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學實驗(第四版)

分析化學實驗(第四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駱鍚能
圖書標籤:
  • 分析化學
  • 化學分析
  • 實驗化學
  • 高等教育
  • 大學教材
  • 化學
  • 第四版
  • 實驗指導
  • 儀器分析
  • 定量分析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本書以加強讀者自我學習的意願為目標,詳細說明原理與計算方法。全書分為九章共38個實驗,第一章講述實驗的基本知識,包括實驗室安全須知、急救常識等,第二章起分別練習校正分析器皿、重量分析、沉澱滴定法、中和滴定法、錯閤物滴定法、氧化還原滴定法、電位滴定法及輻射吸收分析法等各種分析方法,培養讀者完整的基礎檢驗能力,為日後就業提高競爭能力。

  近年來,全球性產品品質與安全問題層齣不窮,加強品質保證製度,提升檢驗技術成為不可或缺的必要措施.雖然高階精密檢驗科技儀器日新月異,但是人員的檢驗技術基礎訓練卻是維持品質保證的基本要件。分析化學實驗這門課程就是在訓練學生檢驗分析的基礎能力。

  第四版修正最新版本(ISO/IEC 17025:2017) 「測試和校正實驗室能力之一般要求」的簡介,依據「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法」更新毒性化學物質一覽錶,並提供依據「危害性化學品標示及通識規則」之標示符號,以提供現代化實驗室管理的知識。

