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劑抗性生理學

除草劑抗性生理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慶裕
圖書標籤:
  • 除草劑
  • 抗性
  • 生理學
  • 植物生理學
  • 雜草防治
  • 農藥
  • 生物化學
  • 分子生物學
  • 遺傳學
  • 生態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除草劑生理學(Herbicide physiology)是颱灣國內各農學相關大學研究所於學習「除草劑」相關課程時,所涉及之一門重要課程,由於化學除草劑(herbicides)是颱灣本國自 1970 年代以來作物生產上極為重要之農用藥劑,其使用量居三大農藥(pestcides)之首,超過殺蟲劑(insecticides)、與殺菌劑(fungicides),因此從事作物生產者對於除草劑除瞭需有基本認識外,必須進一步瞭解除草劑發揮除草效果之生理基礎。此外,國外研究報告指齣,過去因長期連續性使用特定作用機製之除草劑,也衍生齣雜草族群齣現抗性(或耐性)生物型(biotypes)之問題,想要避免抗性雜草產生,也需瞭解除草劑之作用機製(action mechanism)、與抗性機製(resistance mechanism),進而利用抗性基因於作物生產上。有關除草劑抗性相關生理機製之研究,乃為本書之主要內容,可提供修習「除草劑抗性生理學」之讀者、或相關領域研究者參考。
 
  本書之主要內容先介紹除草劑抗性與耐性之定義、化學性除草劑之作用機製、除草劑抗性鑑定、除草劑之抗性機製(除通論外,並依照不同作用機製除草劑之抗性機製分各論介紹)、化學性除草劑抗性雜草、及化學性除草劑抗性作物。隨著分子生物技術之發展,深入瞭解化學性除草劑之抗性機製後,亦有助於瞭解抗性基因之利用與發展。
好的,這是一份關於《除草劑抗性生理學》的圖書簡介,旨在詳細介紹該書未包含的內容,並力求自然、深入,避免任何AI痕跡的痕跡。 --- 《植物激素調控與生長發育的分子機製》 導言:生命藍圖的精妙調控 本書旨在深入探討植物體內,從最基本的細胞信號轉導到復雜的形態建成過程中,激素(植物生長調節物質)所扮演的核心角色。與關注植物如何抵禦外界脅迫(如除草劑壓力)的研究視角不同,本書的焦點完全聚焦於植物自身生命進程的內在驅動力——內源性激素網絡的精細平衡與動態調控。我們將穿越植物生命周期的各個關鍵節點,揭示激素分子如何如同精密的時間控製器,指導著植物從種子萌發到開花、結果直至衰老的每一個環節。 第一部分:激素傢族的深度解析 本書的第一部分將全麵梳理五大經典植物激素傢族——生長素(Auxin)、赤黴素(Gibberellins, GAs)、細胞分裂素(Cytokinins, CKs)、脫落酸(Abscisic Acid, ABA)和乙烯(Ethylene)的化學結構、生物閤成途徑以及信號轉導機製。 生長素:形態發生的建築師 我們將詳細剖析生長素在極性運輸中的分子基礎,包括PIN蛋白傢族的動態重定位如何決定頂端優勢和側根的形成。 深入探討生長素如何通過誘導細胞壁鬆弛(Acid-Growth Hypothesis的現代修正)來驅動細胞伸長,以及其在調控維管束分化中的不可替代性。 重點關注生長素如何與其他激素協同作用,特彆是在莖的形成和對重力的響應(嚮地性)中發揮的作用。 赤黴素:打破休眠與促進伸長 本書將追溯赤黴素的生物閤成路綫,重點分析關鍵酶,如GA3氧化酶,在不同發育階段的錶達調控。 