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國文課本唐詩精選詳解
讓你讀唐詩、懂唐詩、解唐詩
背唐詩不難,重要的是意境的想像與感受。
這本書讓你全盤認識唐詩精髓、深入體驗唐詩之美。
特彆收錄︰國高中唐詩常見考題與源自唐詩的成語
讓你從背詩、誦詩,漸進的走入思詩和解詩之中,讓你從唐詩裏,學得更多想像和意境的字匯與詞藻,並於語文測驗中拿取好成績。
作者簡介
陳銘磻
曾任國小教師、電颱廣播節目主持人、颱視「書香」節目主持人。與吳念真、林清玄聯閤擔任中央電影公司電影「香火」編劇。雜誌社總編輯兼社長、齣版社發行人。耕莘寫作會主任導師、救國團大專編研營駐隊導師。國傢文藝奬文學類提名委員。獲2009年新竹市名人錄。大愛電視颱〈發現〉節目主持人。
曾以〈最後一把番刀〉一文獲中國時報第一屆報導文學優等奬。《情話》《軍中笑話》《尖石櫻花落》曾入選金石堂暢銷書排行榜。《香火》《報告班長》《部落.斯卡也答》為電影原著。
曾以〈聽見櫻花雨落聲〉、〈雪落無聲〉入選九十二年、九十六年散文選(九歌齣版)。
著有:《賣血人》《最後一把番刀》《父親》《陳銘磻報導文學集》《撒豆成金》《作文高手一本通》《雪落無聲》《新店渡》《青雲有路誌為梯》(中英文版)《開往北海道的幸福列車》《作文最常寫錯的字》《作文最常用錯的詞》《作文最常見的病句》《日本必遊絕美100景》《自己動手做一本書》《源氏物語 旅》《尋找同樣顔色羽毛的鳥》《在旅行中遇見感動》《中學生跟我這樣讀唐詩》《中學生跟我這樣讀宋詞》等八十餘部。
現任颱北柯林頓補習班國中國小作文老師。
序說 在唐詩中尋隱者不遇
第一部 唐詩及其象徵的盛唐文明
關於唐朝與唐詩
唐詩的特色
唐詩的發展過程
.初唐時期
.盛唐時期
.中唐時期
.晚唐時期
唐詩編選
唐詩編選者
第二部 中學國文教科本選錄的唐詩
九月九日懷山東兄弟 王維
鹿柴 王維
竹裏館 王維
山居鞦暝 王維
終南山 王維
過香積寺 王維
渭城麯 王維
終南彆業 王維
登鸛雀樓 王之渙
齣塞 王之渙
次北固山下 王灣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齣塞 王昌齡
涼州詞 王翰
觀遊魚 白居易
慈烏夜啼 白居易
南浦彆 白居易
早發白帝城 李白
贈汪倫 李白
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子夜四時歌:鞦歌 李白
金陵酒肆留彆 李白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李白
長乾行 李白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月下獨酌 李白
夜思 李白
登金陵鳳凰颱 李白
將進酒 李白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賈生 李商隱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嫦娥 李商隱
錦瑟 李商隱
登樂遊原 李商隱
聞軍官收河南河北 杜甫
客至 杜甫
石壕吏 杜甫
登高 杜甫
旅夜書懷 杜甫
絕句 杜甫
春望 杜甫
月夜憶捨弟 杜甫
蜀相 杜甫
八陣圖 杜甫
兵車行 杜甫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杜甫
春日憶李白 杜甫
清明 杜牧
鞦夕 杜牧
泊秦淮 杜牧
遣懷 杜牧
山行 杜牧
金縷衣 杜鞦娘
宿建德江 孟浩然
過故人莊 孟浩然
春曉 孟浩然
遊子吟 孟郊
春怨 金昌緒
溪居 柳宗元
鞦夜寄邱員外 韋應物
金陵圖 韋莊
貧女 秦韜玉
登幽州颱高 陳子昂
黃鶴樓 崔顥
鞦思 張籍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楓橋夜泊 張繼
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
迴鄉偶書 賀知章
尋隱者不遇 賈島
烏衣巷 劉禹錫
春詞 劉禹錫
送靈澈 劉長卿
寒食 韓翃
第三部 源自唐詩的成語
第四部 附錄
.唐詞及其主要作品賞析
唐詞的起源、特徵與發展
唐詩名傢的唐詞作品
望江南 佚名
漁歌子(五首) 張誌和
憶江南(三首) 白居易
長相思 白居易
菩薩蠻 李白
憶秦娥 李白
竹枝詞(十一首) 劉禹錫
菩薩蠻 溫庭筠
更漏子 溫庭筠
夢江南 溫庭筠
女冠子(二首) 韋莊
菩薩蠻 韋莊
浣溪沙 韋莊
應天長 韋莊
荷葉杯 韋莊
謁金門 孫光憲
夢江南 皇甫鬆
第五部 唐詩常見考題
序
在唐詩中尋隱者不遇
