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論文寫作者的進階統計指南:傻瓜也會跑統計II

給論文寫作者的進階統計指南:傻瓜也會跑統計II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顏誌龍
圖書標籤:
  • 統計學
  • 論文寫作
  • 數據分析
  • SPSS
  • R語言
  • 研究方法
  • 學術研究
  • 定量研究
  • 進階統計
  • 統計指南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誰說等級低就不能拿勇者之劍?」
 
  本書是《傻瓜也會跑統計I》的續作。延續前作「就算不懂統計,也能跑完統計、寫完論文」的精神,本書希望為不懂統計但卻迫切需要統計的學生們……或是懂統計,但卻必須和不懂統計的學生相依為命的老師們,帶來一些溫暖。
 
  相較於前作,本書介紹的是更進階的統計方法。麵對進階統計分析的學生,就像剛踏入電玩冒險世界等級還很低的新手,卻必須立刻和血量無盡、攻防爆錶的BOSS戰鬥。這時候已經沒有時間再慢慢練等級瞭,唯一能作的,就是帶上最強的武器裝備,硬著頭皮上陣。本書就是一把能夠立刻上手的勇者之劍;就算你的等級不高,也可以帶著這勇者之劍,平定那守在論文關卡前的統計魔龍! 
 
  ♦本書相關資料及程式下載方式請至作者網站:www.chihlongyen.url.tw/download/,直接下載。
 
本書特色
 
  ✔18種常用的「進階統計操作步驟」—就算不懂統計也能照著這本書跑完統計。
  ✔57個「論文書寫範例」—就算看不懂分析結果,也能依著這些範例寫完論文。
  ✔25個「統計錶格範例」—跟著書中指示去填,就能完成論文所需的錶格。
  ✔28個可愛的Excel小工具—可以幫你處理一般統計軟體無法處理,但論文需要的統計分析。
  ✔32個精采的統計註解—增加你對統計奧密的理解……但可能同時伴隨有助眠的副作用。
  ✔2個上瞭年紀但仍然帥氣的作者……這就不多作解釋瞭。
進階統計思維與應用:數據驅動決策的實踐指南 本書聚焦於超越基礎統計學範疇,深入探討復雜數據分析方法、模型選擇的哲學思考,以及如何將統計發現有效地轉化為可執行的商業或研究洞察。本書旨在為那些已經掌握瞭基礎描述性統計和推斷性統計概念的學習者,提供一套係統化、操作層麵的進階工具箱。 --- 第一部分:概率論基石與高級分布模型 第一章:深入理解隨機性與信息度量 本章將迴顧概率論中的核心概念,但重點轉嚮更具挑戰性的領域:信息理論在統計推斷中的應用。我們將探討熵(Entropy)和互信息(Mutual Information)如何量化數據中的不確定性和變量間的依賴關係。這不是簡單的公式羅列,而是探討信息量如何指導特徵選擇和模型復雜度的權衡。我們將通過實際案例分析,展示如何利用 Kullback-Leibler 散度(KL 散度)來評估不同概率分布模型之間的差異,這對於選擇最能擬閤真實世界現象的統計模型至關重要。 第二章:超越正態分布的現實世界模型 現實世界中的許多數據(例如金融迴報、保險索賠、生物計數)並不服從理想的高斯分布。本章將係統地介紹重尾分布和非對稱分布。我們將詳細剖析對數正態分布(Lognormal)、伽馬分布(Gamma)、威布爾分布(Weibull)以及負二項分布(Negative Binomial)的特性、參數估計方法(最大似然估計的進階應用),以及它們在特定行業應用中的優勢和局限性。尤其關注泊鬆迴歸(Poisson Regression)在綫性迴歸假設被違反時的魯棒性。 第三章:貝葉斯統計學的實踐轉換 本書對貝葉斯方法的闡述側重於其實用性而非純粹的數學推導。我們將重點介紹馬爾可夫鏈濛特卡洛(MCMC)方法,特彆是 Metropolis-Hastings 算法和 Gibbs 抽樣的直觀理解和實際操作。讀者將學習如何構建層次化模型(Hierarchical Models),這對於處理具有嵌套結構(如多層次的實驗數據或跨地區的時間序列)的數據集至關重要。我們將探討如何通過先驗信息(Prior Elicitation)的巧妙設置,增強模型的穩定性和解釋力。 --- 第二部分:高維數據與模型選擇的藝術 第四章:綫性模型的延伸與廣義綫性模型(GLM)精講 雖然基礎課程涵蓋瞭簡單的綫性迴歸,但本章將深入到廣義綫性模型(GLM)的框架。我們將詳細剖析連接函數(Link Function)的選擇對模型結果的深遠影響,並重點解決異方差性和序列相關性等常見問題。更進一步,我們將引入混閤效應模型(Mixed-Effects Models),用於分析具有重復測量或分組效應的數據,這是生物醫學和心理學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第五章:迴歸的懲罰與維度削減的藝術 麵對變量數量多於觀測值的“P >> N”問題,傳統的最小二乘法失效。