我們詳盡闡述GA如何通過降解 DELLA 蛋白(生長抑製因子)來解除對植物生長的抑製,這是理解種子萌發和莖節伸長的分子開關。 對比研究不同植物對赤黴素信號的敏感性差異,及其在矮生突變體中的遺傳學解析。 細胞分裂素:細胞分裂與營養信號的傳遞者 探討細胞分裂素如何促進細胞周期進入S期和M期,並細緻描繪其信號通路中的重要組分——CRE1/AHK受體和ARR轉錄因子。 區彆分析細胞分裂素在芽的發育(側芽優勢的解除)和葉片衰老延遲中的雙重角色。 關注CK與根係發育之間的負反饋調節關係,這對於理解植物的營養器官平衡至關重要。 脫落酸(ABA):脅迫下的生存大師與休眠的守護者 本書將聚焦於ABA信號通路的核心——PYR/PYL受體、PP2C磷酸酶和SnRK2激酶構成的三元復閤體。我們不會討論植物如何抵抗除草劑,而是深入解析ABA如何精確控製氣孔的開閉,以應對乾旱脅迫。 詳細描述ABA在種子休眠建立和維持中的作用機製,以及它如何協調胚胎發育的最後階段。 乙烯:成熟、衰老與應激反應的信號 乙烯作為一種氣體激素,其信號轉導的獨特性將被充分展現。重點分析ACC閤酶和乙烯受體(ETR)如何協同作用,調控果實的後熟過程和器官的衰老。 探討乙烯在種子萌發和三嚮彎麯(Triple Response)中的生理功能,這些都是其內源性功能的體現。 第二部分:激素間的復雜交談——互作網絡 植物的生長發育並非由單一激素決定,而是多重信號交織的結果。本部分是本書的核心,它將係統地解構不同激素通路之間的相互作用,即“串擾”(Crosstalk)。 生長素-細胞分裂素的經典拮抗與協同: 闡述這種互作如何決定愈傷組織的誘導、器官的分化方嚮,以及根冠比例的建立。例如,在根尖分生組織中,CK和Auxin的梯度如何共同維持細胞周期的穩定。 ABA與GA的“蹺蹺闆”機製: 詳細分析在種子萌發過程中,ABA通過激活PP2C抑製GA信號通路,維持休眠狀態;一旦環境條件適宜,GA信號的激活如何剋服ABA的抑製,啓動萌發程序。 激素網絡整閤營養信號: 探究激素網絡如何感知和響應植物體內的碳水化閤物和氮素狀態。例如,糖信號如何通過影響細胞分裂素的閤成或降解來調控側枝的發生。 第三部分:發育調控的分子生物學工具 為瞭理解上述機製,我們需要強大的分子工具。本書的第三部分將介紹現代植物生理學和發育生物學中使用的核心技術,這些技術是深入研究植物生長調控的基礎。 轉基因與基因編輯技術在激素研究中的應用: 詳細介紹如何利用Cre-LoxP係統實現組織特異性或時間特異性的基因敲除或過錶達,以精確解析特定激素響應基因的功能。 高通量組學解析激素信號: 探討轉錄組學(RNA-seq)、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如何幫助我們描繪在特定激素刺激下,整個細胞網絡的變化圖譜,從而發現新的調控元件和下遊效應基因。 活體成像技術: 介紹使用熒光報告基因係統(如DR5-GFP用於生長素報告)來實時、動態地觀察激素信號在活體組織中的傳播和強度變化。 結論與展望 本書的最終目標是為讀者構建一個全麵、立體的植物生長發育的內源性調控模型。我們避免瞭對外部化學乾預(如除草劑的靶點或抗性機製)的探討,而是將重點放在植物生命體自身的、高度復雜的、由內源激素驅動的生長與形態建成藝術上。通過對這些分子機製的深入理解,我們可以更好地解析植物適應環境變化(非脅迫性)的內在能力,並為更精細的作物育種提供理論基礎。 ---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王慶裕
 
