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三百首評註(典藏版)

宋詞三百首評註(典藏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上彊村民
圖書標籤:
  • 宋詞
  • 三百首
  • 詩詞
  • 古典文學
  • 典藏
  • 注譯
  • 文化
  • 中國古典詩歌
  • 文學
  • 宋代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以初刻本為底本,詳加註釋、另撰評析、彙輯前人評述;
專傢學者的新釋輯評,兼顧欣賞誦讀和深度品析之需,適閤各類型讀者;
深入理解特定的詞學宗旨、藝術特色和鑑賞要法。

  八十八傢詞人, 三百首經典詞作,
  堪稱兩宋文學最高成就的代錶。
  以初刻本為底本,詳加註釋、另撰評析、彙輯前人評述,
  使讀者在滿足賞析誦習之需外,
  更能深入理解特定的詞學宗旨、藝術特色和鑑賞要法。
  詞在兩宋迎來極盛,宋人詞內容豐富、形式靈活,多種風格爭鳴盛放,韻律美與神緻美自然渾成,成為堪與唐詩媲美的中國古典文學代錶性成就之一。
  上彊村民編選的《宋詞三百首》是宋詞的經典普及選本,自一九二四年初版以來,一直受到廣大讀者的青睞和歡迎。在近百年的流傳中,選目幾經增刪,版本眾多,初刻本反而被忽視。本書特選擇初刻本為底本,以恢復選本之原貌,忠實反映編選者的詞學觀念和審美旨趣。更收錄王水照、倪春軍等專傢學者的新釋輯評,兼顧欣賞誦讀和深度品析之需,適閤各類型讀者。

本書特色

  ●經典選本 
  流傳最廣、備受讚譽的宋詞入門讀本
  ●評析透闢
  精妙賞析詞作的文學高度與精神旨趣
  ●輯評豐富
  每首作品後輯有歷代學者評論精粹

編輯推薦

  1.以初刻本為底本,詳加註釋、另撰評析、彙輯前人評述;
  2.專傢學者的新釋輯評,兼顧欣賞誦讀和深度品析之需,適閤各類型讀者;
  3.深入理解特定的詞學宗旨、藝術特色和鑑賞要法。
 
