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錯彆字齣列》的朋友都知道,錯彆字的形成,不外下列四種因素。
當我們留意到這些因素,從此就不會再寫錯、讀錯、用錯瞭嗎?其實,這還是不夠的,因為有些詞語,如果隻知道其本義,而不瞭解其引申義,就會用錯,往往鬧笑話而不知。
這本書就是要協助大傢解決這類的問題。不同於《錯彆字齣列》強調易「寫錯」者;《常錯用詞語浮現》強調的是易「用錯」者。後者的比喻詞多,趣味性高。兩書的內容方嚮不同。書中所舉的例子有:「脣槍舌劍」與「舌戰」;「扼殺」、「遏止」、「遏抑」、「遏製」、「遏阻」;「按捺不住」、「難耐寂寞」;「韻緻」、「雅緻」、「彆緻」、「情緻」、「興緻」、「精緻」、「細緻」等等。你都能分辨清楚嗎?趕快來看這本書吧!《常錯用詞語浮現》所有的條目按照注音符號的次序排列,從ㄅ至ㄩ,以條列的方式標明正確與錯誤用法,並作簡短的說明。方便查閱,一目瞭然。用這種最簡單、最基礎、最容易見真章的好方法,去檢驗文字,常錯用詞語立即浮現!
作者簡介
司馬特
又名司馬字癡。長年與文字為伍,性格「義正辭嚴」,效法福爾摩斯辦案的精神與技巧,偵查書籍報章雜誌中的錯彆字。嗜好是閱讀字典,優遊字海即能忘卻一切煩憂,文筆幽默風趣,解說深入淺齣,風格平易近人。司馬名言:「找齣一個錯字,其重要性,不亞於總統簽一項重要文件。」著作豐富,包括多本字詞語專書與兒童讀物。
認識司馬特先生是很特彆的奇緣,那天從學校迴來,我的信箱躺著一封書信,看著厚實而陌生的字跡人名,我幾分納悶,幾分猜疑?
打開一看,是一本《錯彆字齣列》和一封信。哦!已好久沒收到手寫的信瞭。近幾個月有黃耀寬先生、吳涵碧小姐兩位副刊主編的信函,都是我生命中最珍貴的典藏。而他寫:
「李老師:
吳涵碧主筆告訴我,您留意到她為我寫序的書。奉上新作,請您指教。
吳主筆是我最景仰的長官,我齣書的勇氣來自她的鼓勵和支持。她說她寫曆史故事和我寫字詞語,都是靠他一股傻勁。祝您「愉快」
這真是飛來的驚喜啊。就這樣我拜讀他的大作,循著他留下的電話打電話給他,他熱情細說緣由。那天吳小姐把我在投稿在信封上寫的信交給他說:「你不要以為你的書沒人看噢,你看國文老師都在看。……」就這樣我由他的書、他的言談、他的理想,認識瞭他──聰明又用功,樸素又敦厚,謙虛又踏實的司馬特先生。
得知他下瞭幾十年功夫研讀字典詞典,我真的又敬佩又慚愧。說真的,身為國文老師,雖也不斷要求自己讀書、寫作,乘著文字飛翔在美麗如畫的中國文化裏,但隨著教書越久,批改學生的作文、週記、讀書報告越多,有時真的懷疑自己慣常寫、用的文字瞭。怎麼這也如此寫?那也如是寫?我們常會迷惑:是自己錯瞭嗎?這種「三人成虎」、「積非成是」,的確是很可怕的腐蝕。當然也怪不得學生,其實還是這些年來整個社會形態、教育改革,對學生的中文課業程度有越來越放水鬆綁的趨勢。(而偏頗的觀念、去中國化的強勢作為──將英語列為第二官方語言、往下延伸學習英語、減少國文課節數、主張廢考國文、作文,都是斲傷中文、文字的禍首啊!)可是(中國文化,是我們立足世界安身立命的根源)文字是文化的根本,也是務實的基礎,縱然我們無法知道每一個「說文解字」,但起碼身為中國人,寫正確的字,知道幾韆個常用字的正確用法,是責無旁貸。
我看到、聽到司馬特先生或詼諧幽默,或旁徵博引,或簡潔扼要地提醒我們《誰還在寫錯字》,告訴我們字詞語趣味多,請《錯彆字齣列》,讓錯彆字無所遁形,著實贊嘆、歡喜、感動。他不隻是興趣,不隻是因為工作,敬業地研究文字,更是一種積功德的心態啊!所以他有恆久的傻勁,不懈的努力,不移的心誌,孜孜矻矻。
乘著文字飛翔,玩味中國文字的美妙奇特,探索中華文化的美好淵博,是一大享受和福氣。我感謝吳小姐帶來這奇緣,讓我有幸認識司馬特先生,他讓我學習,讓我反省,也讓我多瞭跟同事、學生、親友們推薦好書的機會。我相信他能幫助我們各階層師生和所有社會人士解決文字的疑難雜癥,不再畏縮疑惑,不再惶恐不安。當我們國文老師苦苦教導學生,憂心國文有不被為政者重視、國文程度日益低落的嚴重現象時,司馬特先生精心嚴謹的著作,是「若大旱望雲霓」啊!
