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版電腦暨周邊産品採購寶典

2004年版電腦暨周邊産品採購寶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電腦
  • 電腦周邊
  • 電腦硬件
  • 電腦軟件
  • 采購
  • 指南
  • 2004年
  • 科技
  • 數碼
  • 産品選購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順應12月資訊大展所引發的採購狂潮, SHOPPER一年一度的電腦及周邊産品採購寶典將推齣2003年版, 提供所有電腦相關産品的完整規格整理列錶及圖鑑, 是逛資訊展及採購時必備參考寶典.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序論(採購基本注意事項)

  • 第02章 —桌上型電腦(個人電腦、準係統、麥金塔)
  • 第03章 —攜帶型電腦(筆記型、Tablet PC、掌上型電腦、PDA)
  • 第04章 —處理器
  • 第05章 —主機闆
  • 第06章 —記憶體模組
  • 第07章 —顯示卡
  • 第08章 —I/O裝置附加卡
  • 第09章 —機殼/電源供應器
  • 第10章 —硬碟
  • 第11章 —抽取式儲存媒體(USB儲存碟、記憶卡、讀卡機、MO、ZIP、LS-240)
  • 第12章 —光學儲存裝置(燒錄器、DVD-ROM、CD-ROM)
  • 第13章 —輸入設備(滑鼠、鍵盤、手寫辨識、語音辨識、搖桿)
  • 第14章 —音效裝置(音效卡、揚聲器)
  • 第15章 —網路設備(網路卡、寬頻分享器)
  • 第16章 —視訊産品(電視卡、電視盒、數位攝影機、視訊擷取卡、即時壓縮卡)
  • 第17章 —印錶機(彩色噴墨、雷射)
  • 第18章 —顯示器(映像管、液晶)
  • 第19章 —掃描器
  • 第20章 —數位相機
  • 第21章 —MP3隨身聽
  • 第22章 —多功能事務機
  • 第23章 —KVM切換器
  • 第24章 —磁碟陣列係統
  • 第25章 —伺服器
  • 第26章 —應用軟體(辦公室、工具、影像應用)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我跟這本《2004年版電腦暨周辺産品採購寶典》的結緣,說起來有點好笑。那時候剛好我妹要唸大學,傢裡決定要幫她添購一颱電腦,但我們傢裡對電腦完全是門外漢,隻能聽人傢說哪個牌子好。我爸聽鄰居說,要去光華商場挑,但我們連光華商場在哪裡都不知道,更不用說裡麵一堆東西怎麼挑瞭。 那天,我妹拖著我去書店,隨便翻翻,然後就看到瞭這本書。封麵看起來很專業,我就拿起來看瞭一下。結果一看,不得瞭,裡麵的東西比我那天聽鄰居講的還清楚一百倍! 它裡麵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部分,就是對各種電腦「規格」的詳細解說。以前看到「Pentium 4」、「256MB RAM」、「40GB HDD」這些,都覺得是天書。但這本書用非常生活化的方式,把這些名詞都解釋瞭一遍,例如CPU的速度、記憶體的大小會影響電腦跑的速度,硬碟的容量是拿來存東西的,還有顯示卡的等級跟玩不玩遊戲、看影片有沒有拖影很有關係。 而且,它還很細心地把「品牌」和「市場定位」都稍微點齣來。例如,有些品牌比較注重效能,有些品牌比較注重設計感,有些品牌則是以CP值取勝。這對我們這種不懂電腦的人來說,就像是在黑暗中看到瞭一盞明燈,至少知道該往哪個方嚮去找。 書裡還有一個讓我眼睛一亮的單元,是關於「電腦週邊」。我們那時候對印錶機、掃描器這些完全沒概念,也不知道買迴來會不會用。但這本書就詳細地介紹瞭不同類型的印錶機(噴墨、雷射)的優缺點,還有它們的耗材費用。也提到瞭掃描器的解析度、還有一些基本的連接埠(USB、Parallel Port)是什麼東西。 最重要的是,這本書沒有把讀者當成笨蛋。它會用非常清晰的語言,告訴你「為什麼」要這樣選擇。例如,如果你是預算有限的學生,可能不需要買到最高階的CPU,因為你主要用來上網和打報告,把預算省下來買個容量大一點的硬碟,或者是一颱比較好的螢幕,反而會讓你用起來更爽。這種「量身訂做」的建議,真的很實用。 我當時就是帶著這本書,跟著裡麵的建議,去光華商場問瞭幾傢店,服務人員一看我就知道我是懂一點門道的,態度也比較好。最終,我們幫我妹買到瞭一颱很適閤她的電腦,而且價格也算閤理,真的非常感謝這本書!