本章聚焦於正則化(Regularization)技術:嶺迴歸(Ridge)、Lasso 以及彈性網絡(Elastic Net)。我們將深入比較 L1 和 L2 懲罰項的差異——Lasso 的特徵選擇能力與 Ridge 的穩定性。此外,本章還將介紹主成分迴歸(PCR)和偏最小二乘法(PLS),它們是處理多重共綫性(Multicollinearity)的有力武器,並探討如何利用交叉驗證(Cross-Validation)的策略來優化懲罰參數的選擇。 第六章:非參數方法:擁抱數據自身的形狀 當數據結構復雜到難以用固定參數模型描述時,非參數方法展現齣巨大威力。本章將探討核密度估計(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KDE),以及局部加權迴歸(LOESS/LOWESS),理解核函數(Kernel Function)和帶寬(Bandwidth)參數對平滑度的控製。重點在於非參數迴歸技術,如樣條函數(Splines),如何靈活地擬閤復雜的非綫性趨勢,並討論如何評估這些模型相對於參數模型的優勢和計算成本。 --- 第三部分:時間序列與因果推斷的嚴謹性 第七章:時間序列分析:捕捉動態依賴性 時間序列數據具有內在的順序結構,要求我們采用特定的分析方法。本章將從平穩性(Stationarity)的檢驗開始,係統介紹 ARIMA(自迴歸積分移動平均)模型的構建過程,包括差分、自相關函數(ACF)和偏自相關函數(PACF)的解讀。隨後,我們將轉嚮更先進的模型,如 GARCH 模型用於波動率建模,以及 VECM(嚮量誤差修正模型)用於分析協整關係(Cointegration),這些是金融和宏觀經濟分析的關鍵工具。 第八章:實驗設計與準實驗中的因果推斷 推斷“原因”而非僅僅“相關性”,是統計學的終極目標之一。本章將嚴格審視潛在結果框架(Potential Outcomes Framework)。我們將深入講解如何處理混雜變量(Confounders)和選擇偏差(Selection Bias)。重點內容包括傾嚮得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的構建與驗證,以及雙重差分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s, DiD)在準實驗設計中的應用。理解其背後的識彆假設(Identification Assumptions)是應用這些方法的關鍵。 第九章:結構方程模型(SEM)的構建與驗證 結構方程模型是整閤測量模型(因子分析)和結構模型(路徑分析)的強大框架。本章將指導讀者如何從理論假設齣發,設計路徑圖,並使用最大似然法估計模型參數。重點在於模型擬閤度指標(如 $chi^2$、RMSEA、CFI 等)的正確解釋,以及如何進行多群組分析(Multi-Group Analysis)來檢驗理論在不同子樣本間的差異性。 --- 第四部分:模型驗證、診斷與報告的完整閉環 第十章:高級模型診斷與殘差分析的深度挖掘 一個統計模型的價值不僅在於擬閤優度,更在於其診斷的徹底性。本章不再滿足於 QQ 圖和殘差對殘差的圖。我們將探討杠杆點(Leverage Points)、影響點(Influential Points)的識彆指標,如 Cook 距離。對於時間序列模型,我們將學習使用 Ljung-Box 檢驗來診斷模型的殘差是否仍然存在自相關。對於迴歸模型,我們將引入模型設定檢驗(Model Specification Tests),確保我們沒有遺漏關鍵的非綫性項或交互作用。 第十一章:穩健性檢驗與結論的可靠性評估 統計結論必須經得起不同分析路徑的檢驗。本章強調穩健性分析(Robustness Checks)的重要性。我們將介紹如何通過改變模型設定(例如,更換分布假設、使用不同數據子集、采用不同的估計方法,如最小絕對偏差迴歸替代最小二乘迴歸)來測試核心結果的穩定性。如何係統地報告這些檢驗,是構建一個令人信服的統計論證的最後一步。 第十二章:統計結果的可視化與有效敘事 統計發現的最終交付形式往往是圖錶和報告。本章關注如何設計能夠清晰傳達復雜概念的視覺敘事。我們將探討信息圖錶設計原則,如何有效使用誤差條(Error Bars)來錶示不確定性,以及如何避免“誤導性可視化”。重點還將放在如何將技術統計術語(如 p 值、效應量、置信區間)轉化為非專業受眾可以理解的、具有實際意義的商業或政策建議。 --- 本書適閤人群: 擁有碩士或博士階段基礎統計知識的研究生、需要處理復雜多變量數據的行業分析師、希望從“會跑統計”躍升至“精通統計推斷”的數據科學傢,以及需要對現有模型進行深入評估和改進的資深從業者。本書強調理論的直覺理解和實際操作的無縫銜接。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顏誌龍
 
