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歌行

傷歌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長達七年的創作,鍾文音用百萬字鋪陳出台灣百年物語三部曲!
  2006年《豔歌行》,她展演當代城內女子們的情欲拼圖;
  2010年《短歌行》,她重返凝視舊時代男子如朝露般易逝的生命;
  2011年《傷歌行》,她述說百年時間長河中女子情愛的綻放與凋落。
  她說,這書寫是折磨,卻也甜蜜。

  這流逝的百年時光,
  男子,有殤;
  女子,有傷;
  島嶼,有□……

  在原鄉,鍾小娜站成了一個弧線。

  往前凝視,她看見了早逝男人的壯志未酬,孤寡女人的唏噓凋落。
  往後張望,她看見了離鄉遊子淚汗交織的機械生活,無根,漂流……

  她在每一個眼眸裡,
  看見閃爍著生命哀愁與荒謬際遇,隱喻的吉光片羽。
  她將那些人的滄桑碎片,俯身一一拾起。

  以虛實交錯,深情凝視……

  身體的野性──《豔歌行》
  土地的野性──《短歌行》
  感情的野性──《傷歌行》
  島嶼百年三部曲,重返鍾文音心中的島嶼野性。

作者簡介

鍾文音Wen-Yin(nina),Chung

  淡江大學大傳系畢,曾赴紐約視覺藝術聯盟習油畫創作兩年。現專職創作,以小說和散文為主,兼擅攝影,並以繪畫修身。長年關注家族寫作、愛情等題材,並熱愛旅行。持續寫作不輟,已出版短篇小說集、長篇小說及散文集多部,質量兼具、創作勃發。

  被譽為九0年代崛起之優秀小說家和散文家,曾獲中國時報、聯合報等十多項全國重要文學獎(1997-2000),2002年台北文學創作年金,2003年雲林文化獎,2005吳三連獎、第一屆林榮三短篇小說獎暨散文獎。

  2006年出版的長篇鉅作《豔歌行》,一出版即獲2006年中時開卷版中文創作十大好書,2008再入圍台北國際書展小說大獎及台北十書。2010《短歌行》出版,入圍台灣文學長篇小說獎,並獲得文建會補助日文翻譯及出版。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序曲一 南方的十字
序曲二 在原鄉,她站成了一個弧線

卷壹 她們醒來歌唱
有一頁書等著被翻開.春宵吟.寶島香蕉姑娘.墓仔埔也敢去.望春風.男性的純情.送君情淚.阮的故鄉南都.心酸酸.恰想也是你一人.我比誰都愛你.惜別海岸.流浪到台北.希望一點真情意.可憐彼個小姑娘.港都夜雨.艱苦相思.慈母淚痕.雨水落抹離.寄語夜霧裡.舊皮箱的流浪兒.可憐花再會吧.媽媽我也真勇健.望呀望 等呀等.妳著忍耐.何時再相會.補破網.心所愛的人.無情之夢.台北發的尾班車.雨夜之花蕊.假情假愛.中山北路行七擺.離別的月台票.素蘭小姐要出嫁.苦海女神龍.台北紅玫瑰.誰人不思起故鄉.南都夜曲.孤女的願望.青春悲喜曲.鄉村小姑娘.媽媽請妳也保重.安平追想曲.港邊惜別.四季紅.春花夢露.命運青紅燈.相思一年年.杯底不可飼金魚.海海人生.三聲無奈.長崎蝴蝶姑娘.心內事誰人知.攪海大夢.命運的鎖鍊.河邊春夢.從海上歸來的莉露.幸福在這裡.秋風女人心.我比誰都愛妳

卷貳 女渡海者
編號1:劉媽媽
海上來的女人 盛夏之死
編號2:鍾桂花
以我自信 毫無阻礙
編號3:舒菲亞
上帝的羔羊 覆轍的命運
編號4:舒藍曦
如鹿渴慕溪水
編號5
失語新娘的夜哀愁
編號6:阮氏鳳
魚露之鄉 傷痕之河
編號7:鍾小娜
不徹底的女渡海者

卷參 查某世紀

圖書序言

卷壹 她們醒來歌唱

0.
聖母沙塵暴駕臨了。
聖嬰熱浪也在前方。
尖厝崙是她的村莊。

名字由來她們從未去探索過,她們無視歷史,也不畏懼歷史。不為任何歷史洪流存在的她們,一如墓誌銘不因石頭而改變其內涵。每個女人都是夏娃,世界以她始,以她終。在之前之後,在永不回歸的時間,許許多多的她是第一人也是最後一人,感性的女報信者,帶著傷痕奔赴述說的路途。

