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不太論資曆,但屈指一算,我學佛也快十年瞭。
皈依後,我匆匆來到美國。剛來兩年裏,除瞭奉行師父--真華上人的臨行贈言:「老老實實唸佛」,我實在沒有時間讀佛經或看佛書。但因緣不可思議,我在洛城法印寺遇見幾位善知識,繼而組辦「美國佛教弘法中心」,纔在餘暇譯佛書和寫作,一直持續到現在。
最近一年,我特彆留神世上發生的各種現象,到底跟佛法有什麼關係?換句話說,我一麵仔細地生活,一麵觀察佛法與生活的關係。因為我對佛學沒有深入研究,實修功夫也不足,自然在這方麵的觀察也不夠周密和精闢。
不過,這些散文內容,都是我自己體驗佛法的心得,談不上知見或正見,隻是拋磚引玉,想引起更多大德們來談論佛法,尤其是生活性的佛教內容,便於接引初機者和想要學佛的有緣人。
因為我學佛後,一直住在加洲洛杉磯,沒有機緣參訪國內的高僧大德,聆聽他們的教誡和關示,始終覺得是一大憾事。不過,我卻有更多機會接觸異教徒,尤其是基督教與天主教徒,反而常常有比較教義和辯論的機會,結果,讓我更慶幸自己選擇瞭正確的信仰,也能體驗到佛法的殊勝與奧妙。
依我的淺見,佛教將來在美國的發展空間不會比在東方社會遜色。愈重視理性和知識的社會,愈能襯托佛教的殊勝、偉大,因為佛教的內涵豐富正確,將受到文明人的喜愛與擁護,自然不在話下。怕的是,沒有人纔來弘揚而已。
起先,我比較熱衷佛書閱讀,喜愛究竟教理,直到自己發覺讀經研究,沒有解除多少煩惱,經過一番反省,始知自己陷入知識論裏,變成一個佛學研究者。於是,我趕緊掉頭,轉嚮生活化的佛教。結果,纔發現法喜充滿的感覺,原來齣自「信受奉行」。
本著野人獻曝的心情,謹把這些心得提供給初學佛的同修,希望一塊兒來享受法喜,豐富人生。
學佛中,我很感激新竹福嚴佛學院師生的接引和栽培,在洛城時,「弘法中心」的同修們多方鼓勵與提攜,尤其,本書能夠齣版,幸濛大展齣版社蔡森明居士協助,都令我感激不盡。
“佛法殊勝嗎?” 這個書名,有一種讓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的魔力。在颱灣,宗教的多元化造就瞭許多有趣的文化現象,而佛教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它的影響力滲透到藝術、建築、節日習俗等各個層麵。我個人對佛教的藝術和儀式非常著迷,但我對教義本身的理解卻相對有限。 如果這本書能從一個比較宏觀的角度,梳理佛法的發展脈絡,介紹一些重要的佛陀教誨,或者是一些曆代高僧大德的修行故事,那我會非常感興趣。 我尤其希望能瞭解,佛法是如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被解讀和實踐的。 畢竟,我們所處的颱灣,本身就是一個融閤瞭中華文化和西方影響的獨特環境。 如果這本書能告訴我,在這樣的環境下,如何去理解和實踐佛法,找到屬於我們自己的修行之路,那將是一本非常有價值的書。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雖然沒有直接點破內容,但“佛法殊勝”這四個字,本身就帶著一種探索的邀請。颱灣的佛學氛圍濃厚,大小寺廟遍布,佛法早已融入我們的生活,成為一種心靈的寄托,也是一種文化符號。所以,讀到這樣的書名,自然會讓人好奇,作者究竟會從哪個角度來探討“殊勝”? 是從曆史的演變,還是教義的精髓? 亦或是從現代社會的角度,探討佛法如何給予我們內心的安寜與指引? 我個人一直對佛陀的慈悲精神深感敬佩,也常常在忙碌的生活中,試圖尋找片刻的寜靜。如果這本書能帶領我更深入地理解佛法的智慧,並將其應用到日常生活中,那將是非常寶貴的收獲。我期待的是一種能夠啓發思考,而非簡單的說教。 畢竟,佛法講究的是“信、解、行、證”,光有“信”是不夠的,還需要“解”和“行”,最終纔能達到“證”。希望這本書能在我探索佛法之路上,點亮一盞明燈,讓我看到更廣闊的風景。
评分光看書名“佛法殊勝嗎?”,就覺得這本書的作者一定是個很有想法的人。在颱灣,大傢對“殊勝”這個詞並不陌生,它常常齣現在佛教的場閤,用來形容某種功德、境界的非凡。所以,看到這個書名,我會立刻聯想到,作者是否在探討佛法與其他的修行法門,或者說,佛法在麵對當今社會種種問題時,是否真的具有一種獨特的、無法替代的優勢? 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些超越錶麵功夫的深度分析,而不是流於形式的宣傳。 比如,它是否會去探討佛法所倡導的“緣起性空”的智慧,如何能夠幫助我們理解因果報應,從而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命運? 或者,它是否會深入闡述“慈悲喜捨”的四無量心,如何纔能真正地在人與人之間實踐,化解矛盾,促進和諧? 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指導,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真正體會到佛法的“殊勝”之處。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聽起來就像一位老友在輕鬆地談論一個深奧的話題。颱灣的許多長者,對佛法有著深厚的感情,他們常常在早晨或傍晚,在佛堂裏虔誠禮拜,或是在公園裏練習佛門禪修。我猜想,這本書也許會以一種非常貼近生活化的語言,去闡述佛法的精妙之處,而不是用晦澀難懂的術語。 就像我奶奶常說的,“拜佛拜心,拜心最重要。” 如果這本書能告訴我,如何將佛法的心念,融入到我們每一個呼吸、每一個行動中,讓佛法不再隻是寺廟裏的教義,而是活生生的生活智慧,那將是我最期待的。 我希望它能迴答一些我內心深處長久以來的睏惑,例如,麵對生死離彆,我們應該如何釋懷? 如何在紛擾的世界中,保持一顆平靜安詳的心? 如果能從一些 relatable 的故事或案例入手,那就更好瞭。
评分“佛法殊勝嗎?” 這個書名,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一種辯論式的探討。在颱灣,各種宗教信仰並存,佛教作為其中一支,其教義的普適性和超越性,常常被拿來與其他的哲學體係或宗教思想做比較。我很好奇,作者是否會在這本書裏,深入剖析佛法與其他思想流派的異同,從而突顯佛法的獨特之處? 尤其是在麵對現代社會的種種挑戰,如物欲橫流、人際關係疏離、精神壓力倍增等,佛法是否能提供一種有效的解決之道? 我個人覺得,佛法中關於“無常”、“無我”的觀念,對於現代人來說,具有非常深刻的現實意義。如果這本書能從這些角度齣發,結閤生活實際,給齣一些引人深思的論述,那絕對是一本值得細細品讀的作品。 我也希望能從中學習到一些辯證的思維方式,以及如何用更宏觀的視角來看待世間萬物,從而減少不必要的執著與煩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