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中的故事

壺中的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Mitsumasa Anno
圖書標籤:
  • 故事集
  • 短篇小說
  • 文學
  • 情感
  • 人生
  • 治愈
  • 溫暖
  • 成長
  • 散文
  • 內省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壺中有壺的美麗故事,帶齣驚奇的大數字運算

  以壺中有島、島中有國的方式,展開一連串的數字故事;隨著數目不斷增加,壺裏竟然有3628800個小壺,多麼令人嘖嘖稱奇!

  孩子對2個蘋果、7個小孩這類的數目很容易理解,但如果叫他們數一數捷運裏有多少人?棒球場有多少觀眾,就很難數清楚瞭,更何況壺裏有3628800個小壺呢,3628800到底是多大的數目呢?又是怎麼計算齣來的呢?這就是數學迷人的地方。

  本書想和孩子討論的是「階乘」的數學概念。

  假設現在有A、B、C三個人,想分彆住進甲、乙、丙等三個房間裏,會有多少種方式呢?

  A住進甲房間,B住進乙房間、C住進丙房間,這是一種;A住進甲房間,C住進乙房間、B住進丙房間,這又是另一種…總共有6種方式,怎麼計算呢?
  如果隻有A一人,那麼隻有1種情況,1=1
  如果有AB兩人,那麼就有1×2=2,2種情況
  如果有ABC兩人,那麼就有1×2×3=6,6種情況
  1×2×3=6,這就是所謂的「!階乘」,可以寫成3!
  4!就錶示1×2×3×4=24
  5!就錶示1×2×3×4×5=120
  以此類推,10!就錶示1×2×3×4×5×6×7×8×9×10=3628800
  所以,壺裏有3628800個小壺,就是這樣計算齣來的,不難吧!

作者簡介

安野光雅Mitsumasa Anno

  安野光雅是現代日本兒童美術界中相當重要的一位畫傢,他的作品充滿瞭原創力與想像空間,所以能夠超越國界與文化的差異,深受歐美和日本讀者的喜愛。

  西元1926年,安野光雅生於日本島根縣津和野,因為傢裏經營旅館,往來的客人當中,有許多是周遊各地的畫傢,讓他培養瞭對繪畫的興趣。安野光雅從師範學校畢業後,一開始在傢鄉的小學當美術老師,1967年後纔到東京開始畫傢生涯,自1968年發錶瞭第一本圖畫書「不可思議的圖」後,一直到現在,安野光雅已經設計瞭數十本圖畫書,並獲得瞭許多國際大奬,包括布拉迪斯插畫雙年展金蘋果奬、凱特.格林威奬、布魯剋林美術館奬、波隆那國際兒童插畫展設計大奬,1984年時更獲得瞭素有「兒童文學諾貝爾奬」之稱的國際安徒生插畫傢大奬。

  安野光雅作品最特殊的地方,是他敏捷的思考和縝密的邏輯推理,在處理空間上充分的掌握瞭視覺技巧,將孩子帶入充滿想像空間的世界,也開創瞭兒童圖畫書的新領域。有人問他為什麼選擇圖畫書這行業,他說,他覺得最珍貴的東西是自由,自由的幻想、自由的創作纔是生命真正的內涵;孩子是我們的未來,讓每個孩子都能肯定自己珍貴、獨一無二,更是我們的職責。關心生命的內涵、關心孩子、關心未來就是安野光雅創作的原動力。

  安野光雅喜歡在圖畫書中解釋數學、科學,作品中常常可以發現他和讀者進行著造形和視覺的遊戲,他總是以孩子為本位,用風趣幽默的方式呈現齣數學概念,也融閤瞭想像、自然與人文思想。孩子們學到的不隻是數學或科學,而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得到結果的喜悅,等看完書之後,孩子們一定會高興的大叫一聲:Eureka(我發現瞭)!

  安野光雅作品
  .進入數學世界的圖畫書(生活數學真好玩)
  .10個人快樂的搬傢(生活數學真好玩)
  .奇妙的種子(最美的生活數學故事)
  .壺中的故事(最美的生活數學故事)
  .天動說(真理很重要)
  .跳蚤市場(曆史文化的瑰寶)
  ……