  國立中興大學農藝係教授
  曾任興大農資院農業試驗場場長
 
  專長:
  作物生產、作物生理、除草劑生理、雜草管理、除草劑、除草劑抗性生理、除草劑環境監測、茶作學、製茶學。
 
  研究領域:
  作物逆境生理、除草劑抗性生理、雜草管理、除草劑環境監測、除草劑殘留分析、外來植物風險評估、茶樹栽培、製茶技術。
 
  著作:
  《作物生產概論》
  《茶作學:茶樹栽培與茶園管理》
  《製茶學:颱灣茶類之製造生產》
  《除草劑概論》
  《除草劑生理學》
  《除草劑抗性生理學》
 

圖書目錄

推薦序一 (Recommendation I) I
推薦序二 (Recommendation II) III
推薦序三 (Recommendation III) V
推薦序四 (Recommendation IV) VII
推薦序五 (Recommendation V) IX
自序 (Editor's preface) XI
 
Chap 01 緒言 1
(Introduction)
Chap 02 除草劑抗性與耐性之定義與分類 5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herbicide resistance/tolerance)
Chap 03 化學性除草劑之作用機製 11
(Mechanisms of herbicide action)
Chap 04 除草劑抗性鑑定 93
(Identification of herbicide resistance)
Chap 05 化學性除草劑之抗性機製 109
(Mechanisms of herbicide resistance)
Chap 06 光係統I (PS I) 抑製劑之抗性機製 167
(Mechanism of resistance to PS I inhibitor)
Chap 07 光係統II (PS II) 抑製劑之抗性機製 183
(Mechanism of resistance to PS II inhibitor)
Chap 08 色素閤成抑製劑之抗性機製 211
(Mechanism of resistance to pigment biosynthesis inhibitor)
Chap 09 脂質閤成抑製型除草劑之抗性機製 223
(Mechanism of resistance to lipid synthesis inhibitor)
Chap 10 麩胺醯胺閤成酶抑製劑之抗性機製 243
(Mechanism of resistance to glutamine synthetase inhibitor)
Chap 11 乙醯乳酸閤成酶抑製劑之抗性機製 253
(Mechanism of resistance to acetolactate synthase inhibitor)
Chap 12 5-烯醇丙酮莽草酸鹽-3-磷酸鹽閤成酶抑製劑之抗性機製 277
(Mechanism of resistance to 5-enol-pyruvylshikimate-3-phosphate synthase inhibitor)
Chap 13 生長素型除草劑之抗性機製 303
(Mechanism of resistance to auxin-type herbicide)
Chap 14 細胞分裂抑製劑之抗性機製 325
(Mechanism of resistance to cell division inhibitor)
Chap 15 化學性除草劑之多重抗性之機製 333
(Multiple resistance mechanisms of herbicide)
Chap 16 化學性除草劑抗性雜草 341
(Weeds resistant to chemical herbicides)
Chap 17 化學性除草劑抗性作物 405
(Crops resistant to chemical herbicides)
 
參考資料與文獻 (Information and reference cited) 497
索引 (Index) 517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5260712
  • 叢書係列:農業係列
  • 規格:平裝 / 560頁 / 17 x 23 x 2.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推薦序一
 
  颱灣因氣候環境及農業型態使然,病蟲害種類繁多,農民為避免農作物受損,大部分皆仰賴化學農藥使用,而其中又以除草劑使用量為最大。然除草劑的使用雖可降低農民作物栽培過程中之人力需求及生產成本,但過度的濫用與殘留,也讓環境生態與消費者食安受到負麵影響。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施政目標乃提高農民所得與讓消費者買到安全農產品。為發展永續農業,改善農業用藥環境與確保農產品安全,本會自2017年推動化學農藥十年減半行動方案,至今已讓108年劇毒農藥使用量相對去年約減少50%、生物農藥使用則增加逾42%以及推廣IPM化學農藥減量示範麵積已纍積約2,380公頃,改變農民耕作習慣等成果,未來亦將會持續加強各項措施,包括汰除老舊高風險農藥、擴大推動植物醫師與農藥代噴製度,以及透過農藥實名製,強化農藥管理並輔導農民閤理使用與確保農產品安全。又為讓前述工作執行到位,需集結產、官、學界通力閤作,尤其將擴大輔導各農會、閤作社與農企業等聘用植物醫師,故未來市場上對於植物醫師之人力需求亦將大幅提高,因此,人纔專業知識與田間實務的培訓,需與各界一同努力。
 
  本專書作者王慶裕教授自民國七十七年開始於興大任教,專長於作物生產、雜草管理、除草劑抗性生理與茶作、製茶學等,並陸續於大學部開設「雜草與防治」、「雜草管理學」、與「除草劑概論」等選修課程,研究所則進一步開設「除草劑生理學」、「除草劑抗性生理學」與「除草劑與抗性作物」等課程,更設立雜草及除草劑研究室,提供國內外相關參考資料與學術研討訊息,俾供教學研究之用,對於王教授投注於除草劑研究工作與培育英纔之努力,特於此錶達敬佩與謝意。
 
  《除草劑抗性生理學》乃王慶裕教授根據自身1998年以來纍積之豐碩產學經驗與研究成果所編撰,內容相當豐富。本書付梓之際,很榮幸再次為王教授寫序,相信本書未來必能引領更多對植物保護有興趣的學子入門,培育更多植物醫師人纔,為颱灣農業安全與永續發展紮根。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陳吉仲  謹識
 
推薦序二
 
  人類糧食生產歷史的綠色革命中,二次大戰後除瞭半矮性品種的成功育種外,草、蟲、病害的有效管理也是作物栽培技術的另一大革命。其中「除草劑」的研發成功,有效降低瞭雜草與經濟作物在田間的營養與資源競爭,顯著地提升瞭產量與品質。目前除草藥劑的商業產值仍佔有全球化學農業企業的重要地位。
 
  在作物生理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等的協力迅速發展下,研發齣瞭形式多元、作用精準、且對環境壓力低的各式除草劑,適用於多種經濟作物的生產、甚至於環境管理;而這些科技發展都植基於一門重要的領域—除草劑生理學,隨著生物科技的快速發展,目前的除草劑生理學已經融閤瞭基本的作物生理與生化、遺傳、分子生物、基因工程等領域,屬於跨領域的學門。
 
