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常有人提起住在颱南的榮耀感,我心裏頗多感觸也深受感動。我就任市長八年來,一心想追求的就是,讓每位颱南市民有做颱南人的驕傲與光彩,所以舉凡市容重整、古蹟維護、觀光推動、環境治理、商業輔導,無不盡心盡力。而這些年來,市政團隊的努力,以及市民的配閤,讓我內心充滿感激。
府城是颱灣文化的發祥地,這裏的廟宇祠堂、官署城防、老街聚落、書院洋房等各類古蹟,磚瓦木石都彌漫曆史的沉香,這具有文化紋理的曆史古都,我心中一直認為要好好珍惜與維護。我過去常說,要把颱南建設成颱灣的京都,這必須是把文化都市的構圖具體落實,使街道巷弄間浸潤著人文的氣息,所以文化季的活動、文化園區的規劃、藝文團體的展演、園藝環境的整修、古蹟的賦活、寺廟社區的藝文耕耘……,都是落實我當初心裏的目標,這些成果,應該是有目共睹。
但是文化都市的構圖,並不是隻有硬體建設與展演,內在文化肌理的醞涵實更為重要,文學創作與研究是其中重要的一環。這八年來,府城文學奬與作傢作品集的各項活動,我都親自參與,正是為錶達我對創作者的敬意與對此活動的重視,這十六年來,這些文學活動也卓然有成。
本年度府城文學奬特殊貢獻奬是由白萩獲得,白萩是颱灣詩壇重要的作傢,他的新詩〈雁〉可謂膾炙人口,許多文學青年在成長過程中都深受其作品影響,此次獲奬乃是實至名歸。此外,今年各類參選稿件有現代詩、散文、短篇小說、颱語兒童繪本、颱語文學—散文,類型豐富,尤其對本土語言的推動,更有其獨特性。
本屆「府城文學奬」與「南颱灣作傢作品集」是颱南縣、市閤併前的最後一屆,迴顧這十六年,感謝藝文界前輩鼎力相助,許多名作傢與學者對府城文壇有很多貢獻,如葉石濤、葉笛、趙雲、林瑞明、呂興昌、龔顯宗、陳昌明、馬森等前輩,他們樹立瞭良好的典範,令人感激。另外,葉館長與圖書館員工盡心推動,使這些文學盛事得以順利進行,相當感謝。
颱南獨特的榮耀,是大傢共同完成的,感謝與我一起努力過的朋友,辛苦留下的美好成果,是我心中感動的記憶。
市長序 颱南市長◎許添財 4
處長序 颱南市文化觀光處處長◎劉怡蘋 6
│文學特殊貢獻奬
評審推薦文 米街的香頌──賀白萩◎林瑞明 10
得奬者簡介 16
得奬感言◎白萩 17
│現代詩奬
現代詩組評審序 偷得詩意無限◎吳達蕓 20
現代詩組正奬 算盤──記:在颱南高商的珠算課震撼 ◎丁瑞愉 26
現代詩組貳奬 熱蘭遮情書◎陳榕笙 29
現代詩組佳作 站在岬角上的偷詩賊◎潘景新 32
現代詩組佳作 衛民街◎王正良 35
│散文奬
散文組評審序 府城特色的散文篇章◎陳萬益 40
散文組正奬 典型在夙昔,墨香盈府城◎楊淑媛 44
散文組貳奬 琴灰漫舞◎鬍鼎宗 54
散文組佳作 南方手記◎林佩苓 64
散文組佳作 跟您說話◎翁麗修 74
│短篇小說奬
短篇小說組評審序 曖昧或明晰◎舞鶴 88
短篇小說正奬 暑天裏的搬傢行動◎包垂螢 90
短篇小說貳奬 鳥兒子◎李鋅銅 120
短篇小說佳作 老王◎柯勃臣 142
短篇小說佳作 虛構◎邱雅萍 172
│颱語散文奬
颱語散文組評審序 正港 e 母語文學首都◎呂興昌 200
颱語散文正奬 竈雞 a◎陳正雄 204
颱語散文貳奬 幸運草◎林美麗 216
颱語散文佳作 霧影◎陳鎮旭 224
颱語散文佳作 欲去叨位走揣失落的情歌◎李秀 230
總評 永在起──跑途中◎龔顯宗 240
我通常不太容易被批評性的文章打動,但這本《16屆府城文學奬得奬作品集》中的幾篇評論文章,卻讓我耳目一新。尤其是其中一篇,它對當下流行文化現象進行瞭深刻的剖析,而且視角非常獨特。作者並沒有流於錶麵地說教,而是深入到文化的根源,去探討那些現象背後隱藏的社會心理和時代特徵。他提齣的觀點往往齣人意料,但又閤情閤理,能夠引發讀者非常強烈的思考。讀的時候,我經常會因為作者的洞察力而感到驚訝,仿佛他看穿瞭我們習以為常的錶象,直指事物的本質。這本書讓我對很多曾經不以為然的現象有瞭新的認識,也讓我學會瞭用更批判性的眼光去審視周圍的世界。絕對是一本能夠“啓濛”讀者的好書。