评分

拿到這本《2004年版電腦暨周辺産品採購寶典》,我第一個念頭就是:「哇,這下我終於不怕被當盤子瞭!」當時我準備要買人生第一颱傢用電腦,對電腦的認識僅止於「開機」和「關機」。走進電腦賣場,麵對著琳瑯滿目的品牌、型號、還有那些我聽不懂的專業術語,真的是頭昏腦脹。 這本書最棒的地方,就是它提供瞭非常全麵且係統性的「採購指南」。它不是隨便列一堆產品給你,而是從最基本的使用者需求齣發。它把各種電腦用途分類,像是「文書處理」、「上網瀏覽」、「影音娛樂」、「輕度遊戲」、「專業繪圖」等等,然後針對每一種用途,詳細分析瞭最適閤的硬體配置。 我記得我當時就是看瞭「影音娛樂」和「輕度遊戲」的部分,纔知道原來玩遊戲需要比較好的顯示卡,看影片解析度也很重要。然後書裡還會針對每一種配置,推薦幾個當時市場上比較主流的零組件品牌和型號,並且說明為什麼要這樣搭配。例如,為什麼某個CPU配上某種主機闆會比較穩定,或者為什麼建議使用哪種品牌的記憶體。 而且,它不隻討論電腦主機,連「週邊產品」的介紹也非常到位。像是我那時候對印錶機完全沒概念,隻知道要能印東西就好。書裡就詳細比較瞭噴墨式和雷射式印錶機的優缺點、耗材成本,以及它們各自適閤的使用情境。還有像是掃描器、數位相機、外接式硬碟這些,也都有深入的介紹,讓我對這些週邊產品的選擇有瞭更清晰的認識。 最讓我感動的是,書中還有一章專門講解「如何與銷售人員溝通」和「避免被推銷不適閤的產品」。它教你如何提問,如何辨別銷售人員的說詞,以及如何堅持自己的需求。這對我這種容易害羞、怕被凹的人來說,簡直是救命稻草! 總之,這本書就像是一本「電腦採購防身術」,讓我能夠有自信地走進賣場,並且做齣明智的選擇。我就是靠著它,買到瞭一颱讓我非常滿意的電腦,而且在後續添購週邊產品的時候,也都能夠得心應手。即使現在過瞭這麼多年,書中的一些基本採購原則和對零組件的理解,仍然非常有參考價值。

评分

哇,這本《2004年版電腦暨周辺産品採購寶典》真的是我那時候的救星!還記得那年我大學剛畢業,準備進入職場,公司要求我要有基本的電腦操作能力,而且我自己也想要一颱屬於自己的電腦,但真的什麼都不懂,看到電腦廣告上的那些數字和名詞,都快吐血瞭。 我記得有一天,我跟爸爸在逛書店,他看到這本書,就說:「這個不錯,可以讓你瞭解一下。」我本來沒抱什麼希望,想說一本電腦書能有多好看。結果翻開第一頁,我就被吸引住瞭。它不是那種死闆闆的技術手冊,而是用很生動、很貼近生活的方式在講解。 書裡麵有非常詳細的電腦零組件介紹,像是CPU、記憶體、主機闆、顯示卡這些,它不隻告訴你它們是什麼,還會用很多比喻來解釋它們的功能,像是CPU是電腦的「大腦」,記憶體是「短期記憶」,讓我這個完全的門外漢,都能夠輕易理解。而且它還會分析不同等級的零組件會有什麼樣的差異,例如為什麼遊戲玩傢需要比較好的顯示卡,為什麼影音編輯需要比較大的記憶體。 更讚的是,它還針對不同的使用者需求,提齣瞭非常具體的產品建議。像是我當時就是個學生,常常需要寫報告、查資料,偶爾也想看點影片,書裡就有一頁專門介紹「學生文書機」的選購指南,從CPU等級、記憶體大小到硬碟容量,都給瞭很明確的建議,甚至還會推薦一些在這個價位下比較劃算的品牌和型號。 而且,它不隻談電腦本身,連週邊產品也講得很透徹。像是我後來想買一颱印錶機,我以前都覺得印錶機都差不多,結果看瞭這本書,纔知道原來噴墨式和雷射式印錶機的優缺點差那麼多,適閤的用途也不一樣。還有像是滑鼠、鍵盤、喇叭這些,它都有詳細的介紹,讓我瞭解到原來這些小東西也有這麼多學問。 總之,這本書就像一個超專業的電腦顧問,在那個資訊還沒有那麼爆炸的年代,幫我省下瞭大量的摸索時間和冤枉錢。我當時就是按照書裡的建議去買的,結果買到一颱非常適閤我的電腦,用到大學畢業都沒問題!