有一頁書等著被翻開
1.
島嶼南方的日子開始在他們都還很年輕的時候,時間流逝還沒有清楚的刻痕,物件稀有,感情也稀有。番界不遠,寥落熾盛。南方的日子不好過,起先是苦熱蠻雨,惡寒酷旱讓他們煩躁,還有疾疫纏綿,神出鬼沒山民,溪流、石塊、蘆葦、焚風、濕氣、暴雨、波濤、森林……有不明白起於何處卻又難以擊退的孤寂,足以吞沒肉身的許多事物都讓他們敬畏。他們的腰際多插有刀,開路防身,刀柄上飾有鬼頭,鬼頭好腥,刀力無窮,開疆者手染紅血,行人至此斷肝腸。

遼闊無盡的平原山野予他們人生幻想,舞天舞地,冶遊山海,四處風光。只是一到黃昏,日落地平線深鎖他們滾燙的目光,另一端的家園已然化成霧中風景,凝結成一封封家書,家書從沒寄至這鬼界之島,黑水染字,只餘相思。連問鸚鵡思鄉否?都說思鄉。羅漢腳豈知日後荒島上的這山這水,日後他們再也行不出它的天它的地。

偶爾被急流送來沿岸的漁舟稍來了鄉音,漁舟裡的彰洲人下船就說,暈死了,這輩子沒搭過船,生目珠沒見過海洋啊。太平洋的藍眼睛,原來如此深沈,如此遼闊。詔安客山城久居,沒聞過腥臊,沒見過大藍,沒嘗過海味。當捕魚者釣起第一尾魚第一尾蝦時,他們望著陽光下魚鱗搖曳出的水滴與蝦綻出如燕寶石的顏色時,他們想奔赴此島是對的吧,他們直接生吃活吞生猛蝦魚,很多年後他們髮禿齒搖了才知道阿本仔叫此沙西米。惡土前方有海洋洶湧,雖然他們不懂海,不懂藍下還有多藍,一如他們都還鮮嫩不懂女人,但他們目目相覷,知道雙手雙足是碇錨於此了。下漁船的人有的飛快赤足奔向海,有的彎身捧起一把沙,有的把臉浸在水裡,再仰起頭時臉上如畫了黑線,盡是海藻護膚。萬事待命名,跟著山民喚,或有竹叫竹圍,有圳名公圳,有丘稱崙,有房為厝。

舒家人又愛又懼的藍眼珠人曾經悄悄站立在這片寸草不生的島嶼沿岸惡地,說是惡地,這實是污衊。實則歐洲人早已帶走他們要的東西,歐洲人在此島的遺址不在建築,而在島民的臉上。鍾家某房太祖婆的臉白晰至看得見血管流動,那種近乎透明的白啊,他們不曾見。直到後輩子孫尋訪舊史方知血緣被紅洋番「透」過,透者混也,透即驂雜。不是白得看得見血管,要不就是黑如生番。

黑白混色譜系日漸在海的烘焙下已失去了原有色度。東印度公司揚帆的艦上夾雜著歐洲各國的逃亡者、偷渡者、失意客、囚犯,他們被這家以糖為暴發戶的公司分送至地球惡土上的許多角落,有人發現了哈得遜河,有人發現了金礦,有人發現了航線,有人發現了森林,有人發現了新大陸,有人發現了愛情……日耳曼人和某少女,那一夜發生什麼事?強行,或者柔順?無人知曉,但他們都知曉異鄉人要靠幻想與非法求生。捉摸不定的血統,解析出的成分卻不怎麼光彩。他們起初以為人生要有未來必須不讓「過去」靠近,但直至幾代過去了,才發現這一切徒勞。她們唱起祖婆在雷雨降下的陰暗閨房之歌,那奇異的聲調,不識字的這一代女子一直都沒搞懂祖婆唱的歌詞,她們記得了聲調,最後才知道原來是「身穿花紅長洋裝,風吹金髮思情郎,想郎船何往,音信全無通,伊是行船堵風浪?放阮情難忘,心情無地講,相思寄著海邊風……」有人羞怯一笑,對著行過的金髮傳教士,心想原來是放阮情難忘,而不是放阮眾人摸,情難忘與眾人摸,閩語同音,意義竟是天差地遠。藍眼睛,自此成了鍾家某一房的顯形與隱形封印。藍色河流愈流愈淡,不斷被海洋與山城子民的紅血刷淡了她的色澤,但光度卻愈刷愈亮,那鍾家後代目光常焚燒他者。小心和別人的眼睛對望,小心以愛之名的騙徒,鍾家查某祖流傳給後輩女人的祖訓之一。

圖書試讀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