  政治大學心理學博士,現為銘傳大學諮商與工商心理學係教授。開設有「心理與教育統計」、「心理測驗」、「社會科學研究法」等課程。從事學術工作十餘年,練就瞭一些學術能力。常覺得如果不拿這能力來賺點錢……啊,不是,是拿來幫助人,有些可惜;因而寫齣本書。另著有《傻瓜也會寫論文》、《傻瓜也會跑統計I》、《給少年社會科學傢》。
 
鄭中平
 
  颱灣大學心理學博士,現為成功大學心理係副教授,專長為心理學中的量化方法與模型,喜歡將統計應用於日常生活與公共領域,深信解讀數字資訊將成為國民的基本素養。開設有「日常生活中的統計」課程,並與學生一起維護與課程同名的臉書專頁。另著有《R 在行為科學的應用》、《傻瓜也會跑統計I》、《給少年社會科學傢》。

圖書目錄

作者序
必讀之章 I 本書結構與使用說明
必讀之章 II 我該用哪一種統計方法?

Unit 28 多變量變異數/共變數分析
Unit 28-1 MANOVA概述 
Unit 28-2 MANOVA —SPSS操作 
Unit 28-3 MANOVA—統計報錶解讀 
Unit 28-4 單純效果檢定 
Unit 28-5 MANOVA—錶格呈現 
Unit 28-6 MANOVA—分析結果的撰寫 

Unit 29 邏吉斯迴歸
Unit 29-1 邏吉斯迴歸概述 
Unit 29-2 邏吉斯迴歸—SPSS操作 
Unit 29-3 邏吉斯迴歸—統計報錶解讀 
Unit 29-4 邏吉斯迴歸—分析結果的錶格呈現 
Unit 29-5 邏吉斯迴歸—分析結果的撰寫 

Unit 30 典型相關分析
Unit 30-1 典型相關分析概述 
Unit 30-2 典型相關—SPSS操作 
Unit 30-3 典型相關—統計報錶解讀 
Unit 30-4 典型相關—錶格呈現 
Unit 30-5 典型相關分析的圖示 
Unit 30-6 典型相關分析—結果的撰寫 

Unit 31 組內相關係數
Unit 31-1 組內相關係數概述 
Unit 31-2 組內相關係數—資料的格式 
Unit 31-3 組內相關係數—SPSS操作 
Unit 31-4 組內相關係數—統計報錶解讀 
Unit 31-5 組內相關係數—結果的撰寫 
Unit 31-6 將資料轉置為ICC所需格式 

Unit 32 群集分析
Unit 32-1 群集分析概述 
Unit 32-2 決定群集數—SPSS操作 
Unit 32-3 群集分析—SPSS操作 
Unit 32-4 群集分析—統計報錶解讀 
Unit 32-5 群集分析—錶格呈現 
Unit 32-6 群集分析—分析結果的撰寫 

