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是幫助人們瞭解自身,洞察人生、解釋行為的一門實用科學。從古至今,認識自我都是一個重要話題。在古希臘阿波羅先知所在地──阿波羅神殿裏,刻著一句雋永的箴言:「人,認識你自己。」當然,認識自我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古希臘聖人泰勒斯認為,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最睏難的事情就是認識自己。
心理常識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人的行為和決策背後往往蘊涵一定的心理動機。不同性彆、年齡、職業的人,都無一例外可以有效地利用心理學相關知識為自己服務。譬如,運用心理學知識,有效地疏導自己的負麵情緒,坦然麵對人生中的心理危機,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商傢分析顧客消費心理,製定有針對性的行銷策略;教師要瞭解教育心理學,以對不同的學生因材施教;學生用心理常識化解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睏惑,健康快樂地成長等。
你知道畢馬龍效應是如何運作的?什麼是情感宣洩定律?錯覺是怎麼産生的?你知道人的氣質分為哪些類型嗎?大腦是如何記憶的?什麼是人際交往中的留麵子效應?和本書一起去探險吧!
編者簡介
楊明華
中文係博士,研究中國古典文學。齣版圖書多部,題材多樣。並希望能在文字的領域走得更深更遠。著有《有關文化的100個素養》、《有關曆史的100個故事》、《有關環保的100個知識》、《有關地理的100個知識》。
前言
1.正視自己:自我意識
2.遠離巴南效應
3.跟著「感覺」走
4.知覺的奧秘
5.以假亂真的錯覺
6.培養注意力
7.大腦如何記憶
8.跳齣思維定式
9.遺忘進程規律
10.轉瞬即逝的靈感
11.插上「想像」的翅膀
12.幻想、理想與空想
13.五彩斑斕的夢
14.需要層次理論
15.神奇的期待效應
16.暈輪效應的迷宮
17.有趣的投射效應
18.認知失調
19.記憶偏差
20.智力商數
21.情緒智商的意義
22.多變的情緒
23.情急生智的應激反應
24.剋服恐懼心理
25.磨礪堅強的意誌
26.抑鬱癥及預防
27.抱怨,不如改變
28.保持良好的心境
29.掌握激情尺度
30.消除緊張情緒
31.衝動惹禍端
32.叛逆情結
33.情緒共鳴
34.酸葡萄效應
35.美感的本質
36.走齣焦慮的陰影
37.禁果效應
38.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39.甜蜜的愛情
40.亞健康狀態
41.個性的特點
42.氣質的類型及特徵
43.血型與氣質
44.性格的界定
45.培養樂觀的性格
46.內嚮與外嚮性格
47.獨立與順從性格
48.飲食與性格
49.豁達寬容地待人
50.堅持就是勝利
51.以他人為鏡
52.交往的心理保健功能
53.同理萬歲
54.人不可貌相
55.人以群分
56.互補性需要
57.遠親不如近鄰
58.男女有彆
59.用心交流
60.刻闆印象
61.從眾心理
62.微笑的妙用
63.以誠相待
64.幽默化尷尬
65.感恩與迴報
66.心理距離
67.禮尚往來
68.登門檻效應
69.仰慕纔華
70.自信散發魅力
71.保持身心健康
72.勇敢地麵對挫摺
73.閤理宣洩不良情緒
74.剋服怯場心理
75.控製壞脾氣
76.虛榮不可取
77.角色睏惑及處理
78.神經衰弱及治療
79.人格障礙
80.精神病概述
81.心理諮詢
82.催眠療法
83.厭食癥與異食癖
84.習得無助感
85.恐懼及剋服
86.巧用鯰魚效應
87.態度決定一切
88.蝴蝶效應
89.謙虛忍讓是美德
90.「比較」讓人不快樂
91.利人利己
92.化解心理衝突
93.謠言的心理分析
94.瓦倫達效應
95.天生的完成欲
96.破窗理論
97.責任分散心理
98.逆嚮思考
99.常勝的秘訣
100.尾數定價策略
前言
心理學是幫助人們瞭解自身,洞察人生、解釋行為的一門實用科學。從古至今,認識自我都是一個重要話題。在古希臘阿波羅先知所在地──阿波羅神殿裏,刻著一句雋永的箴言:「人,認識你自己。」當然,認識自我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古希臘聖人泰勒斯認為,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最睏難的事情就是認識自己。
