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迴傢:南安小熊教我們的事

小熊迴傢:南安小熊教我們的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繪本
  • 親子
  • 成長
  • 傢庭教育
  • 兒童文學
  • 南安
  • 小熊
  • 溫暖
  • 治愈
  • 故事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山是傢
颱灣首度送野生小熊迴山林的故事

  萌熊寫真∣照養紀錄∣生態教育∣黑熊知識
  全民都是熊褓姆,僅剩500隻的颱灣黑熊,由我們共同守護


  *本書版稅全數捐贈給颱灣黑熊保育協會*

  二○一八年七月,花蓮南安瀑布附近發現一隻隻有貓一般大小的颱灣黑熊,和熊媽媽走散瞭。遊客爭相拍照打卡,小熊沒有等到熊媽媽來接牠,於是這隻失親小熊展開瞭九個月的人間遊曆……

  在人稱「黑熊媽媽」的黃美秀老師所組成的野訓團隊照料之下,這隻「南安小熊妹仔」健康長大,更意外地與原本該是食物的「熊麻雞」變成朋友。小熊的齣現,也觸發瞭颱灣民眾和相關單位愛護野生動物的意識與心意,像是漣漪一般,層層擴散。

  由非營利的民間組織颱灣黑熊保育協會發動網路平颱集資活動,透過眾人參與,並持續分享野訓資訊,小熊漸漸成瞭大傢共同的孩子,不分你我,大傢都是小熊的褓姆!

  本書紀錄瞭小熊落難人間的故事、照養與野放始末,也收錄瞭許多小熊可愛照片的成長日記,更有豐富的黑熊知識與生態保育篇章,適閤親子共讀。在曆經九個月的照養與野化訓練後,二○一九年四月三十日,小熊迴到山林的懷抱,迴傢瞭!

  南安小熊,隻是一個縮影,而颱灣山林裏眾多的野生動物,也都是整體生態意識的一環。藉由南安小熊來到人間的故事,牠教會瞭我們更多關於野生動物保育、關於山林、關於愛的事。

  「謝謝你給我這個機會,謝謝你走進我心中,
  謝謝你用愛化解瞭我的憤怒,讓我隻身熊徑上可以不再感到這麼疲憊。」――Ali-Duma四月三十日淩晨一點零四分,小熊野放前夜

暖心推薦

  王 穎 颱師大退休教授
  幸佳慧 金鼎奬繪本作傢
  金恆鑣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理事長
  林華慶 林務局局長
  袁孝維 颱大森林環境暨資源學係教授
  徐銘謙 颱灣韆裏步道協會副執行長
  張富美 颱灣黑熊保育協會理事長
  黃 生 颱師大前校長
  黃宗慧 颱大外文係教授
  曾晴賢 清大生科係教授
  楊吉宗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專傢
  劉剋襄 自然生態作傢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黃美秀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颱灣黑熊保育協會創始理事長,目前並擔任國際熊類研究暨經營管理協會歐亞區副理事長。因博士論文的機緣,自一九九六年起,黃美秀緻力於瀕臨絕種的颱灣黑熊的研究及保育,成為颱灣長期深入人跡罕至的山區,且追蹤行蹤不定黑熊的研究者。原住民以「熊媽媽」稱呼她。她透過捕捉係放和無綫電追蹤等各種科學研究,探索颱灣黑熊生態習性,也成為國內第一個使用人造衛星發報器和直升機無綫電追蹤陸域野生動物的研究者,建構瞭颱灣黑熊保育研究史上最豐碩的資料庫基礎。

  黃美秀對黑熊保育的熱誠和執著,不僅引起許多媒體的關注,也深獲國際的肯定。二○○九年榮獲國際熊類研究暨經營管理協會的主席奬。現任世界自然保育聯盟物種存續委員會(IUCN/SSC)的亞洲黑熊專傢群委員。她的研究室(簡稱「熊窟」)聚焦於颱灣黑熊和亞洲其他熊類的研究和保育推廣。迄今已培訓齣一批熱愛山林、刻苦耐勞,且具備保育專業的研究生和助理,持續蒐集各項颱灣黑熊相關的研究資料,並成為最一綫的「護熊天團」。

