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月華本身是過敏病患,也是治癒瞭上萬名病患的醫師;她不需要為瞭競爭業績而拼命,而是用多年時間全神貫注地將自身與孩子的過敏病癥,做瞭很多實驗與研究,最後理齣一套可行的治療法。在身兼病人與醫生的身份下,她革命性地重整醫界用藥的觀念。她的感同身受及臨床經驗提齣瞭不同的療治方法。
本書先就大傢所睏惑的觀念提齣精湛的解析,然後就對應策略,提齣可實踐的方法及用藥的特殊之處,從醫師走過過敏人生路的精采自傳與抗敏行醫紀實中,以及書中數十篇的臨床病例,病患在治癒過程中的真實感言,就能深知作者用盡心力醫治現代國民病 - 的耐力與執著。
以寫實報導文學 /人文藝術美學/身心探索為三大方嚮。目前發展之書係為:現場係列(寫實報導)/本來係列(追本溯源)/開門係列(觀念教育)!緻力帶給大眾的是:非攏絡式的意識灌輸,而是有引導力的思想啓發。聯絡方式:preauience@gmail.com,發言權齣版社官網:farm3.pixnet.net
作者簡介
黃月華醫師
學曆:
.嘉義垂楊國小
.嘉義女中
.中國醫藥大學 醫學係
經曆:
.前長庚醫院專科醫師
.傢庭醫學科、內科會員
.執業二十五年 (現為黃月華傢庭醫學科診科主持人)
作者自序
生命之語
編輯導讀
推薦序︱見證者的治療經驗︱
1. 找對醫師,學會不再生病
2. 把握成長黃金期調好體質
3. 我們很幸運,讓孩子少走許多冤枉路
4. 值得一生信賴的傢庭醫師
5. 幸福握在自己的手中
6. 黃醫師「阿Q」的精神,尊重人的身體與生命
7. 氣喘療程的經驗分享
8. 我也可以和正常人一樣
第一章︱過敏的成因︱
一. 為什麼會過敏?
Q1: 每個人都有過敏基因嗎?又是如何錶現的?
Q2: 過敏既是傢族遺傳病,為什麼我沒有過敏, 孩子卻是過敏兒?
Q3: 為什麼有人會對食物過敏,有人是對花粉、灰塵,有什麼不一樣嗎?哪一種較嚴重?
【環境因素篇】
Q4: 經常聽到自由基是造成身體生病的主因之一, 自由基與過敏有關嗎?若是吃坊間的健康食品, 即可減少自由基産生嗎?
【自由基篇】 44
Q5: 我們為什麼會過敏?為什麼有人不會過敏? 過敏與個人免疫學關係如何?
【過敏免疫學反應IgE篇】
Q6: 過敏患者的檢測錶中,可看齣過敏的體內反應嗎?
二. 過敏反應在哪裏?
【過敏生化學反應篇】
Q7: 過敏時,體內會産生生化學作用, 如何反應在器官上?
【個案驗證1】經常拉肚子
【個案驗證2】眨眼睛
【個案驗證3】扁桃腺腫大
【個案驗證4】過敏性鼻炎
【個案驗證5】氣喘、咳嗽與胸悶
【個案驗證6】24年的氣喘
Q8: 過敏、感冒或流感如何區分?
Q9: 過敏性鼻炎可根治嗎?開刀真的可以解決問題嗎?
Q10: 氣喘與過敏如何區隔?
Q11: 有人說,過敏兒長不高,為什麼?
Q12: 過敏兒的專注力、學習力較不佳, 為什麼怎麼教都教不會?
Q13: 過敏兒為何常伴有癲癇的癥狀?
︱抗敏行醫紀實1︱每個人體內都有過敏因子
︱抗敏行醫紀實2︱為什麼我的孩子是過敏兒?
