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瓜也會寫論文(量化+質化增訂版):社會科學學位論文寫作指南

傻瓜也會寫論文(量化+質化增訂版):社會科學學位論文寫作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顏誌龍
圖書標籤:
  • 論文寫作
  • 社會科學
  • 量化研究
  • 質性研究
  • 學術寫作
  • 學位論文
  • 研究方法
  • 寫作指南
  • 數據分析
  • 文獻綜述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隻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食神」;隻要有瞭這本書,人人都可以寫論文。
  ——不論你的論文是量化、質化、還是火星話。
 
  這是一本讀起來輕鬆的小書,裡麵包含瞭十三個介紹論文寫作的章節,從指導教授的選擇,到論文各章節的撰寫,作者用幽默且清晰的方式,說明學位論文寫作的要領。本書同時提供瞭可以讓研究生直接套用的寫作格式範例,隻要依樣畫葫蘆,把素材填入範例格式中,就可以輕鬆的完成論文的撰寫。那些深受研究生論文摺磨的指導教授,在看到本書之後,會有一種深得我心的感覺;而研究生本人讀瞭之後,則會有一種:「誰A走我這本書,我就跟他翻臉」的心情……
掌握研究核心,精煉學術錶達: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指南 導論:研究的起點與藍圖 本書旨在為社會科學領域的學生、初級研究人員以及希望提升學術寫作水平的專業人士提供一套全麵、係統且實用的指南。我們深知,成功的學術研究不僅依賴於紮實的理論基礎和精妙的設計,更取決於清晰的邏輯構建和嚴謹的錶達。本書將研究過程分解為若乾關鍵階段,幫助讀者從零開始,係統地規劃和執行一項高質量的社會科學研究。 我們將首先探討研究問題的界定與文獻綜述的構建。一個好的研究始於一個明確、具有現實意義或理論價值的問題。本書會詳細指導讀者如何從廣泛的現象中提煉齣聚焦且可操作的研究問題,並介紹如何進行高效的文獻檢索、批判性閱讀與整閤。有效的文獻綜述並非簡單地羅列前人成果,而是要展現研究者對該領域的把握深度,並清晰地指齣當前研究的空白點(Gap),從而為本研究的創新性和必要性奠定基礎。 第一部分:研究設計——構築堅實的理論與實證基礎 本部分著重於研究設計的核心要素,這是連接理論與實證數據的橋梁。我們將深入剖析理論框架的建立。理論是解釋現象的工具,本書會指導讀者如何選擇、構建或發展適閤自身研究問題的概念模型與理論假設。這包括對核心變量的界定、變量間關係的初步推測,以及如何將抽象的理論概念轉化為可測量的操作性定義。 隨後,我們將詳細討論研究範式與方法的選擇。在社會科學中,不同的研究問題需要不同的路徑去探索。本書將對比分析主要的哲學立場(如實證主義、解釋主義、批判理論等)如何影響研究決策。接著,我們著重於研究工具的設計與預測試。無論是問捲、訪談提綱還是觀察量錶,工具的質量直接決定瞭數據的可靠性。我們將提供關於信度(Reliability)和效度(Validity)的深入講解,並強調預測試(Pilot Testing)在完善研究工具中的不可替代性。 第二部分:數據采集與管理——嚴謹與倫理的並重 數據的獲取是研究得以進行的前提。本部分將提供關於樣本選擇與抽樣技術的實用建議。我們會區分概率抽樣與非概率抽樣的適用場景,並側重於講解如何根據研究目標構建具有代錶性或深度洞察力的樣本群體。 對於定性研究,我們將探討深入訪談、焦點小組、檔案分析等核心技術,並側重於如何建立融洽的訪談關係,以及在現場進行有效的筆記記錄與初步編碼。 對於定量研究,本書會指導讀者設計結構化或半結構化問捲,確保指令清晰、選項無偏。此外,本部分還將詳盡闡述研究的倫理考量。保護研究對象的知情同意權、隱私權和匿名性是現代學術研究的底綫。我們將提供處理數據安全、知情同意書簽署以及機構審查委員會(IRB)申請的流程指導。數據采集完成後,如何進行數據清洗、整理與存儲,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也將是本部分的重點內容。 第三部分:數據分析——從原始信息到知識洞察 數據分析是研究者將收集到的原始信息轉化為知識主張的關鍵環節。 在描述性統計層麵,本書將教授如何使用核心的集中趨勢和離散程度指標來初步概覽數據特徵,並通過可視化手段(如圖錶、散點圖)直觀展示數據分布。 對於推論性統計,我們將提供關於假設檢驗基本原理的詳盡解釋,包括零假設與備擇假設的設定、P值的正確解讀、統計功效的考量,以及如何選擇和執行閤適的統計檢驗(如T檢驗、方差分析ANOVA、相關性分析等)。我們將聚焦於結果的實際意義,而非僅僅報告統計數值。 在定性數據分析方麵,我們將介紹係統化的編碼流程,包括開放式編碼、主軸編碼和選擇性編碼等,指導讀者如何從文本、訪談記錄中提煉齣概念和主題。本書將強調紮根理論、主題分析等經典方法的應用邏輯,確保分析過程的係統性和可重復性。 第四部分:學術寫作與論證——清晰、有力的學術對話 研究成果的價值,最終體現在其傳播的有效性上。本部分是關於如何構建一篇結構嚴謹、論證有力的學術論文。我們將詳細解構標準的社會科學論文結構(引言、文獻綜述、方法、結果、討論與結論)。 引言的撰寫藝術在於如何迅速抓住讀者的注意力,明確研究的“為什麼”(Why)和“是什麼”(What)。方法論部分必須做到足夠透明,使得同行研究者可以理解並可能重復你的研究過程。結果部分的呈現需要客觀且高效,避免在描述數據時混入主觀解釋。 討論部分是研究價值的升華,我們將指導讀者如何批判性地解讀分析結果,將其與既有的文獻和理論進行對話,討論研究的貢獻、局限性,並提齣未來研究的方嚮。 最後,本書將涵蓋學術引用與參考文獻的規範化,確保在遵循特定引用格式(如APA、MLA等)時,做到準確無誤。我們將強調學術誠信的重要性,並提供如何清晰、有力地迴應審稿人意見的實用策略,助推研究順利發錶。 本書力求以平實、易懂的語言,將復雜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技術,轉化為可執行的步驟,使讀者能夠自信地邁齣從構思到成功發錶的每一步。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顏誌龍
 
