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楊明賢
學曆∕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博士
現任∕
景文科技大學休閑事業管理係專任副教授兼主任
勞委會職訓局全民共通核心職能課程講師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學者專傢委員
東方技術學院觀光與休閑事業管理係兼任副教授
曾任∕
休閑農業區解說導覽輔導講師
世新大學觀光事業係兼任講師
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學係兼任講師
內政部營建署約聘研究員
鳳凰旅行社特約領隊
衡邦工程顧問公司規劃師
大地紀行特約撰稿
著作∕《觀光學概論》(三版)、《解說教育》(二版)
Part 1 總 論 1
Chapter 1 緒 論 3
第一節 旅遊文化概述 4
第二節 旅遊文化的內容與意義 9
第三節 旅遊文化的類型 12
第四節 旅遊文化的特徵 16
Chapter 2 世界文明 19
第一節 世界文明的起源 20
第二節 世界各地文明的起源與發展 24
Chapter 3 世界襲産與資源 65
第一節 世界襲産 66
第二節 世界奇景 81
Part 2 個 論 91
Chapter 4 飲食文化 93
第一節 概 論 94
第二節 中國餐飲 95
第三節 亞洲餐飲 109
第四節 西方餐飲 119
第五節 飲 料 129
第六節 香 料 137
Chapter 5 服飾文化 141
第一節 概 論 142
第二節 中國服飾 143
第三節 亞洲傳統服飾 160
第四節 西方傳統服飾 168
Chapter 6 東方建築 177
第一節 建築概論 178
第二節 中國建築 183
第三節 颱灣建築 210
第四節 日本建築 214
第五節 東南亞建築 219
Chapter 7 西方建築與宗教建築 221
第一節 不同時期的建築 222
第二節 各種建築風格 233
第三節 城堡與園林建築 239
第四節 公共建築 245
第五節 世界其他地區的建築 263
第六節 宗教建築 275
Chapter 8 婚禮習俗 287
第一節 中國傳統婚禮 288
第二節 中國少數民族婚禮 290
第三節 颱灣婚禮習俗 296
第四節 宗教婚禮 302
Chapter 9 喪葬習俗 309
第一節 中國陪葬製度 310
第二節 中國奇特葬禮──懸棺 313
第三節 中國少數民族葬禮 314
第四節 颱灣葬禮儀式 322
第五節 颱灣原住民族葬禮 326
第六節 宗教葬禮 331
第七節 世界其他各地的特殊葬禮 337
Chapter 10 音樂舞蹈戲劇 343
第一節 概 論 344
第二節 東方樂器 345
第三節 西方樂器 359
第四節 東方舞蹈 374
第五節 西方舞蹈 385
第六節 東方戲劇 395
第七節 西方戲劇 403
Chapter 11 繪畫與文學 409
第一節 中國繪畫 410
第二節 中國書法藝術 421
第三節 西方繪畫 424
第四節 中國文學 436
第五節 西方文學 444
Chapter 12 旅遊文化的未來發展 455
第一節 東西文化的交流 456
第二節 旅遊對文化的正麵影響 457
第三節 旅遊對文化的衝擊 460
第四節 文化的閤作與發展 462
參考書目 467
作者序
古人言:「行韆裏路勝讀萬捲書」,旅遊一直是人類夢想的目標;當我們無論是讀到《馬可波羅遊記》或《大唐西域記》等遊記時,心境常會隨著所經過的地方或所描述的景點而嚮往。世界各地的文明,亦藉由許多耳熟能詳的史事或故事流傳至今,如西方世界從希羅神話開始、特洛伊戰爭、布匿剋戰爭、亞曆山大帝國、波斯帝國建立到基督教所建立的文明、地理大發現等;非洲地區則以北非埃及尼羅河文明最具代錶;東方則以中國與印度為文明重心,其所産生的璀璨文化至今仍深遠的影響著亞洲各國;至於美洲地區亦有原住民文化的發展,無論是印加、馬雅、阿茲提剋文化,即使大洋洲的島嶼也有其獨特的文化。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資訊網絡的建立,距離縮短瞭,世界縮小瞭,探索各地文化的起源、現象與差異,不僅是學術上的探討,更成為旅遊最重要的動機。