第二章︱過敏與體內能量各係統的關係︱
一. 過敏與體內係統的關係
二. 能量與體內各係統是環環相扣
【細胞與人體功能係統】
【呼吸係統】
【營養係統】
【肌肉骨骼係統】
【神經係統】
【荷爾濛係統】
【心血管係統】
【循環係統】
三. 結語
︱抗敏行醫紀實3︱一位能夠將心比心的專業醫師
第三章︱與過敏共生的人生路︱
︱MY CHILDHOOD︱我的童年
經常打噴嚏、鼻塞的童年
︱MY TEENAGE︱少女時期
蕁麻疹上身、備嘗失落孤立的青春期
︱MY MARRIAGE︱步入婚姻
組織傢庭迫使我的健康「當機」
︱MY CAREER︱執業之路
治療好過敏的兒子,証明方法可行
︱MY CURE TRUTH︱醫治之道
當醫生不在賺錢而在賺心
︱MY LIFE︱生命之道
醫學是藝術不是商品,是使命而非生意
第四章︱過敏見證與分享的故事︱ 127
【見證1】看見兒子痰吐滿地,真是喜悅
【見證2】有彆於一般醫生的理想
【見證3】咳嗽可以訓練肺部的彈力
【見證4】病在兒身、痛在娘心
【見證5】氣喘治療過程不堪迴首
【見證6】過敏性鼻炎的老毛病也要找對醫生
【見證7】我已不擔心孩子的健康瞭
【見證8】姑且一試之心到信賴
【見證9】不要再當白老鼠
【見證10】下猛藥求神效是無法醫治的
【見證11】呼吸道毛病都好瞭
【見證12】氣喘病要根治不是治標
【見證13】她終結瞭父母的苦難
【見證14】西藥用藥得當,就不會很猛
【見證15】要治本也需要耐心配閤
【見證16】中西醫不斷的替換治療,終於找到最有效的方式
【見證17】病人必須遵照醫囑
【見證18】醫德勝過醫術,良心勝過專業
【見證19】相信她,配閤她
【見證20】不再為過敏所苦
【見證21】堅持對的理念是需要勇氣的
【見證22】過敏三部麯,鼻子→皮膚→氣喘
【見證23】並非所有的藥都會傷肝腎
【見證24】不吃轉骨湯、與過敏共生自然長高-少吃會壓製癥狀的藥
【見證25】對醫生有信心,可提升治癒力
【見證26】我的執著跟判斷是對的
【見證27】以信任態度麵對長期抗病
【見證28】兒女鼻過敏、咳嗽毛病都有很大的改善
第五章︱對過敏的治療之法與日常保健︱
一. 過敏的迷失
Q1: 過敏是不治之癥嗎?
Q2: 咳嗽一定要用止咳藥嗎?
二. 過敏的根本治療之道
Q3: 黃醫師的治療,以「咳齣痰」為主要方式,若是用抽痰的方式,一樣有效嗎? 為何拍痰拍到手酸痰還是不齣來?
Q4: 將痰清齣來的用意是為瞭建立有效的肺部空間?
【清痰體驗故事分享1:楊媛玉】
【清痰體驗故事分享2:薑玲】
三. 過敏者的日常生活保健
Q5: 過敏的發作有季節性嗎?
Q6: 過敏患者的鼕天該如何度過?
Q7: 過敏患者的居傢生活要注意什麼?
Q8: 如何打造過敏患者的健康生活?
Q9: 如何預防孩子不成為過敏兒?
Q10: 人應該如何正確地養生,來改善體質呢?
Q11: 過敏患者要做什麼運動?
Q12: 瑜珈是最好的基礎運動嗎?
Q13: 過敏患者真的需要被限製飲食嗎?
Q14: 增加免疫力,吃益生菌或其它食品,可以改善過敏體質嗎?
Q15: 轉骨湯可讓人長高嗎?
Q16: 擺脫骨質疏鬆有睏難嗎?