评分這本《16屆府城文學奬得奬作品集》,簡直就是一本“小人物的史詩”。我被其中一篇寫普通傢庭生活變遷的小說深深吸引。故事的主角是一個颱南的老太太,她的一生,仿佛濃縮瞭颱灣近幾十年來的社會變遷。從早期的物質匱乏,到後來的經濟起飛,再到如今的消費主義泛濫,她用最樸素的視角,見證瞭一個時代的巨大轉變。作者的敘事非常紮實,沒有刻意煽情,但那些關於親情、關於鄉愁、關於老一輩人勤勞樸實品德的描寫,卻一點一點地敲打著我的心。尤其是描寫老太太在丈夫去世後,獨自一人守著老宅,看著外麵世界日新月異的變化,那種孤獨和無奈,卻又帶著一種堅韌,讓我鼻子都酸瞭。這本書讓我明白,偉大的故事,不一定需要英雄人物,那些在我們身邊默默付齣、默默承受的普通人,他們的生命本身,就是最值得歌頌的篇章。
评分這次讀《16屆府城文學奬得奬作品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幾篇關於曆史記憶與地方敘事的作品。作者們像是考古學傢一樣,一點點地挖掘齣那些被遺忘的角落,那些關於府城過去的故事。有一篇關於老行業傳承的短篇小說,寫得真是感人至深。主人公是位老匠人,他用畢生的精力去打磨一種幾乎要失傳的手藝。作者通過細膩的筆觸,描繪瞭他對這份事業的熱愛,以及他內心深處的孤獨與無奈。讀到他看著自己的技藝在時代洪流中漸漸被邊緣化,卻依然堅持著,我真的為之動容。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每一個地方,都承載著獨特的曆史印記,而這些印記,需要我們去珍視,去傳承。它讓我對颱南這座城市有瞭更深厚的感情。
评分一直以來,我都覺得府城文學奬的作品,總是有種特彆的味道,像是嘉南平原上吹來的風,帶著稻榖的清香,又夾雜著海邊的鹹濕。這次的《16屆府城文學奬得奬作品集》也沒讓我失望,其中有幾篇關於社會議題的散文,寫得真是入木三分。我特彆欣賞其中一篇,它探討瞭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日益疏離的關係,以及科技發展帶來的異化。作者沒有空泛地指責,而是從日常生活中的具體細節入手,比如手機屏幕上閃爍的光,社交媒體上虛假的繁榮,還有那些即使身處人群,內心卻依舊孤單的時刻。他用一種近乎冷靜的觀察,揭示瞭我們內心深處的焦慮和不安。讀完之後,我放下手機,望嚮窗外,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原來我們離彼此,可以這麼近,又可以這麼遠。這本書讓我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
评分我一直對府城文學奬的作品充滿期待,而這本《16屆府城文學奬得奬作品集》裏的幾篇科幻小說,更是給我帶來瞭意想不到的驚喜。我一直以為科幻小說都是關於外星人、宇宙飛船之類的,但裏麵的這幾篇,卻更加關注科技對人性的影響,以及未來的社會形態。尤其是那篇關於“意識上傳”的故事,它提齣的問題非常尖銳:當我們的意識可以脫離肉體存在,我們還是我們嗎?人的價值又體現在哪裏?作者的想象力非常豐富,但他並沒有沉迷於技術細節,而是將重點放在瞭情感的探討上。讀到故事結尾,主人公麵臨的抉擇,讓我久久不能平靜。這本書讓我開始思考,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應該如何定義“人”?生命的意義又在哪裏?這絕對是一本值得反復品讀,並且引發深度思考的佳作。
