾聲,諸行無常之響音。娑羅雙樹之花色,顯盛者必衰之理。驕奢者不會長久,如一夜之春夢。強梁者終將滅亡,如風前之塵土。
作者依地理位置說明與平氏的淵源,帶領讀者進入曆史的時空,領略悲劇之美。
對於後者,作者穿插瞭不少與當地相關的「曆史事件」。這部分占的比重相當大,絕非點綴性質。
例如:作者從廣島作為《平傢物語的旅》的起點,因此這裏談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原子彈,現在改建成和平公園;平清盛在宮島建立的成為日本三景之一的嚴島神社。還有下關的春帆樓,依然保留當時李鴻章與日本伊藤博文簽下將颱灣割讓給日本的「馬關條約」時的座椅,位置不變,人事已非,就連馬關都改成下關瞭!又如膾炙人口的巖流島之戰——宮本武藏與佐佐木小次郎的決鬥。佐佐木小次郎的□燕劍法與武藏緻勝的關鍵所在。以及已成為世界歌劇名節目的蝴蝶夫人,發生地就是長崎,美軍平剋頓的移情彆戀, 蝴蝶夫人堅貞不移的愛情,留下韆古傳唱……。
不知是作者的刻意安排或無意中的巧閤,非關平氏部分,皆為帶有悲劇性質的曆史事件。悲劇中帶有浪漫性質,而以悲劇美學貫穿全書,或許是本書最大的特色!
林水福
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這本書的,當時正在書店裏隨意瀏覽,被它獨特的書名吸引住瞭。雖然我並非對日本曆史特彆瞭解,但“平傢物語”這個詞本身就帶有一種史詩感和悲劇美,讓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更何況,作者是以“尋訪足跡”的方式來展開,這讓我聯想到瞭一場充滿探索和發現的旅程。我設想,這本書或許會帶領我們去到一些鮮為人知的曆史遺跡,去發掘那些被時間掩埋的故事。作者會不會詳細描述他在尋訪過程中遇到的睏難和驚喜?會不會分享一些關於平傢物語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我期待作者能夠用生動細膩的筆觸,為我們描繪齣一幅幅鮮活的曆史畫麵,讓我們不僅僅是在讀文字,更是在“看”一部活生生的曆史劇。這不僅僅是對一本曆史書籍的期待,更是一種對文化探尋的熱情。
评分我對這本書的期待,很大程度上源於我對“平傢物語”本身的好奇。它代錶著一個時代的興衰,一段傳奇的愛恨情仇。而“尋訪足跡”這樣的敘事方式,則讓我覺得這本書更加立體和生動。我希望作者能夠帶領我,不僅僅是在文字的世界裏遊走,而是能真正地“去”到那些地方,去感受那裏的空氣,去觸摸那裏的石牆,去想象曾經發生的一切。我好奇作者在尋訪過程中,是否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發現,是否會顛覆我對平傢物語的固有認知?這本書會不會像一部優秀的紀錄片,將曆史的碎片,通過作者的視角,重新拼湊成一幅完整的畫捲,讓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那個時代,以及那個時代的人們?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讓我立刻聯想到瞭一種充滿詩意的探索。我一直認為,有些曆史故事,需要用一種更加貼近生活、更加感性的方式去理解。平傢物語,這樣一個宏大的曆史敘事,如果能通過“足跡”的方式來呈現,想必會更加生動和令人迴味。我好奇作者是如何將那些文獻中的記載,與現實中的地理位置聯係起來的?他會在尋訪過程中,遇到哪些當地人,他們又會分享怎樣的故事?這本書會不會不僅僅是關於平傢一族的興衰,還會涉及到那個時代日本的社會風貌、人文情感,甚至是自然風光?我期待這本書能給我帶來一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仿佛我就是那個與作者一同跋涉在曆史長河中的旅人,親身感受那個時代的氛圍,品味那些曆史人物的喜怒哀樂。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足夠吸引人,那種淡淡的水墨風格,加上一句引人遐思的書名,瞬間就把我拉到瞭那個遙遠的年代。我一直對日本的曆史文化,尤其是那些在歲月中逐漸消逝的傳說和故事,有著莫名的情懷。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過去的窗戶,讓我有機會去“觸摸”那些曾經真實存在過的痕跡。雖然書的內容我還沒有來得及深入閱讀,但僅僅是翻閱目錄和作者的序言,就已經能感受到作者在研究上的嚴謹和對曆史的熱愛。那種為瞭尋訪而付齣的努力,那種在字裏行間流露齣的對平傢物語世界的沉醉,都讓我對即將開始的閱讀充滿瞭期待。我迫不及待地想跟著作者的腳步,去那些古老的寺廟,去那些寜靜的鄉村,去感受那些曾經發生過的悲歡離閤,去想象那些曾經叱吒風雲的人物,是如何在那片土地上留下他們深深的印記。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次旅行的記錄,更像是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一次對曆史的迴溯與解讀。
评分一本以“尋訪足跡”為主題的書,總能勾起我內心深處的那份對未知的好奇和對過往的眷戀。尤其是當這個“足跡”與“平傢物語”這樣富有傳奇色彩的曆史事件相結閤時,更是讓我充滿期待。我設想,作者的筆觸,定然是充滿溫度和情感的。他不會僅僅是羅列史實,而是會將那些冰冷的文字,化作活生生的人物和場景。我甚至可以想象到,他在某個古老的寺廟前,看著殘破的石碑,腦海中閃過曾經的輝煌與落寞;他可能在某個寜靜的村落,與當地的老者交談,聽他們講述那些流傳瞭韆百年的故事。這本書,在我看來,是一種連接過去與現在的橋梁,它讓我們得以窺見曆史的深層肌理,理解那些宏大敘事背後,普通人的悲歡離閤。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