  另一方麵,由於相同作用機製之除草劑長期施用、或是與不同作用機製之除草劑長期輪用之結果,期間可能產生簡單抗性、交叉抗性、與多重抗性等問題,針對此問題必須對於「除草劑抗性生理學」有更進一步認識,纔能解決抗性雜草問題,甚至有效利用除草劑抗性基因於作物生產管理。近30年來利用生物技術中的基因轉殖技術結閤瞭以遺傳學、分子生物學、及植物生化與生理學等,殖育齣所謂的抗除草劑基因轉殖作物(GMO),已大麵積的應用於作物的商業生產,卻也衍生齣相當的社會關懷議題。
 
  環顧目前颱灣的教研領域,尚缺乏將此領域整閤完整的書籍。王慶裕教授有心於傳承此領域的學術智識,基於其超過20年的教學研究與實務經驗,細心規劃與迴顧相關文獻,精心撰寫已於2020年9月完成《除草劑生理學》著作齣版。又在2020年底完成瞭《除草劑抗性生理學》,其內容涵蓋瞭各種除草劑的基礎化學、生化與作用的生理機製、及作物的抗性機製等,論述清晰完整,非常值得在此領域的學生、教師、研究人員、甚至於產業推廣人員研讀參考。
 
  王教授即將退休之前連續完成六本佳作,對颱灣作物生理與栽培的理論實踐及人纔培育具有相當的貢獻,謹以此文錶達衷心感佩。
 
國立颱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院長
農藝學係特聘教授
盧虎生  謹識
2020年12月30日
 
推薦序三
 
  「雜草(Weed)」是指在特定區域內以人為主觀認定的概念下,不希望發生的植物(A weed is a plant growing where it is not desired),所以,簡單的說,雜草就是「生非其地、長非其所」的植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我們可以更清楚地定義,在特定的時間及特定的地點,生長的植物齣現對人類健康或活動有影響、對農作物的生長造成危害、對環境品質產生衝擊或是對景觀有破壞,皆可被稱為「雜草」。因此,雜草,已經從早期是農業經營的問題,進而擴展到與一般民眾息息相關的生活領域瞭,漸漸的雜草管理也從一個冷門的科學演變成為受到大眾囑目與關注的議題瞭。而王慶裕教授,多年來專注於雜草學的研究,即使冷門科研領域經費取得不易的情形之下,仍秉持科學傢求知的精神專注於教學與研究,在其多年的經驗纍積之後,王教授在退休前,將其畢生所學匯聚成數本在其專業領域中非常經典的著作,包括在作物栽培上非常具有代錶性的《作物生產概論》;颱灣最重要經濟作物的栽培管理技術《茶作學》;颱灣舉世聞名的茶葉製作生產技術的《製茶學》;雜草管理上最重要的化學防治技術的《除草劑概論》;以化學方法防治雜草理論基礎的《除草劑生理學》、以及最新齣版的雜草管理上減少使用化學藥劑策略上不可或缺的知識《除草劑抗性生理學》,這些著作的內容豐富、論述由淺入深、章節分劃清楚,這些書籍,不隻是對該學門的科普知識有興趣的人可以輕鬆閱讀,或是對學門的專業知識需要深入探究的專業人員可以參考,甚至是課堂上作為高中、技職甚至大學、研究所的學科課程,都是非常好的教科書範本。本人雖忝為中華民國雜草學會理事長,但在雜草管理及除草劑的相關知識,皆時時需就教於王教授,今有幸王教授願意將其畢生所學著作成冊,不僅可以惠及相關科研領域的人,也可將正確的雜草管理及除草劑知識加以擴散傳播,閱讀王教授的著作,對知識的廣度必有助益;對學識的深度必有增長。
 
中華民國雜草學會理事長
國立颱灣大學農化學係教授
顏瑞泓  謹識
2020年12月18日
 
推薦序四
 
  當收到作者邀請我為他這本新書作推薦時,實在讓我感到十分榮幸。雖然我們是學長學弟關係但研究領域各不相同,隻有當我在草坪研究上從事生理性或與草坪雜草管理上的問題時,很榮幸能夠跟他在高爾夫球場的雜草相關調查、與除草劑應用及效果上,共同執行並完成研究計畫。因為王慶裕教授治學態度嚴謹且事理清晰,因此他也就成為我這方麵知識徵詢的不二人選,他也協助我完成瞭幾位研究生的訓練,使他們瞭解科學的嚴謹與完整性的重要。
 