好的,這是一份針對您所提及圖書名稱之外的另一部文學經典作品的詳細簡介,力求內容詳實,敘述自然流暢,不帶任何生成痕跡。 《唐詩鑒賞與藝術探微:盛唐氣象與格律之美》 引言:盛唐之音,萬古迴響 本書聚焦於中國古典詩歌的巔峰——唐詩,特彆是對其最為輝煌的盛唐時期的作品進行深入的剖析與鑒賞。唐詩不僅是文學史上的瑰寶,更是中華民族精神氣質的集中體現。從初唐的蓄勢待發,到盛唐的雄渾壯闊,再到中晚唐的沉鬱頓挫,唐詩以其無窮的生命力,記錄瞭時代的風雲變幻,映照瞭人生的悲歡離閤。本書旨在帶領讀者跨越時空的阻隔,真正走進唐詩的內心世界,領略其藝術技巧的精妙與情感錶達的深邃。 第一編:時代背景與詩人群像 一、初唐的萌芽與過渡:從宮廷到田園 本書首先梳理瞭唐代建立初期,詩歌在宮廷應製與陳子昂等人“上承漢魏”思潮下的艱難轉型。重點分析瞭“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貢獻,他們如何從六朝綺靡的文風中掙脫齣來,為盛唐的到來奠定瞭基礎。 二、盛唐氣象的恢弘展現:時代的脈搏 盛唐是中國曆史上最為自信、開放的時代,這種時代精神直接鑄就瞭唐詩的博大與豪邁。本編將重點剖析這一時期的核心特徵: 1. 邊塞詩派的拓疆之音: 以高適、岑參為代錶,他們將戰爭的殘酷、邊塞的壯麗與個人的抱負相結閤。深入探討“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等名句的意境營造,分析邊塞詩中蘊含的傢國情懷與個體英雄主義的張力。 2. 山水田園的清新之境: 王維與孟浩然,被譽為山水田園詩的集大成者。本書著重分析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獨特美學,探討其禪宗思想如何滲透於山水描寫之中,使自然景物帶有空靈的哲學意蘊。 三、雙子星的並峙與輝煌:李白與杜甫 李白與杜甫,如同唐詩夜空中最耀眼的星辰,各自代錶瞭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的最高成就。 李白:謫仙的浪漫與自由: 詳細解讀李白詩歌中對自由的極度渴望、對權貴的衊視以及對神仙世界的嚮往。分析其句法的恣肆奔放,如何打破格律束縛,形成“清水齣芙蓉,天然去雕飾”的獨特風格。 杜甫:詩聖的憂患與沉鬱: 深入剖析“安史之亂”前後,杜甫個人命運與國傢興亡的交織。通過《三吏》《三彆》等作品,探討其“史詩”的價值,及其對民間疾苦的深切關懷,如何奠定其“詩史”的地位。 第二編:格律的奧秘與藝術手法 唐詩的成熟,離不開格律的完善,特彆是近體詩——律詩和絕句的定型。 一、格律詩的建築美學:聲韻與對仗 本書並非枯燥的格律說教,而是著眼於格律如何服務於詩歌的藝術錶達。 1. 平仄的音樂性: 解析平仄在詩行間的流轉變化,如何營造齣不同的情感基調,例如律詩的沉穩與絕句的跳脫。 2. 對仗的精妙所在: 探討頷聯和頸聯中對仗的工整與自然,分析虛實結閤、名詞與動詞的精準匹配,如何提升詩歌的密度與張力。 二、意象的構建與象徵體係 唐詩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其高度凝練的意象群。 常見的經典意象解析: 重點選取“月亮”“酒”“柳”“鴻雁”等意象,分析它們在不同詩人筆下所承載的文化內涵和情感重量。例如,月亮在李白筆下是廣闊的浪漫象徵,在張九齡筆下則融入瞭思鄉的愁緒。 虛實相生與移情於物: 闡釋詩人如何將主觀情感投射到客觀景物之上,達到“一切景語皆情語”的境界。 第三編:中晚唐的轉嚮與集大成 一、中唐的變革與多元化:韓孟的怪石與白劉的清奇 中唐時期,詩歌風格趨於多樣化,既有韓愈、孟郊的奇崛險怪,也有劉禹锡、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本書將對比分析“以文為詩”的探索與“新樂府運動”對社會現實的關注。 二、晚唐的精緻與感傷:唯美主義的終章 晚唐詩風愈發細膩、精巧,帶著對王朝衰落的隱憂。重點探討李商隱與杜牧的成就: 李商隱的朦朧與唯美: 分析其“無題詩”的藝術魅力,探討其用典的典雅與情感錶達的婉轉深沉,如何將宮廷的綺麗與個人的失意融為一體。 杜牧的清麗與詠史: 考察杜牧對曆史的評點,及其在山水題材中展現齣的清爽格調,標誌著唐詩在盛世輝煌後,走嚮瞭內省與沉思。 結語:唐詩的永恒價值 本書最後總結瞭唐詩在中國文學史上的獨特地位,它不僅塑造瞭後世的文學規範,更構建瞭中國人觀察世界、抒發情感的基本範式。通過對唐詩的鑒賞,我們得以觸摸到那個偉大時代最鮮活的生命力,領悟其超越時間的藝術感染力。本書不僅是鑒賞指南,更是一次對中華文化精神源頭的深情迴望。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上彊村民


  1857—1931,本名硃孝臧,一名祖謀,字藿生、古微,號漚尹,又號彊村,浙江歸安(今屬浙江湖州)人。清光緒八年(1882)舉人,次年進士。與王鵬運、鄭文焯、況周頤並稱為清末詞壇四大傢。著有《彊村語業》等。

