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全世界第一本依校訂過的敦博本所作的英譯本,由於原漢文本較精準,因此可正確解讀性也較高,預期英譯本的內容也較清楚。書中還附瞭翻譯的心路曆程,說明翻譯過程的決定的睏難之處;也舉瞭30個例子,說明各傢翻譯之不同;最後還有一張對照錶,將各主要英譯本的重要專有名詞,作瞭比對。書前所附的五十六頁彩頁照片,是黃夏年教授提供的與六祖一生有關連的地方近年的照片。本書內容,在正式進入英譯之前,先簡單說明瞭敦煌係統《壇經》的曆史與現狀,並介紹瞭所有《壇經》的英譯本。事實上,在目前二十幾本英譯的《壇經》中,除瞭陳榮捷教授本與閻波斯基教授本是敦煌本以外,其他都是宗寶本。而陳、閻兩譯本,成書於敦博本發錶之前,因此所據以英譯的敦煌原漢本的問題較多,如是當然會影響英譯本的內容。
林教授應楊教授與傅偉勛教授之請,將此楊校敦博本《六祖壇經》譯成英文,此工作前後做瞭將近九年的時間,當中得到不少朋友的幫忙,最後在蔡坤昌先生和林怡馨小姐的協助下完成此書。
作者簡介
1949年生,颱灣颱東人。師大化學係、文大應用化學研究所畢,現任漢功企業公司總經理。主要工作是為國內多傢大公司引進石化、塑膠、電子等技術、設備及原料。
工作之餘,緻力於佛教經咒研究,運用文獻學方法,對照多種語文編寫相關著述。近幾年來著手搜集及編纂佛教咒語叢書,希望能將最完整的咒語相關資料以及對照梵音,提供誦持咒語者參考,是國內研究咒語的專傢之一。
這本《六祖壇經及其英譯(楊校敦博本)》對我來說,最大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非常紮實的學術基礎,同時又兼顧瞭普通讀者的閱讀體驗。我知道《六祖壇經》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和研究,要找到一本既權威又好讀的,其實不容易。這本「楊校敦博本」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嚴謹」。楊老師的校勘功夫,從書前的序言和註解就可以看得齣來,對文本的考證非常細緻,這讓我在閱讀經文時,能夠更安心,知道自己讀的是經過多人審視、力求還原原貌的版本。而旁邊的英文翻譯,更是下瞭不少功夫。佛法的翻譯嚮來是個難題,尤其是一些名詞和概念,很難找到恰當的英文詞語來對應,但這本英譯本的品質相當高,它不是那種生硬的直譯,而是努力傳達原意,讓西方讀者也能理解。這也反過來幫助瞭我。透過對比中英兩種錶達,有時候會發現一些自己以前讀中文時沒特別注意到的地方,或是對某些詞語的理解產生瞭新的角度。這對於我這個想要深入探討禪宗思想的人來說,是非常寶貴的資源。它就像一把鑰匙,打開瞭通往更深層次佛法理解的大門。
评分坦白說,我對《六祖壇經》的認識,以前僅限於一些片段的傳聞,像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句廣為流傳的詩句。但這本《六祖壇經及其英譯(楊校敦博本)》完全改變瞭我對這部經典的看法。它讓我看到,《六祖壇經》不僅僅是一部宗教經典,更是一部充滿生命智慧的生活指南。六祖惠能大師的開示,沒有高深的術語,沒有壓迫感的教義,而是用最樸實的語言,教導我們如何認識自己的心。書中關於「頓悟」、「見性」的論述,對我這個每天都在為生活奔波、被各種煩惱睏擾的人來說,簡直是及時雨。它告訴我,真正的解脫不在別處,就在我們當下這顆心。而這本配有英譯的版本,更是讓我在閱讀時,多瞭許多思考的空間。當中文的意境透過英文的轉換,我會去比較兩種語言的差異,思考為什麼這樣翻譯,或者有沒有其他更貼切的說法。這種跨語言的對比,反而加深瞭我對禪宗思想的理解,也讓我更加體會到,智慧的共通性。它讓我知道,無論在哪個文化背景下,人們追尋的內心平靜和自我覺醒,其實是相似的。
评分作為一個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濃厚興趣的讀者,我一直對《六祖壇經》這部經典充滿好奇。但過去接觸到的版本,總覺得少瞭點什麼,可能是在詮釋上,或是與其他文化的對比上。這本《六祖壇經及其英譯(楊校敦博本)》的齣現,可以說是為我打開瞭一個新的視角。楊老師的校訂,提供瞭相當紮實的學術依據,讓我在閱讀時,對文本的可靠性有很高的信心。而英文的對譯,更是讓這部經典跨越瞭語言的藩籬。我透過比對中英的翻譯,不僅加深瞭對中文原意的理解,也讓我看到,原來某些佛學概念,在西方學術界是如何被理解和詮釋的。這對我來說,是一種非常有趣的學術體驗。更深層次地說,它讓我體會到,禪宗思想的普世性。惠能大師所傳達的「人人皆有佛性」、「直指人心」的觀念,在不同的文化語境下,都能引起共鳴。這本書的齣現,不僅讓我更深入地理解瞭《六祖壇經》的內涵,也讓我看到瞭不同文化之間思想交流的魅力,讓我對人類共通的智慧有瞭更深的感悟。
评分老實說,我一開始接觸《六祖壇經》這本經典,是因為一位長輩推薦,那時候我對佛教的理解還停留在很錶麵的階段,覺得這種古老的經文大概會很艱澀難懂,可能跟我平常的生活距離很遠。但是,當我翻開這本《六祖壇經及其英譯(楊校敦博本)》之後,我整個改觀瞭。首先,它的編排方式就讓人覺得很親切,中文的經文旁邊有對應的英文翻譯,這對我這個英文不算頂尖,但多少能讀懂一點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不用再費力去查字典,或是找另一本翻譯對照,可以直接在同一頁麵上看到兩種語言的錶達,有時候對比一下,更能理解原意在不同文化語境下的細微差別。更重要的是,六祖惠能大師的開示,用詞雖然古樸,但那種直指人心的智慧,卻是跨越時空的。他講的「心經」、「無相」、「佛性」等等,不是什麼遙遠的哲學理論,而是關於我們日常生活中如何觀照自心、如何放下執著的實際方法。讀著讀著,感覺自己好像跟著六祖一起在禪堂裡聽法一樣,那種親切感和共鳴感,是我以前從未有過的。這本書讓我對佛教有瞭更深一層的認識,不再覺得它隻是儀式或教條,而是可以融入生活的智慧。
评分我平常對佛教的涉獵不多,主要是因為覺得有些佛經的語言比較遙遠,不太容易產生連結。但這本《六祖壇經及其英譯(楊校敦博本)》卻是一個很大的轉摺點。首先,它的翻譯非常到位,讓我這個中文閱讀能力還可以,但英文也不算頂尖的人,讀起來非常順暢。我可以同時參考中英文,對於一些比較難懂的句子,對照一下英文,常常就能豁然開朗。更重要的是,六祖的法語,我發現它非常「生活化」。他講的很多道理,例如如何看待善惡、如何不起分別心、如何保持一顆平常心,這些都是我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問題。書裡麵的許多比喻和開示,都非常生動,一點都不枯燥。我特別喜歡書中關於「無念」和「無住」的解釋,它讓我意識到,原來所謂的修行,並不是要刻意去追求什麼,而是要學習如何放下,如何觀照自己的念頭。這本書不僅僅是宗教經典,更是一本讓我重新認識自己、重新審視生活方式的寶貴讀物。它讓我感覺,原來佛法離我們這麼近,這麼有力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