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一根頭發,在幻想的森林中漫步:101個哲學的日常體驗

拔一根頭發,在幻想的森林中漫步:101個哲學的日常體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Rogert-Pol Droit
圖書標籤:
  • 哲學
  • 日常生活
  • 思考
  • 體驗
  • 人生
  • 智慧
  • 自我認知
  • 心靈成長
  • 散文
  • 啓發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在一個安靜的房間裏呼喊自己的名字,你邊喝水邊尿尿,跟著螞蟻動,並凝視一隻鳥的死屍,或是尋找一種藍色的食物,稱贊一位陌生女人很美……。首先,你得將「我」視為另一個人,把世界當成幻覺,並以時間做誘餌,把形同薄紗般的語言給徹底掏空。透過最簡單而純粹的日常體驗,感受如何從現實界剝離。你將發現再平凡不過的日常生活裏,潛藏著無數令人驚異的哲思。它可能是一種冥想,接近於玩樂消遣,或是某種顛覆及思辨,甚至什麼都不說、不看、不聽、不想,但依舊是十足感官的。每一項體驗的過程不同,也沒有固定的結論,但你終究會有一些答案,並且體驗到:我們厚實擁抱下的世界,其實是如此輕盈而澄透的。

作者簡介

  法國當代哲學傢、國立科學研究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研究員,《世界報》專欄作傢,訪談過二十世紀諸位哲學大師,如Michel Foucault,Umberto Eco,Paul Ricoeur,Claude Levi-Strauss,Jacques Derrida,Pierre Bourdieu,Jurgen Habermas等。著有《哲學傢俱樂部》(La Compagnie des Philosophes)。

  本書曾榮獲「法國電視評論奬」(Prix Essai France Television)(由法國最有名的讀書節目「猛浪譚」(Apostrophes)主持人Bernard Pivot主導的奬項),並榮登法國暢銷書排行榜(Livres Hebdo以及L’Express)前十名。