事實上,人認清自己既睏難亦容易,要想獲得對自己清醒、客觀的認識,不僅需要自身的勇氣和決心,還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素養。眾所周知,人的心理活動韆變萬化,既豐富多樣,又復雜隱蔽,使得人的心理現象成為一個極為深奧和奇妙的領域。不過,雖然人的心理是復雜而難以揣摩的,但是具備一定的心理常識後,即可對熟悉的心理現象做齣科學的分析,揭開玄妙人們心理的神秘麵紗。
心理常識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人的行為和決策背後往往蘊涵一定的心理動機。不同性彆、年齡、職業的人,都無一例外可以有效地利用心理學相關知識為自己服務。譬如,運用心理學知識,有效地疏導自己的負麵情緒,坦然麵對人生中的心理危機,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商傢分析顧客消費心理,製定有針對性的行銷策略;教師要瞭解教育心理學,以對不同的學生因材施教;學生用心理常識化解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睏惑,健康快樂地成長等。
心理學知識是如此有用工具,你一定迫不及待地走進心理學的世界吧?本書選取瞭心理學領域諸多精華的內容,涉及自我意識、情緒、人格、挫摺、人際關係等方麵與心理健康的關係,既包含如感覺這樣的個體心理學內容,也包括思維定勢等群體心理學內容,有效地把心理學的科學性和實用性結閤起來。在行文方式上,本書並不是以教科書般地闡述心理學知識,而是以深入淺齣、通俗易懂的文字,將深奧的心理學概念和原理呈現於傢喻戶曉的故事或人人都有過的體驗中。本書是專為方便廣大中學生朋友閱讀的書,同時也是提供給時刻關注他們成長及教育的傢長和老師們的重要參考書。
翻開本書的時候,或許你已經對心理學知識有所瞭解,或許你還知之甚少。先考考你幾個心理常識問題:你知道畢馬龍效應是如何運作的?什麼是情感宣洩定律?錯覺是怎麼産生的?你知道人的氣質分為哪些類型嗎?大腦是如何記憶的?什麼是人際交往中的留麵子效應?本書中將涉及到許多諸如此類的有趣話題。
隨著生活節奏加快,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要麵對的心理壓力也隨之加大,心理不適、心理失衡以及心理挫摺感等時有發生。學習和掌握心理常識的智慧,可以幫助青少年樹立積極的心靈座標和行動指南,在健康快樂成長的同時,更快更穩地到達成功的彼岸。
讓我們跟隨此書,開始心靈探索之旅,在更瞭解自我後更加從容地生活。
這本書的標題,簡單而直接,卻蘊含著巨大的吸引力。“有關心理的100個現象”,光是這六個字,就足以勾起我強烈的好奇心。我一直對人類的思維方式、情緒反應以及行為模式充滿瞭探索欲,但常常感到知識的碎片化,缺乏一個係統性的框架來梳理和理解。這本書,恰恰填補瞭這一空白,它像是一份詳盡的地圖,指引我深入探索人類心靈的廣闊天地。 我期待這本書能夠以一種深入淺齣的方式,為我揭示那些我們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卻又常常被忽略的心理現象。比如,我想知道,為什麼我們有時候會“墨菲定律”般地遇到糟糕的事情,背後的心理學解釋是什麼?為什麼我們會不由自主地陷入“自我設限”的思維模式,阻礙瞭自身的發展?又或者,為什麼我們對“負麵信息”的關注度,常常高於正麵信息(負麵偏誤)? 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種更具實踐性的方法,來幫助我理解和應對生活中的挑戰。我希望它能教我如何識彆那些影響我們決策的“認知偏差”,從而做齣更明智的選擇。同時,我也期待它能幫助我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動機和行為,從而減少誤解和衝突,建立更和諧的人際關係。關於“依戀理論”在成人關係中的應用,是我特彆想瞭解的部分。 我非常欣賞那些能夠提供新穎見解的內容。我希望通過閱讀,能夠顛覆一些我固有的認知,或者發現一些我從未意識到的心理規律。比如,我期待書中能夠齣現關於“認知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的交叉解讀,讓我們從更全麵的角度去理解人類行為。那些關於“暗示”和“說服”的心理學原理,如果能結閤實際案例進行分析,將非常有價值。 總而言之,我選擇這本書,是因為我相信它能夠為我提供一把鑰匙,打開通往理解人類內心世界的大門。我期待它能啓發我的思考,拓展我的視野,讓我能夠以更深刻、更智慧的方式去體驗生活,去與世界互動。這次閱讀,對我來說,是一次知識的盛宴,更是一場關於人性的深度對話。
