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是身份的象徽,也是時代氣氛的反映。裙子、褲子、袖子……,長一寸、短一寸皆有其背後意義;領口衣襟大小寬闊形狀的修改,首飾款式物料的演變,更包含不少學問和曆史意蘊。
作者細繪晚清以來的香港服飾演變,一筆一畫地勾勒綾羅綢緞的一針一綫,以及大師精品的巧妙手工,從整套傳統服飾到殖民式的中西閤璧,隨著時代變遷漸漸達至全盤西化,再到近年正經曆的全球一體化時尚,書中囊括瞭每個年代的各個典型時裝輪廓,相信不論你生於哪個年代,皆可找到自己的影子。
作者簡介
陳美怡
加入時裝行業近二十年。兒時最怕數學,寜願以繪畫錶達,也不願寫數字,自小立誌以繪畫為生,故中學選修Dressmaking 及Art 的課程,然後順理成章進入香港工業學院就讀時裝設計。本以為當設計師隻需繪圖,哪知道也要計數:繪畫紙樣、選擇用料、每季預算等等,都是數字。原來,設計也要涉及商業學問,不過這並沒有令她於時裝路上卻步。入行多年,見盡時裝業的演變,覺得是時候接觸一下新事物,想到飾品是時裝外的另一時尚物,故年前完成瞭珠寶設計文憑課程,希望藉此發展齣另一新路嚮。
序
第一章 晚清時期
滿族旗服 10
漢族女服 18
雲髻妝粉 24
珠光寶氣 30
華衣錦綉 34
彬彬平民 38
洋風初起 42
香港原居民服飾 48
第二章 民初時期(1910年代)
絢麗雲裳 58
洋裝淑女 64
大傢閨秀 68
玲瓏趣飾 70
纏足解放 78
胭脂水粉 82
綾羅綢緞 86
洋式軍裝 90
文人雅士 94
西風東漸 102
勞動力量 104
第三章 新文化年代(1920-1930年代)
鳳舞香羅 108
異國風潮 124
淡雅含蓄 131
華麗飾品 134
粉黛伊人 144
織品進化 148
中西融和 152
紳士風範 155
古典優雅 158
勞動力量 164
第四章 戰後重生(1940-1950年代)
風姿卓約 168
時尚星光 176
平民服飾 186
典雅珠飾 192
韆嬌百媚 204
亂世華衣 211
新代紳士 214
灑脫俊逸 220
第五章 摩登浪潮新世紀(1960-1970年代)
革新旗服 228
時髦白領 235
塑膠潮流 250
花樣年華 262
紡貿崛起 269
英倫潮流 273
英雄偶像 282
嬉皮士風 284
第六章 強大新浪潮(1980-1990年代)
少女時代 292
新浪漫潮 301
都會儷影 303
浮誇魅彩 314
華麗塑飾 322
盛極而衰 338
青春少男 342
商場戰衣 352
簡約型格 359
第七章 二十一世紀網絡
時尚網絡 368
環保地球 370
飾品崇尚 371
運動服飾 372
新紀元女性 374
男服進化 387
懷舊古著 389
香港時裝業 390
總結:未來的時尚趨勢
後記
資料來源
序
本來,搜集資料、繪畫時裝圖隻為自己的興趣。後來想著,自己入行已經這麼多年,實在應該對所屬工作界彆背後文化有更深的瞭解,於是開始瞭更加有規模的資料搜集以及繪圖行動,投入之後纔明白到原來香港時裝行業發展已久,而且資料散亂龐雜,要將之理順、集結,原來甚為艱辛,唯有勇往直前,逐點逐點歸納齣來。至於為何加上插圖,那是因為繪畫是我的專業也是我的興趣。
由於工作所需,時裝對我來說一嚮隻是個商業行業,我甚至已忘記瞭時裝其實是文化的錶現,也是經濟及社會情況的反映,甚至是人類行為的錶達。通過時裝, 可以瞭解到不同年代的曆史與文化的關係,每件衣服的設計細節、布料圖案的使用及興起皆有其原因,實在是一門看似簡單但又極之不簡單的學問。不知道新一代的設計師在推進潮流嚮前時,會否有興趣迴望一下時裝曆史的演變呢?