滄海遺珠:失落文明的星圖密碼 作者: 墨泠 齣版社: 鴻濛文創 裝幀: 精裝,附贈手繪星盤復刻圖 頁數: 680頁(正文),附錄80頁 定價: 188.00元 --- 內容簡介: 《滄海遺珠:失落文明的星圖密碼》是一部橫跨考古學、古代天文學、符號學與深度曆史哲學的恢弘巨著。它並非講述一般意義上的探險故事,而是深入探討瞭人類文明早期,那些不為人知卻擁有高度智慧的“前驅者”文明留下的蛛絲馬跡,並試圖破譯他們留給後世的宇宙藍圖。 本書的核心圍繞著一個在學界長期被忽略的謎團展開:為什麼全球不同大洲的古代文明,在距今數韆年到上萬年的時間跨度內,會不約而同地在他們的神話、建築布局乃至祭祀儀式中,嵌入精確到令人難以置信的星體運行規律? 作者墨泠,一位以其嚴謹的田野調查和大膽的跨學科整閤能力著稱的獨立學者,耗費二十年心血,走訪瞭從南美安第斯山脈的隱秘高地到中東沙漠深處的廢棄遺址,收集瞭海量的碑文、壁畫和口述曆史片段。他摒棄瞭傳統考古學中將這些現象簡單歸類為“巧閤”或“宗教想象”的解釋,而是堅信這背後隱藏著一套失傳的、關於宇宙秩序的知識體係——即“星圖密碼”。 第一部分:星辰的低語——遺址與天象的共振 開篇部分,作者細緻入微地描繪瞭幾個關鍵地點的考古發現。例如,在巴爾乾半島某處史前巨石陣的中心軸綫與特定鼕至日齣點的驚人吻閤,並非偶然。墨泠利用先進的古天文模擬軟件,重建瞭數韆年前的夜空景象,證明這些石陣的設計並非指嚮當代的某顆星,而是精確指嚮瞭某一“迴歸年”周期中,某些特定星座的升起角度。 他深入剖析瞭蘇美爾泥闆文書中的“七重天”結構,指齣其並非單純的宗教體係,而更像是一張描繪太陽係軌道動力學的示意圖。同時,書中詳細對比瞭埃及神廟壁畫中描繪的“獵戶座腰帶”與中美洲瑪雅文明中對“昴宿星團”的崇拜,揭示齣不同文明可能遵循著同一個宇宙“時間刻度”。 第二部分:符號的迷宮——失傳的文字與數學基礎 本書的第二捲進入瞭對“密碼”本身的解讀。作者認為,古代文明並非完全依賴口頭傳承,而是運用瞭一種超越語言障礙的“原型符號學”。這些符號,包括幾何圖形、特定的色彩組閤以及音樂的律動,共同構成瞭一種信息載體。 墨泠特彆關注瞭那些被認為是“裝飾性”或“巫術性”的符號集群。通過交叉比對波斯尼亞地下遺跡中的螺鏇圖案與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的圖騰,他構建瞭一個“原型符號對譯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對一種被稱作“原點符號”(The Primal Nexus)的解析。這個符號在不同的文化中,都代錶著“運動的中心”或“初始爆發點”,而本書考證,這個“中心”的數學坐標,恰好對應瞭數萬年前銀河係中心附近一次引力擾動的預測點。 第三部分:時間之外的對話——文明的興衰與預警係統 全書的高潮部分,作者將焦點從“他們知道什麼”轉嚮瞭“他們想告訴我們什麼”。如果這些文明真的掌握瞭如此高深的宇宙知識,那麼他們的突然衰落,是否也與這種知識體係有關聯? 墨泠提齣瞭一種極具爭議性的理論:這些失落文明並非自然滅亡,而是主動地、基於對宇宙周期性災害的預知,選擇瞭一種“休眠式”的文化封存。他們留下的星圖,不僅是記錄,更是一種預警機製。書中詳盡分析瞭特定恒星周期與地球磁場波動、地質活動之間的微妙關聯。他引用瞭少量未經證實但極具說服力的地質學證據,暗示瞭人類曆史上的幾次“大洪水”或“文明斷裂期”,可能與特定的天體事件相吻閤。 本書的獨特價值: 《滄海遺珠》的魅力在於其無畏的求證精神和嚴密的邏輯架構。它避免瞭對“外星人乾預”的簡單臆測,而是將目光投嚮瞭人類自身潛能的極限。作者沒有給齣最終的“答案”,而是提供瞭一套觀察古代世界的全新透鏡,引導讀者重新審視我們自以為瞭解的“曆史”。閱讀本書,如同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拾起一塊塊閃耀著遠古智慧的碎片,拼湊齣人類文明在宇宙尺度下的真實位置。 這不僅是一本學術著作,更是一場思想上的朝聖之旅,邀請每一位對未知懷有敬畏之心的讀者,共同仰望星空,聆聽那來自遠古的、關於時間與永恒的宏大敘事。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我纔剛入手,還在慢慢品讀中,但已經迫不及待想分享一下初期的感受瞭。它的敘事風格非常獨特,不是那種直白的講故事,而是像是在娓娓道來,字裏行間充滿瞭作者的個人情感和思考。我感覺作者就像是一位老朋友,在跟我分享他的生活經曆,或者是一些他觀察到的社會現象。我喜歡這種不急不緩的節奏,能讓我有時間去消化每一個字句,去體會其中的深意。我特彆注意到作者在描繪一些場景時,用詞非常精準,畫麵感極強,仿佛我置身其中,能聞到空氣中的味道,感受到當時的氛圍。這種文學性的錶達方式,是我非常欣賞的。我一直覺得,好的文學作品,不應該隻是傳遞信息,更應該是一種藝術的享受。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給我更多這樣的體驗,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评分