︱抗敏行醫紀實4︱用咳嗽的方式將痰咳齣來,纔能真正紓解過敏發炎的癥狀
︱抗敏行醫紀實5︱不可不知的類固醇
︱抗敏行醫紀實6︱遊泳是過敏兒最好的運動
︱抗敏行醫紀實7︱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醫生
參考書目
作者序
「過敏有特效藥可以醫治嗎?」這是我常常被問到的一句話。
就我過敏多年,親身治療自己與診治眾多患者的真實體驗來說,我都會如此迴答:「沒有特效藥!但,過敏者可以從打破原有的既定用藥觀念開始,重新認識過敏,深入瞭解過敏的整個運作生態以及循序漸進地治療;讓身體天生的基因與現有的環境共生共存,也就是與過敏反應共生,並再三叮嚀大傢,這所有過程是極須要耐心、信心及恆心的。」 大部分人對過敏的防治方法,都使用避免接觸過敏引發源為主,但在颱灣週遭環境的條件下,恐怕是「避之唯恐不及」,無法全麵性地防堵,對於如何選擇醫師來輔助自己療治過敏,也是同時身為病人以及醫師的我的最大使命。
我認為,好的醫生是勇者與智者的結閤體,這樣的醫生,敢言:不但詳盡敘述病癥、治療方式,還會把因病造成病患的缺失告訴傢屬,及提齣改善建言;不做多餘的事:對於單純治療病癥以外的動作,絕不多做;例如:因為傢屬或病患提齣需求,而給予對於病情幫助不多的醫治行為。
「好」醫生,是「看病人」的醫生,而不是「看病」的醫生。 如何選擇適閤病患的醫生,以我行醫20多年的經驗來舉例吧:曾經看過一個住在附近的小朋友,拉著他的阿嬤要來我的診所看病。這位阿嬤反而拉著孫子不讓他進來看診,還毫不留情地說:「乾嘛來這裏看病,那麼貴;為什麼不去隔壁的診所看?看一次,病就好,還可以省下300塊錢。」
我認為,大人應該學習傾聽孩子的聲音;當孩子「有被治好」的感覺時,他就會願意找這位醫生繼續醫治。但是大人通常以為孩子「不懂事」,幾乎都是以自己的喜好或利益為齣發點;也許他們認為這個醫生比較親切,卻忽略「忠言逆耳」這句話;他是否真能醫治過敏病癥,或是視看診費用而定,或是看「效果」而定,卻忽略經費的節省,這種效果僅是短暫的,就對孩子的一輩子而言,父母及孩子本身,可能要付齣更多的金錢與健康的代價。
再舉一些例子說明,也許一般人認為嬰幼兒應無法分辨「好醫生」吧!事實上,我接觸太多的嬰幼兒,一開始來看病,幾乎都是哭鬧不安的,但是幾次看診以後,他們不但會自動掀起上衣等待讓我聽診,主動張開嘴巴,等著接受體溫檢測,還有的孩子會要求媽媽買玩具聽診器給他。而更小的嬰兒看見我,都會展開笑顔,並激動地嚮我揮動小手呢!
「上醫醫未病,中醫醫欲病,下醫醫已病」,從醫30多年來,讓我感到欣慰的是,有越來越多的民眾體察到我的用心,他們接受我的觀念,並願意配閤我的作法,遠從颱南、高雄、花蓮、颱中來看診。我認為醫生是「上帝派來的說明書」,雖然這份說明書很難讓所有的人傳閱,但是當健康痊癒的病例纍積越來越多後,我深信可以用自己確實的經驗,協助病人走上真正的健康之道。而這也正是我齣版本書的動機。
我常常告訴病人:「改變靠勇氣;行動靠智慧。」謹以本書,獻給所有過敏病患,及其傢屬,祝福大傢都能以自己的勇氣與智慧,找到通往健康之路的大門。
黃月華 執筆於 2009/6/2
生命之語
重視身、心、靈 & 愛與關
不隻醫人的病,而是醫人的心,並教育人學會從病痛中瞭解生命的奧妙。
我給的不是仙丹,想擁有健康身體,唯有正確的觀念調整自癒力纔是重點,以無比的恆心、耐心為持續力纔是關鍵。
服藥一段時間是為瞭永不吃藥,短暫的服藥過程是為瞭增強自我免疫力,西藥非毒藥也不傷身,但用藥得當並持之以恆,耐心配閤醫師,病痛自然痊癒,終結過敏絕非口號。
讓過敏兒健壯高大,需要父母齊力來參與,用緩和的藥物,為健康祈福。
醫學是藝術不是商品,是使命而非生意。
導讀
本書為作者親身經曆多年的過敏之苦,慢慢研發齣一套與過敏共生的療癒之法,一本結閤曆經過敏的生命自傳與四十多位病患現身說法的抗過敏曆程的紀實書。其中,尤其對於氣喘過敏,有其獨特的療法,例如:基本的肺部清痰,以廣納肺部空間的運作,並長時間的觀察病患以調整用藥的準確劑量;在用藥上堅持簡單,避免造成其他副作用,更不會輕易使用類固醇的藥,更不使用什麼特殊的藥劑,隻是先把傳統的藥劑份量減半而已;此外,再加上瑜珈、遊泳等運動可同時輔助治療過敏……以全麵性地建立身體的治癒平颱。
本書中有對基本身體運作係統的簡要說明,以及四十多個寫實的病例分享,可幫助有類似或無法得知其過敏癥狀根源的患者,釐清其過敏之源與找尋治癒的方嚮。
推薦序
找對醫師,學會不再生病
BY 方誠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2009/5/8
關鍵觀念:
許多人願意花大錢享用高檔美食與料理、多花幾萬塊購買歐日進口的高級傢電、或在工作之餘齣國結伴旅遊犒賞傢人、齣入代步開豪華名車,為什麼惟獨對自己的身體健康如此吝嗇?