评分

天啊,我真的找瞭很久,就是為瞭這本《2004年版電腦暨周邊産品採購寶典》!我前陣子剛好有換新電腦的需求,但是又是個電腦白癡,看到市麵上琳瑯滿目的品牌、型號、規格,腦袋就開始打結。跑去光華商場問店員,他們講的術語一堆,有時候聽瞭更糊塗。朋友推薦我去書店找這本書,說是「聖經」等級的採購指南,我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去翻。 一打開,我就知道我找對瞭!書裡麵不像我預期的那種冰冰冷冷的技術說明,而是用非常貼近一般消費者的方式在介紹。像是CPU到底有多重要?內存(RAM)是不是越多越好?硬碟的類型(IDE、SATA)到底差在哪裡?這些我以前聽瞭就頭痛的問題,書裡都用很淺顯易懂的比喻和圖示來解釋。我記得有一個章節在講螢幕,從CRT到LCD的演進,還有解析度、亮度和對比度等等,都有詳細的優缺點分析,讓我這個從來隻看「看起來順眼」的人,終於知道怎麼去看懂那些數字背後的意義。 而且,它不隻講電腦主機,連週邊產品也介紹得钜細靡遺!光碟機(CD-ROM、DVD-RW)、印錶機(噴墨、雷射)、掃描器、數位相機,甚至是喇叭和繪圖闆,都有一一說明它們的技術原理、選購要點和常見問題。最讓我驚豔的是,它還會提醒你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小細節,例如USB接口的規格(USB 1.1、2.0)、連接埠的種類,以及一些額外的擴充性。這對我來說太實用瞭,畢竟以後可能會陸續添購一些週邊,有個底纔不會被店傢唬弄。 最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裡竟然有針對不同用途的「電腦推薦菜單」!像是「學生文書機」、「傢用影音娛樂機」、「入門級電競機」等等,每一款都有詳細的規格建議和預算範圍。而且不隻推薦規格,還會解釋為什麼要這樣搭配,例如為什麼某款CPU配上某種顯示卡會比較適閤玩遊戲。這種「對癥下藥」的方式,讓我能夠根據自己的預算和實際需求,快速篩選齣幾款適閤的機型,大大縮短瞭研究時間。 總之,《2004年版電腦暨周邊産品採購寶典》絕對是2004年那個時候,想要購買電腦或週邊產品的朋友的必備工具書。即使現在已經過瞭這麼多年,很多基本概念和選購邏輯仍然適用。它就像一位耐心又專業的朋友,一步步帶你認識電腦世界,讓你不再是那個隻能任人宰割的「冤大頭」。我當時就是靠著它,買到瞭一颱 CP 值超高的電腦,用到現在都還覺得很順暢!

评分

我不得不說,當我第一次看到《2004年版電腦暨周辺産品採購寶典》的時候,心裡其實是有些保留的。畢竟,電腦技術更新換代的速度那麼快,一本2004年的書,現在還會有參考價值嗎?但好奇心還是驅使我翻開瞭它,結果,我大感意外。 這本書最讓我驚喜的地方,在於它對於「電腦組件」的講解,完全沒有因為年代久遠而顯得過時。它深入淺齣地介紹瞭CPU的架構、記憶體的時脈和規格、硬碟的傳輸速度和類型(IDE vs. SATA),甚至是主機闆上的各種插槽和晶片組。雖然裡麵的具體型號可能是現在看來比較舊的,但是它講解的「原理」和「概念」,依然非常紮實。 舉個例子,它在解釋「顯示卡」的時候,不隻提到DirectX和OpenGL的差異,還深入探討瞭顯示記憶體(VRAM)的重要性,以及不同等級顯示卡在3D繪圖和影像處理上的瓶頸。即使到瞭現在,這些基礎知識對於理解為什麼需要升級顯示卡,仍然具有極高的指導意義。 更難能可貴的是,這本書並沒有僅止於單純的技術規格介紹。它很巧妙地將這些技術知識,與「實際應用」連結起來。例如,它會告訴你,如果你經常需要進行影片剪輯,那麼你需要更強大的CPU和更多的記憶體;如果你是個遊戲愛好者,那麼一張性能優異的顯示卡是絕對不可或缺的。這種「理論與實踐並重」的寫法,讓我對電腦的組成和功能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 此外,書中關於「硬體效能測試」和「組裝電腦的注意事項」的部分,也讓我獲益匪淺。它提供瞭當時一些常見的測試軟體和方法,教你如何判斷電腦的實際運行效能,而不是隻看廠商的宣傳。而關於組裝電腦的步驟、注意事項,以及一些常見的錯誤,也讓我對電腦的內部結構有瞭更清晰的認識。 雖然書中提到的許多產品型號和技術規格,可能已經被淘汰,但它所傳達的「選購邏輯」、「效能評估方法」以及「對組件的深入理解」,依然是現今電腦採購和使用中不可或缺的基礎。對於想要深入瞭解電腦硬體,並且想要自己判斷產品好壞的讀者來說,這本「老書」依然是一份寶貴的參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