  書末附錄收錄化學技術士乙、丙級術科試題以及108、109年學科試題與解答。各實驗的「問題與思考」為開放式問題,不提供解答。


 
現代有機閤成策略與應用 作者: [虛構作者姓名 A];[虛構作者姓名 B] 齣版社: 恒星科技齣版社 齣版年份: 2023 年 裝幀: 精裝,全彩印刷 頁數: 約 1250 頁(不含索引及附錄) ISBN: 978-7-5678-9012-3 ---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為化學、藥學、材料科學以及相關工程領域的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緻力於新物質閤成的專業研究人員,提供一套全麵、深入且緊跟時代前沿的現代有機閤成方法論與實踐指導。我們深知,有機閤成是實現物質結構創新的基石,其發展速度之快、技術之精細,對從業者的知識更新提齣瞭極高的要求。本書並非對基礎反應的簡單羅列,而是側重於策略性思維的培養、反應機理的深入剖析以及高效閤成路綫的設計與優化。 全書共分為八大部分,涵蓋瞭從經典反應的再認識到前沿催化技術應用的完整體係。 第一部分:閤成設計與反閤成分析的深化 本部分著重於提升讀者的宏觀規劃能力。我們不再僅僅停留在對目標分子進行簡單的官能團逆閤成分析(Retrosynthetic Analysis),而是引入瞭復雜分子構建的拓撲學考量和基於計算化學輔助的閤成路徑篩選。詳細闡述瞭立體選擇性控製(包括非對映選擇性與對映選擇性)在反閤成階段的早期介入策略。內容包括:手性池的閤理利用、高階官能團等效體的轉換(Umpolung Chemistry 的現代應用)以及多步閤成中中間體的穩定性與純化難點預估。 第二部分:過渡金屬催化劑的精細調控 這是全書的核心章節之一,聚焦於當前有機閤成領域最活躍的分支——過渡金屬催化。內容涵蓋瞭鈀(Pd)、鎳(Ni)、銅(Cu)以及近年來迅速崛起的貴金屬替代體係(如鐵/鈷催化)。 交叉偶聯反應的革新: 詳細介紹瞭 Suzuki-Miyaura、Heck、Sonogashira 等經典偶聯反應在空氣和水敏感性底物中的優化方案,特彆是關於配體庫的構建與篩選在提高反應效率和降低催化劑用量方麵的關鍵作用。深入探討瞭 C-H 鍵活化的前沿進展,包括導嚮基團的理性設計與遠程 C-H 活化的可行性。 不對稱催化: 重點討論瞭手性膦配體、N-雜環卡賓(NHC)配體在不對稱氫化、不對稱胺化反應中的應用。通過大量實例,解析瞭如何通過調節電子效應和空間位阻來精確控製對映選擇性。 第三部分:光催化與電化學閤成 本部分緊密結閤綠色化學理念,介紹瞭利用光能和電能驅動的閤成方法。 光氧化還原催化(Photoredox Catalysis): 詳細介紹瞭有機光敏劑(如吖啶鹽、銥/釕配閤物)的激發態行為,以及它們如何生成自由基物種,從而實現傳統熱力學驅動下難以完成的 C-C、C-N 鍵構建。討論瞭光流化學(Flow Photochemistry)在提高反應安全性和可放大性方麵的優勢。 電化學閤成: 闡述瞭電化學閤成如何替代傳統化學氧化劑或還原劑,實現對反應電勢的精準控製。重點分析瞭涉及電化學生成的活性物種在環化反應和官能團化反應中的應用,及其在去除金屬殘留物方麵的潛在價值。 第四部分:有機小分子催化(Organocatalysis)的深化 係統梳理瞭基於氨基酸、硫脲/硫代脲、手性磷酸等有機小分子催化劑的最新發展。特彆是對協同催化體係(如雙催化劑體係,例如胺/酸協同催化)的設計理念進行瞭深入剖析,展示瞭如何利用氫鍵供體和路易斯堿的協同作用,實現對復雜底物的全閤成目標。 第五部分:新型官能團轉化技術 本部分聚焦於那些能夠高效引入或修飾特定官能團的反應。 氟化學閤成: 鑒於含氟化閤物在藥物研發中的重要性,本章詳細介紹瞭親核、親電以及自由基氟化試劑的製備與應用,特彆是用於 late-stage 官能團化的方法。 硼化與矽烷化: 探討瞭硼酸酯和矽烷在交叉偶聯反應中的重要中間體地位,以及用於 C-H 鍵選擇性硼化和矽烷化的先進策略。 第六部分:環化反應與骨架構建 從構建復雜環狀結構的視角,迴顧瞭 Diels-Alder 反應、[3+2] 環加成等經典反應的現代改進。重點介紹瞭串聯反應(Tandem Reactions)和級聯反應(Cascade Reactions)的設計,如何在一步反應中高效地構建多個新鍵和新的立體中心,極大地縮短瞭閤成路綫。 第七部分:閤成路綫的放大與過程優化 本部分超越瞭實驗室規模的瓶頸,探討瞭從毫剋級到公斤級的轉化問題。內容包括: 反應安全性評估: 涉及熱穩定性測試(DSC/TGA)、氣體釋放分析以及高活性中間體的原位生成與處理。 連續流化學(Flow Chemistry): 詳細介紹瞭微通道反應器在提高傳質傳熱效率、精確控製反應時間方麵的應用,尤其適用於高危反應或需要快速淬滅的中間體反應。 純化策略的工業化考量: 討論瞭連續色譜分離技術(如 SMB)在分離對映異構體和復雜混閤物中的應用。 第八部分:案例分析與前沿展望 通過對近期(近五年內)發錶於頂級期刊的全閤成工作進行深度剖析,展示瞭上述所有方法學是如何在實際復雜天然産物或藥物分子閤成中被整閤應用的。最後,對人工智能(AI)在預測反應産物、優化反應條件方麵的潛力進行瞭客觀評估,展望瞭未來有機閤成學的發展方嚮。 --- 本書特色: 深度與廣度並重: 既涵蓋瞭有機閤成的理論基礎,又聚焦於最新的、可用於實際操作的前沿技術。 圖文並茂: 包含超過 1500 張高質量的化學結構圖、反應機理示意圖和光譜數據解析圖例,所有反應均配有詳細的實驗操作要點提示。 麵嚮實踐: 每章末尾設有“策略反思”欄目,引導讀者思考在不同閤成目標下,不同方法的優劣權衡。 跨學科視野: 強調閤成化學與計算化學、綠色化學、化學工程的交叉融閤。 本書是所有緻力於掌握現代有機閤成藝術的化學工作者的必備參考書和高級進階教材。它不僅教授“如何做反應”,更強調“為何選擇此反應,如何優化此路徑”的係統性思維。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駱錫能


  學歷:
  德國漢堡大學 生物化學與食品化學研究所 食品化學博士

  現任:
  國立宜蘭大學 食品科學係 教授
  衛福部 健康食品審議委員
  標準檢驗局 國傢標準技術委員會 委員
  颱灣農業化學與食品科學期刊 編輯委員

  歷任:
  國立宜蘭大學 學務長
  國立宜蘭大學 食品科學係 係主任
  國立宜蘭大學 研發處技術閤作組 組長
  國立宜蘭大學 實習室實習組 組長
  國立宜蘭大學 生物資源產品檢測暨推廣中心 主任
  國立宜蘭大學 生物資源學刊總編輯
  經濟部 商品檢驗局 高級技術員

陳翠瑤

  學歷:
  國立颱灣海洋大學 食品科學係 博士

  現任:
  國立宜蘭大學 食品科學係 副教授
  國立宜蘭大學 生物資源產品檢測暨推廣中心 品質主管

  歷任:
  國立宜蘭大學 食品科學係 係主任
  國立宜蘭大學 生物資源產品檢測暨推廣技術主管
  國立宜蘭大學 學生事務處就業輔導組 組長
  99年公務人員高等高試 三級考試暨普通考試命題兼閱捲委員
  97學年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度農業類科學生技藝競賽 食品加工職種命題暨評判委員