  政治大學心理學係博士,現任銘傳大學諮商與工商心理學係教授。曾任國防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副教授。
 
  在大學部教授「社會行為科學研究法」,在研究所開設「研究方法論」課程;這輩子一直在幫別人改論文。多次在論文指導過程中血壓飇升,幾近中風。於是痛定思痛,寫齣本書;一方麵希望能拯救正處於水深火熱中的研究生,二方麵希望多多少少補貼一些傢用,看能不能因本書而提早退休……
 
  另著有《傻瓜也會跑統計I》、《傻瓜也會跑統計II》、《給少年社會科學傢》。

圖書目錄

序 章 通往口試的十三道門
第一章 指導教授的選擇
第二章 論文主題的形成與文獻閱讀
第三章 〈研究動機與目的〉的撰寫
第四章 〈文獻探討〉的撰寫
第五章 研究架構圖
第六章 〈研究方法〉的撰寫
第七章 〈研究結果〉的撰寫
第八章 〈討論〉的撰寫
第九章 〈摘要〉與〈論文題目〉
第十章 質化論文寫作:觀念篇
第十一章 質化論文寫作:操作篇I
第十二章 質化論文寫作:操作篇II
最十三章 其他溫馨小提醒
附錄一 學位論文常用APA格式
附錄二 學位論文常用統計錶格
附錄三 傻瓜也會作簡報
附錄四 勇闖藏經閣─如何作文獻檢索
附錄五 關於論文的排版
附錄六 新手論文寫作的步驟
附錄七 研究新手不知道的學術真相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5226084
  • 規格:平裝 / 248頁 / 17 x 23 x 1.2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五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序章
 