  在深山捕捉係放十五隻黑熊的過程中,發現竟有半數以上因為曾誤中獵人非法設置的陷阱而斷掌或斷趾,讓她無法釋懷。麵對國寶級黑熊的未來令人堪憂的窘境,她積極與許多學這和單位閤作,希望能夠整閤有限的保育資源和專業人士,有效推動颱灣黑熊的各項研究和保育工作。近年,先後與國內相關單位共同舉辦「颱灣黑熊研究與保育研討會」(二○○七年)及「二○○九年亞洲黑熊保育國際研討會」,以及今年十一月「建立亞洲地區熊類族群監測指導方針工作坊」,促進國內及國際熊類保育的經驗交流,讓國際看見颱灣對於黑熊保育所做的努力。

  在一群關心颱灣生態和颱灣黑熊朋友的支持下,二○一○年成立「颱灣黑熊保育協會」,希望鼓勵及強化民間力量,共同參與和推動颱灣黑熊的保育。這是世界唯一專門針對颱灣黑熊保育而設置的民間非營利組織,目的為推廣颱灣黑熊的保育及研究,並與國內外保育組織或單位閤作及交流,提升我國及其他地區熊類的保育水準。

  最終的期望是:颱灣黑熊和其他野生動物都可以永遠快樂地徜徉於颱灣的山林裏,與人和平共存。


圖書目錄

序文/推薦序、閤作齣版序、作者自序
序章/故事,從一隻走失的小熊開始――南安小熊落難記
 
第一章小熊來瞭
飲食篇/「熊麻雞」來瞭/生活篇/獵捕篇/健檢篇
 
第二章/我們都是「熊褓姆」!
「讓小熊迴傢」全民集資活動/小熊野果募集計畫/以攝影為動物發聲/尋找藏在田裏的黑寶/南安小熊照養團隊
 
第三章/認識颱灣黑熊
暱稱「狗熊」/颱灣黑熊都住在哪裏呢/熊吃什麼/熊用鼻子看世界/神奇的繁殖策略/小熊都是標準的「媽寶」/運動健將十項全能/熊的溝通方式/生命的價值/如果熊消失瞭/有熊的森林,纔有靈魂/聞熊色變:農田有熊齣沒?
 
第四章颱灣黑熊你過得好不好?――保育危機
非法狩獵/傳統狩獵文化式微/非法買賣/棲地破壞/遊憩乾擾/相關法規保護/人類該如何和颱灣黑熊和平相處
 
第五章/世界的熊熊傢族
世界八種熊及演化/鼕眠:哺乳動物界中的超級「忍者」/美洲黑熊、亞洲黑熊、大貓熊、棕熊、北極熊、懶熊、眼鏡熊、馬來熊/世界熊類保育現況
 
第六章/萌熊要迴傢――野放達標條件
為什麼要野放小熊/小熊野放準備好瞭嗎?
Check List:健康狀況及遺傳來源/野外求生技能及環境適應(野化訓練)/人類及陷阱趨避訓練/野放鄰近地區之社區支持和宣導/野放時間地點評估及棲息地管理/野放目標、野放後追蹤監測及緊急情況因應規劃/尊重生命原有的樣貌
 
第七章/野放之路――祖靈的孩子要迴傢瞭
小熊野訓結業式/不就搭個飛機迴傢而已嗎?/道彆:祖靈與山神庇佑的野放行動/臨行前給小熊的一封信/起飛/最後片刻的等待/門開瞭:臨行依依/
 
後 記
謝誌

圖書序言

推薦文

  跋涉到颱灣較原始的深山樹林,我們便能懂得什麼是繽紛生命的世界。若有幸看到黑熊的身影,便會感覺整座樹林甦醒丶動瞭起來。然而,颱灣黑熊數量日漸減少,生命所棲的樹林遂日益失去生命的氣息,終究將變得空盪丶死靜,宛如廢墟。

金恆鑣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理事長

推薦文 

南安小熊迴傢瞭


  南安的落單小熊,在政府部門、民間團體、學者專傢及在地原住民部落等夥伴共同閤作下,經過九個月照養及野化訓練,終於能重返野外,迴歸自然棲地。

  過程中有甘有苦,有爭執甚至也有誤解,卻也讓大傢從中得到許多前所未有的寶貴經驗。

  在照養與野化訓練的階段裏,小熊像個學生;但迴顧小熊重返野地的曆程,牠更像是我們的老師,帶領我們一窺黑熊生態的堂奧。透過黃美秀老師的詳實記錄,配上小熊的超萌身影,精彩可期!

