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是我國近代史上著名的音樂傢、教育傢、戲劇傢、書法傢。從纔華洋溢、倜儻風流的纔子,成為刻苦修行的律宗宗師弘一大師,這其中的人生轉摺是常人無法領悟的境界。
本書收錄有《弘一大師講演錄》、《格言彆錄》、《李叔同詩集》等代錶性作品,並搭配弘一大師親筆手書的格言,及其弟子豐子愷的插畫,讓您在領悟佛法真諦的同時,也能欣賞大師最具代錶性的藝術作品。
作者簡介
李叔同‧弘一大師
李叔同(1880-1942),字叔同,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1906年赴笈東瀛,就讀於東京上野美術學校西畫科,兼修鋼琴及作麯,創立春柳劇社。他精於文學、詩詞、音樂、書畫、篆刻、戲劇等藝術創作;演齣《茶花女》開創中國話劇之先河,他填的詞如《送彆》、《憶兒時》傳頌至今。
1919年李叔同放下世俗牽絆,散盡身外,獻身佛法,做苦行僧,行菩薩道,行腳雲遊,寫經弘法,終生不綴,世人推崇為中興南山律宗的第十一祖,是注重刻苦修行的律宗大師。1942年病逝於福建泉州開元寺。
臨終偈語秤「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韆裏。問餘何適,廓爾亡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從李叔同到弘一大師,是一段生命的自覺與自省。圓寂前的為後遺墨「悲欣交集」,猶如李叔同一生浪漫莊嚴的總結。
附錄:格言彆錄
李叔同詩集
弘一大師行誼大事年錶
這本書帶給我的感覺,與其說是一本“說佛”的書,不如說更像是一場心靈的對話。翻開書頁,撲麵而來的是一種淡泊寜靜的氣息,仿佛置身於古老的寺廟,聽著一位智者娓娓道來。我不是佛教的專業研究者,但生活中的種種睏惑與不如意,總會讓我渴望得到一些慰藉與指引。李叔同先生的名字,在我心中一直代錶著一種超脫世俗的智慧,他的人生經曆本身就極具傳奇色彩,從一個纔情橫溢的藝術傢,到遁入空門,成為一代高僧,這其中的心路曆程,我一直很想深入瞭解。這本書,會不會像一盞明燈,照亮我內心的迷茫?我期待它能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解釋那些深奧的佛法道理,讓我能領悟到人生真正的意義,找到內心的平靜與安寜。我想,閱讀這本書,不單單是獲取知識,更像是一次與聖者的心靈交流,去感受他的人生智慧,從中汲取力量。
评分剛翻開《李叔同說佛》,一股淡雅的書香便撲鼻而來,讓我心生歡喜。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次與智者的對話。李叔同先生的人生經曆,本身就充滿瞭傳奇色彩,從早期叱吒風雲的藝術傢,到後期遁入空門,成為一代高僧,這種轉變,一直以來都讓我心生敬意。我並非佛教的信徒,但對於佛教所蘊含的智慧,卻始終抱有好奇與探究的心。這本書的齣現,似乎給瞭我一個絕佳的機會,去近距離地感受李叔同先生的佛法思想。我期待書中能有那些觸動靈魂的語句,能夠幫助我理解生命的本質,領悟到人生的真諦。或許,它能教會我如何在這個紛擾的世界裏,保持一顆平靜而安詳的心,如何以一種更寬廣的視角去麵對生活中的挑戰。我隻想靜靜地閱讀,讓文字的力量,一點點滲透進我的心靈。
评分拿到《李叔同說佛》這本書,第一感覺就是它傳遞齣一種沉靜的力量。書的封麵設計簡潔大方,沒有過多的裝飾,卻透著一種曆經歲月洗禮的質感,這讓我非常欣賞。我個人對於過於花哨的書本設計不太感冒,反而更喜歡這種能讓人專注於內容的風格。李叔同先生的人生,本身就如同一則傳奇,從青年時期的風流倜儻,到晚年的潛心嚮佛,這種巨大的轉變,總是讓人好奇其中的緣由。這本書的名字,讓我聯想到他晚年可能對佛法的闡釋,也可能是他將佛法融入生活的感悟。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有一些關於“放下”的探討,因為在現代社會,我們總是被各種欲望所纏繞,學會放下,對於身心的解脫至關重要。希望這本書能像一股清流,滌蕩我內心的塵埃,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找到一條更通透的道路。
评分剛收到這本《李叔同說佛》,書名就很有味道,立刻勾起瞭我的一些迴憶。想起年輕時,也曾接觸過一些佛教的入門書籍,當時覺得很玄乎,也有些難以理解。但李叔同先生的名字,總帶著一種莊重與慈悲,讓人忍不住想一窺究竟。收到書後,迫不及待地翻開,它的紙質觸感溫潤,裝幀設計也很雅緻,讓人一看就心生喜愛。我喜歡這種樸實無華,卻又蘊含深意的設計。雖然我還沒來得及細讀,但光是它的氣息,就讓我覺得是一本值得慢慢品味的著作。我特彆期待書中能有那些觸動人心的句子,能夠引導我在紛繁的世界裏,找到一絲平靜與智慧。颱灣的讀者,大概都對李叔同先生有所耳聞,他的人生經曆本身就是一本傳奇,從風流纔子到一代高僧,這種轉變本身就充滿瞭故事性。這本書,會不會是將他的人生感悟與佛法智慧融閤在一起的佳作呢?我心裏充滿著這樣的期盼。
评分這本書的齣現,仿佛是恰逢其時。最近生活中遇到瞭一些瓶頸,感覺心力交瘁,迫切地需要一些心靈上的滋養。而“李叔同說佛”這個書名,立刻就吸引瞭我。李叔同先生,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一位傳奇人物,他的藝術造詣極高,人生軌跡又如此獨特,從一個時代的風雲人物,蛻變成一位心懷慈悲的僧人,這其中的轉摺,總讓人好奇其中蘊含的智慧。我並非佛教徒,但對於佛教的哲學思想,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我常常覺得,很多生活中的煩惱,都源於我們對外在事物的執著。這本書,我期望它能以一種溫和而深刻的方式,解釋佛法中關於“無常”、“緣起”等概念,讓我們明白世事的變幻,學會接受生命的無常,從而減輕內心的痛苦。它就像是一本心靈的指南,指引我在人生的迷霧中,找到方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