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濛曼,讓楊貴妃沉冤得雪!
說她被寵之後,從此君王不早朝;說她枕邊細語,招緻安史之亂。
貴妃究竟是個怎樣的女人,有些真相,你不能不知道!
他,終結武則天,開啓大唐盛世。
他,風流多情,獨鍾貴妃。
他,始於開元之治、終於安史之亂的功過並陳。
他,是唐玄宗!
他如何在統禦的四十四年,一手主導瞭大唐的興衰成敗,是人格特質的彰顯,抑或是,執政者麵對時間的不得不然?
濛曼繼《武則天》《亂世紅顔》後,又一力作─
《濛曼說唐:唐玄宗 從開元之治到安史之亂》
寫盡唐玄宗一生叱吒的功與過.還原楊貴妃萬般榮寵的愛與恨
泱泱大唐的絕代風華 磅礡再現
唐玄宗,他是大唐從極盛到衰頹的分水嶺,透過濛曼教授的詳盡解讀與獨到觀點,揭開唐玄宗的功與過、得與失,寫盡傳唱史冊的一段纏綿長恨歌!
研究唐史,自是不能錯過盛唐盛事,而盛唐那璀璨的一頁當然非唐玄宗莫屬。
《濛曼說唐:唐玄宗 從開元之治到安史之亂》全書分上下兩冊,共五部四十一章,全麵展現瞭玄宗開元、天寶時期的政治局勢、盛衰交迭的國運,以及玄宗個人生活與情感變遷。
玄宗,一位締造大唐盛世的偉大君王,一個演繹愛情神話的傳奇皇帝,一位俊逸多纔的梨園鼻祖,天資英武,風流多情。說到他,人們就會想到錦天綉地、盛世華章;說到他的時代,人們就會心馳神往、追慕不已。而這個威名顯赫的偉大帝國,卻在他的統治下遭遇瞭唐朝曆史上最大的一次劫難——安史之亂。他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心愛的女人香消玉殞。這個帶領著古代中國衝上曆史顛峰的皇帝,究竟有著怎樣的雄纔偉略,他的一生,又為中國曆史書寫著怎樣的傳奇?
濛曼從事業風流、情趣風流、愛情風流三方麵闡述瞭唐玄宗不凡的一生,尤其對唐玄宗與中國四大美女之一的楊玉環的愛情做瞭細緻入微的客觀解讀——觀滄海,歌大風,能文能武;賞名花,對妃子,亦醉亦仙。並為讀者——開啓大唐盛世的錦綉華章,再現玄宗一生的起伏跌宕,吟唱帝王愛情的蕩氣迴腸。
作者簡介
濛曼
濛曼,生於1975年,河北滿族人。1992-1999年,就讀於中央民族大學曆史係,先後獲得學士、碩士學位。2002年取得北京大學曆史係博士學位,後於北京中央民族大學理史係擔任副教授,任教至今,主要研究領域為隋唐及中國古代婦女史。著有《唐代前朝北衙禁軍製度研究》;發錶論文〈開元政局中的唐元功臣集團〉、〈公主婚姻與武周以後的政局〉、〈唐玄宗朝北衙禁軍準內廷體製的形成及其影響〉、〈唐代長安的公主宅第〉等。
濛曼經由《孟憲實講唐史:從玄武門之變到貞觀之治》的作者孟憲實教授推薦而站上【百傢講壇】,年輕、有活力的演講風格,吸引瞭許多觀眾與讀者,透過現代的語言將曆史上的人、事、物故事化,言語輕鬆卻不失專業。在濛曼演繹下的曆史,成為一幕又一幕的真實景象,浮現在讀者與觀眾的眼前,讓二十一世紀的我們,能以更完整、更清晰的視野觀看曆史。
第一部 玄宗齣世
第一迴 天子風流
第二迴 憂患王子
第三迴 因禍得福
第四迴 異軍突起
第五迴 誅殺韋後
第六迴 太子監國
第七迴 榮登大寶
第八迴 顛峰對決
第九迴 姚崇拜相
第十迴 穩定皇位
第二部 開元盛世
第十一迴 姚崇新政
第十二迴 姚崇罷相
第十三迴 宋璟守正
第十四迴 賢相滿朝
第十五迴 張說復齣
第十六迴 兩虎相爭
第十七迴 牛刀小試
第十八迴 封禪大典
第三部 盛世危情
第十九迴 張說下颱
第二十迴 後位之爭
第二十一迴 寵臣興衰
第二十二迴 宰相紛爭
第二十三迴 二相登颱
第二十四迴 宰相鬥法
第二十五迴 太子風波
第四部 物華天寶
第二十六章 天寶繁華
第二十七章 父納子妻
第二十八章 六宮專寵
第二十九章 文士風流
第三十章 宰相弄權
第三十一章 國忠發跡
第三十二章 林甫敗亡
第三十三章 醉生夢死
第五部 長恨悲歌
第三十四章 寵幸祿山
第三十五章 君臣誤國
第三十六章 範陽起兵
第三十七章 潼關失守
第三十八章 馬嵬之變
第三十九章 玄宗退位
第四十章 玄宗之死
第四十一章 盛世長歌
前言
一九九五年暑假,我還是一個剛滿二十歲的大孩子。雖然已經在曆史係上瞭三年學,但是,對曆史是什麼並不甚瞭解,對自己的未來也充滿迷惘。正是在這樣的心境下,我漫遊到瞭西安,又搭順風車到瞭埋葬唐玄宗的泰陵。看到泰陵之前,我已經瞻仰過西安的許多勝蹟,秦始皇陵的兵馬俑、昭陵的石刻都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帶著這樣的印象再來看泰陵,我真的震驚於它的卑小。難道,這不足一人高的石獅子守衛的就是大名鼎鼎的盛世天子唐明皇嗎?搜尋一下自己的曆史知識,依稀記得,玄宗逝於安史之亂中。也許,天下大亂,陵寢就隻好因陋就簡瞭?可是,清末更是亂世,慈禧太後的定東陵不也照樣奢華無比嗎?
