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榮格而言,他工作的主要興趣不在於治療精神官能癥,而是走嚮神聖的事物,因為事實上,走嚮神聖事物纔是真正的治療;當你得到神聖的經驗,就脫離瞭疾病的咒詛。
榮格的作品氣勢磅礡、縱橫古今、跨越四方,氣勢令人震撼,望而興嘆。馮.法蘭茲是榮格最重要的女弟子,就像榮格精神上的女兒,她的作品同樣博學深思,旁徵博引,卻無比輕柔,引人著迷,讓你自然走進深度心理學的復雜世界。
馮.法蘭茲是「蘇黎士榮格學院」創立者,一生講學不輟。《榮格心理治療》收錄她的十二篇精彩演講,從「自我實現」開始,談到「人格類型和劣勢功能」的意識與潛意識發展,以及「積極想像」這個重要工具。接著談到「心靈宗教麵」的重要性,及其可能的負麵影響。最後探討專業心理分析師所需具備的條件、團體治療的意含、榮格對藥物的觀點,並以「永恆少年」為例,說明原型與當代的密切關聯。
本書清楚介紹榮格學派對心理治療的看法與實務,是非常重要的一本經典著作,等待二十一年,中文版終於問世,榮格心理學在颱灣的成長,又將往前推進一大步。
本書特色
◎ 法蘭茲是榮格最重要的女弟子、精神上的女兒,「蘇黎士榮格學院」的創立者,也是榮格之外最偉大的心理分析大師,她最擅長以通俗語言,介紹榮格的思想精華,深入淺齣,易讀易懂!
◎ 瞭解榮格心理學的必讀佳作!等待二十一年,中文版終於問世!
◎ 精選十二個迷人主題,以神話故事和精彩案例,引領讀者進入榮格心理學的有趣世界。
作者簡介
瑪麗-路薏絲.馮.法蘭茲 Marie-Louise von Franz, 1915-1998
於一九三三年十八歲時遇見榮格,自此即追隨他學習。一九三四年開始接受榮格的心理分析,一九四二年開始擔任心理分析師,後來成立「蘇黎士榮格學院」。馮.法蘭茲一生緻力於推廣榮格的分析心理學,四處講學不輟,常受邀到各地授課,並將內容結集成書,已整理齣二十餘本著作,包含煉金術、神話學、童話、夢、積極想像、同時性等重要主題,佐以大量實際經驗與案例,平易近人、深入淺齣,是榮格本人以外最重要的分析心理學傢。
本書是十二篇精彩的演講和上課內容整理,原文編者根據榮格學派對心理治療的認識與實務經驗,把相關主題串連成書,做為馮.法蘭茲七十五歲大壽的獻禮。
譯者簡介
易之新
開業醫師,各種心理學與心靈探索書籍的譯者,譯有二十餘本相關書籍,如《存在心理治療》(張老師文化)、《超個人心理治療》、《關係花園》、《疾病的希望》、《當下覺醒》(心靈工坊)等書。
譯序 榮格到颱灣
第1章 自我實現
第2-1章 劣勢功能(上)
第2-2章 劣勢功能(下)
第3章 榮格心理學的積極想像
第4章 積極想像的四個階段
第5章 心理分析的宗教麵
第6章 麵對潛意識的宗教態度或魔法態度
第7章 移情
第8章 投射──投射與疾病和心靈成熟度的關係
第9章 專業與誌業
第10章 團體心理學
第11章 榮格看藥物
第12章 永恆少年問題的宗教背景
譯序
榮格到颱灣
我喜歡村上春樹的小說,感覺就像喜歡馮.法蘭茲的文章一樣,兩者之間好像有什麼相似之處,也許是他們都如此細膩、詳實地述說著人性的真實血肉與黯黑幽微之處,令我産生相似的悸動。但我總是奇怪村上春樹的小說為什麼那麼受歡迎?他筆直地述說大部分人不願觀看的人性,寫得那麼…鮮血淋灕、怵目驚心。一般說來,人是不願去看這麼血淋淋的東西的,但他的小說卻吸引著各種不同類型的現代男女。為什麼?
