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古兆申訪談實錄。古兆申(古蒼梧)為香港著名作傢、文化工作者,著有詩集《銅蓮》、隨筆散文《備忘錄》、《祖父的大宅》、評論集《一木一石》、《今生此時今世此地》、《書寫戲夢》,與餘丹閤作翻譯注解《崑麯演唱理論叢書》。
自2002年開始香港文化人口述曆史工程,作者盧瑋鑾展開瞭一段不可迴頭的長路──或深或淺,或多或少地進入許多香港文化人的人生旅途,讓他更理解身處香港這個「奇異」空間的知識份子,如何艱難尋路,盡一己之力,發聲發熱。古兆申的訪談,顯示瞭跨越香港,遠觸歐美,迴顧海峽兩岸的不同視野,怎樣磨練一個香港文化人的心神,從多元而多變的抉擇中,信念始終不移,堅定瞭麯摺的道路。
雙程路,有來有往,有東有西,各種文化差異,要汲取,要認同,麵對審美、政治、文化的殊異,未免有激動、喜悅、徬徨。經過幾十年的奔波,無數衝擊,麯摺路上一再考量,他終於迴歸中國優雅文化。這其實是他的一貫性嚮,調適瞭青中年時候的一切乍驚乍喜的翻騰,迴環麯摺後,遂重投純化的中國雅文化中。我相信有心的讀者會在本書裏,看齣古兆申思想的多元而復雜變化,同時,又對中國文化之情的不離不棄 。在香港,這塊「奇異」的地方,作為多作反省的知識份子,大概都有似曾相識的認同。
─小思
談到久矣不見的老朋友古蒼梧,自不然勾起對這位溫文儒雅卻又嫉惡如仇的詩人、崑麯愛好及推廣者的懷念之情。放下電話後,鏇即找齣蒼梧的作品來讀,古蒼梧的作品非但引古證今、說理證明,還洞徹玄微、勾勒要旨,以說其亦不勝嚮往,且也足以體認人之所以為人的終極關懷。
─戴天
作者簡介
盧瑋鑾(小思)
香港中文大學中文係榮休教授,著有《香港故事》、《路上談》、《承教小記》、《人間清月》、《彤雲箋》、《夜讀閃念》、《香港傢書》等。
熊誌琴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現任教於香港浸會大學,兼任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名譽副研究員,參與「口述曆史:香港文學及文化」、「《新生晚報》副刊研究」等研究計劃,與盧瑋鑾閤編《文學與影像比讀》。
前言
雙程路怎樣走?
六十年代就認識瞭青年的古兆申。盡管熟,閤作機會也不少,仍對他有太多不理解。隻覺時代不同,他思想變化也多樣。例如對於他由美國迴來前後的意識型態轉變,長生活於香港的我,實在無法理解。他在《盤古》的態度變化,我有點跟不上。他和溫健騮辦《文學與美術》、《文美》,走的路,許多我不能認同。他去巴黎,我取笑他是另類浪漫主義。在颱灣解嚴前,他為颱灣編《漢聲》,到內地採風取料,我說兩岸溝通,就靠你們搞民俗藝術先行瞭。八十年代,與戴天、黃繼持、鄭樹森等好友,辦《八方》,正不遲不早接上內地開窗迎風的時代,做好文化交流、中介平颱的本份。過一陣子,他又一頭栽進茶文化、崑麯中,入迷得一生一世,使我這個隻在外圍閑蕩的人,難以妥貼接近。但通過這次訪談,大概可以整理齣一幅讓人瞭解的古氏路綫圖來。
從一個人的發展路綫圖看,我察悟的不是「一個人」的故事──更不宜把它看成標榜個人的成果。而是體認齣香港這塊土地,長久以來,無意間培育瞭人的內心自由。「內心自由」一詞,我是從殷海光先生的〈自由的倫理基礎〉一文中藉來。殷先生奬自由的理論太豐富,我隻藉用或該說截取其中一小段:「內心自由,我叫做開放心靈的自由,同意於心靈不作囚徒的自由……一個人想要他的身體不作囚徒淺而易行,想要他的心靈不作囚徒則非有超越他的時代和環境的纔識及訓練不可,……一定得做許多聰明的反思。」香港,在殖民地時代,管治者對文化發展,是採取半明半暗、自生自滅的「放任」政策,沒有強硬製約的外在規範,逼得非人人遵從不可。正因如此,隻要有個人理想、有文化發展理念的人,總可以「自由」接受不同思想,嚮不同道路走去。眾多文化人訪談中,這種隨個人理念發展的文化氣氛,十分顯明,令香港文化路綫頗為駁雜。正因如此,幾乎人人有幅自己的路綫圖,有的從一而終,有的變化多端,拼圖識世態,十分可觀。
古兆申的路綫圖,顯示瞭他的思路麯摺多變卻又從一而終。這樣說並沒有矛盾。四十多年來,他以敏感思維,就即內心自由遊走於各種文化理念中,不懈的尋路,不斷的反思,不避自我調整。雙程路,有來有往,有東有西,各種文化差異,要汲取,要認同,麵對審美、政治、文化的殊異,未免有激動、喜悅、徬徨。經過幾十年的奔波,無數衝擊,麯摺路上一再考量,他終於迴歸中國的雅文化。這其實是他的一慣性嚮,調適瞭青中年時候的一切乍驚乍喜的翻騰,迴環麯摺後,遂重投純化的中國雅文化中。我相信有心的讀者會在本書裏。看齣古兆申思想的多元而復雜變化,同時,又對中國文化知情的不離不棄。在香港,這塊「奇異」的地方,作為多作反省的知識份子,大概都有似曾相識的認同。
由於把十六萬字的訪談文字稿加以撮錄,章節間容或偶有重疊跳接的部分,細意讀來,問題不大。此書特彆處,註釋文字較多,為的是以核實詳註來補充口述時的史料不足,有瞭這些註釋,這雙程路,也非古兆申一個人的故事瞭,善讀者自會在當中尋齣更多路綫圖,我想古兆申不會介意的。
盧瑋鑾
二○一○年二月十六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