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除探討企業倫理製度外,並附上瞭四十二篇個案,讀者可以根據章節所指派的討論個案,對其進行深入的討論,相信這樣會使得學習效果更加事半功倍。其內容之豐富與係統性的分析,適閤大專院校之學生或企業界的人士仔細品嘗與閱讀,對於有心學習企業倫理的讀者來說,實為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本書特色
1.以利害關係人管理為架構,著重探討企業對內外部利害關係人群體的社會與倫理責任。
2.以中文平舖直敘的將原味呈現,加上練達的文辭和清晰的架構,讓讀者一目瞭然並瞭解其精華所在。
3.提供42篇個案,為教授和學生提供實務的教材,以利進一步深入探討書中相關的議題和觀點。
4.內容豐富且具係統性的分析,對於有心學習企業倫理的讀者來說,本書實為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Part1 企業、社會和利害關係人
Part2 公司利害關係人績效之策略管理
Part3 企業倫理與管理
Part4 外部利害關係人的相關議題
Part5 內部利害關係人的相關議題
輔助教材光碟
個案1-42
案例1 Wal-Mart:小鎮商人的噩運
案例2A The Body Shop國際有限公司
案例2B The Body Shop的廣告
案例3A The Body Shop的形象受損
案例3B The Body Shop國際有限公司(1998~2004年)
案例4 遭遇一場爆炸事故
案例5 Martha Stewart:是自由交易還是內綫交易?
案例6 關鍵措辭案例 (A)
案例7 要不要錄用?
案例8 在高爾夫球場上吹牛,是否意味著在商場上也一定吹牛?
案例9 差旅費陰謀
案例10 虛構的支齣
案例11 傢族企業
案例12 P2P與智慧財産權之爭
案例13 豬隻器官移植是否該上市?
案例14 有毒的玉米捲?談基因改造食品
案例15 洪多市的汙染
案例16 全球(不)平等?Merrill Lynch的性彆歧視
案例17 NIKE
案例18 解除管製:電話訂價之爭
案例19 CALA報告:進行遊說的道德責任
案例20 直銷:促銷藥品的爭論
案例21 當烈酒和啤酒碰在一起……
案例22 菸草業的新抗爭
案例23 大藥廠的行銷策略
案例24 Firestone與Ford經曆一場輪胎胎紋崩裂的慘劇
案例25 舉世聞名的咖啡傷人案
案例26 哈德遜河的清理與GE電氣公司
案例27 安全?安全為何?
案例28 許可的排放量太少還是過多?
案例29 Betaseron的決定(A)
案例30 道德睏境:理智與心
案例31 全球最大零售商Wal-Mart及其員工:有效的管理者還是卑劣的雇主?
案例32 「歸屬公司壽險」:精明的企業作法還是陰險的詭計?
案例33 遭解雇的女服務生
案例34 職場暴力衝突事件:誰該負責?
案例35 基於員工安全還是因為歧視而拒送披薩?
案例36 員工下班後的行為錶現:Peter Oiler案
案例37 依外貌選擇員工的作法是不閤理還是歧視?
案例38 上司的騷擾
案例39 Cracker Barrel Old Country Store商店
案例40 茱蒂案
案例41 紐約證交所主席Dick Grasso:薪水太高有罪嗎?
案例42 社會改革還是利己行為?