王水照

  生於1934年,復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中文係首席教授、中文係學術委員會主任,博士生導師。長期深耕宋代文學、蘇學、中國古代文章學、錢鍾書研究。著有《唐宋文學論集》《宋代文學通論》《蘇軾研究四種》《蘇軾選集》《蘇軾詩詞文選評》《北宋三大文人集團》等。
 

圖書目錄

前言 王水照i
序  況周頤vii
 
徽宗皇帝        一首        宴山亭 裁剪冰綃002
錢惟演    一首        木蘭花 城上風光鶯語亂004
範仲淹    三首        漁傢傲 塞下鞦來風景異006
蘇幕遮 碧雲天008
禦街行 紛紛墜葉飄香砌009
張 先      七首        韆鞦歲 數聲鶗 012
菩薩蠻 哀箏一弄012
醉垂鞭 雙蝶繡羅裙013
一叢花 傷高懷遠幾時窮014
天仙子 《水調》數聲持酒聽015
青門引 乍暖還輕冷017
生查子 含羞整翠鬟019
晏 殊      十一首    浣溪沙 一麯新詞酒一杯020
浣溪沙 一嚮年光有限身021
清平樂 紅箋小字022
清平樂 金風細細022
木蘭花 燕鴻過後鶯歸去023
木蘭花 池塘水綠風微暖024
木蘭花 綠楊芳草長亭路024
踏莎行 祖席離歌025
踏莎行 小徑紅稀026
踏莎行 碧海無波027
蝶戀花 六麯闌乾偎碧樹028
韓 縝      一首        鳳簫吟 鎖離愁029
宋 祁      一首        木蘭花 東城漸覺風光好031
歐陽修    十一首    採桑子 群芳過後西湖好033
訴衷情 清晨簾幕捲輕霜033
踏莎行 候館梅殘034
蝶戀花 庭院深深深幾許036
蝶戀花 誰道閒情拋棄久038
蝶戀花 幾日行雲何處去039
木蘭花 別後不知君遠近040
臨江仙 柳外輕雷池上雨040
浣溪沙 堤上遊人逐畫船042
浪淘沙 把酒祝東風043
青玉案 一年春事都來幾044
聶冠卿    一首        多麗 想人生046
柳 永      十三首    麯玉管 隴首雲飛048
雨霖鈴 寒蟬淒切049
蝶戀花 佇倚危樓風細細051
採蓮令 月華收052
浪淘沙慢 夢覺透窗風一線053
定風波 自春來054
少年遊 長安古道馬遲遲055
戚氏 晚鞦天056
夜半樂 凍雲黯淡天氣057
玉蝴蝶 望處雨收雲斷059
八聲甘州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060
迷神引 一葉扁舟輕帆捲061
竹馬子 登孤壘荒涼062
王安石    二首        桂枝香 登臨送目063
韆鞦歲引 別館寒砧064
王安國    一首        清平樂 留春不住066
晏幾道    十八首    臨江仙 夢後樓臺高鎖067
蝶戀花 夢入江南煙水路068
蝶戀花 醉別西樓醒不記069
鷓鴣天 彩袖殷勤捧玉鐘070
鷓鴣天 醉拍春衫惜舊香071
生查子 金鞍美少年072
生查子 關山魂夢長073
木蘭花 東風又作無情計074
木蘭花 鞦韆院落重簾暮074
清平樂 留人不住075
阮郎歸 舊香殘粉似當初076
阮郎歸 天邊金掌露成霜076
六 令 綠陰春盡077
禦街行 街南綠樹春饒絮078
虞美人 麯闌乾外天如水079
留春令 畫屏天畔079
思遠人 紅葉黃花鞦意晚080
滿庭芳 南苑吹花081
蘇 軾      十二首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082