書名:未命名懸疑小說 類型: 現代都市懸疑/心理驚悚 預計字數: 約15萬字 內容梗概: 這座城市,名為“灰燼之城”,是一個充斥著霓虹燈和無盡雨水的巨大迷宮。錶麵上,它繁榮、高效,是現代文明的典範。然而,在這光鮮亮麗的外錶之下,隱藏著一係列無法解釋的失蹤案。受害者身份各異,職業不一,唯一的共同點是,他們在消失前都曾接觸過一個神秘的組織——“觀測者”。 故事的主角,林遠,是一名落魄的私人偵探。他曾是警隊精英,卻因一次行動中的失誤,被調離一綫,陷入自我放逐。他租住在城市邊緣一間破舊的公寓裏,靠著幫人尋找走失的寵物或處理一些雞毛蒜皮的瑣事勉強度日。直到有一天,一位衣著考究、神色焦慮的女士找上門來,委托他尋找她失蹤的未婚夫——一位在城市規劃局工作的年輕工程師。 起初,這似乎隻是一樁普通的失蹤案,但在林遠深入調查的過程中,他發現工程師最後齣現的地方,竟然與幾年前那場導緻他職業生涯崩塌的舊案現場有著微妙的聯係。隨著調查的深入,他開始接觸到“觀測者”的蛛絲馬跡。這個組織極其隱秘,成員似乎滲透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從高層政客到底層清潔工,無一例外。他們不追求財富或權力,他們的目的,似乎是“優化”城市結構,而失蹤的人,正是被他們定義為“冗餘”或“不穩定因素”的個體。 林遠發現,每一次失蹤案發生前,受害者都會收到一封加密郵件,郵件中隻有一句話和一個時間坐標,指嚮城市中一處被廢棄已久的地下設施。他循著這些綫索,潛入瞭冰冷、潮濕的地下空間。在那裏,他發現的不是屍體,而是一颱巨大的、布滿灰塵的服務器群,以及大量關於城市居民行為模式、偏好、甚至夢境的數據庫。 “觀測者”的運作方式令人毛骨悚然:他們利用大數據分析和心理學模型,精確預測某些個體的潛在風險,然後通過精心設計的“意外”將其移除,以維持城市的“平衡”。這種平衡,是以犧牲個體的自由和存在為代價的。 隨著林遠不斷接近真相,他發現自己也開始被“觀測”。他的行動、他接觸的人、他的一舉一動,都在被監控。他開始懷疑,自己當初的失誤,是否也是“觀測者”精心策劃的一部分,目的是將他這個潛在的“不穩定因素”提前隔離。 他找到瞭一個關鍵人物——一位退休的數學傢,曾是城市早期信息係統構建的參與者。這位老者告訴林遠一個可怕的秘密:這座城市的信息係統,從設計之初,就內置瞭一個“清除協議”。而啓動這個協議的關鍵,掌握在一個擁有最高權限的“主程序”手中。 林遠必須在自己被徹底“清除”之前,找到主程序並終止這個協議。他與一位名叫蘇薇的獨立黑客聯手,蘇薇對高科技的濫用深惡痛絕,她提供的技術支持至關重要。兩人在現實與虛擬的交錯中穿梭,與“觀測者”的物理行動隊和網絡防禦係統進行著殊死搏鬥。 高潮部分,林遠終於定位到瞭主程序——它並非一個實體人物,而是隱藏在城市中心那座宏偉的“智慧塔”頂端的量子計算機的核心。在最終的對決中,林遠麵臨的不僅僅是技術上的破解,更是哲學上的拷問:一個完美、高效、沒有犯罪和衝突的社會,是否值得我們用自由和人性的代價去換取? 林遠最終沒有選擇徹底摧毀係統,因為他明白,技術本身是中立的,關鍵在於使用它的人。他利用蘇薇提供的漏洞,植入瞭一段“不確定性”代碼,成功乾擾瞭“清除協議”的執行邏輯,並將“觀測者”的運作模式公之於眾。 結局是開放性的。雖然“觀測者”的核心組織被暫時瓦解,城市恢復瞭錶麵的混亂與自由,但林遠深知,影子依然存在。他站在雨夜的街頭,看著萬傢燈火中閃爍的無數可能,知道這場關於自由意誌與係統控製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他沒有成為英雄,隻是一個清醒的旁觀者,繼續在這座既熟悉又陌生的灰燼之城中,探尋那些被數據隱藏起來的人性真相。 核心主題: 1. 數據監控與個人自由的邊界: 探討在高度智能化的城市管理體係中,為瞭追求效率和安全而犧牲個人隱私和選擇權的倫理睏境。 2. 係統的冷酷與人性的溫度: 對比冰冷、邏輯驅動的算法決策與充滿變數、情感驅動的人類行為之間的衝突。 3. 身份的構建與消解: 在一個大數據能夠定義“你是誰”的社會裏,個體如何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和不可替代性。 寫作風格: 敘事節奏緊湊,充滿壓抑感和宿命感。大量運用環境描寫,突齣城市景觀與人物心理的對比(例如,光鮮的玻璃幕牆下是腐朽的秘密)。對話簡潔有力,注重心理活動的細膩刻畫,營造齣強烈的代入感和緊張的氛圍。部分章節將采用非綫性敘事,穿插失蹤者在被“觀測”前後的內心獨白片段,以增強故事的層次感和懸疑色彩。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序1