评分一直以來,我總是在思考,為什麼我們會做齣某些決定,為什麼我們會對某些事物産生莫名的好感或反感,為什麼我們的情緒會像過山車一樣起伏不定。這些問題,就像一團團迷霧,籠罩在我的心頭。當我看到“有關心理的100個現象”這本書時,我的心一下子就被吸引住瞭。它承諾的,正是我一直在尋找的答案,是對那些在我們生活中反復上演卻又難以言說的心理事件的深度解析。 我期待這本書能夠以一種非常貼近生活的方式,來闡釋那些晦澀的心理學概念。我希望作者能夠用生動有趣的語言,講述那些我們司空見慣的心理現象,並且提供相關的科學解釋。例如,我想知道,為什麼有時候我們會覺得“眼見不一定為實”,背後的心理機製是什麼?為什麼我們會不自覺地相信流言蜚語,並且傳播它們(心理暗示的力量)?又或者,為什麼我們在麵對誘惑時,常常難以做齣理性的選擇(延遲滿足的睏難)。 我更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實用的指導,幫助我更好地認識和理解自己。比如,我一直對“非暴力溝通”的心理學基礎很感興趣,希望這本書能對此有所涉及,教我如何更有效地與他人溝通,避免不必要的衝突。我也期待能夠瞭解到關於“自我認知”的心理學原理,幫助我發現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從而有意識地去提升自己。 書中能夠齣現的那些令人驚訝的心理實驗,我也會非常期待。那些通過嚴謹設計和觀察得齣的結論,往往比枯燥的理論更能引起我的共鳴,也更能讓我信服。比如,關於“服從權威”的米爾格拉姆實驗,或者關於“群體壓力”的阿希實驗,這些經典實驗的解讀,一定會讓我對人類的行為模式有更深刻的理解。 最終,我選擇閱讀這本書,是因為我深信,瞭解心理,就是瞭解人類自身。而對自身的深刻理解,是實現個人成長和幸福的基石。這本書,無疑是我踏上這條探索之旅的絕佳嚮導,它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無限的遐想和期待,仿佛即將開啓一段智識的冒險。
评分初識這本書,我便被它深邃而引人入勝的標題所吸引。“有關心理的100個現象”,這簡短的六個字,如同一個巨大的寶藏入口,承諾著一場探索人類內心奧秘的奇妙旅程。我一直對人類的行為模式、思維定勢以及情感的微妙變化感到好奇。為什麼我們會産生某些特定的情緒?為什麼在某些情境下我們會做齣齣乎意料的反應?這些問題常常在我腦海中縈繞,而這本書似乎就是為解答這些疑問而生的。 翻開書頁,我期待著作者能以一種深入淺齣的方式,剖析那些我們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卻又難以解釋的心理現象。我希望能夠瞭解到,那些在我們不自覺中運作的心理機製,是如何塑造我們的認知、決策乃至人際關係的。例如,我一直很好奇“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以及它們如何影響我們對一個人的第一印象和後續判斷。我也渴望理解“認知失調”理論,它如何解釋我們在麵對矛盾信息時的內心掙紮,以及我們如何通過改變信念或行為來尋求心理上的平衡。 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心理學的理論知識,我更看重它能否提供一種觀察和理解自己及他人的新視角。我希望它能幫助我識彆齣自己身上的一些潛在的心理模式,從而有意識地去調整和優化。同時,我也希望通過對這些心理現象的瞭解,能夠更好地理解身邊的人,以更 empathetically 的態度去處理復雜的人際關係。畢竟,瞭解心理,就是瞭解人性,而瞭解人性,是通往和諧人際交往的鑰匙。 我很期待書中能夠齣現的那些令人豁然開朗的案例分析。理論固然重要,但那些鮮活的、貼近生活的例子,更能幫助我們將抽象的心理學概念轉化為具體的認知和實踐。比如,我希望能夠讀到關於“巴納姆效應”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被廣泛利用,以及我們應該如何警惕這種效應。我也期待能夠看到關於“確認偏誤”的生動描述,它如何讓我們在信息的海洋中隻關注那些符閤自己預設想法的內容,從而錯失真相。 總而言之,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閱讀材料,更像是一次自我探索和心智提升的機會。我希望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不斷地問自己“為什麼”,並從中找到答案。我希望它能激發我更深刻的思考,讓我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主動的探索者。這本書的名字本身就充滿瞭吸引力,它勾起瞭我對心理世界無盡的好奇,我迫不及待地想在這場探索中,發現那些隱藏在人類行為背後的深刻邏輯。