  王教授師承中興大學硃德民教授的作物生理專業,又獨立開創瞭颱灣甚少人鑽研的雜草與除草劑生理研究,且持之以恆經歷三十多年,實在難能可貴!王教授在他學習與研究的歷程中,曾經擔任過關西農校高職的教師,深知農業科學的理論與實用性須「知行閤一」纔能提升整體農業發展,因此在他另一長期關注的作物—茶葉也下瞭很深的功夫,完成瞭《茶作學》與《製茶學》兩本專書,並在農場製茶工廠中親身力行的帶領學生瞭解如何製作齣不同的茶葉。
 
  他也在雜草相關研究上長期協助瞭雜草學會的期刊論文編輯工作,包括徵稿、撰寫、與齣版,使我們「中華民國雜草學會」期刊發行能夠持之以恆,對曾擔任理事長的我深深感受到他對這門科學的熱情。在研究之餘他更緻力於雜草科學知識的傳承,相繼完成瞭《作物生產概論》、《茶作學》、《製茶學》、《除草劑概論》、與《除草劑生理學》等書。在他即將麵臨退休之際,用心完成瞭這本新書《除草劑抗性生理學》,內容涵蓋各類雜草及作物如何對除草劑產生抗性、如何鑑定抗性的產生、不同類型除草劑的抗性機製等,綜閤國內外研究報告與文獻整理而成。內容豐富完整,這是一本非常值得參考與學習的教科書,也提供將來要從事此方麵研究、或農政單位要設訂一些基本操作或標準確認的參考。其實這也是多年發展傳統大量農業生產上大傢最關心的除草劑使用、與後續安全與農業永續性的重要議題。很高興王教授能如此精心努力完成此書,也期望有意持續此方麵研究與工作人員能多多參與並依此推廣與發展,這樣纔不會辜負王教授的苦心,也纔能讓我們的雜草科學水準更嚮上提升。
 
屏東科技大學農園係教授
謝清祥  謹識
2020年12月30日
 
推薦序五
 
  本係王慶裕教授即將完成他的第六本學術巨著《除草劑抗性生理學(Physiology of herbicide resistance)》,特別指定小弟寫篇序言,真是榮幸。慶裕兄是高我一屆的學長,也是最早一同在硃德民教授研究室學習時的師兄,我們二人有著深深的淵源,想起來我這一輩子受他的影響很大,也是因為他而改行,從作物生理研究逃到遺傳育種領域,因為自己知道,慶裕兄要是留在作物生理,這領域已經沒有我存在的空間瞭,隻有改行一途,當年的決定果然正確。
 
  平常一個人窮其一生學識,要寫一本教科書,已經是非常不容易瞭,小弟至今還不敢動筆寫書。慶裕兄不隻寫一本,還欲罷不能一口氣寫到瞭第六本,真是瞭不起的成就,更是青齣於藍而勝於藍,這是一件我想做都不敢做的事情,前麵的五本書他的邀序,都被我賴掉瞭,但是《除草劑抗性生理學》這一本書的序言,看來是逃不掉瞭,隻有勉強地將自己的一點文思擠一擠獻醜一下,希望不會耽誤本書的品質纔好。
 
  如慶裕兄在自序中所言,在舊的教育體係裡,我們都有師長、都有階級、都有師生及學長學姊的倫理關係必須遵從。在此倫理枷鎖下,要自行創業、開立門戶,走齣自己專一的學術領域著實不易,所以我很感佩慶裕兄能勇敢地在兼顧長幼有序、學術倫理道德下,能堅持自我理想,闖齣自己在除草劑領域的一片天空,這樣的非凡勇氣,也是我所做不到的,這一點更是當年我改行落跑的重大原因。很高興,他終於排除萬難,建立自己的學術領域,與在除草劑領域的崇高學術地位。
 
  今天看到《除草劑抗性生理學》這本巨著已然完成,而且又是他的第六本書,應該也不會是最後一本。讓我更是肅然起敬,隻好遵命提筆為他寫序言,希望一篇不起眼的序言,不會影響這本書的崇高價值,更希望不會影響這本書的銷路纔好。
 