Unit 33 區辨分析
Unit 33-1 區辨分析概述 
Unit 33-2 區辨分析—SPSS操作 
Unit 33-3 區辨分析—統計報錶解讀 
Unit 33-4 區辨分析—錶格呈現 
Unit 33-5 區辨分析—分析結果的撰寫 

Unit 34 使用R之前,你必須先知道的事
Unit 34-1 R是什麼 
Unit 34-2 下載與安裝R—必須安裝3.6版以上的R 
Unit 34-3 開啟R及關閉R 
Unit 34-4 進入R後,一定要做的事—改變預設工作路徑 
Unit 34-5 R的介麵簡介 
Unit 34-6 程式的執行 
Unit 34-7 統計結果的存檔 
Unit 34-8 準備R所需的資料檔 
Unit 34-9 安裝套件—一定要執行 
Unit 34-10 關於R的其他重要概念 

Unit 35 驗證性因素分析
Unit 35-1 簡介 
Unit 35-2 統計操作—前置作業 
Unit 35-3 統計操作—程式碼 
Unit 35-4 報錶解讀 
Unit 35-5 CFA—錶格呈現 
Unit 35-6 書寫範例 

Unit 36 結構方程模型
Unit 36-1 簡介 
Unit 36-2 統計操作—前置作業 
Unit 36-3 統計操作—程式碼 
Unit 36-4 報錶解讀 
Unit 36-5 SEM—錶格呈現 
Unit 36-6 以圖呈現SEM的結果 
Unit 36-7 書寫範例 

Unit 37 徑路分析(無交互作用)
Unit 37-1 簡介 
Unit 37-2 統計操作—前置作業 
Unit 37-3 統計操作—程式碼 
Unit 37-4 報錶解讀 
Unit 37-5 徑路分析—錶格呈現 
Unit 37-6 以圖呈現徑路分析的結果 
Unit 37-7 書寫範例 

Unit 38 徑路分析(二因子交互作用)
Unit 38-1 簡介 
Unit 38-2 統計操作—前置作業 
Unit 38-3 統計操作—程式碼 
Unit 38-4 報錶解讀 
Unit 38-5 徑路分析—錶格呈現 
1H9acon.indd 14 2020/5/27 上午 11:37:56
Unit 38-6 以圖呈現徑路分析的結果 
Unit 38-7 呈現交互作用圖及單純斜率檢定 
Unit 38-8 書寫範例 

Unit 39 徑路分析(三因子交互作用)
Unit 39-1 簡介 
Unit 39-2 統計操作—前置作業 
Unit 39-3 統計操作—程式碼 
Unit 39-4 報錶解讀 
Unit 39-5 徑路分析—錶格呈現 
Unit 39-6 徑路分析—圖形呈現 
Unit 39-7 呈現交互作用圖及單純斜率檢定 
Unit 39-8 書寫範例 

Unit 40 調節中介分析(一個調節變項的二因子效果)
Unit 40-1 簡介 
Unit 40-2 統計操作—前置作業 
Unit 40-3 統計操作—程式碼 
Unit 40-4 報錶解讀 
Unit 40-5 調節中介分析—錶格呈現 
Unit 40-6 以圖呈現調節中介分析的結果 
Unit 40-7 呈現交互作用圖及單純斜率檢定 
Unit 40-8 書寫範例 

Unit 41 調節中介分析(兩個調節變項的二因子效果)
Unit 41-1 簡介 
Unit 41-2 統計操作—前置作業 
Unit 41-3 統計操作—程式碼 
Unit 41-4 報錶解讀 
Unit 41-5 調節中介分析—錶格呈現 
Unit 41-6 以圖呈現調節中介分析的結果 
Unit 41-7 呈現交互作用圖及單純斜率檢定 
Unit 41-8 書寫範例 

Unit 42 調節中介分析(三因子交互作用)
Unit 42-1 簡介 
Unit 42-2 統計操作—前置作業 
Unit 42-3 統計操作—程式碼 
Unit 42-4 報錶解讀 
Unit 42-5 調節中介分析—錶格呈現 
Unit 42-6 以圖呈現調節中介分析的結果 
Unit 42-7 呈現交互作用圖及單純斜率檢定 
Unit 42-8 書寫範例 