水龍吟 似花還似非花085
念奴嬌 大江東去087
永遇樂 明月如霜091
洞仙歌 冰肌玉骨093
蔔算子 缺月掛疏桐095
青玉案 三年枕上吳中路098
臨江仙 夜飲東坡醒復醉099
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100
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101
木蘭花 霜餘已失長淮闊102
賀新郎 乳燕飛華屋102
黃庭堅    二首        鷓鴣天 黃菊枝頭生曉寒106
定風波 萬裏黔中一漏天107
秦 觀      九首        望海潮 梅英疏淡108
八六子 倚危亭109
滿庭芳 山抹微雲111
滿庭芳 曉色雲開115
減字木蘭花 天涯舊恨117
踏莎行 霧失樓臺117
浣溪沙 漠漠輕寒上小樓121
阮郎歸 湘天風雨破寒初122
鷓鴣天 枝上流鶯和淚聞122
晁元禮    一首        綠頭鴨 晚雲收124
趙令畤    三首        蝶戀花 欲減羅衣寒未去126
蝶戀花 捲絮風頭寒欲盡126
清平樂 春風依舊127
張 耒      一首        風流子 亭皋木葉下129
晁補之    四首        水龍吟 問春何苦匆匆131
鹽角兒 開時似雪132
憶少年 無窮官柳133
洞仙歌 青煙冪處134
晁沖之    一首        臨江仙 憶昔西池池上飲136
舒 亶      一首        虞美人 芙蓉落盡天涵水137
硃 服      一首        漁傢傲 小雨纖纖風細細138
毛 滂      一首        惜分飛 淚濕闌乾花著露139
陳 剋      二首        菩薩蠻 赤闌橋盡香街直141
菩薩蠻 綠蕪牆繞青苔院141
李元膺    一首        洞仙歌 雪雲散盡143
時 彥      一首        青門飲 鬍馬嘶風144
李之儀    二首        謝池春 殘寒消盡145
蔔算子 我住長江頭145
周邦彥    二十三首        瑞龍吟 章臺路147
風流子 新綠小池塘148
蘭陵王 柳陰直150
瑣窗寒 暗柳啼鴉154
六醜 正單衣試酒155
夜飛鵲 河橋送人處157
滿庭芳 風老鶯雛159
過秦樓 水浴清蟾161
花犯 粉牆低163
大酺 對宿煙收164
解語花 風消焰蠟166
定風波 莫倚能歌斂黛眉168
蝶戀花 月皎驚烏棲不定168
解連環 怨懷無託170
拜星月慢 夜色催更171
關河令 鞦陰時晴漸嚮暝173
綺寮怨 上馬人扶殘醉174
尉遲杯 隋堤路175
西河 佳麗地176
瑞鶴仙 悄郊原帶郭178
浪淘沙慢 晝陰重180
應天長 條風布暖182
夜遊宮 葉下斜陽照水183
賀 鑄      十二首    更漏子 上東門185
青玉案 淩波不過橫塘路185
感皇恩 蘭芷滿汀洲188
薄倖 淡妝多態189
浣溪沙 不信芳春厭老人190
浣溪沙 樓角初消一縷霞191
石州慢 薄雨收寒191
蝶戀花 幾許傷春春復暮193
天門謠 牛渚天門險193
天香 煙絡橫林194
望湘人 厭鶯聲到枕195
綠頭鴨 玉人傢196
張元幹    二首        石州慢 寒水依痕198
蘭陵王 捲珠箔199
葉夢得    二首        賀新郎 睡起流鶯語201
虞美人 落花已作風前舞203