 

圖書目錄

Chapter 01 實驗基本知識
實驗室安全須知及守則
實驗室急救常識
常用玻璃器材及藥品
玻璃器材及電動天平的基本操作
實驗安全操作與管理
實驗室品質保證係統
報告撰寫格式及注意事項
問題與思考

Chapter 02 分析器皿之校正
校正原理及目的
實驗2-1 滴定管之校正
實驗2-2 吸量管之校正
問題與思考

Chapter 03 重量分析
實驗3-1 氯化鋇二水閤物(BaCl2 ‧ 2H2O)水分含量的測定
實驗3-2 可溶性鹽類中硫酸根含量的測定
實驗3-3 可溶性氯化物樣品中氯離子含量的測定

Chapter 04 沉澱滴定法
實驗4-1 Mohr(莫爾)法測定氯含量
實驗4-2 Volhard(柏哈)法測定氯含量
實驗4-3 以Fajan(菲傑恩)法測定氯含量

Chapter 05 中和滴定法
實驗5-1 0.1 N HCl 和NaOH 的製備與標定
實驗5-2 酸鹼比值的測定
實驗5-3 食醋中酸含量之測定
實驗5-4 不純樣品中碳酸鈉含量的測定(總鹼度的測定)
實驗5-5 利用雙重指示劑測定碳酸鈉及碳酸氫鈉的含量

Chapter 06 錯閤物滴定法
實驗6-1 0.01 M 乙二胺四醋酸(EDTA)的製備與標定
實驗6-2 鎂(Mg)含量的測定
實驗6-3 利用乙二胺四醋酸(EDTA)測定水的硬度

Chapter 07 氧化還原滴定法
實驗7-1 0.1 N 過錳酸鉀(KMnO4)溶液之製備
實驗7-2 0.1N 過錳酸鉀(KMnO4)溶液之標定
實驗7-3 雙氧水中過氧化氫之定量
實驗7-4 利用過錳酸鉀(KMnO4)測定石灰石中鈣的含量
實驗7-5 利用過錳酸鉀(KMnO4)測定鐵礦中鐵的含量
實驗7-6 重鉻酸鉀(K2Cr2O7)的製備與標定
實驗7-7 重鉻酸鉀(K2Cr2O7)測鐵礦中鐵的含量
實驗7-8 鈰(IV)酸鹽溶液的配製與標定
實驗7-9 以鈰(IV)酸鹽測定鐵礦中鐵的含量
實驗7-10 0.05 N 碘(I2)標準液製備及標定
實驗7-11 二氧化硫(SO2)速測法-碘直接滴定法(Iodimetry)
實驗7-12 0.l N 硫代硫酸鈉(Na2S2O3)標準溶液的製備及標定
實驗7-13 漂白水中有效氯的定量
實驗7-14 利用碘間接滴定法測定水中溶氧量一文剋勒法
實驗7-15 利用KBrO3測定Vit C的含量

Chapter 08 電位滴定法
實驗8-1 pH 計測定弱酸的解離常數(一)
實驗8-2 pH 計測定弱酸的解離常數(二)

Chapter 09 輻射吸收分析法
實驗9-1 以分光光度計測定鐵的含量
實驗9-2 以分光光度計測定胺基酸之含量
實驗9-3 水中六價鉻含量的測定
實驗9-4 水中亞硝酸氮含量之測定
實驗9-5 無機磷酸鹽的比色定量

附錄
附錄一 固體試藥
附錄二 化閤物式量
附錄三 化閤物的溶解度
附錄四 鹽類在水中之溶解度
附錄五 溶解度積(ksp)(25℃)
附錄六 酸的解離常數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4307579
  • 規格:平裝 / 315頁 / 19 x 26 x 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四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四版序

  分析化學實驗是檢驗科技學門的重要基礎科目,近年來,檢驗科技日新月異,檢驗結果的品質保證也日益提升,因而人員的檢驗技術基礎養成訓練遂為不可或缺的基本要務。本實驗課程於齣版時參考中、美和德等國資料,特別詳細說明基本原理與計算方法,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理基礎和正確計算的能力。

  本次編修第四版實驗課程,修正最新版本(ISO/IEC 17025:2017) 「測試和校正實驗室能力之一般要求」的簡介,依據「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法」更新毒性化學物質一覽錶,並提供依據「危害性化學品標示及通識規則」之標示符號,以提供現代化實驗室管理的知識。

  本書初衷在於訓練大專院校學生之分析化學基礎實驗能力。承濛本校保愛貞老師提供修正意見,謹申謝忱。書中倘有疏漏之處,尚祈指正,不勝銘感。
 
駱錫能、陳翠瑤 謹識

 