  慶裕兄的這本除草劑抗性生理學內容,極為完整,將會是此一領域中文書本中的領導者,本書內容涵蓋他一生在農藝學係任教30年的幾門相關課程,舉凡「雜草管理學」、「除草劑概論」、「除草劑生理學」、「除草劑抗性生理學」等課程教學與研究之心得與成果,更是他一生在除草劑研究綜閤精華的呈現,非常值得對此一領域有興趣、想涉獵的學生、老師、專傢、及一般的農民閱讀,除可作為教科書外,更是一本好的參考書,小弟很榮幸藉此一短序推薦給大傢。本書共有17章,包含:緒言、除草劑抗性之定義、化學性除草劑之作用機製、除草劑抗性鑑定、化學性除草劑之抗性機製、光係統I(PS I)抑製劑之抗性機製、光係統II(PS II)抑製劑之抗性機製、色素閤成抑製劑之抗性機製、脂質閤成抑製型除草劑之抗性機製、麩胺醯胺閤成酶抑製劑之抗性機製、乙醯乳酸閤成酶抑製劑之抗性機製、5-烯醇丙酮莽草酸鹽-3-磷酸鹽閤成酶抑製劑之抗性機製、生長素型除草劑之抗性機製、細胞分裂抑製劑之抗性機製、多重抗性之機製、化學性除草劑抗性雜草、及化學性除草劑抗性作物,讀完這一本書,勝過萬篇分散各地,未經整理的科學論文,可見其除草劑功力之深,是空前更是絕後的。小弟樂意推薦一本值得大傢好好讀一讀的好書。
 
中興大學農藝學係教授
王強生  謹識
2020年12月31日
  
自序
 
  本書內容主要蒐集彙整各種與除草劑抗性生理學(Physiology ofherbicide resistance)相關之資料,資料來源主要取自作者個人自1998年以來在國立中興大學農藝學係大學部及研究所所開設之「雜草管理學」、「除草劑概論」、「除草劑生理學」、與「除草劑抗性生理學」等課程教學過程中所蒐集引用之教材、引用國內專傢學者發錶之文章、國外近年發錶之相關文獻、以及作者過去多年在除草劑抗性生理學方麵之研究成果,經綜閤整理後編入本書。本書內容編撰所涉及之專有名詞,為清楚使用颱灣本國之學術用語,乃參照我國國傢教育研究院(http://terms.naer.edu.tw/)公告之譯名,並列齣原文供參考及製作索引(index)。部分研究院未公告齣現之譯名,則根據本國農藝學、雜草管理學、與除草劑領域慣用之用語稱之。
 
  本書作者於1976年經大學聯考進入國立中興大學農藝學係就讀以來,轉眼之間已逾40寒暑,作者擔任教職期間曾先後於2017年8月、2018年2月、2018年9月、2019年6月及2020年6月分別完成齣版發行《作物生產概論》、《茶作學》、《製茶學》、《除草劑概論》、與《除草劑生理學》五本書,雖然作者纔疏學淺,卻也不揣淺陋,嘗試進一步將研究生涯全力以赴之除草劑研究相關資料彙編成「除草劑抗性生理學」以供有興趣者參考,若有缺失錯誤尚請諸方前輩先進不吝指正,以期再版時補正。
 
  作者於興大農藝研究所碩士班畢業後,於1986年2月進入省立關西農業職業學校任教,擔任農場經營科與補校製茶科專任教師。任教一年後,在指導老師硃德民教授推薦下,獲澳洲Adelaide大學提供獎學金,原擬齣國進修博士學位而報準離開農校教職,但其後因健康因素而無法成行。此後,幾經轉摺終於1988年2月應硃教授要求,迴中興大學母係擔任助教,並於1993年6月取得博士學位。雖然博士學位修讀期間從師學習逆境生理學(Physiology of environmental stress),然而畢業之後當時考慮配閤己身之興趣、兼顧理論與應用之研究、以及嘗試考驗自我獨立創業之能力,因而選擇「除草劑」相關領域作為研究發展之目標。
 
  創業之初,以初生之犢獨立申請研究計畫極為不易,故初期奮力於「科學農業」及「中華民國雜草學會」等期刊上發錶論述(review)、與翻譯文章,除瞭自我充實除草劑領域之基礎知識外,亦收宣傳之效。數年之後,深知不易進入當時農委會農藝領域之研究圈申請計畫,故首次嘗試進入農化領域,逕嚮農委會資材組提齣農藥研究相關計畫申請,猶記當年以忐忑不安的心情直赴颱北農委會進行PPT口頭報告及接受審查,幸濛時任藥毒所所長李國欽博士主持之計畫審查會核準通過研究申請案,此後即長期執行農委會資材組之研究計畫,得以在除草劑領域進行探索。於纍積數年研究成果之後,也進而嘗試嚮國科會(今改製為科技部)申請研究計畫,幸賴匿名之審查委員們的支持,使多年來除草劑生理相關研究得以順利獲得經費支援,願於此錶達由衷感謝之意。
 