汪 藻      一首        點絳唇 新月娟娟204
劉一止    一首        喜遷鶯 曉光催角206
韓          一首        高陽臺 頻聽銀籤208
李 邴      一首        漢宮春 瀟灑江梅209
陳與義    二首        臨江仙 高詠楚詞酬午日211
臨江仙 憶昔午橋橋上飲212
蔡 伸      二首        蘇武慢 雁落平沙214
柳梢青 數聲鶗 215
周紫芝    二首        鷓鴣天 一點殘釭欲盡時216
踏莎行 情似遊絲216
李 甲      二首        帝臺春 芳草碧色218
憶王孫 萋萋芳草憶王孫219
萬俟詠    一首        三臺 見梨花初帶夜月220
徐 伸      一首        二郎神 悶來彈鵲222
田 為      一首        江神子慢 玉臺掛鞦月224
曹 組      一首        驀山溪 洗妝真態225
李 玉      一首        賀新郎 篆縷消金鼎227
廖世美    一首        燭影搖紅 靄靄春空229
呂濱老    一首        薄倖 青樓春晚231
查 荎      一首        透碧霄 艤蘭舟232
魯逸仲    一首        南浦 風悲畫角234
嶽 飛      一首        滿江紅 怒髮衝冠236
張 掄      一首        燭影搖紅 雙闕中天238
程 垓      一首        水龍吟 夜來風雨匆匆240
張孝祥    一首        六州歌頭 長淮望斷241
韓元吉    二首        六州歌頭 東風著意243
好事近 凝碧舊池頭244
袁去華    三首        瑞鶴仙 郊原初過雨245
劍器近 夜來雨245
安公子 弱柳韆絲縷246
陸 淞      一首        瑞鶴仙 臉霞紅印枕248
陸 遊      三首        蔔算子 驛外斷橋邊250
漁傢傲 東望山陰何處是251
定風波 攲帽垂鞭送客迴251
陳 亮      一首        水龍吟 鬧花深處樓臺253
範成大    三首        憶秦娥 樓陰缺255
醉落魄 棲烏飛絕255
霜天曉角 晚晴風歇256
蔡幼學    一首        好事近 日日惜春殘258
辛棄疾    十首        賀新郎 綠樹聽鶗 259
賀新郎 鳳尾龍香撥260
水龍吟 楚天韆裏清鞦262
摸魚兒 更能消263
永遇樂 韆古江山266
木蘭花慢 老來情味減269
祝英臺近 寶釵分270
青玉案 東風夜放花韆樹272
鷓鴣天 枕簟溪堂冷欲鞦274
菩薩蠻 鬱孤臺下清江水275
薑 夔      十六首    點絳唇 燕雁無心277
鷓鴣天 肥水東流無盡期278
踏莎行 燕燕輕盈279
慶宮春 雙槳 波279
齊天樂 庾郎先自吟愁賦281
琵琶仙 雙槳來時285
念奴嬌 鬧紅一舸287
揚州慢 淮左名都288
長亭怨慢 漸吹盡290
淡黃柳 空城曉角292
暗香 舊時月色293
疏影 苔枝綴玉298
翠樓吟 月冷龍沙300
杏花天影 綠絲低拂鴛鴦浦302
一萼紅 古城陰303
霓裳中序第一 亭皋正望極305
章良能    一首        小重山 柳暗花明春事深307
劉 過      一首        唐多令 蘆葉滿汀洲308
嚴 仁      一首        木蘭花 春風隻在園西畔310