Unit 43 階層線性模型(無交互作用)
Unit 43-1 簡介 
Unit 43-2 HLM的資料結構 
Unit 43-3 統計操作—前置作業 
Unit 43-4 統計操作—程式碼 
Unit 43-5 報錶解讀 
Unit 43-6 錶格呈現 
Unit 43-7 階層線性模型—結果的撰寫 

Unit 44 階層線性模型(二因子交互作用)
Unit 44-1 簡介 
Unit 44-2 HLM的資料結構 
Unit 44-3 產生交互作用項 
Unit 44-4 統計操作—前置作業 
Unit 44-5 統計操作—程式碼 
Unit 44-6 報錶解讀 
Unit 44-7 錶格呈現 
Unit 44-8 繪圖及單純斜率檢定 
Unit 44-9 階層線性模型—結果的撰寫 

Unit 45 階層線性模型(三因子交互作用)
Unit 45-1 簡介 
Unit 45-2 HLM的資料結構 
Unit 45-3 產生交互作用項 
Unit 45-4 統計操作—前置作業 
Unit 45-5 統計操作—程式碼 
Unit 45-6 報錶解讀 
Unit 45-7 錶格呈現 
Unit 45-8 繪圖及單純斜率檢定 
Unit 45-9 階層線性模型—結果的撰寫 

Unit 46 問捲分析常用的統計
Unit 46-1 和問捲有關的三種分析 
Unit 46-2 「項目分析」常用的統計方法 
Unit 46-3 「信度分析」常用的統計方法
Unit 46-4 「效度分析」常用的統計方法

你不想知道的統計知識

圖書序言

  • ISBN:9789577639318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9 x 26 x 1.7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傻瓜也會跑統計II》這本書寫於2019年。這一年林誌玲結婚瞭,本書的兩位作者頓時覺得這世界變得好灰暗;於是他們決定要寫一本能照亮這世界的書。本書的完成,我們特別感謝五南齣版社,及侯傢嵐主編的協助。希望本書的齣版,就算照亮不瞭全世界,至少要照亮研究生和他們指導教授的世界。
 
顏誌龍、鄭中平
2020除夕前一夜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啊,我說真的,最近要寫論文的年輕人真的有福氣瞭。我手邊這本《給論文寫作者的進階統計指南:傻瓜也會跑統計II》,光是看到這個書名,心裡就覺得踏實瞭一點,畢竟「傻瓜也會跑統計」這幾個字,對於我們這種非統計科班齣身,但又不得不跟數字打交道的文科生來說,簡直是心頭的一劑定心丸嘛!書本的排版設計上看得齣來很用心,不是那種冷冰冰的教科書風格,顏色和圖錶的設計都比較活潑,至少在翻閱的時候不會讓人感到壓力山大。重點是,它沒有一開始就丟給你一堆看不懂的公式,而是用非常生活化的例子去引導你理解背後的邏輯。我記得我以前在處理一些複雜的迴歸模型時,光是那個假設檢定的部分就搞得我暈頭轉嚮,但這本書透過幾個實際的案例,讓我突然間「啊,原來是這麼一迴事」!那種頓悟的感覺,真的比自己埋頭苦幹瞭好幾個星期還有效率。它強調的不是死記硬背,而是讓你真正理解數據背後想跟你說什麼故事,這對於我們做質性研究轉量化分析的人來說,簡直是如沐春風。我尤其欣賞它在軟體操作上的指引,不會隻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很實際地教你如何在常用的統計軟體裡,一步一步點擊齣你需要的分析結果,這一點絕對是實戰派的最愛。

评分

最近陪著指導的幾個研究生在趕結稿,看到他們麵對 SPSS 或 R 的數據處理時那種手足無措的樣子,我忍不住就推薦他們去看看這本進階統計指南。坦白講,市麵上的統計書汗牛充棟,但很多都是針對理論基礎紮實的統計係學生設計的,對我們這種半路齣傢、想趕快把數據跑齣來應付口試的「實用主義者」來說,簡直是災難。這本指南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它成功地在「深度」和「易懂性」之間找到瞭那個微妙的平衡點。它沒有因為強調「傻瓜」就流於膚淺,而是真正地把一些較為進階的分析方法,像是多層次模型(HLM)或是結構方程模型(SEM)的基礎概念,用非常結構化的方式呈現齣來。我特別留意瞭它對於「模型建立」與「模型判讀」的章節,作者非常細心地提醒瞭哪些是常見的陷阱,以及當數據齣現異常時,該如何進行診斷和修正。這不隻是教你「怎麼按按鈕」,更是教你「為什麼要這麼按」,這種思維上的引導,纔是真正能提升論文品質的關鍵。對於需要處理複雜調查數據、或是涉及縱貫性研究的作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提供瞭一條清晰的捷徑,讓你可以用更科學、更嚴謹的姿態麵對學術審查委員。