评分這本《16屆府城文學奬得奬作品集》我真的從頭到尾翻瞭好幾遍,越看越覺得,哇,府城這片土地,真的藏著太多太多的故事瞭。我尤其喜歡那篇描繪老街巷弄日常生活的短篇小說,作者的筆觸細膩得不得瞭,仿佛能聞到空氣中彌漫的舊時代氣息,還有街邊小吃攤傳來的誘人香味。他不是直接告訴你發生瞭什麼,而是通過那些細微的動作、微小的錶情,還有那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對話,一點點勾勒齣人物的內心世界。讀的時候,我腦子裏不自覺地就浮現齣我小時候在颱南巷子裏穿梭的情景,那些斑駁的牆壁,老舊的招牌,還有偶爾從窗戶裏傳來的阿嬤的叫賣聲,一切都活瞭過來。更難得的是,故事裏並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起伏,但那種淡淡的憂傷和溫暖,卻像潮水一樣慢慢滲透過來,久久不能散去。讓我反復思考,原來生活中的點滴,那些平凡的瞬間,纔是最動人的。
评分我必須說,我對於這本《16屆府城文學奬得奬作品集》裏的幾篇敘事詩,真的感到非常震撼。尤其是那首以“日據時期颱灣人身份認同”為主題的作品,作者的文字仿佛帶著一種曆史的重量,又飽含著一種深沉的詰問。他沒有使用過於華麗的辭藻,而是選擇瞭最樸實、最直接的語言,去觸碰那些被壓抑、被遺忘的集體記憶。讀到那些描繪被強行改變名字、被禁止使用母語的段落時,我真的感受到一種難以言喻的痛楚,仿佛親身經曆瞭一段被剝奪的歲月。但同時,詩中又充滿瞭不屈的反抗精神,那種即使在最黑暗的時代,依然頑強生長、尋找自身根源的生命力,讓我覺得無比敬佩。這不僅僅是一首詩,更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們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每一次重讀,都會有新的感悟,仿佛和作者一起穿越瞭時空,去感受那段曆史的脈搏。
评分我一直對文學奬的作品抱持著一種探索的心態,而這本《16屆府城文學奬得奬作品集》裏的幾篇實驗性作品,著實讓我體驗到瞭文學的無限可能。作者們大膽地嘗試瞭不同的敘事結構和語言風格,挑戰著傳統的文學邊界。我尤其被其中一篇運用意識流手法的作品所吸引,它的敘事綫索並不清晰,更多的是通過片段式的意象和情感的堆疊,去營造一種獨特的氛圍。讀的時候,感覺就像是在做一場夢,那些零碎的畫麵和思緒在腦海中跳躍、碰撞,最終形成一種模糊卻又充滿力量的感受。這種閱讀體驗非常奇妙,它不需要讀者去理解一個完整的故事,而是邀請讀者去感受、去體驗。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文學創作的自由度和創造力,它拓展瞭我對“小說”的定義。
评分最近天氣有點悶,翻瞭翻這本《16屆府城文學奬得奬作品集》,感覺像是在炎熱的午後,突然闖入瞭一個充滿綠意的庭院。裏麵有幾篇寫自然風物的散文,真是讓我心曠神怡。作者的文字有一種魔力,能夠把我從城市的喧囂中抽離齣來,帶到田野、山林、海邊。他描寫的那些颱南特有的植物,比如鳳凰木、芒果樹,還有那些不知名的野草野花,仿佛都被賦予瞭生命,在字裏行間鮮活地綻放。我特彆喜歡描寫海邊日落的那一篇,他不僅僅是描繪瞭色彩的變化,更是捕捉到瞭那種寜靜、遼闊,以及一種淡淡的憂傷。讀的時候,我感覺自己也置身於那片海邊,感受著微風拂過臉頰,聽著海浪拍打礁石的聲音。這本書讓我重新找迴瞭對自然的敬畏之心,也提醒我,在忙碌的生活之餘,彆忘瞭抬頭看看星空,感受一下腳下的土地。
评分我一直覺得,真正的文學作品,能夠觸及人心最柔軟的地方,而這本《16屆府城文學奬得奬作品集》裏的幾篇成長小說,就做到瞭這一點。特彆是那篇關於青春期迷茫與探索的故事,作者的筆觸細膩且真實,讓我仿佛看到瞭自己年輕時的影子。他沒有迴避青春期的懵懂、衝動,以及那些不被理解的孤獨。主人公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曆的掙紮、試探,還有那些細微的情感變化,都被描繪得淋灕盡緻。讀到那些關於友情、愛情的片段時,我能感受到那種純粹而又青澀的情感,那種因為一點點小事就能開心一整天,也因為一點點誤會就能傷心欲絕的心情。這本書不僅是對青春的迴憶,更是一種對成長的緻敬。它告訴我,即使犯錯,即使迷茫,隻要勇敢嚮前,終究會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