過敏不能「根治」,黃醫師教導我們如何和過敏「相處」,讓影響降至最低。
用「疏導」的方式取代「圍堵」,方能解決經年纍月、如洪水般無法消退的箇疾。 - 施予的藥物劑量隻有一般坊間診所的1∕2到1∕3,且不用類固醇或抗生素抑止咳嗽。
我的三個小孩都是過敏兒,幾年來深受其苦,傢人在身體和心理上都承受不小的壓力,箇中辛酸實在難以言喻。為瞭治好小孩習慣性的咳嗽與鼻塞毛病,我們曾經看過不少頗負盛名的中小型診所,以及大型教學醫院的過敏防治中心。醫師除瞭抽血檢查以判定過敏來源外,頂多就是按照癥狀輕重,給予吸入性的類固醇擴張劑或咳嗽藥水。在遍尋名醫不得其解的狀況下,我們也花費瞭大筆金錢購買防塵套、空氣清靜機和除濕機,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場所,想盡一切方法防堵外在環境的過敏原,希望能讓傢中幼兒健康地成長。然而與花費的金錢與時間相比,不管接受何種方式的治療,其效益多半短暫且十分有限。大部分的醫師會告訴我們,過敏不能「根治」,但是卻很少有醫師教導我們如何和過敏「相處」,讓影響降至最低。許多暫時抑製過敏癥狀的藥物都有不少負作用,難道除瞭消極圍堵病情且戰且走之外,沒有第二條路可走嗎?
我的疑問在黃醫師這裏,找到瞭解答。
自從傢中小孩接受黃醫師診治之後,以往令人睏擾的過敏癥狀大為減輕,生活作息也變得正常許多。迴首以往求醫「屢敗屢戰」的心路曆程,纔恍然對醫病關係有瞭更深一層的體認。或許有人會覺得,相對於便宜的健保而言,看自費門診是一筆很大的負擔,往往因此躊躇不前。然而,許多人願意花大錢享用高檔美食與料理、多花幾萬塊購買歐日進口的高級傢電、或在工作之餘齣國結伴旅遊犒賞傢人、齣入代步開豪華名車,為什麼惟獨對自己的身體健康如此吝嗇?難道我們不能要求品質較好的醫療服務?在現行的健保製度下,醫療院所看診與用藥都受到不少限製,病人接受診療與諮詢的時間也大打摺扣,患者如何在短短的幾分鍾內述說病情與提齣問題、並且獲得醫師完整的解答?教醫師如何視病如親?但是在黃醫師這裏,每次看診都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溝通,看診和用藥也從容與周延許多,醫病之間很容易就能建立長期的信任關係,這不是我們花錢看病應該得到的嗎?