《錯彆字齣列2》這本書,真的顛覆瞭我對“錯彆字”的認知。我一直以為,所謂錯彆字,無非就是寫錯瞭某個字,或者用錯瞭某個同音字。但這本書打開瞭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看到文字的精妙之處,以及我們在日常錶達中常常忽略的細節。作者的論述方式非常獨特,不拘泥於死闆的規則,而是從更宏觀的層麵,去解析詞語的來源、演變以及在不同語境下的應用。 我尤其欣賞書中對那些“模糊地帶”的探討。比如,關於一些網絡流行語的正確用法,或者是在正式場閤和非正式場閤下,詞語選擇的差異。這些都是我們在學校裏學不到的,也是很多其他工具書很少涉及的。作者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把這些復雜的語言現象講得明明白白,讓人醍醐灌頂。我感覺自己不再是簡單地“背誦”規則,而是真正地“理解”瞭文字的生命力。 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驚喜”。每每讀到某個章節,都會有“啊,原來是這樣!”的驚嘆。作者總是能從我們意想不到的角度切入,提齣一個問題,然後層層剝開,直到真相大白。這種探究式的閱讀體驗,讓我欲罷不能。我甚至會主動去搜集一些自己曾經犯過的“錯誤”,然後在書裏找到對應的解釋,那種恍然大悟的感覺,比做對一道數學題還要 satisfying。 而且,《錯彆字齣列2》的語言風格也非常吸引人。它不像是一本嚴肅的學術著作,更像是一位資深的長者,用娓娓道來的方式,與你分享他對文字的深刻見解。這種親切感,讓我更容易接受和吸收書中的內容。我感覺自己不再是被動地學習,而是主動地參與到這場關於語言的“思想實驗”中。 這本書絕對是我今年讀過的最值迴票價的書之一。它不僅提升瞭我的文字辨識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讓我開始重新審視和尊重每一個文字的“身份”。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對漢語有熱情、渴望精進自己錶達能力的朋友們。這本書,會讓你看到一個不一樣的文字世界。
评分剛拿到《錯彆字齣列2》,我抱著一絲好奇,又帶著一點懷疑。畢竟,關於錯彆字的書,市麵上見的也不少,但真正能讓我眼前一亮的,寥寥無幾。沒想到,這本書徹底打破瞭我的固有印象。作者的處理方式非常巧妙,他沒有上來就列舉一堆“禁忌詞”,而是從更深層次,挖掘齣那些容易混淆的詞語背後的邏輯和語境。 最讓我覺得驚艷的是,作者對於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的關注。比如,一個簡單的標點符號,一個詞語的順序,一個細微的語態變化,都可能影響整個句子的意思。書中通過大量的對比和分析,讓我深刻體會到瞭“毫厘之差,謬以韆裏”的道理。我曾經以為自己對這些細節已經足夠敏感,但讀完這本書,我纔發現,原來我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這本書最棒的地方在於,它不是一次性的“掃盲”,而是一種“能力培養”。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仿佛擁有瞭一雙“火眼金睛”,能夠敏銳地捕捉到文字中的“異常”。每次寫作,我都會不自覺地在腦海中進行“校對”,找齣那些可能存在的問題。這種自我修正的能力,是任何一本單純的“錯彆字大全”都無法給予的。 而且,作者的寫作態度也非常嚴謹而有趣。他並非高高在上地教導,而是像一位與你並肩作戰的夥伴,一起探索文字的奧秘。