林華慶 林務局局長

推薦文 

相忘於江湖,銘記於人心


  妹仔是野生動物,妹仔是野生動物,妹仔是野生動物,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說三遍!

  無論我們再怎麼喜歡在螢幕前看到她嬉戲長大,但一隻颱灣黑熊,終歸要迴到她的「傢」,而美秀老師介入南安小熊的轉摺曆程也就是為瞭這個目的,當小熊總算野放迴傢之後,這個事件留給人類的學習纔剛開始。

  這本書讓我們有機會深入瞭解,黑熊研究團隊在麵對突發的事件中,如何運用已知的知識纍積去妥慎處理真實棘手的個案,一步一步在睏難的情境、有限的資源下做決定;而在意外獲得且難得的近身觀察機會中,如何增加對黑熊保育知識的進一步瞭解,以及從野放前後的經驗纍積瞭什麼樣的經驗值,足以做為日後的經驗教訓,無論是對熊本身,還是參雜著對復雜人性的自我理解與社會對話。

  野地山林是黑熊的傢,那裏充滿隨機與挑戰,這就是自然的本質。我們能夠展現同理心與類比思考的最佳方法,就是深刻理解野生動物並不適閤在動物園內被圈養觀看,由此我們能否將對妹仔的關注推及到其他受苦的動物?以及能否停止開發行為深入山林甚至海洋去破壞他們的居所?

  這些問題是南安小熊之所以與我們偶遇所要帶來的意義,在她迴傢之後,我們最深的祝福,就是當我們仰望山林想念妹仔的時候,我們要惦記保護她奔馳生存的傢園。

徐銘謙 颱灣韆裏步道協會副執行長

推薦文 

  熊熊的教育沒有書。熊媽媽舔牠的時候,牠撐著一雙小手掌抓著地,頂著媽媽的舌頭;溫溫的舌頭舔到肩膀,牠就換後腳把後屁股翹高,使勁頂著;媽媽的舌頭倏地刷過脊梁,牠來不及卸力,翻瞭個身,媽媽就伸手攔瞭一下。牠就這樣抓到前腳、後腳使勁的竅門兒。牠蹭到媽媽跟前,伸著鼻頭頂媽媽的腮幫子,要媽媽再舔,要溫溫的舌頭,再舔,要濕濕的暖流。

  一陣風吹醒瞭他,涼颼颼的。小熊隻記得這些瞭。

  風帶走瞭媽媽的溫潤,找不到舌頭,找不到舔,找不到媽瞭。

  周遭一片黯淡。

  一雙手托住瞭牠,撫摸牠的毛發、皮膚,溫溫的。牠不知道那是什麼,那好像是另一種舌頭,沒有濕濕暖流感的,「她的舌」,牠這樣想著。

  「她的舌」雖然沒有濕濕暖流感,但她溫柔,可期待,有愛。

  於是小熊蹭到她身邊,要「她的舌」舔牠。

  小熊總聽到她的叮囑:「長大再迴媽媽身邊吧。」

黃生 颱灣師大名譽教授

推薦文 

  美秀老師對黑熊保育的長期投入,對南安小熊的戮力救援,體現瞭整體物種存續與個體動物福利並不必然是需要取捨的對立狀態,而她對於颱灣黑熊「一個都不能少」的執著與使命感,則吸引瞭許多人一同加入幫助小熊迴傢的計畫。

  祝福迴傢的小熊找到新生的起點,也期待更多讀者隨著小熊的故事,邁開關懷動物的腳步,繼續前行。

黃宗慧 颱大外文係教授

推薦文 

  颱灣黑熊和其他大多數熊類一樣,其母子關係是非常緊密的,尤其幼熊齣生都在鼕天,母熊為瞭養育幼熊,生産後的一段時間不吃、不喝、不排尿地待在巢穴裏,抱著幼熊在腹部保護並取暖,且轉換自身蓄積的脂肪為乳汁授與幼熊,讓其存活、長大。幼熊大約在三個月大左右,母熊纔帶著牠漸進式的離開巢穴,去探索外麵的世界,包括跑、跳、抓、扒、玩樂及爬樹等,母子形影不離。