一般人或許很難想像過敏會帶來多大的睏擾。每到鞦鼕兩季或溫差變化很大的時節,傢裏的過敏兒就會變成醫院的常客。除瞭打噴嚏、咳嗽不止和鼻塞不適外,小孩也沒有食慾,動輒嘔吐甚至發燒。消極的方式是勤加拍痰,或用吸鼻器強製清理鼻腔深處的鼻涕。夜晚往往是父母最辛苦的時候,因為幼兒一旦流鼻水或咳嗽就難以入眠。為瞭讓他們能夠睡得舒服且安穩一點,父母可能必須輪流以特定的姿勢抱著小孩;一旦鼻水倒流或鼻塞嚴重時,還得提防鼻水不斷倒流刺激喉嚨,有時甚至要狠心地將睡著的孩子搖醒。大半夜如此摺騰下來,多半在不知不覺中天就亮瞭。日復一日這樣的過程,在傢庭、工作、醫院三方奔波的勞纍下,大人也漸漸體力不支,抵抗力變差,很容易就被傢裏的小孩傳染感冒。就在我們夫婦快要絕望的當口,在一個特殊的機緣下,很幸運地開始接受黃醫師的治療。
還記得是在2008年2月18日,我和傢母第一次帶小孩到診所就醫。黃醫師花瞭大半個小時解釋過敏形成的原因及如何治療。一般來說,過敏程度的輕重和個人體質有關,外在癥狀為氣管不好、鼻塞、咳嗽,內在問題是肺部深處的微細支氣管、支氣管長久積痰,使得血液中紅血球的含氧量偏低,最終導緻人體的內分泌與免疫係統功能不振。一般醫院或診所的處方隻針對外在癥狀進行治療,施予止咳,化痰,類固醇等藥物暫時化解不適;如果病情越來越嚴重或癥狀未明顯改善,有些醫師所下的藥方會越來越猛,有時不得不服用抗生素。在這種治標不治本的醫療模式下,小孩過敏發病的頻率往往越來越高,週期則越來越長;長此以往,輕微的過敏將逐漸發展為氣喘,最後影響小孩青春期的發育。某些大型醫院所設立的過敏防治中心,甚至會建議過敏兒乾脆提早使用吸入式的過敏噴劑(主要成分為類固醇),根據我們的經驗,這些捉襟見肘的處置方式都無法徹底根治過敏。
基於以上理由,黃醫師一開始就努力灌輸我們正確的觀念,她認為剋服過敏必須從內在問題著手,要有時間和耐力進行長久抗戰。在治療過程當中,清理肺部積痰為首要之務,目的在改善體質並加強免疫能力。清痰的療程持續一段時間之後,鼻塞與咳嗽等癥狀會自然消退,達到固本培元的效果。由於血液中紅血球的再生機能每隔四個月左右就能重覆,隻要對癥下藥,身體的免疫係統會自然而然地強化抵禦病毒與菌種的資料庫,幼兒的抵抗力因此也會逐漸增強。與其用不對的方法暫時消除鼻塞、咳嗽的癥狀,或者消極地避免孩子接觸無所不在的過敏原與病毒,不如積極再造先天贏弱的體質,施予少量的藥物讓人體造血、輸氧、自發免疫這樣的良性循環充分運作,主動發揮其應有的效益。黃醫生這番精闢的論調,其實和大禹治水的邏輯一樣,必須用「疏導」的方式取代「圍堵」,方能解決經年纍月、如洪水般無法消退的箇疾。
聽完醫師的講解後,我隱約在黑暗中看見一絲曙光。雖然黃醫師看診沒有健保,收費也比一般診所高,但在走投無路的處境下,我決心勇敢一試。黃醫生提齣「疏導」取代「圍堵」的S. O. P.(標準處理流程)更是讓我聞所未聞,直覺上應該有效,所以我抱著實驗的精神,讓傢中過敏癥狀最為嚴重的老二試著接受治療。
第一迴看診當天,黃醫生開瞭三天份量的藥劑,而且囑咐我們咳嗽加劇是正常的現象,目的在於訓練小孩如何藉由氣管壁肌肉運動,嘗試將肺部積痰清理齣來;至於流鼻水的癥狀,他建議我們可以暫時不管,發燒也沒關係。根據我曆年的求醫經驗,吃瞭藥會咳嗽不止,鼻塞依舊鼻水照流,甚至還會發燒!實在沒幾個醫生會對病人下這樣的醫囑。說也奇怪,小朋友從服藥的第二天開始,即陸陸續續咳齣暗綠或深咖啡色的積痰,有時痰量甚至多到單手滿溢。在肺部積痰逐漸清齣的同時,小孩的食慾開始變好,入睡後也能一夜好眠直到天亮。以往長久纍積無法痊癒的過敏,竟在西醫而非中醫的藥物治療下,有瞭令人無法置信的進展。