通往口試的十三道門
 
  就讓我們乘著時光機,來到口試的那一天,一起感受這對你別具意義的重要時刻。
 
  口試時,口試委員和被口試的學生通常不會坐在同一側,這種座位安排多少反映瞭彼此的相對關係;口委和學生之間有某種對立關係—儘管很多口委會說他是來協助學生的,要幫助學生提昇論文品質,但這種委婉的說法並無法否定他作為論文最終「審判者」的本質;就像歌唱比賽中的評審,不論他評論時的齣發點有多麼溫和善意,最後終究得打分數、決定是否淘汰。
 
  如果口試委員和學生的座位反應齣他們的相對關係,那麼指導教授選擇坐的位置,也多少反應齣他自己和學生的相對關係。當你看到自己的指導教授和口委坐在同一側時,可能錶示他是和口委站在同一邊的,帶著「打自己的孩子給外人看」的心情;如果他和你坐在一起,或是自己獨自坐一邊,錶示他和學生是同一陣線,或至少是中立的;他可能是與你一起拿刀和口委對砍的戰友,也或許是在必要時纔會丟齣流星鏢的濛麵人。
 
  口委桌前的蛋糕、水果和飲料,恰如其分地反映瞭口試場閤中的權力結構。口委和學生之間的權力關係是極不對等(學位在人傢手上,你還想幹嘛?),在這種情況下,真理(如果你的論文中有的話…)也就會淹沒在這種不對等的權力關係中瞭。因此如果你的指導教授不適時跳齣來幫你講講話,還三不五時在那邊幫著口委敲邊鼓(一邊吃著你準備的蛋糕,一邊說:「當初我就跟他說過瞭…」、「我也覺得這個地方有問題…」),那對你來說的確是相當的晚景(畢業前的)淒涼?
 
  無論這過程是平順或慘烈,戰況如何驚心動魄,當口委最後說齣:「恭喜你通過口試瞭」時,你心中那塊大石終於放下,整個人輕鬆瞭下來。你覺得開心,但也百感交集,然後就像很多經歷過瀕死經驗的人所說的那樣,這兩三年來所有的甘苦迴憶,如同投影片般一幕幕從眼前掠過。迴首這一切,你突然覺得有些迷惘:「我到底是怎麼走到這一天的?」你感覺自己做瞭很多事,卻又不知到底是怎麼一迴事。
 
  那麼,就讓我來告訴你,你作瞭那些事,纔得以站上論文口試這人生的小小巔峰。在這過程中,你開啟瞭通往口試的十三道門,也就是本書作主為體的十三個章節,從指導教授的選擇、文獻的閱讀、題目的決定、乃至於論文中各個章節的撰寫,直到最後你終於能在口試的舞颱上粉墨登場;你必須逐一地完成每一項試鍊。這旅程一開始讓人望而怯步,齣發後有些崎嶇難行,但其實它可以更簡單。在大部份的情況下,學位論文寫作有固定的法則可循,理解這些法則可以幫助你更有效率地去建構論文。在某些情況下,學位論文寫作甚至有很固定的格式,隻要依樣畫葫蘆,把你的素材填進去,就可以輕鬆的完成論文的撰寫。
 
  本書有十三個主要章節,這是通往口試的十三把鑰匙。這些原則不隻能讓你寫「完」論文,也能讓你寫「好」論文。看完這本書,口試結束時你的口委不會說:「恭喜你通過口試瞭」,而是會說:「恭喜你『高分』通過口試瞭」,然後他可能會再補上一句:「咦,你論文寫這麼好,想必你書架上也有一本《傻瓜也會寫論文》!」

用户评价

评分

初次翻閱這本指南時,最讓我驚豔的是它對於「研究問題設定」的著墨。很多坊間的指南,常常花大篇幅在介紹各種複雜的統計軟體操作,或是高深的質性編碼技巧,卻忽略瞭研究的靈魂——那個你真正想探討的問題。但這本書似乎很明白,一個好的研究,源自於一個清晰、有洞察力的問題。它教導的不是如何「寫齣」一個問題,而是如何「發現」一個值得被探討的問題。那種引導你從生活經驗、從現有文獻的縫隙中,去捕捉那些「啊,原來可以這樣想!」的瞬間,是極為寶貴的。我記得當時我卡在一個自我感覺良好的研究構想上,覺得自己很創新,但寫齣來卻空泛無力。是透過這本書提供的反思框架,我纔猛然驚覺自己的問題缺乏核心錨點。這種從宏觀思維層麵進行的引導,遠比單純的格式規範來得有價值得多,它培養的是一種研究者的直覺與敏感度。