  我和美秀老師相識是在黑熊的路徑上,我是因職務上的關係踏上此途,而她是主動跳入,當聽到她要齣國攻讀博士學位時,心想,黑熊是分布在崎嶇的高山森林裏,又是兇猛的動物,什麼樣的動力驅使一位小女生下那麼大的決定?後來我因工作關係多次與她接觸甚至閤作研究計劃後,深覺她似個女強人,翻山越嶺、不畏艱難、心思細膩、率真直言。舉凡是為瞭熊事,隻要認為對黑熊保育有益的,她都勇往直前,不辭辛勞,甚至兩肋挿刀相助,我就曾經是受惠者,包括曾經共同主持野化訓練一對雙胞胎小黑熊準備野放,雖然最後事與願違,但不諱言地說,這奠定瞭小熊野放訓練的基礎,當初運籌帷幄的主要就是美秀老師。

  如今,南安小熊要迴傢的事,她也幫颱灣黑熊保育協會一肩扛下。從小熊失恃落難開始,呼籲遊客應有的態度、政府該有的處置並喚起民眾的熱心與期待。配閤小熊爾後適應野外求生的需要,採取各種必要的應變措施,進行中也參雜瞭「熊麻雞」美麗的挿麯,此現象激起瞭我們反思,人類對大自然所知甚少,似應更謙虛、多學習一點?總之,本書記述瞭辛苦的汗水挾著溫馨、甜蜜、感人又知性的各層麵,值得您去細心品味!

楊吉宗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前副主任

推薦文 

當小熊撞見阿嬤


  南安小熊對我和母親,絕對是一迴自然教育的再啓濛。

  八十六歲時,媽媽學畫近兩年。颱灣重要的哺乳類動物大概都有速寫,甚至連稀有的石虎、水獺和絕種的雲豹等等,都畫瞭兩、三張,偏偏就是颱灣黑熊,媽媽避得老遠。初時,我有些不解,特彆探詢,何以不畫。媽媽的理由相當有趣,「牠很高大,站立時,齜牙裂嘴,嚇死我瞭。」

  媽媽斷然拒絕,我也不好說什麼。可是,南安小熊來瞭,新聞不時見報。我經常用臉書和媽媽遠距離對話,順手便將好幾張保育人員帶小熊迴特有中心照顧的圖片,寄給她分享。沒想到,隔幾日迴傢探望,她已畫好兩、三張。我很驚喜,不禁問道,為何想畫颱灣黑熊瞭。她說,「這隻看來很可愛,我不會害怕。」

  好瞭,我終於知道,阿嬤心裏勢必潛藏著一隻像維尼小熊的動物。黑熊不能太大,可愛的小熊最為閤宜。

  後來,在一場電影放映會前,遇到颱灣黑熊保育協會執行長王嘯虎,提到南安小熊,我當場得意地秀齣媽媽的小熊繪圖。嘯虎兄很興奮,馬上又傳來好幾張小熊的近況圖給我,每張都相當清楚。我隨即傳給媽媽看,讓她知道,小熊最近又如何瞭。結果一星期後,我迴傢,媽媽在餐桌上擺瞭小熊吃果物、小熊陪公雞、小熊在爬樹等等圖畫,得意地展示。

  從發現南安小熊,這幾個月以來,媽媽用色鉛筆繪瞭一係列的內容。黑熊成瞭她筆下最多樣最豐富麵貌的動物。無法遠行的媽媽,一百公尺距離就是壯遊的媽媽,靠著南安小熊的成長,完成瞭一趟心靈的、遙遠的自然之旅。

  謹祝福南安小熊!期待野放之後,日後媽媽和我還有機緣,跟牠奇妙的相會。

劉剋襄 自然生態作傢

閤作齣版序

  自個人接任颱灣黑熊保育協會第三屆理事長以來,會務在之前的推廣基礎上進入組織轉型。首先是於章程上自颱灣黑熊單一物種之保育使命擴及各原生瀕危物種,跳脫差彆心並已提供諸如石虎等之追蹤研究經費。此外為維持精簡編製與善用社會資源、及分享全民知的權益,在策略上規劃齣一條《黑熊通報係統》的任務軸綫,親子失散的南安小熊之照養野放即係通報係統的一個應變範例。

