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自遠古的情歌,讓我們變得更幸福
除瞭直接感受優美的文字韻律
更為你我創造一段人間好時節
★讀《詩經》是一種享受
很多人喜歡《詩經》,但又不知該怎麼踏齣第一步,
以下提供兩個小秘訣,願大傢讀《詩經》愉快!
1. 試著找一首你最喜歡的詩歌,先看作者對這首詩的詮釋、這首詩的注解,然後好好感受一下它所要傳達的意境。接下來就會意猶未盡地找下一首……
2. 愛情是永恆的課題,要修一輩子的學分。《詩經》中收錄瞭許多雋永有味的愛情詩篇,你可以藉由《詩經》,遙想前人在不同年代、不同社會中生活時,又是如何看待愛情、享受愛情……
本書特色
◎曾誌朗推薦。
◎經典新讀,進入《詩經》世界的入門書。
◎一趟越過時空象限的「美感之旅」,一把解開遠古情感密碼的鎖鑰,結閤人生經曆詮釋《詩經》的新嘗試。
作者簡介
林晉士
■一個衷心喜愛讀詩的人。
■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中山大學中國文學博士學位。
■現任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係專任副教授。
■曾獲國科會甲、乙種研究奬、中山大學博士研究生優秀畢業論文奬、輔英技術學院教師學術研究奬、高雄師範大學研究優良奬。
■著有《北朝散文研究》《洛陽伽藍記之文學研究》等書,並撰作單篇論文〈陶淵明之仕與隱〉等三十餘篇。
書係推薦序∕智慧的見證 曾誌朗
書係齣版序∕延伸生命的視野 簡誌忠
自序∕我讀《詩經》
認識《詩經》
◎《詩經》導說
《詩經》産生的時代
《詩經》産生的地區
《詩經》的作者
《詩經》的編集
《詩經》的體裁與作法
◎《詩經》選析
●國風
對心目中「白雪公主」的無限遐思【周南.關雎】
對女子於歸的衷心頌歌【周南.桃夭】
甘棠遺愛的典故【召南.甘棠】
上古版的「望春風」【召南.摽有梅】
一句難以實現的臨彆承諾【邶風.擊鼓】
一樁荒唐的宮廷淫亂事件【鄘風.君子偕老】
隱士之歌【衛風.考槃】
國君婚禮的贊頌【衛風.碩人】
遇人不淑的幽幽控訴【衛風.氓】
既期待又擔心的相思情懷【鄭風.將仲子】
風雨夜裏的漫長等待【鄭風.風雨】
拒絕外誘,心係糟糠【鄭風.齣其東門】
放逸享樂與勤奮工作的平衡點【唐風.蟋蟀】
對亡故愛侶的悲慟告白【唐風.葛生】
一段可望而不可及的迷濛戀情【秦風.蒹葭】
對朝中權貴無恥淫行的諷刺【陳風.株林】
古代農傢生活紀實【豳風.七月】
●小雅
打虎抓賊親兄弟【鹿鳴之什.常棣】
戰後返鄉,憧憬破滅【鹿鳴之什.采薇】
對亡故雙親的無限悼念【榖風之什.蓼莪】
◎《詩經》的價值與影響
《詩經》在先秦時期的實用性價值
孔子與《詩經》
諸子與《詩經》
《詩經》與《楚辭》
《詩經》對後世的影響
主要參考書目
我讀《詩經》
還記得我沒入學之前,父親就開始教我認字。我總愛挨著父親的身旁,看到不懂的字就問個不停,父親每次都不厭其煩地為我解說。那時父親交代給我的另一項功課,就是背書。從《昔時賢文》《唐詩三百首》到《詩經》,一路背瞭下來。然後在隔天早起做操時,考校一番。
父親每天起得很早,外麵天色還灰濛濛時,便把我叫醒,帶著我到附近的屏東糖廠運動。我一麵追著父親嚮前邁進的步伐,一麵像唱兒歌似地將昨天的功課背誦齣來。當我背書全都對時,最喜歡抬頭仰望,這時父親會微頷地看著我,嘴角略略嚮上揚起,形成一道難以言喻的美麗弧綫。父親欣慰的神情,挺拔的身軀,背後是逐漸散去的晨霧,隱隱沁齣淡藍的天空,與穿透朦朧的綠樹叢間,灑齣來的金黃色朝曦,形成一幅安詳而貞定的畫麵。
我就讀師專時,《詩經》是必讀的課外讀物之一。我們每週必須通過這項課外讀物的測驗,纔能夠申請歸省,否則就得禁足留校研讀。我靠著小時候打下的一點點基礎,順利地通過每次測驗,得以週週迴傢享受天倫。這時《詩經》是我的返傢之鑰,讀《詩經》隻具有這麼一點現實意義,它可算是生活上的必需品,但還談不上是喜愛的對象。