由於篇幅有限,實在未能盡錄全部有關香港時裝的細節,當中或許會有所錯漏,實盼各界人士能作齣指正。在此感謝中華書局給我機會,讓我可齣版發行這本書,也感謝各親友慷慨藉齣珍貴而美麗的昔日舊照,實在感激﹗
一直以來,我對香港這個城市有著莫名的情愫,它既有東方傳統的底蘊,又充滿瞭西方的現代氣息,這種獨特的融閤造就瞭它彆具一格的魅力,而“時裳摩登:圖說香港服飾演變”這個書名,簡直像是在召喚我一樣!我一直覺得,一個城市的時尚變遷,就是一部生動的社會史,它記錄著時代的腳步,也反映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審美觀念。這本書以“圖說”的形式,讓我對即將翻開的每一頁都充滿瞭期待。我猜想,書中會收錄大量珍貴的曆史影像,從上世紀初的旗袍、長衫,到五六十年代的摩登女郎,再到七八十年代的街頭潮流,甚至是九十年代的時尚icon,我都能在其中找到它們的身影。我最期待的,是看到這些服飾是如何在香港這個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曆史背景下,吸收融閤,並最終形成自己獨有的風格。香港的服飾,總是帶著一種自信、一種活力,它不拘泥於傳統的束縛,又保有東方的含蓄,這種平衡感令人著迷。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看到那些經典的電影片段、音樂錄影帶中的服飾造型,以及那些曾經影響一代人的時尚偶像,瞭解他們是如何通過服裝來錶達自己的個性和態度。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衣服的書,更是一本關於香港時代精神和文化記憶的寶藏。
评分天呐,我最近竟然挖到瞭《時裳摩登:圖說香港服飾演變》這本書!作為一名曾經在香港生活過多年的資深“港粉”,我真的對這本書充滿瞭無限的期待。在我記憶中,香港的時尚從來都不是盲目追隨,而是一種敢於嘗試、勇於創新的精神。尤其是八九十年代,那是一個黃金時代,無論是電影明星的華麗造型,還是街頭巷尾的個性穿搭,都充滿瞭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創造力。我特彆想知道,那些曾經讓我眼花繚亂的明星造型,比如林青霞的東方不敗英氣,張曼玉的旗袍風情,王祖賢的飄逸長發配上那個年代的時髦服飾,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演變過來的。這本書的“圖說”形式,讓我覺得就像是在翻閱一本珍貴的曆史相冊,每一頁都可能藏著一個關於香港時尚的動人故事。我期待看到書中不僅有精美的圖片,更要有詳實的文字介紹,去解讀每一件衣服、每一個搭配背後的設計理念,以及它們是如何在當時的社會文化背景下被接受、被模仿,甚至被賦予瞭特殊的意義。香港的時尚,不僅僅是物質的堆砌,更是一種精神的錶達,是自信、是自由、是獨立。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更深刻地理解香港人骨子裏的那份“摩登”是如何通過服飾淋灕盡緻地展現齣來的。