我猜可能是小說總是指嚮他人,較容易讓人安然地贊嘆:「啊!他把(彆人的)人性描寫得多麼貼切啊!他描述的某某情形,就像我在某某人身上看到的特質啊!村上春樹真是太厲害瞭,把(我觀看到的)世界與人性寫得入木三分!」小說不會強迫人嚮內看,你可以把一切的一切當成外在世界的風景來欣賞、贊嘆,可以不需要有什麼自覺,不需要對自己有多一些瞭解和體會……(當然瞭,小說也指嚮內在,但毫無強製性,讀者可以完全嚮外投射。)
但深度心理學就不一樣瞭,同樣是對人性有很細膩的描寫,同樣是看見血淋淋的世界,但深度心理學會提醒你,嚮內看,看見內心世界的投射,就如神諭聖殿的古老格言「認識你自己」,而如實看見自己纔是人性需要卻又逃避的苦口良藥。但又是什麼動力讓人願意耗費心力嚮內看呢?不論是什麼動機,這畢竟是辛苦的路程,若有馮.法蘭茲這樣充滿智慧又懂人性的嚮導,辛苦的旅途肯定會走得比較有趣。
馮.法蘭茲談的是榮格心理學。榮格寫的東西是氣勢磅礡、縱橫古今、跨越四方的,你會看見他旁徵博引,談論的範圍涵蓋哲學思想、神話智慧、宗教民俗、曆史人物等等,那個氣勢是令人震撼的。閱讀榮格的著作,每每讓人覺得必須找到屬於自己背景的東西,卻沮喪地知道很難達到他的境界。
馮.法蘭茲師承榮格,簡直就像榮格精神上的女兒,她也能旁徵博引,看得齣她的知識範圍是廣大深入的,但她文章的味道是輕柔的,好像對著你輕聲細語、娓娓道來她所看見的人性。她分享她的博學與深思,但又像怕嚇到你似地,用如此輕柔的方式,引人進入深度心理學的復雜世界,而不用那麼害怕。那感覺是著迷,不是害怕,是覺得:「啊!你真的如實說齣我隱約感覺到的人性,那是你我的人性,是更深沉的世界。你的文章是引領我跟著你深深體會、細細品嘗的學習過程。」
馮.法蘭茲著述等身,她的書幾乎都是從演講紀錄整理來的。這一本《榮格心理治療》是十二篇原本分散在不同時空的演講或上課紀錄,編者根據榮格分析心理學派對心理治療的認識與實務經驗,而把相關主題串在一起的書,做為她七十五歲大壽的獻禮。從書中的主題就可以看見榮格學派對心理治療的看法與其他學派是多麼的不同。
本書一開始先介紹不同層次的「自我實現」,在大傢耳熟能詳的用語中提齣榮格心理學的不同之處。接下來從「人格類型和劣勢功能」來談自我實現所需要的意識與潛意識的發展,而「積極想像」就是促進這種發展的重要工具。由於劣勢功能和積極想像是榮格心理治療實務非常重要的觀念與方法,所以用瞭極大的篇幅詳細介紹,並舉齣許多實例說明。但讀者若要深入探討人格類型,或是實際練習積極想像,最好能在榮格學派的諮商師或分析師的指導下進行。
接下來談到「心靈宗教麵」的重要性,及其可能有的負麵影響。這是榮格心理學非常核心的部分,也是一般心理學或精神分析忽略的部分。這裏所談的「宗教」,並非一般製式的宗教,而是各種宗教背後神聖、奧祕的源頭。所以榮格心理學會從個人潛意識跨越到集體潛意識,從情結跨越到心靈的原型。在這種背景下,動力心理學中非常重要的「移情」、「投射」在本書也都被賦予瞭更深的意義。
本書最後幾個主題分彆探討從事此專業所需具備的條件,團體治療的意含,榮格對藥物的觀點,並以「永恆少年」為例說明原型與當代的密切關聯。這些主題在榮格心理學中所蘊含的觀點,都與一般心理學大異其趣,讀者可以由此看見榮格觀點在眾多心理學中的獨到之處。
譯者盡力以淺白、順暢的方式譯介馮.法蘭茲筆下的榮格世界,但這本書畢竟是意義濃度甚高的專業書籍,一般讀者恐怕很難在一時之間進入此書妙義。但颱灣近年有愈來愈多人或是到國外修習榮格心理學,或是在國內進行與榮格關係密切的沙遊治療,榮格觀點在颱灣心理學界似乎愈來愈需要得到深入而專業的介紹。颱灣過去與榮格心理學相關的書籍,若不是過於艱澀的榮格原典,就是淺嘗即止的入門介紹,或是夾雜其他學門的混閤體,較欠缺深入而又易讀的專業書籍。本書是榮格心理學實務非常重要的一本著作,在原文齣版二十一年後、作者過世十三年後,終於有瞭中文版,譯者深願本書能為榮格心理學在颱灣的成長做齣些許貢獻。
翻開《榮格心理治療》,我感覺自己像是踏入瞭一個充滿奇幻色彩的領域,那裏有原型、有陰影、有阿尼瑪和阿尼姆斯。一開始,我確實被這些陌生的概念弄得有點暈頭轉嚮,但作者的敘述非常有條理,循序漸進,讓我逐漸能夠抓住其中的脈絡。我特彆喜歡書中對“原型”的描述,它就像是人類集體潛意識中一些普遍的模式,貫穿於我們神話、童話、宗教和藝術之中。當我讀到關於英雄原型、母親原型、智者原型的時候,我腦海裏頓時浮現齣無數的電影、書籍和曆史人物的形象,感覺這些古老的力量一直在我們身邊,隻是我們平時沒有留意。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個體,而是與全人類的集體經驗有著深刻的連接。它挑戰瞭我過去那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模式,讓我開始以一種更廣闊的視角去看待自己和他人。我開始思考,在我的生活中,哪些原型在發揮作用?我的“陰影”又是什麼?這本書像是一個催化劑,讓我開始主動地去審視自己的內心世界,去探索那些隱藏在錶層意識之下的深層動力。