後來《詩經》裏遠古的情境,竟穿越時空界限,一一在我生命中再現。我在學生時代等候父親歸來時,經曆瞭〈風雨〉中「風雨如晦,雞鳴不已」詩境的真實呈現。初戀時,常麵對著心儀已久的人,卻可望而不可及,領略到〈蒹葭〉中「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淒清感受。真正談戀愛時,體驗瞭〈關雎〉中「輾轉反側」難熬的相思。結婚時,見識瞭〈桃夭〉中「宜其室傢」歡樂而融洽的氣氛。婚後偶爾遇見〈齣其東門〉「有女如雲」的場景,便學習作者麵對誘惑時「縞衣綦巾,聊樂我員」的堅定信念,終能修成正果,成為道心堅定的不惑之士。甚至在經曆父親往生的椎心之痛時,纔領會〈蓼莪〉中作者「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那種哀傷欲絕的苦楚。然後逐漸體認到,原來古今人情相通,詩即人生。
隨著年齡的增加,生活閱曆慢慢增廣,周遭也不時地重映著《詩經》裏的情節與畫麵,〈氓〉中薄倖郎信誓旦旦卻始亂終棄、〈摽有梅〉中女子一心渴望愛情,害怕紅顔老去、〈將仲子〉中女子對追求者既期待又擔憂、〈葛生〉中對逝去愛侶的真情告白、〈蟋蟀〉中對努力工作與及時行樂間的抉擇,陸續都在身旁齣現,透過真人真事,重新在現實的人生舞颱上搬演。另外,在讀書與教學過程中,知識逐漸纍積,讀解能力較為長進之後,慢慢地也能體會〈七月〉中古代農傢生活的辛酸、〈考槃〉中如釋重負的隱居樂趣,乃至於〈碩人〉中詩人對國君婚禮贊頌之妙筆,與〈株林〉〈君子偕老〉等詩篇中,對當時統治階層所寄寓的各種諷刺意涵。然後終於明白瞭,原來人生也有涯,世情卻是無限,詩歌所反映的世間人情,不隻是我的人生所能觸及的而已。
如今我也帶著孩子讀詩,聽著他從稚嫩的小嘴中,發齣琅琅的誦詩聲,有時竟突感泫然欲涕。透過晶瑩淚水映入眼簾的泛黃色《詩經》舊本,使我彷彿又可想見小時候在屏東糖廠裏,清早陽光從葉子上的露珠,閃耀齣金黃色的光芒,與父親永遠屹立在晨霧中的安詳笑容。
★認識《詩經》
自從周公製禮作樂以來,周代的王公貴族們,生活儀節便與禮樂製度密切地結閤瞭起來。祭祀時,子孫歌頌著追述稱頌先人德行的詩,來感念祖先的遺烈,或唱奏著本身豐功偉業的詩,嚮祖先陳告成就;在朝會的典禮儀式上,在宴會的觥籌交錯間,也唱奏著詩歌,來烘托氛圍,增進情誼。在這時,市井鄉裏中的村麯巷謳,林野田園間的山歌風謠,此起彼落,傳唱不已,更是蔚為大觀。政治紊亂,當政者無道,要用詩歌來諷刺其黑暗麵;時局動蕩,民不聊生,也要用詩歌來進行批判;其他如徵戰時所受的驚恐與疲憊,對於偶像的衷心贊美,更都要靠詩歌來抒發;男女間戀愛過程的酸甜苦辣,難熬的等待,甜蜜的愛慕,失戀的痛苦,相思的酸楚,詩人當然無法憋在心裏,甚至用講的還不夠,非得要手舞足蹈,配閤著長詠短嘆的詩歌,纔能將心裏頭那澎湃洶湧的情感,一股腦兒宣洩齣來。
這些詩歌作品,經由「采詩」與「獻詩」的過程,逐漸被蒐集瞭起來,再經過整理、潤飾與編定,便成瞭「詩三百」,後來也被稱為「詩經」。《詩經》名列儒傢六經之中,是中國最古老的詩歌總集。書中收錄瞭西周初年到東周春鞦中葉期間,黃河流域與部分長江流域的詩歌作品,共計三百一十一篇,其中六篇有目無辭,故實存三百零五篇,古人名之為「詩三百」,是以整數稱之。全書可分風、雅、頌三部分,其中風又包含瞭十五國風,雅可分為大雅與小雅,頌則有周頌、魯頌、商頌等。《詩經》不是成於一時一人之手,其作者可以考知的不多,大緻說來,頌詩多齣自朝臣或樂官,風詩多採自民間,雅詩則兩者兼具。
《詩經》自春鞦時代,就受到人們的重視,當時的國君與臣子在朝會燕饗之上,常會引用其中的一些句子,來錶述自己的意見。這種賦詩言誌的方式,不僅可以體現引用者的學養與氣質,也能因間接錶達的語言,讓場麵氣氛較為和緩,所以在外交場麵上尤為常見。在那時,上至天子諸侯、王公大夫,下至較具文化素養的平民百姓,多少都要懂一點《詩經》。因此《詩經》成瞭當時教育子弟的必修課程,孔子也將它列為主要教材之一,後來更成為儒傢的經典,形成後世儒者經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學門。在文學創作上,《詩經》不僅直接影響瞭後來的四言詩寫作,它更是整個中國文學史中,詩歌創作的源頭,為後世的詩歌作品,留下一個相當優良的典範。
近來閱讀的題材,我傾嚮於那些能夠引發深度思考,同時又不失趣味性的作品。這本《來自遠古的情感密碼──詩經的第一堂課》恰好符閤我的胃口。我一直認為,《詩經》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古人內心世界的一麵鏡子,摺射齣他們的喜怒哀樂、悲歡離閤。這本書的“情感密碼”這個概念,讓我覺得它會是一種非常新穎的解讀方式,能夠剝離掉那些繁復的訓詁和考據,直接觸及詩歌的核心——情感。我非常期待作者如何去解析這些“密碼”,它們是否蘊含著某些至今未變的人性共通點?這本書的“第一堂課”定位,也讓我感到十分欣慰,這意味著它不會要求讀者具備深厚的古文基礎,而是能夠循序漸進地引導,讓每一個對《詩經》感興趣的人都能有所收獲。我希望通過這本書,我能夠重新認識《詩經》,發現它在兩韆多年後依然能夠觸動我們心靈的力量。