傢中老二開始接受黃醫師治療兩個月後,不但過敏癥狀有瞭明顯的改善,連原本瘦弱的體格也開始變得結實起來,逐漸趕上原本就比較健壯的雙胞胎弟弟。神奇的是,黃醫師施予的藥物劑量隻有一般坊間診所的1∕2到1∕3,而且不用類固醇或抗生素抑止咳嗽,這是十分與眾不同的作法。有瞭經驗和信心以後,我們夫婦索性將三個小孩通通帶來求診,連傢母也接受治療並進行長期調養,黃醫師儼然成為我們全傢的醫療顧問,專治大大小小的疑難雜癥,藥到病除。曆經七、八個月的療程結束後,傢中老二和老三的過敏癥狀即消除大半,其後未再服藥,身體康健更甚往昔。五歲的老大由於較晚接受治療,迄今睡前仍需服用少許藥物,但是以往動輒鼻塞無法入睡、夜咳不止的老毛病已不復見。現在即使小孩輕微發燒,流鼻水,我們夫婦也不急著馬上求醫,因為發燒是身體免疫係統力抗病菌的必經過程,度過難關即代錶抵抗力更上層樓。所幸,孩子們多半在發燒後會慢慢自行痊癒,不必藉助任何藥物,這是我們以前想都不敢想、如釋重負的一種美好境界。
和黃醫師相熟之後,漸漸瞭解她的理念和為汲汲奉獻的初衷。她不僅願意無私地灌輸病人正確的醫療觀念,長期也和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的醫病關係。她總是不厭其煩、言之諄諄地解釋病理,也盡量解決病人的疑問和睏惑。雖然她的擇善固執、特立獨行不見容於一般醫療體係,甚至顛覆瞭許多人因循苟且的認知與想像,但是她仍堅持一貫的理念,選擇瞭一條最難走、艱辛坎坷的路。她不加入健保體係,是因為用藥不受價格侷限方能考慮最佳療效;她不用類固醇、抗生素是因為下藥猛烈終將揠苗助長。黃醫師不但重視與患者充分溝通,也強調藥物不過是輔助治療的工具,病人的正確觀念和自我管理更加重要。令人欽佩的是,很少有人像她願意花這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反覆對病人及傢屬進行醫療保健的教育,為懸壺濟世的現代醫生建立瞭良好的典範。
俗語說,名醫易尋,良醫難求,我謹在此由衷緻上深切謝意,感恩黃醫師一路走來的關懷與照顧,也希望能藉此將正確的醫療常識進行傳達與推廣,讓更多過敏兒的父母能覓此良醫。
這本書的書名一齣現,就直擊我心。《過敏,和類固醇說再見》,光是看到這幾個字,我腦海裏就浮現齣無數個在鼻塞、皮膚癢、喉嚨卡卡的日子,還有那些不得不依賴類固醇的無奈。我本身就飽受季節性過敏的睏擾,尤其換季的時候,眼睛紅腫、噴嚏打不停,嚴重的時候連睡都睡不好,白天精神不濟,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品質。一開始,我幾乎把市麵上所有號稱能改善過敏的藥物、保健品都試瞭個遍,但效果總是短暫的,而且長期使用,身體也漸漸産生瞭依賴性,特彆是類固醇,雖然能快速緩解癥狀,但副作用也讓我非常擔心,像是皮膚變薄、抵抗力下降等等,總覺得像在飲鴆止渴。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在一片黑暗中看到瞭一絲曙光,讓我覺得或許真的有其他方法能夠擺脫這種惡性循環,不再需要依賴那些有副作用的藥物。我非常期待書中能提供一些更根本、更長遠的解決之道,讓我能夠真正找迴健康的呼吸、舒暢的皮膚,重新擁有高質量的生活。
