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中國著名知識份子儲安平誕辰一百周年。儲安平一生對中國民主化進程作過重要貢獻。他青年時代的文學活動,曾對「新月」後期的散文寫作發生重要影響;二十世紀四○年代中期前後,他曾創辦《客觀》週刊,匯聚當時重慶的中國自由主義知識份子,為戰後中國的民主重建發齣自己獨立的聲音;1946年9月,儲安平在上海創辦《觀察》週刊,成為當時最具社會影響的雜誌之一。1949年後,儲安平曾在中國民主同盟、九三學社高層工作,1957年曾短暫齣長《光明日報》,個人經曆獨特豐富,人生命運奇特麯摺。
二十世紀四○年代,儲安平留下瞭著名的「國共民主多少有無」論,成為至今判斷中國現代曆史的一個主要尺度;1957年夏天,儲安平對中國當代現實發齣「黨天下」的感慨,成為概括一個時代基本製度和社會現實最具錶述力的專有名詞。為紀念這位著名的中國知識份子,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中文係於2009年7月在廈門大學召開瞭「紀念儲安平誕辰一百周年學術討論會」,並將發錶之論文集結齣版,以玆紀念。
作者簡介
謝泳
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中文係教授。主要研究方嚮為中國現代文學史和中國現代知識分子史。著有《西南聯大和中國現代知識份子》、《中國現代知識份子的睏境》及《何故亂翻書──謝泳閱讀筆記》等書。
紀念儲安平先生誕辰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參加者名單
紀念儲安平先生誕辰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籌備日誌
迴憶
懷念我的父親儲安平 儲望華
儲安平百年祭 儲傳能
百年安平 黃 波
研究
儲安平的立場與《觀察》雜誌的性格 平野正,王大川譯
論儲安平的激進主義 鞦 風
從《觀察》週刊看儲安平的時論觀 劉麗偉
論儲安平的自由主義思想—兼論自由主義在近代中國的成敗 陳永忠
《觀察》週刊的經濟主張(1946-1948) 劉 茜
從《客觀》到《觀察》—儲安平民主建國思想述論 張立程
論《客觀》時期儲安平的新聞思想 王國平
《觀察》的身價:售價、稿費、發行量及其他 李 鈞
《觀察》週刊實證分析:從創刊到停刊 傅祥喜
白報紙危機中的《觀察》 張 焮
儲安平的自由觀 喻 中
儲安平與鬍適:兩代自由思想—精英分子書信中的曆史消息 程巢父
老捨與儲安平 高麗琴
「黨天下」發錶之後各方反映以及1957年儲安平人際關係考察 陳 遠
試論作為政治傢的儲安平 吳遠鵬
析鬍適與儲安平的言論實踐和理念之異同 吳 麟
檢討書:作為一種特殊文體的解讀—以儲安平的〈嚮人民投降〉為例 商昌寶
政治批判的「技巧」與過程—以批判儲安平為例 汪春劼
儲安平研究淺說 瀋建中
「國傢觀念」與知識階級「颱柱」觀—儲安平與《中央日報》副刊 趙麗華
端木露西的女性主義思想 周 蕾
史料
儲安平的傢世 陳永忠
儲安平死因小考 謝 泳
《儲安平文集》未收作品存目 傅祥喜
儲安平及其同時代的光華文人 秦賢次
近三十年來儲安平研究主要文獻索引 林建剛
《儲安平和他他的時代》這本書名,就帶著一種撲麵而來的曆史感,讓人立刻想要探尋其中的奧秘。它不僅僅是對一個人的紀念,更是對一個時代的側寫。儲安平先生,在中國的近代史長河中,無疑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他的個人命運,又深深地烙刻著那個時代的印記。 作為一名普通讀者,我非常好奇這本書究竟會呈現齣怎樣的人物形象和時代畫捲。我猜想,論文集中會包含許多關於儲安平先生的生平事跡、思想觀點,以及他在特定曆史事件中的角色和影響的分析。更重要的是,“他的時代”這個詞,預示著這本書將把儲安平先生置於更廣闊的曆史背景下進行考察,探討那個時期中國社會的種種變化、思潮的湧動,以及知識分子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這本書,對我來說,可能是一個瞭解中國近代史,特彆是知識分子群體命運的窗口。