评分這本《來自遠古的情感密碼──詩經的第一堂課》,光看書名就覺得很有意思。我平常就對古典文學有點興趣,但《詩經》對我來說一直是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存在。熟悉是因為知道它的地位,陌生是因為總覺得那些古老的文字和意境很難進入。這本書的副標題“第一堂課”讓我覺得很親切,好像它不是那種高高在上、讓人生畏的學術著作,而是能帶我一步步入門的學習指南。我特彆好奇它會怎麼解開這些“情感密碼”。《詩經》裏有很多描繪男女之情的詩歌,也有抒發傢國情懷、勞動人民生活辛勞的篇章,這些在幾韆年前的社會背景下,情感的錶達方式肯定跟現在大不相同。這本書會不會用我們現代人能理解的語言,去解讀那些古老的詩句?它又是如何將那些抽象的情感,轉化成易於體會的“密碼”呢?我希望它能幫助我跨越時空的隔閡,真正地“讀懂”《詩經》,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字麵上的理解。這本書的裝幀設計我也很期待,希望它能有某種復古的風格,在翻閱的過程中就能感受到一絲遠古的韻味。
评分最近在書店偶然看到這本《來自遠古的情感密碼──詩經的第一堂課》,書封的設計很有吸引力,帶著一點文人雅士的氣質,又不會過於沉悶。我一直都對《詩經》抱有敬意,但總覺得要深入理解它需要相當的專業知識,好像是那些學者的專利。這本書的齣現,讓我覺得普通讀者也有機會接觸到《詩經》的魅力。特彆是“情感密碼”這個說法,非常精準地抓住瞭《詩經》的精髓。我一直覺得,詩歌最動人的地方就在於它所承載的情感,而《詩經》作為中國詩歌的源頭,裏麵的情感必定是純粹而深刻的。我好奇作者會如何剖析這些情感,是著重於描摹當時的社會風貌,還是更側重於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我會不會在閱讀中,找到與自己現代情感産生共鳴的古老鏇律?我希望這本書不僅能讓我認識《詩經》,更能讓我體會到其中蘊含的人類共通的情感,瞭解古人在麵對喜怒哀樂時的真實反應。
评分我對《詩經》一直有一種莫名的情結,總覺得那是中華文化最古老、最純粹的源頭之一。但每次翻開,那些古文就像一道道無形的牆,將我拒之門外。直到看到這本《來自遠古的情感密碼──詩經的第一堂課》,我纔覺得,終於有機會能夠真正地親近它瞭。“情感密碼”這個詞,非常有畫麵感,也讓人忍不住去猜想,古人究竟是用怎樣的方式,去錶達那些最原始、最真摯的情感。我特彆好奇,這本書會選取哪些經典的篇章作為例子?作者又會如何抽絲剝繭,把那些隱匿在文字背後的情感,一點點地展現在我們麵前?我希望它能讓我感受到,《詩經》裏的愛情,是如何從懵懂青澀到熱烈奔放;《詩經》裏的鄉愁,又是如何從淡淡的思念到刻骨銘心。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打開我認識《詩經》的新視野,讓我不再隻是“知道”它,而是能夠真正地“讀懂”它,體會到它穿越時空而來的情感共鳴。
评分作為一個對颱灣本土文化和曆史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我一直對《詩經》有著一份特彆的情感。這本書的名字《來自遠古的情感密碼──詩經的第一堂課》就立刻吸引瞭我。我一直覺得,《詩經》是中國文學的根,而颱灣的許多文學創作,或多或少都受到瞭它的影響。這本書讓我感到,它並非是高高在上的學術研究,而是像一位親切的老師,引導我們這些對《詩經》感到好奇但又不知如何下手的讀者。我最想知道的是,這本書如何將那些看似遙遠的古文,轉化為我們現代人能夠輕易理解的情感密碼?它會用怎樣的方式,讓我們感受到古人對於愛情、友情、思念、離彆等普世情感的真實流露?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打開我認識《詩經》的大門,讓我不再覺得它隻是教科書上的名詞,而是充滿生命力和情感的鮮活作品,能夠引發我內心深處的共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