评分老實說,我之前對心理治療的理解還停留在比較淺顯的層麵,總覺得是解決一些具體的問題,比如焦慮、抑鬱什麼的。但《榮格心理治療》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認知。它讓我明白,心理治療不僅僅是“治療”,更是一種“成長”,一種對自我更深刻的理解和整閤。作者用一種非常引人入勝的方式,將榮格那些看似高深的理論,用非常貼近生活的例子一一呈現。讀到關於“情結”的部分,我簡直驚呆瞭,因為我能清晰地看到自己身上的一些情結是如何在生活中反復上演,給我帶來睏擾。更重要的是,這本書並沒有讓我感到無助,反而給瞭我一種力量,一種認識到自己有能力去轉化和超越這些限製的力量。書中對夢境的解讀尤其讓我著迷,它就像是通往潛意識的一扇窗戶,讓我得以窺見那些平時被壓抑或忽略的內心信息。我開始嘗試記錄自己的夢,並且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能夠更加敏銳地捕捉夢境中傳遞的信號。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理論讀物,它更像是一本實踐指南,指引著我如何一步步地走嚮內心的完整。
评分這本《榮格心理治療》就像一本開啓內心宇宙的地圖,雖然我還沒有完全讀懂其中的每一個角落,但光是翻閱,就能感受到一種深沉的吸引力。作者在開篇就將我們帶入瞭一個充滿象徵和潛意識的迷人世界,讓我對那些平時難以言喻的情感和行為有瞭新的視角。讀著讀著,我仿佛置身於一個古老的森林,裏麵藏著無數的秘密,等待我去探索。那些關於集體無意識、原型、陰影的闡述,雖然初聽起來有些晦澀,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逐漸體會到它們是如何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悄無聲息地運作的。我尤其被書中關於“個性化”的討論所吸引,它不像是一條預設好的軌跡,而更像是一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內在旅程,需要我們勇敢地麵對自己,接納那些不完美,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獨特存在方式。這本書讓我開始重新審視那些童年經曆、傢庭關係,以及它們是如何塑造瞭現在的我。它並沒有提供簡單的答案,而是拋齣瞭一個個引人深思的問題,激發我去主動尋找屬於自己的解答。我感到自己仿佛站在瞭自己心靈的十字路口,而這本書,正是指引我走嚮更深層理解的火把。
评分我一直對心理學充滿瞭好奇,尤其是那些能夠深入挖掘人性本質的理論。《榮格心理治療》這本書,無疑是滿足瞭我的這一願望。作者以一種非常學術又不失人文關懷的筆觸,為我們展現瞭榮格心理學獨特的魅力。我被書中關於“自性化”的論述所深深吸引,它不同於其他理論所強調的“治愈”或“適應”,而是更加側重於個體內在的整閤和完整,一種成為真正自我的過程。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心理治療不僅僅是解決病癥,更是一種促進個體潛能實現,達到精神成熟的旅程。我發現,作者在講解理論的同時,也穿插瞭大量的臨床案例,這些案例真實而深刻,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讀到那些病人通過與自己內在的陰影、原型對話,最終獲得轉化的故事,我備受鼓舞。這本書讓我感覺到,無論我們麵臨什麼樣的睏境,內在都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和智慧,而榮格心理治療,正是幫助我們去喚醒和運用這些能量的鑰匙。
评分《榮格心理治療》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更多的是一種對生命的重新體悟。作者的語言非常有力量,帶著一種穿透人心的洞察力。我尤其被書中對“象徵”的解讀所打動,它讓我明白,我們生活中的很多事物,包括夢境、幻想、甚至是生活中的巧閤,都可能蘊含著深刻的象徵意義,它們是潛意識與意識溝通的橋梁。這本書讓我開始留意生活中的那些“巧閤”,並且嘗試去理解它們可能傳達的信息。我感到自己仿佛變成瞭一個偵探,開始在自己的內心世界和外部世界尋找綫索。書中對“陰影”的探討,讓我認識到,我們常常排斥和壓抑的那些“不被喜歡”的部分,恰恰是通往完整自我的重要通道。這讓我開始嘗試去接納自己的不完美,而不是一味地去逃避。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深刻的感受是,它鼓勵我們去擁抱復雜性,去理解人性的多麵性,並且相信,通過深入的自我探索,我們能夠活齣更加真實、更加豐富的人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