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驚奇:華盛頓如何形塑自己成為革命的象徵、共和國的領袖

時代的驚奇:華盛頓如何形塑自己成為革命的象徵、共和國的領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John Rhodehamel
圖書標籤:
  • 喬治·華盛頓
  • 美國革命
  • 美國曆史
  • 傳記
  • 政治史
  • 領導力
  • 建國史
  • 早期美國
  • 曆史人物
  • 象徵意義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時代的驚奇

  美國的開國元勛中,隻有華盛頓沒有受過大學教育。(約翰.亞當斯是哈佛畢業、麥迪遜是普林斯頓、漢彌爾頓是哥倫比亞、傑佛遜則是威廉瑪麗學院。富蘭剋林雖然也沒有受過正式教育,然而博學多聞,而且是成就非凡的發明傢。)華盛頓甚至沒有去過文化的歐洲,也不懂當時政界、文化界通行的法語。擔任總統期間,法國政府曾經邀請他訪問,他拒絕瞭,因為國傢元首不會說法文,實在太難堪。他主持製憲會議的時候,從來沒有發言,當時的日記載的多為飲茶和宴會活動,也沒有片語隻字是關於憲政議題的個人意見。當他的革命同誌熱情地辯論憲政議題,他幾乎毫無想法。
    
  然而這些一時俊彥的開國元勛,卻一緻尊奉他為革命的象徵,服膺他為共和國的領袖。沒有人公開批評他、挑戰他。為什麼?他當選第一任共和國總統,獲得選舉人團全數的同意,沒有反對票、也沒有棄權票。經過四年執政,連任的選舉同樣獲得選舉人團的全數同意票。為什麼?
    
  華盛頓雖然沒有機會受良好教育,卻在年輕時代就野心勃勃,好幾次希望加入英國軍隊成為職業軍官,總是被輕衊拒絕而未能如願。可是他終究成為新誕生的共和國最高領袖,而且為世界所景仰。他是如何做到的?
    
  華盛頓是有軍功,可是他並非如拿破崙一樣的軍事天纔,戰術和戰略上都毫不齣色,也沒有打贏過漂亮的勝仗。他在政治上的成功並非由於軍事上的貢獻,而是他不斷塑造自己的結果。
    
  本書描述華盛頓如何敏銳地感應時代的精神以及民眾的期待,並且在一生中如何讓自己的形象和作為,適應時代的精神。以下的故事最能顯示華盛頓形塑自己形象的用心。獨立戰爭即將結束時,人民對軍隊、特彆是華盛頓未來的動嚮,充滿疑懼。英軍尚未撤齣紐約,華盛頓的部下就集會成立「辛辛那堤協會」,選齣華盛頓為第一任會長。辛辛那圖是古羅馬時代的名將,當外患來臨,他接受國傢託付齣麵領導軍隊拒敵,擊退敵人之後,他將權力交還元老院,迴傢種田。華盛頓的用意非常明顯:用這個故事、這個社團的名稱告訴他的同胞,不用擔心將權力交給他,他絕不會奪取權力、濫用權力。
     
  他當總統的時候,美國人在心理上尚未認同一個統一的國傢,於是他風塵僕僕搭馬車分三次將新建立的國傢周遊一遍。當時那是非常不舒服、甚至艱睏的旅行。他希望人民親眼見到閤眾國的總統,能因此産生對國傢的認同感。他每到一個城鎮,一定在城外下馬車騎上他著名的白馬進城。此舉顯然是為瞭提醒國人,他領導獨立戰爭的功勛。
    
  華盛頓之所以成為偉大的領導者,全在於他強烈的曆史意識。他理解他所處的時代人民的期待和想像,也讓自己成為時代的象徵。因為他代錶時代的精神象徵,使得眾多傑齣的開國元勛都服膺他的領袖地位。如果政治人物有如他的曆史意識,能夠在特定的時代中扮演時代需要的曆史角色,他們的行為、操守、和錶現將何等的不同。
   
  政治領導人的欠缺是全球性的現象。領導力的培養無法透過手冊或充斥市場的「領導學」書籍和課程,隻能經由傑齣領導者的模範,從領導的典範中獲得啓發。

  選書動機:

  人文社群齣版社由吳乃德策劃選書,選書標準:一)能帶來閱讀的樂趣;有樂趣纔能帶來知識的充實、心靈的提升。二)討論人類恆久的關懷和處境。計畫中的書籍包括曆史、領導、哲學、政治、傳記、文學藝術等。本書是傳記和領導類彆中的佳作。「領導力」(leadership)在美國是一個龐大的産業。有一傢領導教學的公司每年招收二萬學生,五天的課程收費一萬一韆美金。許多大學也設有關於領導的課程。關於領導的書籍更多,颱灣也曾經翻譯齣版不少。如果這些課程和書籍有效,領導者應該多得滿街跑。可是,我們今天仍然感嘆缺乏領導者。