  於興大教學研究生涯,從助教、講師、副教授、至教授各級升等過程中,興大農學院(現易名為農資院)為提高院內教師研究水準,其升等標準逐年更動,甚至每學期更動,猶記當年以助教職獲得博士學位一年後僅能升等為講師,再經三年之後,必須以非關博士論文主題內容之SCI研究報告、以及數量足夠之其他參考論文,纔得以升等為副教授。所幸前有恩師硃德民教授指導奠定研究基礎,後有昆蟲係孫誌寧教授指導英文論文寫作,方得以在大學職場中存活下來。以未齣國留學之基礎,能順利完成各級升等,必須感謝生命中之兩位恩師。
 
  遙想當年,原本擬發錶於美國雜草學會(WSSA)期刊之研究報告曾寄送「李國鼎文教基金會」付費修稿,但因修稿者非具自然科學領域背景,造成錶達與預期有些落差,之後憶及博士班期間曾修讀孫老師開設之「英文論文寫作」課程,故轉而求教孫老師;此後,濛老師厚愛,得以讓所有擬發錶之研究成果均在老師費心指導與耐心修正下獲得期刊接受發錶。這似乎也印驗1978年本校植化館一位水電技工老師傅之命相預言,即命中註定有貴人相助。
作者於1993年獲得博士學位後,即開始規劃安排後續之「雜草管理」與「除草劑」相關課程,1994升等為講師之後,當時之係主任及係務會議大老反對年輕老師開設新課,幾經數年持續力爭,終於1998年完成開課心願,此後開始展開專業課程之教學工作。之後陸續於大學部開設選修課程「雜草與防治」、「雜草管理學」、與「除草劑概論」,並於研究所安排「除草劑生理學」、「除草劑抗性生理學」、與「除草劑與抗性作物」等課程。轉眼之間,即將結束教學生涯,撰寫本書也留下諸多迴憶,除瞭感謝兩位恩師、也感謝門下諸多弟子投注於除草劑研究工作之努力。
 
  迴顧過往,擔任大學教職一直是先父引以為傲的期望,行走至此或許也算是略盡人子之力吧。撰寫前書《除草劑生理學》期間,於2019年8月26日夜間7點正值在農資院農業試驗場進行農場實習夜間課程時,突接獲母逝噩耗。傢母生前曾中風損及語言中樞,無法錶達言語,期間每次告知相關成果錶現及齣書時,總迴報喜悅笑容、並以母幼時熟悉之日語迴答「太好瞭(Yokada)」,此時此刻也願以此書呈給父母親作為紀念。
 
  自2017年起心動念思考於退休前完成六本著作,終於在2020年12月31日完成第六本書初稿,也為教學與研究生涯留下紀念,期盼這些著作對於後學者有所助益。期間也感謝農委會陳吉仲主委、興大李德財前校長(中研院院士)、薛富盛校長(現任)、颱大農資院盧虎生院長(大學同班好友)、興大農資院詹富智院長、中華民國雜草學會理事長颱大農化係顏瑞泓教授、屏科大農園係謝清祥教授、興大農藝係王強生教授、以及恩師興大昆蟲係孫誌寧教授前後對於一係列書籍所作之推薦,謹於此錶達由衷敬意與謝意。考量諸位前輩、師長、及好友之支持,2020年12月初稿完成之後又陸續增補國外近年發錶之研究資料,終於2021年2月15日大年初四完成初稿,為撰書計畫畫下句點。在此,也要感謝新學林齣版社主編範琇茹小姐對於前後五本書費心校稿所付齣之心力。
 
國立中興大學農藝學係教授
王慶裕
初稿完成於2021.02.15

用户评价

评分

不得不說,這本《除草劑抗性生理學》在學術架構的建立上,做得相當到位,它並不是零散的資訊堆砌,而是一部完整且有係統的知識體係。翻閱內文,你會發現作者非常注重歷史脈絡的梳理,從最早發現抗性問題開始,一步步追蹤到近十年來的分子生物學發現。尤其是在論述抗性基因是如何在田間快速傳播與演化時,那種描寫彷彿是田園詩般的寧靜景象下,正上演著一場殘酷的生物淘汰戰,非常有畫麵感。雖然文字本身偏嚮學術報告的風格,但其嚴謹性讓人信服。例如,當他們分析某一特定雜草麵對兩種不同作用機製除草劑時的交叉抗性錶現時,所引用的數據和文獻交叉比對之詳細,簡直令人咋舌。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理論框架」,讓讀者能夠跳脫齣單一農藥產品的迷思,從更宏觀、更長遠的生態學和遺傳學角度去理解「雜草問題」的根本。可惜的是,書中幾乎沒有配圖來輔助理解那些抽象的生理過程,對於視覺學習者來說,閱讀體驗可能略顯單調。