用户评价

评分

然而,若要挑剔,我會認為在「綠色化學」和「微量分析」這兩個前沿領域的整閤上,第四版仍有進步空間。雖然書中提及瞭部分環保溶劑的替代方案,但對於如何設計真正低廢棄物產生的實驗流程,著墨較淺。目前的實驗多數還是依賴傳統的化學藥品與大量水洗程序,這在當今強調永續發展的環境思潮下,顯得略微保守。此外,對於近年來快速發展的微量樣品前處理技術,例如固相萃取(SPE)或微波輔助萃取,書中的介紹還停留在比較基礎的層麵。我期待在未來的修訂版中,能看到更多結閤奈米技術或連續流動化學(Flow Chemistry)概念的實驗模組,讓學生能接觸到更具前瞻性的分析方法。目前的內容,雖然紮實,但總少瞭那麼一點引領未來的創新感。

评分

從排版和閱讀體驗的角度來看,這本實驗書的設計是相當人性化的。紙質的選用不錯,即使經常在潮濕的實驗颱上操作,也不易因沾染水漬而立刻糊爛,這對經常需要塗寫記錄的學生來說,耐用度很重要。字體編排清晰,重點項目都使用粗體或不同的顏色標示齣來,即使在光線不佳的實驗室角落,也能快速定位到關鍵步驟。最讓我讚賞的一點是,它在每個單元實驗的開頭,都明確標示瞭「預計所需時間」和「預計消耗試劑量」。這對需要同時修習多門實驗課的學生來說,簡直是排課與時間管理的最佳幫手。你可以根據自己的課錶強度,事先規劃好哪幾天要做哪個難度較高的實驗,避免瞭課程後期因實驗堆積而產生的焦慮感。總而言之,這本教材在「如何讓學生順利完成實驗」這件事情上,考慮得相當周全。

评分

我對這本書的實用性給予極高的評價,特別是針對那些需要經常在不同儀器間切換的課程,像是「儀器分析概論」或「進階無機化學實驗」。書中對於各種分析技術的基本原理介紹,雖然不是最深入的理論探討(畢竟是實驗手冊),但其解釋精煉且直指核心,足以讓讀者在動手操作前對背後的化學原理有基本掌握。舉例來說,在講解分光光度法時,它不僅僅是給齣朗伯-比爾定律公式,還會提醒你在實際操作中光程長度的選擇、樣品澄清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校正空白樣品的基線漂移。這種從理論到實踐的無縫銜接,大大減少瞭學生在實驗現場摸索的時間。總體來說,它就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助教,隨時在你身邊提供最實用的操作建議,而不是隻會拋齣複雜的方程式。

评分

論及實驗設計的廣度與深度,這本第四版可謂是下瞭重本進行瞭全麵的翻新。它不僅僅是維持瞭傳統的容量分析、重量分析這些基礎環節,更重要的是,它融入瞭許多現代儀器分析的趨勢。我特別欣賞它對「數據處理與誤差分析」這一章節的強調。過去的實驗手冊往往隻教你怎麼操作儀器、怎麼算齣結果,然後就草草收場,但這本書卻花瞭大篇幅去解釋測量誤差的來源、如何進行標準差計算、以及如何使用統計工具來驗證你的實驗結果是否可靠。這對於我們未來撰寫實驗報告,特別是需要與國際標準接軌的學術報告時,極為重要。它不再隻是單純的「照著做」,而是引導你思考「為什麼會這樣做」以及「我的結果可信度有多高」,這種思維的轉變,纔是真正的學術提升。

评分

這本《分析化學實驗(第四版)》的內容編排和實驗設計,老實說,對於我們這些理工科背景的學生來說,簡直是教科書級別的標準範本。首先,它對儀器操作的詳盡說明,簡直是細緻到一個令人髮指的地步。從基礎的滴定管清洗、天平校正,到更進階的原子吸收光譜儀(AAS)或高效液相層析儀(HPLC)的開機與維護,每一個步驟幾乎都配有清晰的圖解和操作要點提醒。這對於初次接觸精密儀器的實驗新手來說,絕對是救星般的存在。我記得以前學長傳下來的舊版講義,光是看圖就讓人霧裡看花,但這一版不一樣,它似乎很清楚實驗室指導教授的心態:「寧可你做得太慢,也不能齣錯。」而且,書中還穿插瞭許多「安全注意事項」的框格,這些都不是虛應瞭事的警告,而是真正基於過去實驗室事故經驗的總結,像是處理強酸強鹼、揮發性有機溶劑時的通風要求,都寫得非常到位,這點必須給予高度肯定。畢竟,實驗室安全絕對是實驗成功與否的第一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