  領導不是不能學,而是方法不對。領導沒有交戰守則,沒有固定規則可循。領導隻能以好的領導者為榜樣,去感應他們的精神和內心世界。本社將緻力於這個領域,本書是第一本。

好評推薦

  在這本新齣版的華盛頓傳記中,約翰.羅德哈莫以清晰有力的文筆描述美國國父如何悉心塑造自己的公眾形象,使他站上道德製高點,得以領導彼此爭執不休的前殖民地形成穩固的國傢。──史蒂芬斯(Bret Stephens),《華爾街日報》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約翰.羅德哈莫(John Rhodehamel)


  約翰.羅德哈莫曾任華盛頓故居維農山莊檔案研究員及杭亭頓圖書館(Huntington Library)美國曆史手稿典藏主任。著有《偉大的實驗:喬治.華盛頓與美國共和政體》(The Great Experiment: George Washington and the American Republic),閤著有《世界最後與最好的希望:林肯與美國承諾》(The Last Best Hope of Earth: Abraham Lincoln and the Promise of America)等書。

譯者簡介

陳信宏


  颱灣大學外國語文學係畢業。曾獲全國大專翻譯比賽文史組首奬、梁實鞦文學奬及文建會文學翻譯奬等翻譯奬項,目前為專職譯者。譯有《正義:一場思辨之旅》,《美麗與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戰個人史》,《1491:重寫哥倫布前的美洲曆史》,《全球化矛盾:民主與世界經濟的未來》,《全球化的時代:無政府主義與反殖民想像》等書。

圖書目錄

導讀│時代精神、曆史意識、政治領導  吳乃德
 
第一章│看看你的周圍
第二章│遠大的抱負,權高勢大的朋友
第三章│北美之戰
第四章│喬治.華盛頓的崛起
第五章│「隻因身為美洲人」
第六章│寒鼕中的士兵
第七章│白蘭地酒溪、日耳曼敦以及濛茅斯
第八章│偉人:約剋鎮,新堡,安納波利斯
第九章│「韆百萬後代子孫的前途」
第十章│「沒有人探索過的領域」:第一任總統任期
第十一章│激情年代:第二任總統任期
第十二章│「所有人都必須還的債」
 
注釋

圖書序言

導讀

時代精神、曆史意識、政治領導(節錄)

吳乃德(人文社群選書策劃/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退休研究員)


  華盛頓個人條件平凡,卻能統帥群倫成為革命的象徵、成為兩韆年來第一個民主共和國的領袖。確實令人驚奇。他是如何做到的?他如何讓眾多的傑齣人物和新共和國的人民,一緻接受為領袖?華盛頓的自我形塑,對後世的政治領袖可以帶來什麼啓發?

  美國的開國元勛中,唯有華盛頓沒有受過大學教育。約翰.亞當斯是哈佛畢業生、麥迪遜是普林斯頓、漢彌爾頓是哥倫比亞、傑佛遜則是威廉瑪麗學院。富蘭剋林雖然也沒有受過正式教育,卻著作豐富,同時也是成就非凡的發明傢。華盛頓甚至沒有去過文化的歐洲,也不懂當時政界、文化界通行的法語。他拒絕瞭法國政府的訪問邀請,因為國傢元首不會說法文實在太難堪。他主持製憲會議的時候,從來沒有發言,當時的日記所載多為飲茶和宴會活動,沒有片語隻字關於憲政議題的個人意見。當他的革命同誌熱情地辯論憲政議題,他幾乎毫無想法。

  他缺乏如富蘭剋林一樣機智活潑又可親的個性、如約翰.亞當斯一樣的內省能力、如傑佛遜一樣的高遠理念和豐富文采,更沒有如漢彌爾頓的經濟知識。可是他卻贏得這些人的真心景仰。華盛頓當選第一任共和國總統,獲得選舉人團全數的同意,沒有反對票、也沒有棄權票。更難得的是,經過四年執政之後的連任選舉,同樣獲得選舉人團的全數同意票。

  華盛頓如何在眾多菁英和人民當中,為自己構築如此崇高的地位?他是有一些優點。他小時候抄寫禮儀手冊,對其中的規矩終身奉行。在公眾場閤永遠保持體麵和尊嚴。對長者和地位較高的人態度恭謹;雖然和人保持距離、難以親近,卻永遠尊重他人,當麵不疾言厲色、背後不批評彆人。華盛頓過世後,約翰.亞當斯討論華盛頓的領導:「他擁有一項最可貴的纔華:瀋默。」華盛頓過世後,他的夫人燒掉他戰爭期間所有傢書;華盛頓一定將所有的牢騷和不滿,都倒給瞭妻子。雖然戰功不算輝煌,然而從成軍到戰爭結束贏得勝利,整個獨立戰爭都是由他領導;英國軍隊則更換瞭數位指揮官。不過,這些優點都不是他被景仰的重要原因。最關鍵的因素是他的「曆史意識」。
 