書中舉的例子,很多都來自於我們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場景,這讓我覺得格外親切,也更容易理解。我甚至會和身邊的人分享書中的一些有趣觀點,引發大傢對文字的討論。 《錯彆字齣列2》是一本讓我從“知道”到“做到”的轉型之書。它不僅僅是關於改正錯誤,更是關於如何更準確、更生動、更有力量地使用漢語。我非常慶幸自己能讀到這本書,並且已經將其視為我寫作路上的重要“導航儀”。真心推薦給每一位熱愛文字、追求卓越的朋友。
评分《錯彆字齣列2》這本書,絕對算得上是一股“清流”。我一直以來都對文字有著濃厚的興趣,但坦白說,在很多細微之處,還是會感到睏惑。這本書的齣現,恰恰填補瞭我認知上的空白,並且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讓我對漢語的精妙有瞭更深的理解。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流暢,他沒有強行灌輸,而是通過一種引人入勝的邏輯,帶領讀者一步步走進文字的世界。 我最喜歡的是書中對一些“習慣性錯誤”的剖析。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會犯錯,並不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規則,而是因為我們已經習慣瞭某種錯誤的用法,並且認為它“聽起來”沒問題。這本書恰恰擊中瞭這一點,它用非常具有說服力的論據,讓我們認識到那些“似是而非”的錯誤,並提供瞭正確的解決方案。我感覺自己像是被“喚醒”瞭,對文字的感知力大大增強。 書中對於一些容易混淆的近義詞、同音詞的辨析,更是我的“救星”。我以前在寫長篇文章的時候,總是會擔心自己用詞不當,導緻意思模糊。但讀瞭這本書之後,我對這些詞語的理解更加透徹,下筆也更加自信。我感覺自己不再是簡單地“堆砌”詞語,而是能夠精確地“挑選”齣最適閤錶達我意思的詞匯。 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在書中還探討瞭文字背後的文化和曆史。這使得這本書的閱讀體驗,不僅僅停留在語言層麵,更上升到瞭文化層麵。我感覺自己在學習文字的同時,也在瞭解漢語的演變和傳承,這種學習方式非常豐富和深刻。 《錯彆字齣列2》是一本讓我感到“相見恨晚”的書。它用一種溫和而有力的方式,幫助我提升瞭對漢語的掌握程度。這本書的價值,體現在每一個細節的考究,以及每一次閱讀都能帶來的豁然開朗。我毫不猶豫地將其推薦給所有希望在文字錶達上更進一步的朋友,相信你們也一定會從中受益匪淺。
评分這本《錯彆字齣列2》真是太神奇瞭!我以前一直覺得自己的文字功底還不錯,但自從開始看這本書,纔發現原來自己隱藏著這麼多“小瑕疵”。剛拿到書的時候,我有點不以為然,心想不就是些錯彆字嘛,哪有那麼嚴重。結果翻開目錄,就有點被鎮住瞭,原來關於“是”和“之”的用法就有那麼多種糾結,更彆提那些容易混淆的同音字、形近字瞭。 讀完第一部分,我纔恍然大悟,很多時候我們寫文章,並不是因為詞匯量不夠,而是對一些基礎概念理解得不夠深入,或者說,根本就沒有注意到那些細微的差彆。書裏舉的例子都非常貼切,有的甚至是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錯誤,讓人不禁會心一笑,同時又深感警醒。比如,書中關於“的”、“地”、“得”的用法,我以前總是憑感覺,現在纔知道原來有那麼一套嚴謹的規則。每次寫完一段文字,我都會下意識地對照書裏的內容檢查一遍,感覺自己的寫作水平在不知不覺中提升瞭許多。 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並非枯燥地列舉錯誤,而是用一種非常有趣的方式來講解,仿佛在和我們玩一場文字捉迷藏的遊戲。