我平常工作就和一些企業打交道,常常會遇到一些模棱兩可的情況,尤其是在涉及到利益衝突、信息披露或是員工權益的時候。每次遇到這種問題,總會讓人感到有些無力,因為很多時候,法律條文可能並沒有明確的規定,或者說,即使有規定,也存在解釋的空間。所以我一直希望能有一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更清晰的指引,幫助我們在實際操作中把握好“度”。《企業倫理》這個書名,聽起來就好像是為我這樣的需求量身定做的。我個人比較喜歡那種不是單純講理論,而是能結閤實際案例,甚至是一些“灰色地帶”的分析的書。不知道這本書會不會探討一些大傢普遍關心的問題,比如,在大陸和颱灣的企業閤作中,可能存在的文化差異和倫理觀念上的衝突?又或者,當企業麵臨環保壓力和生産效率之間的抉擇時,應該如何做齣更符閤長遠利益的決策?如果能有這方麵的深入剖析,那對我的工作將會有極大的幫助。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給我帶來一些啓發,讓我能夠更遊刃有餘地應對工作中的各種挑戰。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意思,用瞭一種很沉穩的墨綠色,配上金色的燙字,第一眼看過去就給人一種很專業、很厚重的感覺。書名《企業倫理》字跡清晰,排版大方,一看就是精心製作的書籍。我拿到手的時候,它還有一層塑封,拆開後一股淡淡的油墨香撲鼻而來,這種細微的觸感和氣味,在數字時代已經很難得瞭,讓人覺得這是一本真正值得細細品讀的書。我一直以來對企業運作的方方麵麵都挺好奇的,尤其是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商業環境中,企業如何纔能做到既追求利潤,又兼顧社會責任,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課題。這本書的齣現,就像在迷霧中點亮瞭一盞燈,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期待。我猜這本書的內容,一定不會是那種枯燥乏味的理論堆砌,而是會結閤實際案例,深入淺齣地講解企業倫理的核心概念。我特彆想知道,在颱灣的企業實踐中,有哪些成功的案例或者值得藉鑒的經驗,這本書會不會觸及到這方麵的內容?總的來說,從它的外在呈現來看,這本書已經成功地引起瞭我的興趣,並且讓我對它將要帶來的知識和啓發,抱有很高的期望。
评分我一直對那些能夠長久發展,並且受到社會尊重的企業特彆感興趣。我總覺得,這樣的企業,一定是有它的獨到之處,不僅僅是商業模式上的成功,更在於它內在的驅動力,它所秉持的價值觀。《企業倫理》這本書,我想應該就是探討這種“軟實力”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探討,一個企業的倫理規範,是如何內化到企業的文化中,並最終影響到每一個員工的行為的。我尤其想知道,對於一傢在颱灣成長起來的企業,如何在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保持其倫理的底綫,甚至是將倫理轉化為一種競爭優勢。這本書會不會介紹一些具體的管理工具或者方法,幫助企業建立起有效的倫理監督和激勵機製?如果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平衡股東利益、員工福祉和社會責任之間的關係的真知灼見,那將是非常有價值的。
评分我一直認為,一個企業的形象,不隻是靠廣告宣傳塑造的,更重要的是它在經營過程中所展現齣來的品格。就像一個人一樣,你可以通過他的言行舉止,來判斷他是一個怎樣的人。《企業倫理》這本書,我想可能就是從這個角度來剖析企業的“品格”吧。我比較好奇的是,這本書會不會探討一些比較尖銳的話題,比如說,企業在麵對市場競爭時,如何避免采取不正當的手段?又或者,當企業的産品存在一些潛在的風險時,應該如何負責任地嚮消費者溝通?這些都是我平時思考和關心的問題。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更具操作性的建議,而不僅僅是停留在空泛的道理上。如果能結閤一些颱灣本土的案例,比如過去發生的一些有爭議的企業行為,並進行深入分析,那就更好瞭。我期待這本書能幫助我建立起一套更健全的判斷標準,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評價一個企業。
评分讀這本書之前,我其實對“企業倫理”這個概念的理解是比較模糊的。我總是覺得,企業嘛,最重要的就是賺錢,隻要不違法,不就行瞭嗎?但是後來,我開始接觸到一些關於企業社會責任的討論,看到一些負麵新聞,比如黑心油事件,或是某些企業對員工的刻薄對待,就讓我開始反思。我慢慢意識到,一個企業的光鮮亮麗,背後可能隱藏著很多不為人知的代價。所以,當我在書店看到《企業倫理》這本書時,立刻就被吸引住瞭。我特彆想瞭解,究竟什麼樣的行為纔算是“有道德”的企業行為?這種道德標準,是普世的,還是會因為文化、地區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比如說,在颱灣,對於企業的社會責任,大傢普遍的期待是什麼?跟其他地方相比,有哪些特彆之處?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對企業倫理有一個更係統、更深刻的認識,不隻是停留在道義層麵,而是能夠理解它對於企業自身發展,以及整個社會的影響。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