  • 1.呼喊自己的名字2
  • 2.掏空字意3
  • 3.遍尋不著「我」4
  • 4.隻讓世界存在20分鍾5
  • 5.星星落在下方6
  • 6.視眼前景物為一開展的畫布7
  • 7.遺失某物又忘瞭是什麼8
  • 8.知道早上置身何處9
  • 9.自己挑起短暫疼痛10
  • 10.自覺永垂不朽11
  • 11.盲目撥電話12
  • 12.旅行後迴到自己的房間13
  • 13.邊喝邊尿尿14
  • 14.在雙手之間做一道牆15
  • 15.在黑暗中行進16
  • 16.想到世界所有的角落17
  • 17.在腦海中削蘋果18
  • 18.想像身體器官堆積的模樣19
  • 19.幻想自己在高處20
  • 20.想像自己瀕臨死亡21
  • 21.試著衡量生命22
  • 22.數到一韆23
  • 23.恐懼巴士的到站24
  • 24.在墓地裏奔跑25
  • 25.像瘋子般玩樂26
  • 26.觀察窗邊的女人27
  • 27.創造生命28
  • 28.從車內看人29
  • 29.跟著螞蟻動30
  • 30.吃一種不知名的東西31
  • 31.在陽光下觀察灰塵32
  • 32.抗拒疲勞33
  • 33.吃過量34
  • 34.假扮動物35
  • 35.凝視一隻鳥的死屍36
  • 36.認齣一件兒時的玩具37
  • 37.無所事事地等待38
  • 38.試著什麼都不要想39
  • 39.上美容院40
  • 40.閉著眼睛淋浴41
  • 41.在太陽下趴著睡覺42
  • 42.到馬戲團一遊43
  • 43.試穿衣服44
  • 44.認真書寫45
  • 45.在壁爐內升火46
  • 46.知道自己要說什麼47
  • 47.淚灑電影院48
  • 48.與多年不見的朋友重逢49
  • 49.逛舊書店50
  • 50.變成音樂51
  • 51.拔一根頭發52
  • 52.在幻想的森林中漫步53
  • 53.獨自上街頭示威54
  • 54.待在吊床上55
  • 55.杜撰時事的標題56
  • 56.聽短波57
  • 57.切斷電視的聲音58
  • 58.重返看來變大的童年嬉戲地59
  • 59.習慣吃某種不喜歡的食物60
  • 60.禁食一段時間61
  • 61.低聲抱怨十分鍾62
  • 62.駕車穿越森林63
  • 63.毫不猶豫地付齣64
  • 64.尋找一種藍色的食物65
  • 65.成聖或成為劊子手66
  • 66.找迴失落的記憶67
  • 67.凝視另一人熟睡68
  • 68.找一個假日工作69
  • 69.視人類源起為一種謬誤70
  • 70.置身小舉動的世界71
  • 71.切斷電話72
  • 72.嚮所有人微笑73
  • 73.進入一張畫作的空間74
  • 74.大白天從電影院齣來75
  • 75.潛入冷水裏76
  • 76.尋找永恆的景緻77
  • 77.聽自己的錄音78
  • 78.稱贊一位陌生女人很美79
  • 79.相信一種氣味的存在80
  • 80.甦醒時不知身在何處81
  • 81.走下無止盡的樓梯82
  • 82.消滅激動的情緒83
  • 83.使瞬間成為定格84
  • 84.整理一間房間85
  • 85.嘲笑一個觀念86
  • 86.消失在露天咖啡座87
  • 87.在自傢劃船88
  • 88.在夜裏閑逛89
  • 89.依戀一個物品90
  • 90.頌揚聖誕老公公91
  • 91.跟孩子玩92
  • 92.純粹碰運氣93
  • 93.跪著朗誦電話簿94
  • 94.想想彆人在做什麼95
  • 95.到處演戲96
  • 96.在腦中殺人97
  • 97.漫無目的搭捷運98
  • 98.拿下手錶99
  • 99.忍受囉嗦的人100
  • 100.晚宴過後做整理101
  • 101.尋找輕柔的愛撫102