年輕時代,我在座落於重巒疊嶂的新竹縣尖石鄉,一所屬於泰雅族部落的國小教書。除瞭基本課程的教學之外,我常利用每天上午晨間的自修時間,為原住民學童教一首唐詩或泰戈爾詩集。原來,被派令前往寂寥的山地部落教書,我那隻簡單行囊所攜帶的書冊,就僅能裝下這兩本短詩集,以及個人喜歡的莫泊桑短篇小說選。遙遠的深山部落,我必須從位於山間小村落的內灣步行上山,約莫三四個小時的路程纔能抵達學校,所以無法背負更多書本,填充孤寂的山居歲月。
每一座山不都是一冊書嗎?我經常如是安慰自己。將近兩年的部落教書生涯,不曉得走過幾座山,讀過幾冊書瞭?每一次到鄰近學校的山間散步,我喜歡讓陪我做深山行的學生們,邊走路邊吟誦唐詩,短短幾句話,對長期生活在山林部落的孩子來說,一點都不睏難,學生最熟悉的還是那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全段《夜思》,除瞭「思故鄉」對他們而言,彷彿較無意義之外,月光、月色和霜雪,都是他們生活中曾經麵臨過的經驗。也許整首詩的意境何在?孩子們不全然明白,而我竟從教學過程中,意外發現,因為場景的關係,因為觸目所及的關係,唐詩教學在山地部落反而易懂、易解。
我還記得某個鞦天清晨,學童們在破陋的教室外麵掃落葉時,不由自主的吟朗起白居易的《南浦彆》:「南浦淒淒彆,西風裊裊鞦。一看腸一斷,好去莫迴頭。」叫我聽到後,心頭一陣甜蜜、一陣酸楚,五味雜陳的心情不知如何自處,隻能默默的聽著他們把這首送彆的小詩,深情款款地吟唱完成;寥寥數語,字字傳情,「淒」、「裊」的聲調,聽來格外令人迴腸盪氣,綿綿細細的産生不忍與不捨的情愫。
事隔四十多年,如今,我在大都會的補習班教授作文課程,每當麵對久居城市華廈的學生講授唐詩時,總是挫摺多過喜悅,例如某次上課講到賈島的《尋隱者不遇》,學生背誦能力不惡,一段二十個字的:「鬆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隻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每一位都能朗朗上口,可是一旦麵對譯文說道:「在鬆樹下問一位孩童,他說:『師父採藥去瞭,隻知道在這座雲霧濃密的山中,卻不知道他到底在哪裏?』」學生對於鬱鬱青鬆,悠悠白雲,青與白,鬆與雲的形象與色調運用所産生的意境,不免感到睏惑許多。有人說從來沒見過「隱者」長成什麼樣?甚至還有人迴答:「一個人在山中,雲深不知處,好可怕!」少與大自然接觸的都市小孩,不知山為何?雲深又象徵什麼?更遑論未見隱者先見其畫,青翠挺立中隱含無限生機;後見茫茫白雲,捉摸無從,遞變無窮,色調的遠近先後,映襯齣作者感情的與物轉移,所呈現的平淡中見深沉的境界。
於是,在現代都會教唐詩,我便把詩意重點放在「意境」和「境界」這兩組極抽象的關鍵字上麵,使學生從背詩、誦詩,漸進的走入思詩和解詩之中,以期能夠讓孩子們從唐詩裏,學得更多想像和意境的字匯與詞藻。
這本書,我選輯瞭自國小、國中到高中,國語和國文教科本裏麵所選錄的唐詩、唐詩成語,甚至以附錄方式,輯選數首發展自唐代的知名唐詞,淺易深難各列其中,加註譯文和賞析,期使求學階段的學生從中獲取讀唐詩、懂唐詩、解唐詩的樂趣,並於語文測驗中拿取好成績。
背誦唐詩不難,難在意境如何想像與感受。
哇,光是看到《中學生跟我這樣讀唐詩》這個書名,就覺得很有親切感,而且還有點想偷師的感覺。我是那種一直覺得唐詩很美,但又常常被各種古文解釋弄得一頭霧水的人,每次想讀點有深度的東西,最後都變成查字典或者跳過。這本《中學生跟我這樣讀唐詩》,聽起來就像一個很會教書的老師,用一種我們聽得懂、也覺得有趣的語調,把那些遙遠的詩句拉近。我特彆期待它能幫我理解詩背後的故事、詩人當時的心情,而不是隻有字麵意思的堆砌。我希望這本書可以像一位導遊,帶我們穿越時空,去看看李白那時候是怎麼豪飲長歌,杜甫又是怎麼在戰亂中感受民生疾苦。而且,颱灣這邊雖然也有很多中國文學的書,但有時候總覺得隔瞭一層,讀起來有點生硬。如果這本書能用比較生活化的方式來解釋,再配上一些颱灣學生能産生共鳴的例子,那絕對是加分項。我最怕那種一本正經、枯燥乏味的解釋,讀完感覺自己什麼都沒記住,反而更討厭唐詩瞭。所以,我希望能從這本書裏找到那種“原來是這樣!”的驚喜,並且是真的能把詩句牢牢記住,甚至以後看到相似的場景,自己都能脫口而齣幾句詩來。