  話說協會於去年七月十日接獲玉山國傢公園管理處南安管製站通報,南安瀑布風景區樹上發現一隻幼熊,就是其後全國聞名的「南安小熊」。經封鎖道路兩週等待母熊未果後,透過公權力與學者專傢之討論對其作成照養野放的決議,成為颱灣首宗落單野生小熊的劃時代安排!於是在行政院農委會授權下,由颱灣黑熊保育協會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組成之「颱灣黑熊孤兒幼熊之收容野化訓練及重返森林」照養野訓團隊全程執行;惟小熊的醫療與成長不能等,礙於中央政府主計製度於本事例難剋全功乃由協會自始負擔其全部經費,幸經全民集資支撐其百分之七十五之所需資金,餘皆自協會預算經常門帳下補足。

  此期間有幸經內政部空勤總隊黑鷹直升機之運送,使用農委會中部特生中心之低海拔實驗場設施與野生環境,與林務局林管係統和民間愛熊農友蒐集之小熊天然食材,在黑熊媽媽黃美秀老師與三位獸醫師細心照顧下,讓小熊如劫後重生般從四公斤增長到四十公斤,度過至適於野放之幸福成長「童年」,並於野放前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健檢獲得颱北市立動物園健康寶寶的專業評鑑。

  讓小熊迴傢的全民心願,終在以協會名譽理事長黃美秀老師為「班導」所率「褓姆」們之辛勞下無負所期,惟該項任務之價值與執行之經過有嚮國人闡述與交代之必要,故而協會全體內外勤同仁與誌工之全力支援與調度、尤其照養團隊身曆其境之夙夜匪懈,更應讓全民有知的權利。而諸如黃老師春節為伴熊過傢門而不入的辛酸,及團隊成員為小熊健康發育調製營養食譜、與維䕶環境衛生和生活豐富化鋸樹撿屎的心血,望能獲緻大傢、尤其參與集資人士的肯定;而我們的迴報,就是與時報文化齣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閤作發行這本《小熊迴傢》圖文並茂的第一手紀實。其中高含金量的知性與視小熊如己齣的感性文字,以及猶如寫真集般賞心悅目的小熊萌照,我深信是國內保育叢書中的空前之作;能有此幸,當然還要誠摯感謝時報齣版的趙政岷董事長與李筱婷主編。

張富美 颱灣黑熊保育協會理事長

作者序

  一場虛張聲勢的強烈颱風警報,讓我提早結束上山的課程,碰巧遇上與母熊失散的小熊。如果我們多瞭解颱灣黑熊一些,多注重無痕山林一點,這個年紀的牠應該是在森林裏,在媽媽身旁跟進跟齣,無憂無慮地盡情探索山林。這小傢夥似乎打從第一次見麵起就不按牌理齣牌,卻展現瞭堅強的生命韌性,那怕送牠迴傢的過程也是如此,讓我不得不相信牠是有熊國派來的信使。

  打從一開始,我就知道我的專業一定可以帶牠迴傢,我是一個熊類生物學傢,也曾為瞭野放而訓練過二隻幼熊,大學時期也曾參與過國內首次的颱灣黑熊野放計畫。臨危受命,身為小熊野訓團隊的「班導」,照顧好牠的身心靈健康發展之餘,我必須幫牠安排各種訓練課程,因為「迴傢」是牠滯留人間唯一的目標。經過兩百八十天有計畫照養和野化訓練之後,南安小熊「妹仔」終於迴傢瞭。

  在野化訓練場裏,小熊孤伶伶地,有時會令我十分捨不得,但牠每天都認真的接受課程訓練和吃喝玩耍,也會想找人討拍和邀玩,但我卻不能給牠任何慰藉。對人,或對熊,這都不是件簡單的事。幸運地是,老天卻派來瞭一隻陪伴牠的閨蜜――「熊麻雞」,讓我稍加釋懷,也讓我們見證瞭一段跨物種的情誼。最後,小熊和熊麻雞當然沒有一起過著幸福美滿的日子,但卻都各有歸所,我們也藉此機會得以探討生命尊重和野放的真正的意涵。愛,是尊重,還牠自由;也是責任,要確保牠迴傢平安。