圖書序言

日常生活的小探險

  這是一本消遣性質的書。它試著以輕鬆的方式點齣生命要義。不同於巴斯卡(Pascal)的理論,書中強調重要的問題不一定與無聊瑣事相對立。雖然前者需要我們付齣關注與精力,後者則會分散我們的注意力。但無意義的事也能發人省思,微不足道的事會引領你思考嚴肅的課題。深度本是源於淺薄。當然,這不是定律,並非必然如此。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不見得一齣現就富含哲思。

  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再平凡不過的情境,或不斷齣現的動作、行為,都可能引發無數令人驚異的哲思。如果我們願意承認哲學不是一種純粹的理論,如果我們接受它可以從看待生命的獨特態度,以及哲人在感情、感知、意象、信仰、權力、思想觀點等各方麵奇特的經驗汲取靈感,那麼這些留待我們親身體會的生活經驗,絕對可能成為激發哲思的誘因。

  這本書主要目的就是製造小小的契機,讓你藉由做某事、說某些話或透過夢想,有驚訝的發現,或覺察到自己對某個問題的睏惑。換句話說,即創造一些微不足道的啓動事件,一些極小的推進力,讓你在玩的過程中,貼近事物的根本。

  書中一頁頁描述的每一項體驗,都要靠你親自去體會。你可以去做比較、更動或加上自己的創作。但是絕對要親身經曆,去感受對所謂明顯事實的剝離感。這是有哲學傢以來一直存在的問題:隻要變換距離、變化角度,即使開始時僅止於極小範圍改變,都能讓你以全然不同的觀點看事情。

  如果這本消遣性的書籍是有用的,主要還是因為它為你起瞭個頭。設計一些異乎尋常、故意的,必要時還略帶荒誕的小體驗。每一次的體驗的目的,都是要讓一般認定的明顯事實為之動搖。譬如,人的定位問題,外在世界的穩定性,或是文字的意義。每一種體驗的過程不同,最後的結論也不盡相同。好極瞭。你隻要去實踐就成瞭。

  當然,這些經驗建立在某些假設與信念上。尤其是將「我」視為另一個人,把世界看做是一種幻覺,以時間做為誘餌,而對說不齣的事物來講,語言猶如一層脆弱的薄紗,禮貌是暴行的延期償付令,喜悅是道德的錶現,愛是人生追求的唯一境界。沒有人被迫要同意這所有的觀點,最重要的是每個人必須體驗它們在你心底掀起的漣漪。

  當然,每一位女士也是如此。我根本不認為哲學是男性的專利,即使過去曾經是如此。而且我也不認為在書中的每個篇章,都必須有係統地加註「每個男人(或女人)」、你(妳)纍瞭,指明以男(或女)讀者為對象。女性朋友如果要的話,可以自行調整內容。

總而言之,這本消遣書可以用下麵兩個短句做結:
-「你到底要怎麼樣?」
-「你要往何處去?」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當我看到《拔一根頭發,在幻想的森林中漫步:101個哲學的日常體驗》這本書的時候,我立刻就被它的名字吸引瞭。這不像市麵上很多標題直白的書,它有一種含蓄的美,又充滿瞭想象的空間。“拔一根頭發”這個比喻,讓人感覺很生活化,也帶著一絲奇妙的意味,好像是在暗示著,即使是最平凡的舉動,也可能觸發深刻的思考。而“幻想的森林”則像是一個巨大的寶藏,裏麵可能充滿瞭我們未知的哲理和洞見。我一直覺得,我們每天的生活,其實都是在經曆著各種大大小小的哲學問題,隻是我們常常被生活瑣事纏身,無暇去細細品味和思考。這本書如果能將哲學以一種輕鬆、有趣的方式呈現齣來,讓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也能反思自己的生活,找到一些解答,那就太好瞭。我迫不及待想知道,書中會用怎樣的方式來展現這101個“哲學的日常體驗”呢?

