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係統疾病
循環係統是由心髒、血管係統和淋巴係統所組成,人體中所需的氧氣和養分及代謝所産生的二氧化碳和含氮廢物均需藉由循環係統來維持體內的衡定。在ICD-9-CM中第7章描述循環係統內各器官的疾病,代碼為390 ~ 459,若屬於先天性的則歸類到第14章(先天性疾病),若涉及到懷孕、分娩、産褥期之循環係統疾病則歸類到第11章(妊媷、生産及産褥期之閤併癥)。
壹、解剖學
(一)心血管係統
心髒可被視為是心血管係統的動力所在,具有四個腔室──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其每次的收縮及舒張可將血液帶到身體各部位的組織及器官中,完成氣體交換之生理功能。血液循環又可分為體循環(systemic circulation)──充氧血液由左心室進入主動脈,到達全身器官組織後,經由上、下腔靜脈迴到右心房;肺循環(pulmonary circulation)──右心房中的缺氧血進入右心室後,經由肺動脈到肺髒,其充氧血再迴到左心房、左心室。
(二)淋巴係統
淋巴係統主要的功能在於調節水分的平衡及製造淋巴球、産生抗體,大部分流至組織的血液會被保留在血管內,隻有少部分的血漿可進入組織間隙,此組織間液進入毛細淋巴管後即為淋巴。淋巴液經由淋巴管可於身體各器官中循環,最後迴到右心房,若淋巴管受阻塞會使得組織間液過多,産生水腫;淋巴結為體內製造淋巴球的地方,並過濾淋巴液,負責身體第一綫的防禦工作。
貳、常見之疾病及編碼
一、風溼熱(Rheumatic Fever)390 ~ 392
是一種係統性非化膿性的發炎疾病,與先前受A群β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風溼熱會對心髒産生影響,産生心包膜炎(pericarditis)、心肌炎(myocarditis)、心內膜炎(endocarditis)等疾病,另其他部位,如關節、皮膚、血管、肺、漿膜層等處亦會受到影響,但風溼熱對心髒造成的影響遠比其他部位更嚴重及可怕。
二、風溼性心髒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RHD)393 ~ 398
指反覆風溼熱發作造成心髒瓣膜的損傷,最易發生病變的部位為二尖瓣(mitral valve),其次為主動瓣(aortic valve),亦有同時侵犯兩者。其對瓣膜機能的影響有兩種,一為因瓣膜黏連,不能充分伸張、打開,逐使瓣膜口狹窄(stenosis),另一為瓣膜閉鎖不全(insufficiency),這是因瓣膜的肥厚使得瓣膜在關閉期無法完全閉閤造成洩漏,以上這些情況均會導緻左心房肥大。相關瓣膜性疾病如下所示:
(一)二尖瓣狹窄(Mitral Valve Stenosis)394.0
為最嚴重且最常見的瓣膜疾病。因血液不能順利進入左心室,左心房又容納不瞭多少血液,於是血液便滯留在肺內,産生肺鬱血(pulmonary congestion)或肺水腫(pulmonary edema)。
(二)二尖瓣閉鎖不全(Mitral Valve Insufficiency)394.1
由於二尖瓣閉鎖不全,左心室的血液逆流到左心房,於是心輸齣量降低、左心房壓力增加,長期下來造成左心室代償性擴張肥厚,一旦代償失調,則發生左心室衰竭、肺鬱血、肺水腫等。其代碼可分為風溼性(394.1)及非風溼性(424.0)。
(三)主動脈瓣狹窄(Aortic Stenosis)395.0
因主動脈齣口狹窄,左心室負擔增加,長期之下會呈現代償性左心室肥厚,一旦代償失調,則發生左心室衰竭。其代碼可分為風溼性(395.0)及非風溼性(424.1)。
(四)主動脈瓣閉鎖不全(Aortic Insufficiency)395.1
由於主動脈閉鎖不全,進入主動脈的血液逆流入左心室,增加左心室負擔,於是形成左心室代償性肥厚,一旦代償失調,則發生左心室衰竭。其代碼可分為風溼性(395.1)及非風溼性(424.1)。
(五)瓣膜性心髒病之分類規則
1.二尖瓣狹窄或阻塞(mitral valve stenosis or obstruction)不管是否提及風溼性心髒病,一律編394.x。
2.二尖瓣閉鎖不全、脫垂或逆流(mitral valve insufficiency or prolapse or regurgitation)若有提及風溼性心髒病,一律編394.x,反之則歸424.0。
3.主動脈瓣疾病(包括狹窄、閉鎖不全、逆流等),當診斷提及風溼性心髒病時編395.x,反之則編424.1。
4.若診斷上同時提及二尖瓣及主動脈瓣疾病,不管是否提及閤併風溼性心髒病,一律編396.x。
5.三尖瓣疾病未明示為風溼性心髒病或非風溼性心髒病,則視為閤併風溼性心髒病,一律編397.0,若有特彆明示為非風溼性心髒病時,纔編424.2。
6.風溼性心髒病併發充血性心髒衰竭時則歸類在風溼性心衰竭,編碼為398.91。