  打從牠第一次在我跟前摺樹枝、做窩、睡午覺開始,牠的信任讓我覺得這二十幾年來熊徑上的艱辛和汗水都值得瞭。這小熊的齣現卻也讓我踢到鐵闆,我醒悟到一件事――原來我可能從來沒有如我預期地真正理解過一隻颱灣黑熊。透過九個月的近距離觀察,以及自動照相機的監測,牠從成堆的數據和科學報告中走瞭齣來,活靈活現地在我麵前鑽動、大快朵頤、搞破壞、玩耍、做窩,甚至呼呼大睡。哇,原來颱灣黑熊是這樣呀!為此,我得好好謝謝這隻小熊,讓我們重新認識颱灣黑熊。牠,無異是山神送給颱灣人的禮物。

  這隻是一隻小小熊而已,但小熊迴傢是集結瞭多少人的祝福以及單位的努力呀!從民間的群眾集資到野果募集、無數的集氣祝福和資訊分享,以及跨部會的協調和閤作。相信如果我們可以秉此同樣的祝福和行動,持續努力,我們必能讓瀕臨絕種的颱灣黑熊「起死迴生」,成就颱灣「有熊國」! 衷心期盼這本書,可以讓我們更認識颱灣黑熊,更疼惜颱灣的山林。

  小熊,謝謝妳,祝妳迴傢平安。(二○一九年五月二十一日下午五點)

黃美秀 南安小熊妹仔班導 

圖書試讀

故事,從一隻走失的熊開始――南安小熊落難記
 
二○一八年七月十日,正值瑪莉亞強颱風來襲前夕,花蓮縣卓溪鄉南安瀑布登山步道旁的樹乾上,遊客們發現瞭一隻年幼的颱灣黑熊。疑似與母熊走失,加上受到人群驚嚇,小熊緊緊攀附在高約兩公尺高的樹乾上。遊客通報附近的玉山國傢公園遊客中心,保育巡查員前往探視,發現小熊似乎精神狀態不佳、蒼蠅圍繞打轉,便帶迴南安遊客中心暫時安置,並通報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
 
當時正在玉山國傢公園東部轄區帶領研究生進行「野外研究安全訓練」課程的我,正因颱風攪局而提早結束野外訓練課程,下山途中,還沒踏入遊客中心,便聽到學生呼喊:「老師,快點,有一隻小黑熊!」
 
趕緊和同行的獸醫師衝入辦公室探視,隻見一個大型橘色塑膠箱,內有一黃色塑膠小雞飼料袋,是當時捕捉小熊所用,上頭還蓋著紙闆。輕輕掀開紙闆一角,見到一坨毛茸茸的黑球蜷縮在一角,烏溜溜的眼睛羞怯地打轉著,彷彿在探察四周環境。
 
我先示意現場的其他人安靜下來,和獸醫閤力先將小熊抓齣來檢查。這小傢夥看來約五、六公斤,推測年紀大約三、四個月齡,無明顯體錶創傷或骨摺狀況,精神狀況尚可,獸醫將小熊拎起試圖保定檢查時,牠猛烈掙紮,還差點咬瞭我一口。鼻頭略為乾燥、皮膚彈性差,獸醫判斷有輕微脫水情況(約體重的五%)。我推測小熊可能受到遊客驚嚇,躲在樹梢高處不敢下來,長時間日曬及緊張喘氣,導緻體液快速流失,便給小熊電解質水,先穩定牠的狀況。
 
以現場狀況來看,這隻小熊可能剛與熊媽媽失散不久。考量牠的健康狀況還不錯,尚未斷奶且不具備獨立生存的能力。由於小熊與母熊失散可能僅在數小時間而已,母熊有可能還在附近搜尋或等待小熊。最好的結局當然是由母熊前來把小熊帶走。因為母熊和小熊的親子關係緊密,母熊通常不會輕易隨便拋棄小熊,除非小熊受到劇烈而持續的乾擾,或是小熊狀況很糟。於是當場建議花蓮林管處應該以最快的速度將小熊送迴現場,並且封閉步道入口,限製人員進齣南安瀑布區域,避免再度乾擾母熊返迴原處。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