评分

我最近在圖書館翻到這本,光是翻閱目錄,我就覺得內容編排的邏輯性非常強,一看就知道作者是下瞭苦功的。不同於坊間有些統計書,內容東拉西扯,這本指南的結構是圍繞著「論文寫作流程」來設計的。從前導的敘述性統計,到核心的研究假設檢定,再到更進階的控製變項與中介效果探討,每一塊內容都像是為論文的特定章節量身打造的。例如,當你在寫「研究方法」時,這本書能提供最精確的術語解釋;當你在寫「結果分析」時,它又會钜細靡遺地教你如何解讀那些複雜的錶格和顯著性數值。最讓我驚喜的是,它居然還涵蓋瞭如何處理「遺漏值」的策略,這在現實的數據清理工作中簡直是救命稻草!很多軟體雖然能自動處理,但背後的邏輯和可能產生的偏誤,這本書都有詳盡的說明。這本書讓我體會到,統計分析不是孤立的數學遊戲,而是整個研究論述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如何用最簡潔、最無懈可擊的方式呈現你的發現,纔是王道。這種由實務驅動的編排,讓讀者在學習過程中,隨時都能將所學與自己的研究緊密結閤,學習效率自然大大提升。

评分

作為一個在學術圈摸爬滾打瞭一陣子的人,我深知「數據不會說謊,但人會誤解數據」的道理。這本《給論文寫作者的進階統計指南:傻瓜也會跑統計II》給我的最大啟發,就是如何成為一個誠實且有力的數據溝通者。它不隻是教你跑檢定,更重要的是教你如何建立一個「穩健」的研究模型,讓你的論點站得住腳。書中對於常見的統計誤區的討論非常深刻,例如過度依賴 p 值、濫用效應量錶等,這些都是研究生寫作時最常犯的錯誤。作者並沒有直接批評,而是透過清晰的範例告訴你,為什麼這些做法在學術上是站不住腳的,並提供瞭替代方案。我特別喜歡它在「解釋與討論」章節的建議,它提醒我們,統計結果隻是支持論點的工具,真正的價值在於你如何將這些數字背後的意義,與你的理論框架做有深度的連結。這種強調批判性思考多於機械操作的教學方式,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本統計思維的養成手冊。對於想要從「會跑統計」晉升到「會用統計說服人」的作者來說,這絕對是一本值得反覆研讀的寶典。

评分

說真的,寫論文的過程就像一場馬拉鬆,統計分析就是中間最容易讓人抽筋的地方。我個人對於傳統的統計教學常常感到不耐煩,因為它總是用一堆希臘字母和難懂的符號轟炸你,讓你覺得統計學是某種「高深莫測」的技術。但這本《給論文寫作者的進階統計指南:傻瓜也會跑統計II》,徹底顛覆瞭我的這種刻闆印象。它的語言風格非常接地氣,沒有過多的學術腔調,反而像是身邊一位經驗豐富的學長或老師,耐心地在旁邊跟你討論:「你這個研究設計,用這個方法會比較穩健喔。」我尤其欣賞它對比不同統計方法的章節設計。例如,它會清楚地比較 Z 檢定和 T 檢定的適用時機,或者是在何種樣本分佈下,非參數檢定會比參數檢定來得更閤適。這種「對照組」式的說明,讓我能更明確地知道我的數據適閤哪種工具。而且,書中對於報告統計結果的格式也有提供建議,這對很多學生來說是個大哉問,因為光是 APA 格式的數字呈現,就能讓一堆人傷透腦筋。總體來說,它提供的知識是高度整閤且立即可以應用的,對於急著把研究成果轉化為正式論文的作者群體,簡直是不可多得的實戰手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