评分

我拿這本書給一位在大學農學院教書的朋友看,他看到書名時眼睛都亮瞭,但翻瞭幾頁後,他的反應很有趣——他一邊搖頭一邊笑著說:「這根本是給研究生當教科書用的吧!」確實,從書本的排版、註釋的數量,到章節末尾那些需要耗費數小時纔能消化完的討論題來看,這本書的定位非常明確,它就是為學術研究服務的。它探討的深度已經遠遠超齣瞭「如何管理」的層麵,而是深入到「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管理上的失敗」。裡麵對於植物體內解毒係統(如P450酶係)的活化機製描述得钜細靡遺,簡直是把植物「身體裡發生的事」給徹底解剖瞭一遍。這本書的優點是絕對的專業與全麵性,它涵蓋瞭從遺傳學到生物化學的廣泛領域;而它的缺點,對於我這種想在週末修剪草皮的讀者來說,就是過於晦澀,讀起來需要極大的耐心和背景知識作為支撐,否則很容易在眾多複雜的學術專有名詞中迷失方嚮。

评分

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心裡想的是,希望它能給我一些立竿見影的妙方,畢竟在田裡跟雜草奮鬥瞭這麼多年,總覺得總有那麼幾種「不死之身」讓我束手無策。然而,閱讀的過程卻像是一場漫長而枯燥的學術研討會,它幾乎完全沒有著墨在「如何施用」或「哪種產品有效」這些實用操作層麵上。它更專注於「為什麼」——為什麼這些化閤物會失效?植物又是如何演化齣抵抗力來繞過或分解這些殺手級的化學武器?書中對不同抗性機製的分類和舉例,多到讓人眼花撩亂,什麼是代謝性抗性、目標位點改變,講得煞有介事,我得邊看邊用手機查一堆我不認識的學術名詞纔能勉強跟上作者的思路。這本書的作者群顯然是植物科學領域的權威,他們的論述邏輯嚴密到幾乎無懈可擊,但這也導緻瞭它對一般讀者來說,門檻高得嚇人。如果你期待讀完能馬上迴傢換個除草劑就解決問題,那你肯定會大失所望,這本書賣的不是解決方案,它賣的是「知識的深度」,而且是那種要花費數年時間纔能掌握的知識深度。

评分

這本書真的有夠勁!光是書名《除草劑抗性生理學》就讓人覺得這是一本硬核到不行的專業書籍,我光是翻開前幾頁,就被那些密密麻麻的學術術語給震懾住瞭。坦白說,我原本是想找本輕鬆的園藝書來看看,畢竟傢裡的菜園雜草問題實在是讓人頭痛,想說或許能學點新招對付那些生命力超強的「小綠球」,結果這本書根本是把我直接丟進瞭大學的農化係實驗室裡。它對於植物如何演化齣對抗化學物質的機製,探討得極其深入,從細胞層級的分子變化到整個植物群體的適應策略,每一個環節都交代得清清楚楚。書裡的圖錶和數據多到爆炸,看得我頭暈眼花,但同時也讓人肅然起敬,原來除草劑這檔事背後,藏著這麼多精密的科學博弈。雖然我可能永遠記不住那些複雜的酶促反應路徑,但光是理解這種「軍備競賽」的本質,就已經讓我對路邊那些怎麼除都除不掉的雜草,產生瞭一種全新的、帶點敬畏的眼光。這本書顯然不是給一般想輕鬆除草的農友或傢庭主婦看的,它更像是給植物病理學傢、農業化學研究員,或是準備攻讀相關科係碩博士生的參考聖經,內容的深度與廣度,絕對是頂級的。

评分

這本《除草劑抗性生理學》給我的感受,就像是去聽瞭一場極其高深的交響樂演奏會,雖然我可能隻聽得懂幾個鏇律,但整體上被那種精妙的結構和複雜的層次感所震撼。它幾乎沒有任何討好非專業讀者的設計,沒有溫和的引導,更沒有輕鬆的案例分享。每一個章節的論證都建立在前一個章節的紮實基礎之上,要求讀者具備穩固的植物生物學常識。書中對於「抗性演化壓力」的討論尤為深刻,它揭示瞭人類在農業生產中過度依賴單一化學策略所帶來的生態後果,這點從社會責任的角度來看,非常有啟發性。它強迫你跳脫齣「產品導嚮」的思維,轉而關注整個農業生態係統的動態平衡。雖然我最終還是得迴去研究一下市麵上有哪些新型的、作用機製不同的除草劑來對付我的院子裡的頑強雜草,但讀完這本書後,我會更清楚地意識到,每一次的用藥行為,都可能在無形中推動著植物的下一次演化,這是一種讓人警惕的知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