我一直對那些能夠引起思考的哲學類書籍很感興趣,但有時候又覺得它們過於枯燥,不夠生動。我還沒真正開始讀「壺中的故事」,但從名字來看,我猜測它可能是一種將哲學思考融入故事中的作品。我喜歡那種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的書,能夠讓我一邊享受閱讀的樂趣,一邊又能從中獲得一些啓發。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探討一些關於人生意義、關於人性,或者是一些關於我們如何在這個世界上存在的深刻問題。我期待作者能夠用一種巧妙的方式,將這些復雜的概念,用生動的故事來呈現,讓我們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接受。我希望這本書不是那種說教式的,而是能夠引導我自行思考,去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我之前讀過一本關於存在主義的書,雖然很燒腦,但讀完之後,確實讓我對很多事情有瞭新的認識。我希望「壺中的故事」也能有這樣的力量。

评分

「壺中的故事」,光聽這個名字就覺得很有畫麵感。我一直對那些古老傳說、神話故事很有興趣,特彆是那種帶有東方神秘色彩的。這本書我還沒來得及細看,但光看封麵設計,那種復古的、帶有水墨風的插畫,就讓我覺得很有質感,仿佛捧著一本被時間沉澱下來的古籍。颱灣這幾年在文創方麵做得越來越好,很多書籍的裝幀設計都非常有巧思,讓人光是拿在手裏就能感受到一種文化底蘊。我平常喜歡在睡前閱讀,找一本能讓我沉浸其中的故事,暫時忘卻現實的煩惱。我特彆期待這本書能帶我進入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在那裏,時間仿佛靜止,隻有古老的智慧在流傳。我之前讀過一些關於民間故事的書,但很多都比較零散,不成體係,希望這本書能夠更係統地梳理一些傳說,讓故事的脈絡更清晰,也更容易讓人理解。而且,如果能有颱灣在地的一些特色故事穿插其中,那就更妙瞭,畢竟我們自己的文化故事,讀起來總是會有一種特彆的親切感。

评分

坦白說,我買這本書的時候,主要還是被它的封麵吸引瞭。那個設計真的太有特色瞭,不是那種市麵上常見的花哨封麵,而是簡潔、大氣,帶著一種說不齣的故事感。我喜歡這種有藝術感的包裝,覺得它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我還沒來得及深入閱讀,但我相信,內容一定不會辜負這美好的外錶。我是一個不太喜歡被劇透的人,所以我通常在購買一本書後,都會先讓它“沉寂”一段時間,直到我自己準備好,再去慢慢發掘它的精彩。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一些全新的視角,一些我從未接觸過的故事。我喜歡閱讀那些能夠拓展我視野的書,讓我看到更廣闊的世界,瞭解更多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方式。我期待「壺中的故事」能成為這樣一本,讓我受益匪淺的書。

评分

我個人對於一些比較寫實、貼近生活的題材總是情有獨鍾,那種能夠引起共鳴的故事,往往最能觸動人心。我還沒翻開「壺中的故事」,但光是名字,就讓我聯想到一些生活中的小確幸,或者是一些被忽略的、日常的細節。有時候,最動人的故事恰恰就藏在最平凡的生活裏,那些不經意的瞬間,經過作者的細膩捕捉,就能變成一篇篇讓人迴味無窮的文章。我喜歡那種能夠讓我邊讀邊思考的書,不是那種大道理,而是那種能引發我對自己生活、對身邊人事的反思。我最近在讀一本關於人際關係的書,發現很多時候我們遇到的問題,其實都源於溝通的誤解,或者是一些微小的習慣。我猜想,「壺中的故事」或許也會有一些這樣的篇章,用故事的形式來探討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或者是一些人生的哲理。我希望這本書不是那種隻追求情節麯摺的書,而是能讓我讀完之後,對生活多一份理解,對他人多一份寬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