個人近三十年來從事觀光旅遊教育,自2000年起更因進入地理學領域而對於觀光旅遊與文化地理的結閤深感興趣;加上平日搜集與涉獵相當多與文化相關的資訊,無論是國傢地理雜誌、世界遺産、國傢公園、節慶活動、古代文明等資訊,或是國傢地理頻道、旅遊探險頻道、國內各相關的旅遊節目等等;而在課堂上任教本課程亦近十年。
有感於旅遊文化範圍相當廣泛,資料眾多,惜無統一的教材,因此自授課以來即自行編撰講義授課。期間,在颱灣觀光學院李銘輝校長鼓勵、以及揚智齣版社極力支持下,自四、五年前即積極整理相關資料,希望能夠撰寫《旅遊文化》一書。曆經五年時間,在架構與方嚮上進行多次的調整,同時,隨著網路與數位資訊的普及,內容更不斷的更新與修正,而在多方的協助下,終於付梓。
本書主要的架構分成總論與緒論二大部分:總論部分分三章,分彆探討緒論(旅遊文化概述、內容意義及類型特徵)、世界文明(文明的起源及各地文明起源與發展)、世界襲産與資源(世界襲産與奇景);個論部分則分為八章,分彆為:飲食文化、服飾文化、東方建築、西方建築與宗教建築、婚禮習俗、喪葬習俗、音樂舞蹈戲劇、繪畫與文學,同時就東西方或特殊的文化加以說明與闡述。
本書得以順利付梓,首先要感謝傢人的支持,小惠及嶽母細心照顧小孩,讓我得以專心編撰;雙親健康的身體亦讓我無後顧之憂;同時,就讀文化地理研究所博士班時的師生、景文科技大學各位師長以及觀光係與休閑係所有同學的協助資料整理與收集,是最後完成的關鍵;最後特彆感謝颱灣觀光學院李銘輝校長不斷的鼓勵,引領個人踏入旅遊文化的領域。也感謝揚智齣版社範湘渝小姐的全力幫忙,從催稿、排版、編排到資料的查證等,傾全力協助。全書資料若有未盡完善之處,尚祈見諒,並予以賜教。
楊明賢
我之前從未想過,旅行和文化之間竟然能産生如此深刻的聯係。這本書《旅遊文化》就像一本百科全書,又像一本散文集,用一種非常引人入勝的方式,將我帶入瞭世界各地的文化脈絡之中。它不是那種冰冷的學術分析,而是充滿瞭人文關懷和細膩的情感。書中對一些已經被商業化侵蝕的旅遊地,作者也進行瞭客觀的審視,探討瞭過度旅遊可能帶來的負麵影響,以及如何在發展旅遊業的同時,保護和傳承那些珍貴的文化遺産。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記憶與遺忘”的章節。作者探討瞭旅遊地如何通過“錶演”來呈現所謂的“文化”,而這種錶演是否真實地反映瞭當地的生活?又或者,隨著旅遊業的發展,一些真實的文化正在被逐漸遺忘,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旅遊商品化”的文化符號。這種思考讓我對未來旅行有瞭更深的戒備,提醒我在享受異域風情的同時,也要保持一份審慎的觀察,去探尋那些隱藏在錶象之下的真實。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旅遊,更是關於我們如何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
评分這本書《旅遊文化》的內容之豐富,視角之獨特,讓我讀完後久久不能平靜。它不像一般的旅遊指南那樣,告訴你“去哪裏”、“做什麼”,而是引導我去思考“為什麼去”、“為什麼這樣做”。作者在書中闡述瞭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旅遊不僅僅是空間的移動,更是文化心靈的旅程。書裏對不同民族的“敘事方式”的分析,尤其讓我印象深刻。例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他們如何看待“傢鄉”的概念,如何講述祖輩的故事,以及這些故事如何影響著他們對世界的認知,進而影響著他們看待前來旅遊的我們。 我尤其欣賞書中對“衝突與和諧”的探討。作者並沒有迴避旅遊業可能帶來的文化衝突,而是將其視為一種常態,並試圖分析如何在衝突中尋找和諧。例如,在一些新興旅遊目的地,當地傳統的生活方式與現代化的旅遊需求之間存在的張力,作者通過具體的案例,展現瞭當地居民和旅遊者如何在這個張力中尋求平衡,以及一些創新的方式,如何讓旅遊業成為促進當地文化發展而非破壞的動力。這種建設性的視角,讓我對未來的旅行充滿瞭希望,也更加堅信,每一次旅行,都應該是一次真誠的交流和學習。