例:Mitral valve stenosis.394.0
例:Mitral valve insufficiency.424.0
例:Mitral valve stenosis and insufficiency.394.2
例:Mitral valve insufficiency.424.1
例:Aortic valve stenosis.424.1
例:Rheumatic aortic stenosis.395.0
例:Mitral stenosis and aortic stenosis.396.0
例:Mitral valve insufficiency with aortic valve insufficiency.396.3
例:Mitral and aortic valve insufficiency with acute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398.91、396.3
例:Mitral valve insufficiency and tricuspid valve insufficiency 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there is non-rheumatic heart failure.424.0、397.0、428.0
第一篇 ICD-9-CM之編碼簡介
第1章 緒論
第2章 ICD-9-CM工具書使用說明
第3章 基本編碼步驟與規則
第4章 主、次診斷及主、次處置之擇取
第5章 手術與處置代碼
第6章 補充分類碼
第7章 外傷原因碼
第二篇 各係統疾病之分類與編碼
第8章 感染與寄生蟲疾病
第9章 腫瘤疾病
第10章 內分泌、營養、代謝、免疫、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
第11章 精神疾病
第12章 神經係統疾病
第13章 感覺器官疾病
第14章 循環係統疾病
第15章 呼吸係統疾病
第16章 消化係統疾病
第17章 泌尿生殖係統疾病
第18章 妊娠、生産及産褥期之閤併癥
第19章 皮膚及皮下組織疾病
第20章 骨骼肌肉係統及結締組織疾病
第21章 先天性畸形
第22章 周産期狀況
第23章 癥狀、徵侯及不明確情況
第24章 損傷及中毒
腦力激盪──疾病分類情況題
參考文獻
索引
從事疾病分類課程的教學工作已有八年時間,在這當中得到相當多的支持與鼓勵,基於本人對疾病分類濃厚的興趣及學生、同事對於疾病分類知識迫切的需要,我將多年來教學所得之經驗編寫成書,希望能寫齣一本適閤醫管係學生或初接觸疾病分類者學習疾病分類編碼規則的教科書。
本書係為有關從事疾病分類相關工作者所使用的專業用書,書中內容以淺顯易懂的文字敘述編碼規則及相關疾病所緻之病因、癥狀及處置代碼,期望讀者能容易地吸收書中所述之各疾病及編碼,對疾病分類有一定程度的瞭解與認識。筆者纔疏學淺,雖力求全書內容正確、完整,但難免有疏漏、錯誤或未盡周詳之處,期盼各位先進學者不吝指正。
如期完成本書,心中的喜悅及感動是無法言喻的,首先感謝華杏齣版機構編輯部,有他們的幫忙纔能促使本書順利完成,在此緻上最高的謝意。同時也要感謝我的傢人,有他們的支持與寬容,陪伴著我渡過長長夜晚,如願實現心中的夢想,藉由具體的書籍來錶達我對教育的熱忱。最後,再次感謝曾經幫助過我的人,對於你們我心永存感激。
翁瓊華
剛開始拿到這本《疾病分類》,我以為會是一本很嚴肅、很學術的書,可能會充斥著各種我看不懂的專業術語和枯燥的圖錶。但齣乎意料的是,它竟然用一種非常生動有趣的方式,將疾病的知識展現在我麵前。作者的敘事風格非常多元,有時候像是在講故事,通過一些曆史上的著名病例,或者一些醫生在實踐中的趣事,來引齣相關的疾病知識。我記得其中有一段講到“暈動癥”,作者用瞭非常形象的比喻,把那種天鏇地轉的感覺形容得淋灕盡緻,讓我這個平時坐車很容易暈車的人,都覺得好像找到瞭知音。而且,書裏的醫學解釋也很到位,不會過於專業到令人望而卻步,也不會過於淺顯而失去瞭深度。它就像是在一位經驗豐富的醫生指導下,進行一次深入淺齣的醫學之旅。我特彆喜歡它對一些“生活方式病”的探討,比如長期熬夜、不健康飲食對身體造成的潛在影響。它並不是一味地指責,而是更注重引導讀者去理解,去做齣更健康的選擇。這本書的結構也很有意思,不是死闆地按照ABCD來排列,而是更像是按照一種“脈絡”來展開,讀起來流暢而自然,讓人不知不覺就沉浸其中。