评分說實話,我一直對古詩詞有點敬而遠之,總覺得那是長輩們的東西,跟我這個時代有點距離。但《中學生跟我這樣讀唐詩》這個名字,瞬間就吸引瞭我。它沒有那種很學術、很沉重的感覺,反而像是朋友在聊天,手把手教你。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非常實用的閱讀方法,比如怎麼去感受詩句的韻律美,怎麼去體會詩人想要錶達的情感,而不是僅僅停留在“這是誰寫的,這是什麼意思”的層麵。我個人比較喜歡那種可以引發思考的內容,如果這本書能引導我們去思考詩歌與我們當下生活的聯係,比如在麵對相似的情感,無論是離彆、思念、還是對未來的憧憬,我們是不是也能從古詩裏找到共鳴,那該有多棒啊。我希望它不隻是把唐詩“翻譯”成白話文,更重要的是能夠“翻譯”成我們年輕人的心聲,讓我們覺得,哇,原來這些幾百年前的詩歌,竟然和我現在的心情一樣。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有清晰的結構,循序漸進地引導我們進入唐詩的世界,也許可以從一些比較膾炙人口的詩歌開始,然後慢慢深入,讓我們覺得學習唐詩是一件輕鬆愉快的事情,而不是一種負擔。
评分我一直覺得,學唐詩不應該隻是死記硬背,更重要的是要去感受它的美,體會詩人的情感。《中學生跟我這樣讀唐詩》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很有“跟著感覺走”的意思,讓我覺得它會很有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打破我對唐詩的刻闆印象,讓我覺得唐詩離我們並不遙遠。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有一些深入淺齣的解讀,比如,對於一首詩,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不隻是講它的字麵意思,還可以講它背後的曆史背景,詩人的生活經曆,甚至當時社會上的一些風俗習慣。這樣,我們纔能更立體地理解這首詩,而不是隻看到它孤立的一麵。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一種“偷師”的感覺,學到一種能夠自己去解讀唐詩的方法,而不是完全依賴書本的講解。例如,如果書裏能提供一些“小貼士”或者“解詩秘籍”,教我們怎麼去抓住詩歌的關鍵詞,怎麼去體會詩歌的意境,那簡直太棒瞭。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覺得,原來讀唐詩也可以是一件很有意思的探索過程,而不是枯燥的文字遊戲。
评分《中學生跟我這樣讀唐詩》這個名字,聽起來就有一種“手把手教你”的親切感,讓我覺得即使是對古詩詞不那麼擅長的人,也能輕鬆上手。我一直很想深入瞭解唐詩,但每次看到那些文言文解釋,就覺得頭昏腦漲。所以,我特彆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非常具體、非常實用,而且是“接地氣”的閱讀方法。比如說,它能不能教會我如何去鑒賞一首詩的意境美?如何去捕捉詩歌裏的情感細節?我希望這本書不是那種一味地灌輸知識的教材,而是能夠激發我的閱讀興趣,讓我主動去探索唐詩的奧秘。如果書中能有一些有趣的互動設計,比如,讀完一首詩,可以做一個小測試,或者有一個小討論題,那就更好瞭。我最喜歡的就是那種能夠讓我有“頓悟”時刻的書,讀完之後,突然覺得豁然開朗,對唐詩有瞭全新的認識。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認識唐詩的“敲門磚”,讓我從此愛上唐詩,甚至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去研究它。
评分說真的,一直以來,我對唐詩的印象就是“好難懂”、“好古老”。但是《中學生跟我這樣讀唐詩》這個書名,聽起來就像有一個很靠譜的朋友,要拉你一起去探索唐詩的美妙之處。我最期待的是,這本書能夠用一種我們年輕人能夠接受的方式來講解。比如,它能不能多用一些生活化的比喻,或者引用一些我們現在也能理解的例子,來解釋詩句的意思?我希望它不僅僅是提供字麵的翻譯,更能幫助我們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去感受他們當時的情感,無論是喜怒哀樂,還是悲歡離閤。我覺得,如果書裏能夠有一些關於詩人生平故事的穿插,或者一些關於詩歌創作背景的介紹,都會讓詩歌變得更加鮮活。我尤其喜歡那種能夠引發思考的內容,比如,讀完一首詩,作者能不能引導我們去思考,為什麼這首詩會流傳韆古?它裏麵蘊含瞭怎樣的人生智慧?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覺得,唐詩不是隻能背誦的課文,而是可以陪伴我們,給予我們力量和啓示的寶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