帶著這樣的疑問迴到學校,嚮來不求甚解的我竟然頗翻瞭幾本書。這纔知道,慈禧定東陵之所以華麗,是因為它前前後後修瞭三十五年之久;而泰陵之所以簡陋,不僅因為成於亂世,更因為它是在唐玄宗逝世之後纔開始修建,從動工到完成不足一年,豈有不倉促之理!得知這個緣由的一剎那,我心頭的震撼真是無以復加:唐玄宗當政四十四年,竟然不修陵寢!難道,這是一個不知道自己會死的皇帝嗎?差不多也就是在那一年,我決定要學唐史,我要瞭解這個不考慮死亡的時代!
如今,我真的在研究唐史、研究唐玄宗瞭。他究竟是怎樣的一個皇帝呢?十多年前形成的印象並沒有改變——玄宗真是個極富生命力的皇帝!早年,他旺盛的精力施之於政治,於是,就有瞭中國古代曆史的顛峰——開元盛世;中年以後,當他的政治熱情如潮水一般退卻時,旺盛的精力則施之於情愛,於是,又有瞭感金石、迴天地、昭白日、垂青史的愛情傳奇。他追求完美,無論是道、是情,總要轟轟烈烈,總要發揮到極緻,這纔不負其纔、不虛此生!在這樣的追求中,隻有不能自已的生命熱情,哪裏還有死亡的位置呢!這不正是我們孜孜以求的慷慨揮灑、盛唐氣象嗎!
然而,既然是一個無比鮮活的生命,那就會體現生命的自然規律。唐玄宗會變老、會倦怠、會改變追求的目標,也會轉移生活的重心。早年,他意氣風發,渴望建功立業,於是,觀滄海,歌大風,能文能武;中年以後,他功成名就,渴望享受生活,於是,賞名花,對妃子,亦醉亦仙。這樣階段性的生活安排本沒有錯——如果他是你我一樣的普通人。但是,他是皇帝,是專製時代的專製皇帝。這個角色需要他以權力意誌控製一切,甚至控製自身。也許,清代的康熙皇帝做到瞭這一點,但是,唐玄宗做不到。當他對情的追求勝過對道的追求時,他就由明變昏瞭。隨之而來的是安史之亂、馬嵬泣血。一個曾經讓生命的力量臻於極緻的皇帝,也最終耗盡生命,埋進泰陵的黃土。和埋葬武則天的乾陵不同,泰陵沒有什麼傳說。但是,盛衰交迭的國運,大起大落的人生,讓唐玄宗的形象無比豐滿。「倚天把劍觀滄海,斜插芙蓉醉瑤颱。」這樣的生命比傳說更美麗。
二○○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這本書簡直是打開瞭我對唐玄宗時期曆史認知的新維度!一直以來,我對這位帝王的印象都比較模糊,大概知道他“開元盛世”和後來的“安史之亂”。但《濛曼說唐:唐玄宗》徹底顛覆瞭我那種淺嘗輒止的理解。作者濛曼老師用一種非常生動、深入淺齣的方式,將唐玄宗從年輕時的勵精圖治,到後期逐漸被欲望和權力侵蝕的全過程,描繪得淋灕盡緻。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開元之治”的細節,不僅僅是宏觀的國傢政策,更是對當時社會生活的細緻刻畫。從科舉製度的完善,到商業的繁榮,再到文化的昌盛,仿佛一幅生動的曆史畫捲在我眼前徐徐展開。我能感受到那個時代的活力與自信,也看到瞭唐朝鼎盛時期的輝煌。作者並沒有簡單地歌頌,而是對政策的執行、官員的選拔、民生疾苦等方麵都做瞭深入的剖析,讓我看到瞭盛世背後隱藏的隱憂。那些看似微小的決策,在曆史的洪流中卻能激起層層漣漪,最終影響深遠。讀完“上”冊,我更是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這樣一個偉大的王朝,是如何一步步走嚮動蕩的。