每一章節都像是在解開一個謎題,讀起來一點都不枯燥。我甚至會故意找一些網上或者書刊上的文章來“茬架”,看看能不能找齣作者們犯的“錯彆字”的痕跡。這種學習方式比過去死記硬背要有效得多,也更有成就感。 說實話,我現在對文字變得越來越“挑剔”瞭。以前看書,隻關注故事本身,現在卻會時不時地關注作者的用詞是否準確,標點符號是否恰當。有時候看到一些不經意的錯誤,都會在心裏默默糾正一下。這種“後遺癥”雖然有點讓人頭疼,但也說明這本書真的起到瞭“點石成金”的作用。它不僅僅是一本教你改正錯彆字的工具書,更像是一本啓迪你愛上文字、精益求精的“心經”。 這本書我已經推薦給瞭我身邊所有喜歡寫作的朋友,大傢都反饋說受益匪淺。我個人覺得,《錯彆字齣列2》是所有想要提升文字錶達能力的人的必讀書目。它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復雜的理論,隻有最實用、最直接、最有效的糾錯方法,讓你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一個更嚴謹、更優秀的文字使用者。我會一直珍藏這本書,並且時不時地翻閱,相信每次都會有新的收獲。
评分最近一口氣讀完瞭《錯彆字齣列2》,感覺像是經曆瞭一場“文字淨化”。我一直覺得自己在漢語錶達上還算湊閤,但這本書就像一麵鏡子,照齣瞭我那些隱藏得太深的“盲點”。剛開始拿到這本書,我帶著一種“試試看”的心態,但很快就被它吸引住瞭。作者的講解方式非常有條理,不是簡單地羅列一大堆規則,而是層層遞進,從最基礎的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更復雜的語境。 書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對一些常用但容易被誤用的詞語的辨析。比如,“鑒於”和“由於”,我以前一直傻傻分不清,感覺都可以用。但看完書裏對這兩個詞的詳細解釋和例句,我纔明白它們在語感和具體用法上的細微差彆。這種“原來是這樣”的頓悟感,貫穿瞭我閱讀這本書的整個過程。我甚至會在寫郵件或者寫報告的時候,主動迴憶起書裏的例子,力求做到精準無誤。 而且,這本書不僅僅是講解“不該怎麼用”,更重要的是告訴我們“應該怎麼用”,並提供瞭很多非常實用的替換方案和錶達方式。這對於我這種平時寫作追求簡潔和效率的人來說,簡直是如獲至寶。我感覺自己的遣詞造句能力得到瞭很大的提升,錶達也變得更加流暢和專業。以前總覺得有些句子拗口,現在迴頭一看,很多都是因為用瞭不恰當的詞語或者結構。 作者在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關於文字演變的趣聞,以及一些曆史上著名的“文字錯誤”案例,這讓原本可能枯燥的講解變得生動有趣。我發現,原來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用法,在曆史上也曾經有過爭議,這讓我對文字的理解又增添瞭一層厚度。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改正幾個錯彆字,它更像是一次關於漢語精妙之處的探索之旅。 總而言之,《錯彆字齣列2》是一本讓我相見恨晚的好書。它就像一位耐心細緻的老師,循循善誘地教我如何更好地駕馭漢語。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對文字有追求的朋友,相信你們一定會和我一樣,在閱讀中獲得巨大的啓發和提升。這本書已經成為瞭我案頭的常備讀物,時不時地翻閱,總能發現新的驚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