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導讀(節錄) 《綠野仙蹤》(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是一部寫給孩子的童話閤輯。《綠野仙蹤》自一九OO年齣版後,受到美國極大的歡迎,陸續産生以奧茲國為中心的完整係列故事。除瞭原作者法蘭剋.包姆,還有其他的作者也加入寫作奧茲國故事的陣容。《綠野仙蹤》和其他奧茲國係列故事,都曾被改編為電影、電視、戲劇、影音等産品,以及延伸齣相關的文創商品,如玩具、遊戲、服裝;就連奧茲粉絲也擁有其專屬的俱樂部。
從童話角度書寫的小說
每當桃樂絲一群人在半途中遭遇挫摺時,稻草人就會說:「那麼我就得不到腦袋瞭!」、膽小的獅子會說:「我也得不到勇氣瞭!」、錫樵夫會說:「我也得不到心瞭!」、桃樂絲會跟著附和:「我就永遠無法迴到堪薩斯瞭!」。桃樂絲一行人不斷地重復著這些對話,相當類似低年級孩子熟悉的循環式結構語句。重復性語句的目的是為瞭讓孩子可以預測故事的發展,因而享受閱讀樂趣,並從重復語句中學習語言與句子的應用。
其次,年幼孩子的故事還有一些特徵,例如抽象概念的具體化:錫樵夫需要愛,就給他一顆心髒、獅子需要勇氣,便提供勇氣之水,將抽象的思維用具體的物質來說明或者替代;童話故事經常齣現的神奇數字「三」:金帽子的三個願望、桃樂絲在路上遇見三位好夥伴;以魔法世界的角度來看待種種無法解釋的奇幻現象;以及當桃樂絲抵達奧茲國時,奧茲國民與桃樂絲接近的身高等,這些無不暗示孩子習慣或喜歡的世界和詞匯,並且提醒瞭我們,故事中的大人以孩子的高度來與他們相處和對話。
似乎殘缺的男性角色
進入奧茲國後,透過桃樂絲,我們可以看到各種有趣的主要人物。路上遇見的男性角色如稻草人、錫樵夫、獅子等三位夥伴,都是認為自己有所殘缺而與桃樂絲同行。好不容易完成奧茲大王交代的任務後,竟發現那位強大的魔法師原來是個用雜技取代魔法的大騙子。以小孩的角度而言,一九OO年代,美國仍是以母親來擔任主要的育兒角色,而男性負責外齣工作,因此對於父親形象的認知,仍有稍許模糊而導緻殘缺的暗示。
其實,若排除錶麵上的殘缺而再更深入地探究,可以發現書中男性還是具有完滿能力的能者。例如,稻草人想要一顆腦袋,因為他需要思考,但是團體每次遇險,都是由稻草人先想齣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再指揮大傢團結一緻,度過難關;需要勇氣的膽小獅子,在故事裏遇到野獸、壕溝等睏難時,是他的吼叫聲嚇跑瞭敵人,並一一背著夥伴越過危險的地勢;想要愛而尋找心髒的錫樵夫,其實是團隊裏最富有同情心的夥伴,他隻要不小心踩到小蟲子,就會流下眼淚,害得身體生銹,更在獅子打算獵鹿維生時,大力反對,是一位珍惜生命、扶持弱小的「有心」人;年長的奧茲大王,則靠著自己的智慧與普通人的能力,如同上帝一般給予瞭稻草人象徵性的頭腦、錫樵夫的心髒、膽小獅子的勇氣,並把自己送迴瞭故鄉。
魔法的女性角色
相反的,書中以女孩作為主角,奧茲國更住著四位魔法高超的女巫,並擁有各式各樣的魔法道具,實在像極瞭我們小時候對萬能母親的幻想:無所不會的母親就像是擁有各種神奇道具的魔法女性,而媽媽與子女過於親密的關係,在孩子心中也形成母愛的善與窒息般的惡。桃樂絲跟著房子來到奧茲國,並在一開始就壓死瞭東方壞女巫,穿走瞭她的魔法鞋:莫名其妙地壓死壞女巫並得到奧茲國民的肯定,是一種荒謬的巧閤;穿上東方壞女巫的鞋子似乎代錶一種對於令人感到窒息的母親的傳承,同時又接受瞭北方好女巫——好媽媽在額頭上留下一吻。故事一開場,小女孩就進入瞭母親的兩種投射:好的母親內攝、壞的母親死亡。尋找迴傢的路途雖然纔剛開始,卻能夠讓孩子充滿瞭輕鬆的感受。
奧茲大王要求除去西方壞女巫,桃樂絲用水潑嚮壞巫婆而讓她死亡。至於「水」為什麼能産生如此強大的力量,或許要和法蘭剋.包姆隨後在奧茲國係列故事裏創造的「遺忘之河」(Water of Oblivion)一起思考。法蘭剋.包姆在奧茲國皇宮的花園裏創造瞭一座禁止山(Forbidden Fountain)與水池,隻要喝下水池中的水,就會産生立即的遺忘,是奧茲國裏最危險的事物。關於「水」的故事可以溯及到希臘神話的忘川(Lethe),以及歐洲民間傳說與神話的融閤。「水」在西方有多種意涵,可以是生之水,如奶水,也可以是死亡之水。希臘神話中的冥府有五條河:忘川、悔恨之河、苦難之河、悲嘆之河和熔岩之河。這些「水」和內在潛意識的死亡驅力有所連結。或許可以就此推論為什麼「水」的力量可以導緻西方壞女巫的死亡。
最後,桃樂絲則透過擁有好媽媽形象的南方好女巫,指引她迴傢的路。
孩子的成長之旅
桃樂絲原來在堪薩斯的傢,從生活環境到叔叔、嬸嬸的外錶,都是灰撲撲且死氣沉沉的顔色,而龍捲風是她進入另一個繽紛國度的重要門檻:通往綠色翡翠城的黃磚小徑、藍色的夢奇金國和紅色的奎德林國。路上遇到同行的朋友一起走嚮冒險的旅程,任務完成後,再透過女巫的銀鞋子(另一個通道或者門檻),迴到堪薩斯的傢。此時,齣現在眼前的嬸嬸傢已經和龍捲風來臨前的大不相同瞭。或許如安娜.佛洛伊德所說,年幼孩子透過白日夢幻想,能夠度過周遭不愉快的環境。如同深深地投入閱讀,書中的世界猶如一場豪華繽紛的白日夢,孩子在閱讀的同時重整自己,並充滿自信地迴到現實生活,以嶄新的心態麵對所有的睏境。
◎黃愛真(颱南市智慧森林兒童閱讀文化學會總乾事/教育部閱讀推手/光禾華德福閱讀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