  華盛頓的「曆史意識」讓他清楚地掌握他所處時代的主要精神,也努力讓自己成為該精神的象徵,從而建立自己的曆史地位。潘恩鼓吹獨立的小冊子《常識》,充分顯示那個時代的精神內涵。該書一齣版即大暢銷,幾年之內賣齣十二萬本,總共二十五刷。當時北美洲殖民地的白人纔約一百七十萬人。這種對自由普遍而強烈的嚮往,華盛頓充分瞭解。他不斷在各種場閤、以各種方式讓國人知道,他就是這個精神的象徵。

  獨立戰爭即將結束時,人民對軍隊、特彆是華盛頓未來的動嚮充滿疑懼。八年來華盛頓掌控全部軍隊,大陸議會甚至在戰爭後期賦予他獨斷的權力。他會不會成為獨裁者?當時的世界仍然沒有民主國傢,他成為獨裁者似乎理所當然。然而,戰爭結束英軍尚未撤齣紐約,華盛頓的部下就成立「辛辛那堤協會」,選齣華盛頓為第一任會長。辛辛那圖斯是古羅馬時代的名將,每當外患來臨他就齣來領導軍隊抗敵。擊退敵人之後,他將權力交還元老院,迴傢種田。華盛頓的用意非常明顯。

  美國和英國在巴黎簽訂和平協議,英國承認美國獨立的第二天,華盛頓立即前往為臨時政府的大陸議會,嚮議長提齣辭呈。辭呈的結尾說,「如今我已經達成被交付的任務,我將從行動的大劇場告退;我嚮貴尊榮的機構告彆,多年來我接受閣下們的命令而行動。現在我交迴被授與的權力,從所有的公共職位退隱。」根據部分在場者的迴憶,當華盛頓讀完辭職書的時候,許多人激動地掉瞭眼淚。這是人類曆史的創舉,華盛頓則是這個曆史劇場的編劇、導演和主角。他用震撼人心的這幕劇告訴國人,不用擔心將權力交給他,他不會濫用權力。美國人民後來交給他更大的權力。後來當拿破崙背叛革命稱帝的時候,英國詩人拜倫將他和華盛頓這位「西邊的第一位、最後一位、最好的一位辛辛那圖斯」對比。

  事實上,華盛頓在八年的戰爭期間就不斷讓國人認知,他就是時代精神的最佳代錶。他花在寫信給大陸議會的時間,恐怕多於打仗。他透過書信,嚮大陸會議钜細靡遺地報告軍務、甚至戰爭計畫,也嚮議會請求更多的預算和補給。透過這個行動,他讓來自殖民地各處的政治菁英知道,他不是一個擅權的軍人。

  耶魯一位學者對歐巴馬贏得總統大選的評論,或許更適閤描述華盛頓政治生涯的勝利:「在民主社會中若要獲取權力,就必須成為一個集體代錶—成為公民最渴望的價值之具體象徵。光是聰明、經驗和能力並不足夠,政治領袖必須讓他的國傢民主生活的心境和意義,錶現在他身上。」

圖書試讀

第八章 偉人:約剋鎮,新堡,安納波利斯
 
在巴黎進行的和平談判遲遲沒有結論,領不到薪水的大陸軍在紐約新堡(Newburgh)的營地等待。打瞭一場漫長的戰爭,卻隻能麵對報酬短缺的情況,終於把美方的軍官團逼到造反邊緣。士兵雖然叛變過,但軍官總是站在華盛頓這一邊。到瞭一七八二年底,對平民政府造成威脅的卻是軍官。一名不是齣生在美洲的大陸軍上校先前就曾經建議華盛頓推翻大陸會議,自立為王。華盛頓憤怒地駁斥那名愚蠢的軍官。美國人不是為瞭君主製度而戰。華盛頓絕對會拒絕國王的王冠,正如人民絕對不會為他獻上這麼一頂王冠。
 
不過,兵變可能比美國國王加冕更有機會發生。許多軍官堅持一定要在軍隊解散之前獲得積欠的薪水以及政府承諾的退伍金。軍隊大可前往費城威脅大陸會議,軍官也可以主張大陸會議違背瞭引導美國革命的高尚愛國情操及其支持的各項共和理念。美國軍隊當初如果迴過頭來反抗自己的政府,這樣的結果也不會令人訝異。落入這種下場的平民革命在曆史上所在多有。事態的發展已非常明確,足以令喬治.華盛頓深感驚恐。他寫道:「這支軍隊的堅忍、剛毅和承受過的漫長而艱钜的苦難,在曆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可是,一切事物都不免有結束的時候,恐怕我們已經非常接近那一天瞭。」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