评分我一直對人類心理的復雜性著迷,尤其是那些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時隱時現、卻又影響深遠的心理規律。這本書的標題,“有關心理的100個現象”,就如同一個充滿誘惑的邀請,承諾著一場對內心世界的深度探索。我渴望能夠通過這本書,找到那些隱藏在行為背後的科學解釋,理解那些常常讓我們感到睏惑的心理活動。 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揭示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實則影響巨大的心理效應。比如,我一直對“錨定效應”在購物和談判中的作用很好奇,這本書能否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讓我明白我們是如何被第一個信息所“錨定”的。我也想知道,“曝光效應”是如何讓我們對熟悉的事物産生好感,以及它在社交媒體和品牌推廣中的應用。 我更期待的是,這本書能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來審視我們自身和他人的行為。我希望通過閱讀,能夠更加客觀地分析自己的情緒波動,理解那些隱藏在衝動背後的心理驅動力。同時,我也希望能夠學會如何更準確地解讀他人的言行,從而建立更健康、更富有成效的人際關係。例如,書中關於“同理心”的探討,如果能提供一些實踐方法,將對我非常有益。 我非常喜歡那些能夠引發思考的段落。我不希望隻是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能夠通過閱讀,不斷地對自己的認知進行反思和重塑。我希望書中能夠齣現一些能夠挑戰我既有觀念的內容,讓我跳齣舒適區,去探索更廣闊的心理認知領域。例如,對於“刻闆印象”的形成和消除,我希望書中能有深刻的論述。 總而言之,我選擇這本書,是因為它提供瞭一個係統瞭解人類心理奧秘的平颱。我期待它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穿越紛繁復雜的心理現象,找到那些隱藏在行為背後的深刻邏輯,最終達到對自我和世界的更深層次的理解。這次閱讀,對我來說,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禮,一次對人類內心世界的深入探險。
评分這是一本能夠讓你在日常生活中突然“啊哈!”一聲的書。我常常在與人交流,或者觀察社會現象時,感覺到一種模糊的睏惑,仿佛有什麼關鍵的東西被忽略瞭。這本書的標題——“有關心理的100個現象”,就像一把鑰匙,預示著能夠解開這些睏惑的鎖。我不是心理學專業的學生,但我對人類的思維方式和情感模式有著濃厚的興趣。我總覺得,我們大多數人對自己的內心世界瞭解得太少,對他人行為背後的動機更是知之甚少。 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睿智的朋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我揭示那些隱藏在日常行為背後的心理學原理。我想知道,為什麼我們會無意識地模仿彆人的行為(鏡像神經元的作用),為什麼我們會因為害怕失去而做齣衝動的決定(損失厭惡),又或者,為什麼我們對於自己相信的事物會越發堅定(信念固著)。這些看似微小的心理活動,卻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軌跡。 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簡單易行的方法,來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比如,我想瞭解如何識彆和應對“認知偏差”,避免陷入思維的誤區。我也想知道,在人際交往中,有哪些心理學的小技巧可以幫助我們建立更良好的關係。如果能有一些關於情緒管理、壓力應對的心理學見解,那就更好瞭。畢竟,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保持內心的平靜和穩定,是一項越來越重要的能力。 我對書中能夠齣現的那些“冷知識”也充滿瞭期待。那些聽起來有些奇特,但又在生活中真實存在的心理現象,總是能引起我的極大興趣。例如,我想瞭解“羊群效應”是如何在群體中蔓延,以及它如何影響我們的決策。我也好奇“多看效應”是如何讓我們對熟悉的事物産生好感,以及它在廣告營銷中的應用。這些有趣的心理學現象,不僅能夠滿足我的好奇心,還能幫助我更深刻地理解社會運行的邏輯。 總而言之,我選擇這本書,是因為我相信它能夠為我打開一扇新的窗戶,讓我以更敏銳的目光去審視周遭的世界。我希望它能讓我不再是那個對內心世界感到迷茫的旁觀者,而是能夠成為一個更瞭解自己、更懂得他人、也更能掌控自己生活的人。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次與自己內心深處對話的契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