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淺白易懂,讀者閱讀本書,可以瞭解英國大革命結束後,動盪的建設時代如何孕育瞭這種敏銳、通透而務實的思想,並用這位著名思想傢的生活經驗之結晶充實自己的人生。
作者簡介
靳希平
1949年生,陝西人。1972 年入讀北京大學哲學係任教,1975 年畢業留校1982年赴德國 Tuebingen 大學留學,獲哲學碩士學位。現為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西方哲學專業博士生導師、西方哲學教研室主任、現象學文獻館館長。所掌握的語言包括:德語、英語、古希臘語等。著作有《海德格爾早期思想研究》、《亞裏士多德傳》。譯著有《海德格爾傳》等。
這是一本讓我重新審視“自由”這個詞的書。我們經常掛在嘴邊,也常常覺得理所當然,但真正去追溯它的源頭,瞭解它的內涵,卻發現並沒有那麼簡單。這本書帶領我深入洛剋的思想世界,去理解他對於“自由”的定義,以及這種自由是如何與“理性”和“自然法”緊密聯係在一起的。洛剋認為,真正的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受自然法的約束,並能夠在法律的框架內行動。這與我們現在理解的“法律麵前人人平等”的精神,不謀而閤。書中在講解洛剋關於“財産權”的論述時,也讓我豁然開朗。他不僅僅是強調瞭勞動創造價值,更重要的是,他將財産權視為一種自然權利,與生命和自由同等重要。這種對財産神聖性的闡述,為後來的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提供瞭重要的理論支撐。讀到這些部分,我能清晰地看到洛剋的思想是如何影響瞭美國獨立宣言,以及後來西方世界的政治製度。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打開瞭我理解西方政治思想史的一扇大門,讓我看到那些塑造瞭我們今天世界的思想火花。
评分這本書對於理解西方現代政治的演進,簡直是不可或缺的一塊拼圖。我尤其被書中對洛剋“有限政府”思想的闡述所吸引。洛剋並非否定政府的存在,而是強調政府的權力應該是被約束的,其閤法性來源於人民的同意,並且是為瞭保護人民的權利而存在的。他提齣的“分權”思想,雖然不如後來的三權分立那樣具體,但其核心理念,即防止權力濫用,已經非常清晰。書中對洛剋“革命權”的論述,更是讓我印象深刻。他認為,當政府違背瞭人民的托付,侵犯瞭人民的自然權利時,人民就有權利反抗甚至推翻它。這是一種多麼強大的思想武器,它賦予瞭人民最終的權力,也為後世的民主革命提供瞭理論依據。讀完這本書,我纔真正理解,為什麼洛剋被譽為“自由主義之父”。他的思想不僅僅是理論,更是行動的指南,是塑造現代民主世界的強大力量。
评分老實說,我之前對洛剋的認識,停留在教科書上那些片段式的介紹,總覺得他的思想太過“高高在上”,離我們普通人的生活有些遙遠。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作者用一種非常平實、親切的語言,將洛剋的復雜哲學觀“翻譯”成瞭我們能夠理解的語言,而且是通過他具體的著作,比如《政府論》和《人類理解論》,一點一點地剖析,而不是泛泛而談。尤其是他在講解洛剋的“白闆說”時,簡直把我之前對“天生注定”的一些刻闆印象都打破瞭。洛剋認為人的心智就像一張白紙,所有的觀念和知識都來源於後天的經驗,這不僅是對認識論的一次革命,更重要的是,它為教育和個人成長提供瞭無限的可能性。書中還詳細闡述瞭洛剋對於“個人”的強調,這在我看來,是理解現代社會一切的基礎。他認為個人是社會和政治的齣發點,而不是集體或國傢的附屬品。這種對個體的尊重和賦權,即使放在今天,也依然是我們需要不斷反思和實踐的。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洛剋,更是關於我們如何認識自己,如何理解我們所處的社會,如何構建一個更公正、更自由的世界。
评分厚重的一本書,捧在手裏就有一種安定感。印象中「洛剋」這個名字,總是跟啓濛運動、自由主義那些大名鼎鼎的概念脫不瞭乾係,但具體他到底說瞭些什麼,對後來的思想脈絡有什麼影響,我一直覺得有點模糊。直到翻開這本書,纔發現原來這些抽象的理論,可以如此生動地被解讀。作者在梳理洛剋思想體係的時候,並沒有一味地堆砌學術術語,而是通過大量的曆史背景鋪墊,以及對洛剋生平的細緻描繪,讓我們能夠理解他思想的形成並非空中樓閣,而是對當時社會現實的迴應。比如,關於他的天賦人權和自然法理論,書中不僅僅是解釋瞭“人人平等”、“生命、自由、財産”這些核心觀念,更深入地探討瞭洛剋是如何從自然狀態推導齣這些權利的,以及這些權利在當時的社會語境下,是如何具有顛覆性的。讀到這裏,我纔真正體會到,為什麼說洛剋是現代政治哲學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思想就像一顆種子,播撒在西方世界的土壤裏,最終長成瞭參天大樹,庇護瞭後世無數關於民主和人權的運動。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乏人文的關懷,讓一個古老而重要的思想傢,重新鮮活起來,走進瞭我的書房,也走進瞭我的思考。
评分我一直對哲學類的書籍有些敬畏,總覺得它們晦澀難懂,難以消化。但這次讀這本書,真的給瞭我很大的驚喜。作者在解讀洛剋的《人類理解論》時,沒有把重點放在那些復雜的認識論辯證上,而是著眼於洛剋如何從根本上挑戰瞭當時普遍存在的“天賦觀念”。他通過大量的論據,說明瞭我們所有的知識都源於感覺和反思,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塑造自己思想的能力。這一點對我來說,意義重大。這不僅僅是對舊有思維模式的挑戰,更是對個人能動性的肯定。書中還深入探討瞭洛剋關於“個人同一性”的觀點,即是什麼讓我們在經曆瞭時間的流逝後,仍然是我們自己?他的解答,不是基於物質的延續,而是基於意識的連續性。這讓我開始思考,真正的“自我”究竟是什麼。這本書讓我覺得,哲學並非隻是紙上談兵,它能夠深入到我們最核心的思考,幫助我們理解“我是誰”、“我從哪裏來”等根本問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