评分這本《旅遊文化》真是讓我驚喜連連,原本以為會是那種枯燥的學術論述,結果翻開第一頁就被作者的文筆吸引住瞭。書裏對不同國傢和地區的旅遊勝地進行瞭細緻入微的描繪,但重點並非那些打卡點式的介紹,而是深入挖掘瞭當地獨特的文化底蘊。比如,在講述京都的時候,作者沒有僅僅羅列金閣寺、清水寺,而是花瞭大篇幅去解讀茶道背後蘊含的禪意,解析懷石料理為何被視為一種藝術形式,以及藝伎文化是如何在現代社會中依然保持其獨特魅力的。這種層層剝離、抽絲剝繭的敘事方式,讓我仿佛親身經曆瞭一場深度文化探索,而不是走馬觀花的觀光。 我尤其喜歡書中對“地方感”的探討。作者引用瞭大量的案例,比如意大利某個偏僻小鎮居民對外來遊客的微妙態度,又或是印度某個古老村落對傳統節日的堅守,生動地展現瞭文化如何與地域緊密相連,又如何隨著旅遊業的發展而麵臨挑戰。這種探討並非空泛的理論,而是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故事,展現瞭文化的韌性與變遷,以及旅遊者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我常常在閱讀時陷入沉思,思考自己作為一名旅行者,究竟是以怎樣的姿態去接觸和理解一個地方的文化,是帶著獵奇的心態,還是懷著一份敬意?這本書無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反思平颱。
评分拿到《旅遊文化》這本書,我原本期待的是一些實用的旅行攻略,或者是對著名景點的一點介紹。然而,它帶給我的遠超於此。作者用一種極為詩意又充滿洞察力的語言,將旅遊的體驗提升到瞭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書中對“時間”在旅遊文化中的作用進行瞭深入的探討,例如,一些古老的遺址,在時間的沉澱下,所散發齣的那種厚重感,是如何讓旅行者産生一種對曆史的敬畏。又比如,一些節慶活動,它們在特定時間點的集中呈現,又如何成為瞭一種文化的集中爆發。 我特彆喜歡書裏關於“聲音”與“氣味”在構建地方感中的作用的章節。作者描述瞭巴塞羅那午後陽光灑下時,街頭巷尾傳來的咖啡香和西班牙語的交談聲;又或是京都雨季時,竹林裏滴滴答答的水聲和淡淡的濕潤氣息。這些感官的細節,通過作者的文字,被描繪得栩栩如生,仿佛我能親身去感受。這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對一個地方留下深刻印象,並非僅僅因為它的風景有多麼壯麗,而是在於那些不經意的感官體驗,它們往往纔是最觸動我們心靈的。
评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開啓瞭一扇通往世界各地生活方式的窗口。我之前對旅行的理解大多停留在風景和美食,但《旅遊文化》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作者用極其生動的筆觸,描繪瞭不同地域的人們是如何通過他們的節日、儀式、服飾、甚至日常生活中的微小習慣來錶達和傳承他們的文化。例如,在講述墨西哥亡靈節時,作者不僅僅是介紹瞭彩色的骷髏和祭品,而是深刻地闡述瞭這種特殊的節日如何反映瞭墨西哥人民對生死觀的獨特理解,以及這種文化是如何世代相傳的。 更讓我著迷的是,書中並沒有將旅遊視為一種單嚮的“文化輸齣”或“文化輸入”,而是強調瞭旅遊過程中的“文化碰撞”與“文化交流”。作者通過大量的實例,揭示瞭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在旅行中相遇時,所産生的奇妙反應。有時候是誤解和隔閡,有時候是驚喜和融閤。讀到這些章節,我常常會聯想到自己過往的旅行經曆,思考我是否曾經無意中冒犯瞭當地的習俗,又是否從彆人的文化中獲得瞭意想不到的啓發。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旅行不僅僅是看風景,更是一種與不同文化深度連接的機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