评分身邊很多朋友都有過敏的睏擾,常常為瞭點小事就噴嚏連連、眼睛紅腫,甚至影響到工作效率,我雖然沒有嚴重到需要長期用藥,但偶爾也會因為空氣不好或吃瞭某些食物而鼻子癢、皮膚微癢,那種不適感真的非常煩人。看到《過敏,和類固醇說再見》這個書名,我就覺得很有共鳴,因為我一直認為,過度依賴藥物,尤其是像類固醇這種有明顯副作用的藥物,並不是長久之計。我很好奇這本書會從哪些角度來探討過敏問題,會不會介紹一些天然的、從生活方式上就能著手的改善方法?比如,它會提到哪些食物需要避開?或者有哪些食物對改善過敏體質有幫助?又或者,它會從情緒、壓力管理等方麵來著手?總之,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實用、可行性高的方法,讓大傢都能在不傷害身體的前提下,減輕過敏的睏擾,過上更自在的生活。
评分我一直是個對生活品質要求很高的人,但過敏簡直是我的頭號敵人,讓我的生活質量直綫下降。試過各種偏方、中醫、西醫,感覺就像在大海撈針,花瞭錢、花瞭時間,但總是在某個當下有效,過後又故態復萌。特彆是一些西醫的治療,雖然快速,但副作用也讓人膽戰心驚,特彆是類固醇,我聽身邊朋友說起來,副作用真的不少,而且一旦開始用,就好像很難停下來,越想越害怕。這本書的書名《過敏,和類固醇說再見》,簡直說齣瞭我的心聲。我真的非常非常渴望能找到一種不依賴藥物,尤其是不用類固醇的方法來改善我的過敏問題。我希望能在這本書裏學到一些關於過敏的根源性知識,瞭解為什麼我們會過敏,以及有哪些天然、安全的方式可以幫助身體建立起更強的抵抗力,不再輕易被花粉、塵蟎、或任何其他過敏原擊垮。我真心希望這本書能為我打開一扇新的大門,讓我擺脫長期以來被過敏摺磨的睏境。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精準地擊中瞭許多和我一樣被過敏問題睏擾多年的颱灣讀者的痛點。《過敏,和類固醇說再見》,光是這幾個字,就足以讓我放下手邊正在看的東西,立刻想要一探究竟。我是一個對健康非常重視的人,但長期以來,過敏就像個甩不掉的包袱,時好時壞,嚴重影響瞭我的生活品質。我曾嘗試過各種方法,西醫的抗組織胺、消炎藥,中醫的調理,甚至一些偏方,但效果總是治標不治本,尤其那些含有類固醇的藥物,雖然能快速抑製癥狀,但每次用藥時,我心裏總會升起一絲不安,擔心長期的副作用,總覺得自己像在走鋼絲,隨時可能失去平衡。因此,這本書所提齣的“和類固醇說再見”,對我來說,不僅是一個口號,更是一種渴望,一種對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我迫切地希望能在這本書裏找到真正能夠從根本上解決過敏問題的答案,瞭解如何通過調整生活習慣、飲食,甚至一些非侵入性的療法,來提升身體的自愈能力,最終擺脫對藥物的依賴,找迴健康、快樂的自己。
评分對於我這樣常常感到全身無力、皮膚乾燥瘙癢的人來說,這本書的書名簡直是心靈的呐喊。《過敏,和類固醇說再見》,聽起來就讓人充滿希望。我過去幾年一直被各種過敏問題纏身,有時候是蕁麻疹,有時候是濕疹,有時候又是莫名的紅腫。每一次發作,醫生都會開類固醇藥膏或口服藥物,雖然短期內能緩解,但長期下來,我總覺得身體好像變得越來越虛弱,而且皮膚也變得容易受傷。我非常擔心類固醇的長期副作用,像是骨質疏鬆、內分泌失調等等,每次拿到藥,心裏都有一絲猶豫和恐懼。所以,我迫切地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非藥物的、更溫和的治療方法。我希望能瞭解過敏的深層原因,以及如何通過調整飲食、生活習慣、甚至心理狀態來改善免疫係統的功能,從而真正地“和類固醇說再見”,擺脫對它們的依賴,找迴健康、有活力的自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