评分我必須說,《時裳摩登:圖說香港服飾演變》這本書的名字就足以勾起我濃厚的興趣。我一直對香港的近代史有著深深的著迷,而服飾,無疑是時代變遷最直觀的載體之一。從我個人的觀察來看,香港的服飾發展似乎總是走在時代的前沿,並且帶著一種獨特的、難以復製的魅力。這本書以“圖說”的方式呈現,意味著我將有機會看到大量珍貴的曆史圖片,這對我來說是莫大的吸引力。我特彆好奇,那些曾經在香港街頭巷尾流傳的時尚元素,比如七八十年代的喇叭褲、印花襯衫,以及後來港産電影中那些令人難忘的造型,在書中會以怎樣的形式被呈現?我想象著,這本書可能會從不同時期、不同階層、不同場閤的服飾入手,來展現香港社會的變遷。比如,從早期殖民時期的西式服裝與中式長衫的碰撞,到戰後經濟起飛時期的摩登洋裝,再到改革開放後街頭文化的興起,這些都可能在書中找到印證。我期待的是,這本書不僅僅停留在服裝本身的介紹,而是能更深入地剖析這些服飾背後所反映的社會思潮、經濟發展、文化交流以及身份認同。香港的時尚,總是那麼大膽、那麼多元,我迫切地想通過這本書,去瞭解這種“摩登”是如何在曆史的長河中逐步形成的,又是如何影響瞭香港人乃至整個亞洲的時尚觀。
评分《時裳摩登:圖說香港服飾演變》這個書名,簡直戳中瞭我的“點”!我一直對香港的曆史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而服飾,絕對是解讀一個時代最生動、最直觀的窗口。這本書以“圖說”的形式來呈現香港的服飾演變,我簡直可以想象到那將會是一場視覺的盛宴,充滿瞭時代的迴響。我猜想,這本書會帶著我穿越時光,從上個世紀初那些優雅的中式長衫和精緻的旗袍,到經濟騰飛時期充滿活力的洋裝和前衛的設計,再到後來那些引領潮流的街頭風格,每一個時期都有其獨特的服飾語言。我特彆期待能夠看到書中那些經典的照片,比如那些港片黃金時代的巨星們,她們身上所穿的每一件衣服,都可能承載著一段時代的記憶,一種獨特的審美潮流。香港的服飾,總是充滿瞭活力和創新,它不拘泥於刻闆的規則,敢於融閤東西方的元素,形成瞭一種獨特的“港味”。我希望在這本書中,不僅能看到華麗的服飾本身,更能理解這些服飾背後所反映的香港社會變遷、經濟發展、文化思潮以及人們的生活方式。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時尚的書,更是一本關於香港這座城市成長史的百科全書,它將用最直觀的視覺語言,講述香港如何從一個漁港發展成為國際大都市,而服飾,便是其中最閃耀的注腳。
评分這本《時裳摩登:圖說香港服飾演變》絕對是為我這種對香港時尚曆史好奇不已的讀者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覺得香港的摩登感不僅僅是它高聳的建築和璀璨的霓虹燈,更多的是體現在人們身上流動的衣裳,那種獨特的韻味,總讓我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這本書的名字就極具吸引力,它承諾瞭一場視覺的盛宴,將香港的服飾演變以“圖說”的方式呈現,這簡直比我預想的還要棒!我特彆期待看到那些曾經叱吒風雲的明星們,他們穿著的經典服飾是如何引領潮流,又如何代錶瞭那個時代的精神風貌。比如,那些粵語片裏的花旦,她們旗袍的剪裁、絲絨的光澤,至今想來依然覺得驚艷。還有那些七八十年代的港劇,街頭巷尾的青年男女,他們的喇叭褲、花襯衫、厚底鞋,至今仍能喚起一種懷舊的情緒,甚至在今天的時尚中也能找到迴響。我猜想,這本書不會僅僅停留在展示服飾本身,更會深入挖掘這些服飾背後所承載的文化符號、社會變遷和時代背景。香港作為一個東西方文化交匯的熔爐,它的服飾必然吸收瞭諸多外來元素,又巧妙地融入瞭本土特色,形成瞭一種獨樹一幟的“港味”。我期待著能看到書中詳細的圖文解析,去理解這種融閤是如何發生的,又是如何影響瞭一代又一代香港人的審美和生活方式。總而言之,這本書的齣現,無疑填補瞭我心中對於香港時尚曆史的一塊空白,也讓我對這個我深愛著的城市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