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禮記.學記》說:「君子之於學也,藏焉,修焉,息焉,遊焉。」大意是指:君子在學習方面,不但要把學過的知識牢記在心裏,更要時時學習,即使是休息或遊樂時,也不能夠鬆懈。筆者不敢以君子自居,卻深信學習不一定只限於教室裏—— 其實只要踏出校門、走到街上,一樣有許多學習語文的機會。
也許是職業病的關係,每當走到街上,我都會格外留意招牌、海報、單張、餐牌中的錯別字:「『榨』菜」成「『炸』菜」、「『迅』步」作「『信』步」…… 諸如此類,比比皆是,結果錯別字成為了這個城市的另一道風景,輕則讓人啼笑皆非,重則會產生歧義,造成許多不方便。
之所以有這麼多人寫錯別字,究其原因,大致有三:(一)電腦輸入法的盛行導致執筆忘字,如「歪」和「丕」的頭、尾倉頡碼都是「一」,因而出現混淆(見〈「不正」與「不一」〉);(二)部分簡化字轉換成繁體字時出現謬誤,如「后」是固有繁體字,也是「後」的簡化字,因而出現混淆(見〈「後」與「后」的美麗誤會〉);(三)未能掌握漢字的字形結構和字義演變,譬如將表示穀物的「粱」誤寫為表示木橋的「梁」(見〈「粱」是穀,「梁」是木〉)。
所謂上行下效,成人寫錯別字尚且如此嚴重,更何況是莘莘學子?同時是補習導師的筆者,對此感受自然匪淺:筆者不忍心錯別字成為同學的家常便飯,因而決定編寫這本《港生活.學正字》。
《港生活.學正字》全書共30 課,每課均舉出一個日常生活中的別字,並配以實地拍攝的照片,加強真實感;同時為部分文字附以甲骨文及金文的寫法,務求圖文並茂地講解文字形、音、義的演變,讓讀者輕鬆理解和掌握文字的正確寫法。
此外,每課均設「文字辨析」,共搜羅360 組常見的正字及別字,並配以例句及辨析,務求讓讀者加深印象,從而改善寫錯別字的情況。本書更設有6 個「『字』測加油站」,通過共180 道題目,讓讀者溫故知新,評估學習進度。
實地拍攝錯別字固然是一大賣點,可是書中體例、例子、字眼適合與否,同樣重要,必須以學生的程度和能力為考慮點。因此,在編寫過程中,筆者多次向同學、家長、同工請教,幸得他們的寶貴意見,才能讓本書的內容和架構更臻完善。在此,筆者要向他們致以萬二分感謝!希望本書能像它的標題——《港生活.學正字》—— 那樣,讓學生在「生活」裏學習「正字」,並將「正字」應用到「生活」中,從而扭轉寫錯別字的風氣。
田南君
庚子四月初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