评分我最近在書店裏偶然翻到瞭這本《疾病分類》,當時就被它的標題吸引住瞭。雖然我不是醫學專業人士,但一直對人體和疾病的運作機製充滿好奇。這本書沒有讓我失望,它用一種非常獨特的方式,將醫學知識融入到日常生活的觀察和思考中。例如,書中有一段關於“失眠”的探討,它沒有簡單地告訴你失眠的生理原因,而是從心理、環境、生活習慣等多個維度去分析,甚至還引用瞭一些古人的養生智慧,比如“早睡早起身體好”的科學依據。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作者在描述一些罕見病時,並沒有使用冰冷的術語,而是通過患者的親身經曆,或者醫生在診斷過程中的一些細微觀察,來展現疾病的復雜性和人性的光輝。有時候讀著讀著,會覺得眼眶有點濕潤。這本書的結構也很有意思,不是按照字母順序或者學科分類來排版,而是更像是一個個小故事的集閤,每個故事都圍繞著一個特定的疾病或者醫學概念展開,讀起來非常有條理,而且不易産生疲勞感。對於我這種平時很少接觸醫學知識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友好的入門窗口,讓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我們身體的運作,以及那些影響著我們生活的各種“小毛病”是如何産生的。
评分這本書的排版和字體選擇都讓人覺得很舒服,沒有那種廉價印刷的感覺,紙張的質感也很好,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很有分量。我本來以為這會是一本非常枯燥乏味的醫學參考書,沒想到它讀起來卻像是一部引人入勝的偵探小說。作者並沒有直接給齣一堆冷冰冰的病名和癥狀,而是通過一些引人入勝的“案例”來展開。比如,有一段是關於“幻肢痛”的描寫,讀起來非常逼真,仿佛親眼看到瞭截肢後的士兵,仍然能感受到那隻不存在的手的疼痛。作者從神經學、心理學等多個角度去解釋這種現象,讓我這個完全沒有醫學背景的人也能理解其中的原理。我特彆欣賞它對於一些“模糊”癥狀的描述,像是“疲勞感”、“情緒低落”等等,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常常會遇到的,但很多人可能不會將其視為“疾病”。這本書則從更專業的角度,去探討這些癥狀背後的可能原因,並給齣瞭相應的建議。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生病瞭就吃藥”,而是引導你去思考,去觀察,去更好地瞭解自己的身體。這本書的邏輯性也很強,雖然它不是按照傳統的醫學體係來組織,但每一個章節都緊密相連,層層遞進,讀完之後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還挺吸引人的,那種醫學插畫風格,又帶點復古的味道,讓我想起瞭小時候在醫院等看病的時候,病房裏擺的那些老式醫學圖譜。我一開始以為這會是一本很嚴肅、很學術的書,可能會充斥著各種拉丁文的病名和復雜的解剖圖。但翻開之後,我發現它的敘事方式比我想象的要更生活化一些。它不是簡單地羅列疾病,而是通過一些小故事或者情境來介紹,像是某種病癥是如何被發現的,或者某個醫生是如何診斷齣疑難雜癥的。我特彆喜歡其中講到那個關於“癔癥”的部分,作者用瞭非常生動的比喻,把那種情緒的爆發和身體的反應描繪得淋灕盡緻,讀起來感覺就像親身經曆一樣。而且,書裏的一些醫學知識解釋得也很到位,不像有些科普讀物會把人繞暈,這本書的語言很平實,但又不會顯得膚淺。感覺作者真的很用心,把這麼專業的東西,用一種大傢都能理解的方式呈現齣來。我個人覺得,這本書對於想要瞭解一些基本醫學常識,但又對枯燥的教科書式內容敬而遠之的讀者來說,絕對是個不錯的選擇。它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對身體的奧秘多瞭一些瞭解。
评分老實說,我一開始對這本書的期待並沒有太高,覺得“疾病分類”聽起來就像是那種會讓人昏昏欲睡的教科書。但當我真正開始閱讀之後,我完全被它顛覆瞭看法。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的“非綫性敘事”,它不是按照標準的醫學教科書那樣,一個病一個病地去講解,而是更像是串聯起瞭一段段關於疾病的“故事”。比如說,它可能會從某個曆史事件中引齣某種傳染病的傳播,然後順勢介紹這種疾病的病原體、癥狀和當時的防治手段。或者,它會通過一位醫生的視角,講述一個疑難雜癥是如何被抽絲剝繭地診斷齣來的,這個過程中涉及到的醫學知識就被巧妙地融入其中。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心理疾病”的章節,作者並沒有簡單地將其歸為“想太多”,而是深入探討瞭大腦的化學物質、社會環境以及個人經曆如何共同作用,造成瞭情緒上的睏擾。這種多角度的分析,讓我對這些疾病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少瞭一些刻闆印象。總的來說,這本書的寫作風格非常靈活,時而嚴謹,時而幽默,時而又充滿瞭人文關懷。它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僅學到瞭知識,也感受到瞭生命的脆弱與堅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