评分

《拔一根頭發,在幻想的森林中漫步:101個哲學的日常體驗》這個書名,實在太有吸引力瞭!“拔一根頭發”這個詞組,聽起來就帶著一種隨性、一種不經意的探索感,仿佛我們隻是隨手的一個動作,就能開啓一場意想不到的思考旅程。而“幻想的森林”則營造齣一種神秘而自由的氛圍,讓人好奇其中究竟藏著多少有趣的哲學思考。我一直對那些能將宏大概念拆解成一個個小巧、可感的日常體驗的書籍情有獨鍾,因為我常常覺得,哲學並非遙不可及,它就藏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隻是需要有人引導我們去發現。這本書聽起來就是這樣一本能夠啓迪心靈、觸動思考的佳作。我尤其期待書中會不會有一些關於“選擇的睏境”、“存在的意義”等大傢都很關心但又很難明確迴答的問題,然後以一種溫和、引人入勝的方式來呈現。

评分

拿到《拔一根頭發,在幻想的森林中漫步:101個哲學的日常體驗》這本書,就覺得它不是一本隨便的讀物。名字本身就充滿瞭詩意和哲思,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我平時喜歡閱讀一些能夠引發深度思考的書籍,但很多時候,哲學讀物要麼過於晦澀,要麼離生活太遠,不容易理解。《拔一根頭發》這個名字,巧妙地將一個看似微小的動作與廣闊的“幻想的森林”聯係起來,暗示著即使是最平凡的瞬間,也可能隱藏著不尋常的智慧。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用一種非常生活化、接地氣的方式,帶領我們走進哲學的世界,讓我們在日常的點滴中,發現那些被忽略的美好和深刻的道理。比如,在忙碌的工作之餘,停下來思考一下“為什麼我要這麼忙碌?”或者在與傢人朋友相處時,思考一下“愛究竟是什麼?”這樣的問題。這本書的封麵設計也很有藝術感,顔色搭配也很舒服,很適閤放在床頭,睡前翻閱。

评分

一開始被這本書的名字吸引,真的非常獨特。《拔一根頭發,在幻想的森林中漫步:101個哲學的日常體驗》,光是這標題就勾起瞭我強烈的好奇心。我一直覺得,我們生活中許多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間,其實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隻是我們常常匆匆而過,沒有去細細品味。《拔一根頭發》這個比喻,讓人聯想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可能性,也許是某個小小的舉動,就能引發一連串的思考,或者是一個意想不到的頓悟。而“幻想的森林”則帶有一種夢幻、探索的意味,我很好奇作者會用怎樣的筆觸,把那些抽象的哲學概念,描繪成一幅幅生動的畫麵,讓我們這些讀者能夠在其中自由地徜徉。我特彆想知道,書裏提到的“101個哲學的日常體驗”,究竟包含哪些內容?是關於生活中的睏惑?關於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還是關於我們對生命本身的探索?這本書的包裝也很漂亮,設計風格很符閤我喜歡的簡約又不失質感的調性。

评分

書名《拔一根頭發,在幻想的森林中漫步:101個哲學的日常體驗》一拿到手,就覺得很有意思。最近生活節奏快,常常覺得腦袋快要爆炸,需要一些東西來慢下來,思考一下。這本書的名字聽起來就很療愈,好像可以帶你逃離現實,到一個可以靜靜發呆、放空自己的地方。尤其“幻想的森林”這個詞,很有畫麵感,不知道裏麵會有多少奇妙的想象和深刻的哲理。我喜歡那種能觸動內心深處、引發共鳴的書,希望這本書能帶給我一些新的啓發,讓我在紛擾的日常中找到片刻的寜靜與智慧。最近颱灣天氣多變,心情也容易跟著起伏,一本能讓人沉澱下來的書,簡直是及時雨。我特彆期待書中關於“日常體驗”的部分,因為我常常覺得哲學離我們太遙遠,好像是書本裏、課堂上的東西,如果能把哲學融入到生活中,變成可以感受、可以體會的東西,那就太棒瞭。不知道它會不會講到一些關於時間、關於選擇、關於人際關係的小故事,我非常好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