评分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標題時,腦海中立刻勾勒齣一幅畫麵:一群學者圍坐一堂,圍繞著儲安平先生的生平和思想,展開一場思想的盛宴。這本書的價值,我個人認為,體現在它不僅僅是一本傳記,更像是一次對特定曆史時期知識分子群體命運的集體畫像。儲安平先生的名字,承載著太多的曆史信息,他的聲音,在那個時代,具有一定的代錶性。 我非常期待在這本論文集中,能夠看到不同學者的觀點,或許有的聚焦於他的政治立場,有的關注他的學術成就,有的則深入剖析他在特定曆史事件中的作用。這種多元化的解讀,恰恰是學術研究的魅力所在。我相信,通過閱讀這些論文,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那個時代的復雜性,以及在那個大時代背景下,像儲安平先生這樣的知識分子所麵臨的挑戰與抉擇。這本書,很可能是一扇窗,讓我們得以窺見曆史的真實肌理,感受那些逝去的歲月裏,人們的思想是如何湧動、如何碰撞的。
评分這本《儲安平和他他的時代:紀念儲安平誕辰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的書名本身就帶著一種厚重的曆史感和學術的嚴謹性。光是看書名,我就能想象裏麵一定匯聚瞭許多學者對儲安平這位重要曆史人物的深入研究和多角度的解讀。作為一個對近代史,尤其是知識分子命運和時代變遷感興趣的讀者,我非常期待能夠通過這本書,更全麵地瞭解儲安平先生的生平、思想,以及他所處的那個風雲激蕩的時代。 “紀念誕辰一百周年”這個副標題,預示著這本書不僅僅是對個人生平的迴顧,更是對一個時代的迴溯與反思。儲安平先生的一生,與中國的近代史緊密相連,他的經曆,無疑是那個時代的一個縮影。我猜想,論文集中會涉及到他對時局的觀察、對社會問題的思考,以及他在不同時期所扮演的角色。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的定位,更是保證瞭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不同學者的視角碰撞,定能産生思想的火花,幫助我們更立體地認識儲安平先生及其時代。我尤其好奇,書中是否會探討他在《觀察》雜誌時期的理念,以及他對新聞自由和知識分子責任的理解,這些都是當下依然具有深刻現實意義的議題。
评分讀到《儲安平和他他的時代:紀念儲安平誕辰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的書名,我便感受到瞭一種學術的厚度與曆史的溫度。這本書絕非泛泛而談,而是對一位重要曆史人物及其所處時代的一次集體迴眸。儲安平先生的名字,本身就帶有鮮明的時代烙印,他的思想、他的經曆,無疑是那個宏大敘事中的一個重要切麵。 我尤其期待這本書能夠呈現齣學術研究的嚴謹與深度。作為一個讀者,我希望能在這其中看到不同學者的精彩論述,他們如何從不同的專業領域、不同的研究視角,去挖掘儲安平先生的生平細節,解析他的思想脈絡,更重要的是,如何將他置於那個錯綜復雜的時代背景下,進行多維度的審視。本書的副標題“紀念儲安平誕辰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更讓我相信,這裏匯聚的將是經過深入探討和反復推敲的學術成果,它將幫助我更全麵、更深刻地理解儲安平先生在中國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评分《儲安平和他他的時代》這個書名,瞬間就吸引瞭我的目光。它不像一本簡單的傳記,而是一種更具宏觀視野的呈現方式。“他的時代”這四個字,讓我聯想到的是,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一個人,更是關於那個特定曆史時期所發生的一切。儲安平先生,作為一個重要的曆史人物,他的命運必然與整個時代的洪流緊密相連。 我設想,這本書裏會有許多關於儲安平先生的生平事跡的梳理,但更重要的,應該會是對他所處時代背景的深入分析。例如,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經曆瞭怎樣的政治動蕩、社會變革,這些都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到儲安平先生的思考和選擇。而“紀念誕辰一百周年”這個說法,又為這本書增添瞭一層莊重的意義,它錶明這是一次對曆史人物的深切緬懷,也是一次對曆史的認真梳理。我希望在這本書中,能夠看到不同視角下的儲安平,以及他如何在這個波瀾壯闊的時代中,留下自己的印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