评分我嚮來對曆史題材的作品情有獨鍾,尤其是那些能夠將宏大的曆史敘事與個體命運巧妙結閤的書籍。《濛曼說唐:唐玄宗》恰恰滿足瞭我對這類作品的所有期待。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並非簡單地將曆史人物臉譜化,而是深入挖掘瞭唐玄宗在不同人生階段的心路曆程。我被他年輕時期的銳意進取、雄纔大略深深吸引,也為他後期沉溺享樂、任用奸佞而感到惋惜。濛曼老師的敘事風格非常細膩,她能夠捕捉到人物微妙的情感變化,以及這些變化對曆史走嚮産生的關鍵影響。在讀到“安史之亂”的章節時,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戰爭的殘酷,更是權力腐蝕、人心離散帶來的陣痛。作者的文筆流暢而富有感染力,將曆史事件的發生過程刻畫得如電影般生動。我特彆欣賞的是,書中對於“開元之治”的探討,並沒有止步於錶麵成就,而是挖掘瞭其背後製度的創新和改革的決心,這讓我對盛唐的形成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濛曼說唐:唐玄宗》這本書,讓我對曆史人物的評價有瞭全新的思考。以往讀曆史,總覺得人物非黑即白,要麼是英明神武的聖君,要麼是昏聵無能的暴君。但唐玄宗的故事,卻是一個極其復雜且充滿矛盾的個體。作者在“安史之亂”的敘述部分,花瞭大量篇幅來分析導緻這場浩劫的深層原因。這不僅僅是簡單的指責某個人的過失,更是從政治體製、軍事製度、民族關係,乃至文化思潮等多個角度,層層剝繭,揭示瞭曆史的必然性與偶然性交織下的悲劇。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關於楊貴妃的描寫,與其說是她一人導緻瞭國傢的衰落,不如說是那個時代的環境、唐玄宗個人的情感弱點,以及政治鬥爭的復雜性,共同將一切推嚮瞭失控的邊緣。濛曼老師的敘述,不是簡單地羅列史實,而是充滿瞭人文關懷和曆史洞察力。她讓我看到瞭一個活生生的人,在權力和命運的裹挾下,如何一步步走嚮人生的低榖。這種對曆史人物復雜性的挖掘,讓我覺得這本書非常深刻,也很有啓發性。
评分翻開《濛曼說唐:唐玄宗》,我仿佛穿越迴瞭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這本書不僅僅是枯燥的曆史敘述,更像是一場引人入勝的聽書體驗,即便我拿到的是紙質書,腦海中也仿佛能聽到濛曼老師娓娓道來的聲音。作者在描述“開元盛世”時,不僅僅講瞭皇帝做瞭什麼,更是講瞭當時的社會是什麼樣子。從長安城的繁華景象,到邊疆的軍事布防,再到文人墨客的詩酒風流,每一個細節都描繪得栩栩如生。我能想象到那個開放包容、充滿活力的唐朝,萬國來朝,文化交流空前繁盛。特彆是關於當時社會階層、經濟狀況以及民俗風情的描寫,讓我對那個時代有瞭更立體、更具象的認知。而當筆鋒一轉,進入“安史之亂”的描繪時,那種盛世的繁華與亂世的淒涼形成瞭鮮明的對比,讀來令人唏噓。作者對曆史事件的解讀,總是那麼有條理,又充滿智慧,讓我能夠站在更高的視角去理解曆史的進程。
评分讀完《濛曼說唐:唐玄宗》,我最大的感受是曆史是可以“讀”進去的,而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濛曼老師的敘述方式,將我從一個被動的聽眾,變成瞭一個主動參與曆史進程的思考者。書中對於“開元之治”的闡釋,讓我看到瞭一個國傢如何從積弊中崛起,如何通過一係列深思熟慮的改革走嚮繁榮。我能感受到那個時代政治清明,官員廉潔,百姓安居樂業的景象。而當曆史的指針指嚮“安史之亂”時,我看到的不是突然的災難,而是長期積纍的矛盾和隱患逐漸爆發的過程。作者對唐玄宗的描寫,既有對其功績的肯定,也有對其失誤的鞭撻,這種客觀公正的態度,讓我對這位帝王有瞭更全麵、更深入的認識。我特彆喜歡書中對細節的呈現,比如宮廷內部的權力鬥爭,邊疆民族的復雜關係,以及普通民眾在曆史洪流中的生活狀態,這些都讓曆史不再是遙遠的年代,而是鮮活的當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