俞國寶    一首        風入鬆 一春長費買花錢311
張 鎡      二首        滿庭芳 月洗高梧313
宴山亭 幽夢初迴314
史達祖    九首        綺羅香 做冷欺花316
雙雙燕 過春社瞭318
東風第一枝 巧沁蘭心321
喜遷鶯 月波疑滴322
三姝媚 煙光搖縹瓦323
鞦霽 江水蒼蒼324
夜閤花 柳鎖鶯魂325
玉蝴蝶 晚雨未摧宮樹326
八歸 鞦江帶雨327
劉剋莊    四首        生查子 繁燈奪霽華329
賀新郎 深院榴花吐329
賀新郎 湛湛長空黑331
木蘭花 年年躍馬長安市332
盧祖皋    二首        江城子 畫樓簾幕捲新晴334
宴清都 春訊飛瓊管334
潘          一首        南鄉子 生怕倚闌乾336
陸 叡      一首        瑞鶴仙 濕雲黏雁影337
蕭泰來    一首        霜天曉角 韆霜萬雪338
吳文英    二十四首        霜葉飛 斷煙離緒339
宴清都 繡幄鴛鴦柱340
齊天樂 煙波桃葉西陵路342
花犯 小娉婷343
浣溪沙 門隔花深夢舊遊344
浣溪沙 波麵銅花冷不收345
點絳唇 捲盡愁雲346
祝英臺近 採幽香347
祝英臺近 剪紅情348
澡蘭香 盤絲繫腕349
風入鬆 聽風聽雨過清明350
鶯啼序 殘寒正欺病酒351
惜黃花慢 送客吳皋354
高陽臺 宮粉雕痕355
高陽臺 修竹凝妝356
三姝媚 湖山經醉慣358
八聲甘州 渺空煙四遠359
踏莎行 潤玉籠綃361
瑞鶴仙 晴絲牽緒亂362
鷓鴣天 池上紅衣伴倚闌363
夜遊宮 人去西樓雁杳364
青玉案 新腔一唱雙金鬥364
賀新郎 喬木生雲氣365
唐多令 何處閤成愁367
黃孝邁    一首        湘春夜月 近清明369
潘希白    一首        大有 戲馬臺前370
黃公紹    一首        青玉案 年年社日停針線372
硃嗣發    一首        摸魚兒 對西風373
劉辰翁    四首        蘭陵王 送春去374
寶鼎現 紅妝春騎375
永遇樂 璧月初晴377
摸魚兒 怎知他378
周 密      四首        瑤華 硃鈿寶玦380
玉京鞦 煙水闊381
麯遊春 禁苑東風外382
花犯 楚江湄384
蔣 捷      二首        賀新郎 夢冷黃金屋385
女冠子 蕙花香也386
張 炎      五首        高陽臺 接葉巢鶯388
八聲甘州 記玉關389
解連環 楚江空晚391
疏影 碧圓自潔393
月下笛 萬裏孤雲394
王沂孫    五首        天香 孤嶠蟠煙396
眉嫵 漸新痕懸柳397
齊天樂 一襟餘恨宮魂斷399
高陽臺 殘雪庭陰400
法麯獻仙音 層綠峨峨401
彭元遜    二首        疏影 江空不渡403
六醜 似東風老大404
姚雲文    一首        紫萸香慢 近重陽406
僧 揮      一首        金明池 天闊雲高407
李清照    七首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408
鳳凰臺上憶吹簫 香冷金猊409
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411
聲聲慢 尋尋覓覓412
念奴嬌 蕭條庭院415
永遇樂 落日熔金416
浣溪沙 髻子傷春懶更梳418
 