评分

關於統計分析與報告撰寫的部分,雖然市麵上有更多專精於SPSS或R的工具書,但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在於「解讀」。它不會直接教你按哪個按鈕得到p值,而是著重在你得到這個p值或信賴區間後,該如何用社會科學的語言去「說故事」。許多人跑完迴歸分析後,就直接把錶格貼上,然後用一兩句話帶過,這根本沒抓住量化研究的重點。這本書的論述,讓人理解到統計數字背後的「社會意義」是什麼。它提醒我們,統計隻是工具,用來支持或反駁我們的論述,而不是論述本身。特別是關於假設檢定與結果詮釋的章節,它的邏輯推導非常清楚,讓原本對顯著性、效果量等概念感到模糊的我,終於建立起一個穩固的知識架構,能夠自信地在口試委員麵前闡述數據的含義。

评分

整體來說,這本指南最讓我稱讚的一點,是它完美地平衡瞭「技術性」與「哲學性」。社會科學研究的迷人之處,就在於它既需要嚴謹的科學方法(量化部分),又需要深刻的人文關懷與詮釋能力(質化部分)。很多教科書偏嚮其中一方,要不是過度量化而顯得冰冷,要不然就是過度詮釋而顯得飄忽不定。但這本書成功地搭起瞭一座橋樑,讓讀者意識到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它教導的不是「標準答案」,而是「標準流程下的彈性思維」。當我準備要進入修改和定稿階段時,書中關於章節結構、引文格式的細節提醒,更像是一個細心負責的秘書,幫我把所有可能被扣分的小瑕疵都事先排除乾淨。對於一個想在學術路上走得穩健的人來說,這本書無疑是極佳的墊腳石。

评分

坦白說,我過去對質性研究的理解,總停留在「訪談、錄音、然後找關鍵詞」的膚淺層麵。那種「剪貼簿」式的資料整理法,總讓我感到無所適從,尤其是在麵對厚厚的訪談逐字稿時,那種龐雜感簡直要讓人抓狂。然而,這本書在質化處理的部分,展現瞭驚人的細膩度。它不像有些書籍隻是口頭上說要進行「主題分析」或「紮根理論」,而是真正拆解瞭這些方法的精神,並具體說明在實務操作上,當你遇到兩個看似矛盾的訪談迴饋時,應該如何進行「三角校驗」(Triangulation)的思考練習。它強調的不是工具的運用,而是研究者本身的「反思性」(Reflexivity),這讓我覺得,原來質性研究並不是憑感覺亂寫,而是一門極需自律和嚴謹的學問。這種將抽象方法論落實到具體操作的細節處理,讓我覺得自己真的抓住瞭質化研究的精髓。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風格非常引人注目,用色大膽卻不失學術氣息,那種「傻瓜也能上手」的口號,對於像我這種剛踏入社會科學領域、麵對論文山的時候,簡直是心靈上的強心劑啊。我還記得那時候,手邊堆滿瞭各種厚重的研究方法學教科書,每一頁都像是密碼一樣難懂。但這本書不一樣,它給人的感覺就像是有一位經驗豐富的學長姐,坐在你旁邊,一邊喝著珍珠奶茶,一邊輕聲細語地指導你該怎麼開始動筆。它不像傳統的學術著作那樣高高在上,而是用一種非常親民的方式,把那些繁瑣的、讓人望之卻步的學術要求,拆解成一個個可以執行的步驟。尤其是對於那些跟我一樣,在量化和質化之間掙紮不休的初學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實用的橋樑。它沒有急著把你推嚮艱深的理論深淵,而是先把你穩穩地放在起跑點上,告訴你「別怕,我們一步一步來」。這種接地氣的寫作風格,實在是讓人感到非常窩心,讓人覺得寫論文似乎不再是一件遙不可及的苦差事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