 
詞人小傳419
附錄 清故光祿大夫前禮部右侍郎硃公行狀 夏孫桐440
 
 

圖書序言

  • ISBN:9789888763634
  • 規格:精裝 / 472頁 / 16.8 x 23 x 2.4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香港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宋詞三百首評註(典藏版)》,光是書名就讓人感受到一種濃厚的文化底蘊。我一直覺得,宋詞的韻味,非得透過精到的註解纔能真正領會。市麵上不乏宋詞選集,但真正能深入淺齣,將詞作的時代背景、作者心境、乃至於用典的奧妙,都交代得清清楚楚的,實在不多。我期待這本典藏版能在這方麵有卓越的錶現。畢竟,讀宋詞不隻是讀字句的排列組閤,更是走進那個時代文人的心靈世界。光是想像那種「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的瀟灑,或是「人比 জানায়黃瘦」的淒婉,如果沒有好的評註,很容易就流於錶麵。希望這套書的註釋,不僅是考據紮實,更能兼具文學的賞析深度,引人入勝,讓讀者在字裡行間,感受到詞牌格律的精妙與時代的風華。這種典藏級的用心,想必在裝幀設計上也會有其獨到之處,光是擺在書櫃上,就是一種視覺的享受。

评分

每次翻開一本新的古典文學選集,我心裡總會有點小小的忐忑,深怕它隻是把那些耳熟能詳的名篇又湊在一起,缺乏獨到的眼光。然而,這本《宋詞三百首評註(典藏版)》給我的感覺很不一樣。它不像坊間常見的精簡本,隻挑最紅的幾首來湊數。我更在乎的是,評註者的選擇標準和對每一首詞的詮釋角度。宋詞的範疇太廣,從豪放的蘇軾、辛棄疾,到婉約的李清照、秦觀,風格迥異,如何平衡這些流派,同時又能在看似平淡的篇章中發掘齣新的味兒,這纔是考驗功力的關鍵。我特別期待它能對那些較少被討論,但藝術成就極高的「冷門」佳作,給予足夠的篇幅和深入的分析。倘若能讓我對某幾首原本不甚熟悉的詞產生「茅塞頓開」的驚喜感,那這套書的價值就無可取代瞭。畢竟,好的註解,應當是引導讀者發現新大陸的羅盤,而不是重複告知已知的地標。

评分

談到選本的排版和設計,身為一個資深的讀者,我對裝幀細節的要求其實蠻高的。典藏版嘛,就不能隻是內在紮實,外在也得有儀式感。我希望它的紙質能選用那種帶有微紋理、墨色沉穩的紙張,讀久瞭不傷眼。而且,如果能在篇章之間,適當地穿插一些與詞作內容相關的宋代繪畫、書法拓本的圖片,那就太加分瞭。這不僅豐富瞭視覺體驗,也間接強化瞭詞作的時代感。更重要的是,如果註解的排版設計能夠讓正文與註文區隔分明,閱讀時不會造成混淆,那纔是真正體貼讀者的設計。總而言之,我期待這《宋詞三百首評註(典藏版)》不僅是知識的寶庫,更是一件值得收藏、可以細細品味的工藝品,讓我每次翻閱,都有重溫故友般的親切與愉悅。

评分

閱讀宋詞,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體會那種「時代氛圍」。宋朝是個非常特殊的時代,士大夫階層的興起,理學的發展,以及北伐收復失地的愛國情懷,都深刻地烙印在詞作之中。我非常看重評註中對歷史背景的勾勒。例如,解析某首詞時,如果能將其置於靖康之變前後的脈絡下,那麼「殘酷的現實」與「文學的抒情」之間的張力就會立刻凸顯齣來。這本典藏版若能將詞作與當時的政治、社會情勢緊密結閤,而不是孤立地討論文辭技巧,那它就超越瞭一般的賞析範疇,升格為一種文化史的縮影。我希望每一篇註解都能像一個小小的視窗,讓我窺見那個充滿詩意又暗藏悲愴的宋朝世界,讓我理解詞人「言不盡,意彷彿」的深層苦衷。

评分

我個人對於典藏版的定義,通常包含瞭對文本校勘的嚴謹態度。在流傳過程中,宋詞難免會齣現異文或訛誤。因此,一套標榜典藏的選本,理應在底本的選擇上煞費苦心,並且在註解中清楚標明哪些是定本,哪些是存疑的。如果能進一步提供不同版本間的差異對照,那就更臻完美瞭。這不僅是學術上的要求,也是對歷史文獻的一份尊重。此外,在評註的風格上,我偏好那種既能保持學術的嚴謹性,又不失為一般愛好者可讀的文字。有些學術註解過於艱澀,讓人望而卻步;有些則流於過度浪漫化的想像,失瞭分寸。我希望這本典藏版能拿捏得恰到好處,讓我在享受詞作之美的同時,也能建立起堅實的知識基礎,而不是空泛地沉醉於詞句的錶麵光澤。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