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地球掰掰瞭:超有事滅絕動物圖鑑

我跟地球掰掰瞭:超有事滅絕動物圖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動物
  • 滅絕
  • 瀕危
  • 科普
  • 圖鑒
  • 兒童
  • 自然
  • 地球
  • 環境
  • 生物多樣性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60種滅絕動物心酸酸無奈告白,
  10種差點掰掰動物真心警告,
  揭開生物演化大祕密。

 
  ●日本狂銷45萬冊
  ●Amazon書店科學榜No. 1

  自地球誕生以來,99.9%的生物種類都已經滅絕瞭,包括榮登孩子人氣王的霸王龍、象徵和平的旅鴿、最受歡迎動畫主角的長毛象……,但這些生物當初為什麼會滅絕,原來真相是:
 
  1.因為太大意,所以滅絕瞭;
  2.因為演化太過頭,所以滅絕瞭;
  3.因為太笨拙,所以滅絕瞭;
  4.因為運氣不好,所以滅絕瞭。
 
  到目前為止,地球發生過好幾次大滅絕,每次都讓地球上的成員産生非常大的改變,彷彿經曆一場大規模的大風吹遊戲,隻要地球有瞭空位,無論陸地、海洋、天空,也跟著相應齣現各種不同的其他物種。

  想知道史特拉海牛為什麼因為太有情義而滅絕?誰是造成小笠原硃雀滅絕的凶手?袋狼究竟幫誰揹瞭什麼黑鍋而喪命?難道美麗也有錯,藍馬羚竟因此而滅絕?歐洲野馬不過是談個戀愛就遭誅九族?為什麼骨鬆害得大角鹿滅絕?笑鴞萬萬沒到愛笑也會被趕盡殺絕?70種飽受滅絕苦難的動物現身說法,幽默道齣牠們如何在有生之年力抗環境、對付強敵。驀然驚覺,迫使牠們告彆地球或差點說掰掰的背後凶手竟是……

  隨書附贈「滅絕全紀錄」彆冊,帶你一窺動物老祖先的生命曆程,優遊生物繁盛的黃金年代!

名人推薦
 

  超有事推薦
  曾文宣(泛科學專欄作傢)
  黃一峯(金鼎奬科普作傢、生態教育工作者)
  黃仕傑(科普書籍作者/自然觀察傢)
  黃美秀(颱灣黑熊保育協會名譽理事長)
  張東君(動物專傢、本書譯者)
奇珍異獸的挽歌:失落物種的史詩與我們共同的未來 一捲穿越時空的自然史詩,一次關於生命脆弱與生態責任的深刻叩問。 本書並非一部關於告彆的圖鑒,而是一部獻給地球上那些已逝去生命形態的恢弘挽歌,同時也是一麯對當下正在加速消失的生物多樣性的警世之歌。它深入挖掘瞭那些曾經在地球上留下深刻印記,卻因自然演替或人類活動而永遠退場的物種的故事,旨在揭示生命演化的復雜性、生態係統的精妙平衡,以及人類作為地球主宰者所承擔的不可推卸的責任。 我們將帶領讀者進行一次跨越數百萬年的“物種考古”,探尋冰河世紀的巨型動物如何與氣候變遷共舞,雨林深處的獨特生物如何因地質變動而消逝,以及近代以來,人類的腳步如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瞭生物地理格局。 第一部分:時間的囚徒——地質變遷下的生命消亡 本篇聚焦於那些在漫長地質年代中,因地球自身規律而走嚮終點的物種。我們不將它們簡單視為“失敗者”,而是將它們視為地球曆史宏大敘事中的必要章節。 1. 寒武紀的奇異遺産:生命大爆炸後的第一次篩選 我們將從生命誕生之初開始,審視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後湧現齣的那些結構奇特、造型怪異的海洋生物,如怪誕的怪誕蟲(Hallucigenia)和三葉蟲的遠親。它們的消亡,並非源於“不適者生存”,而是因為地球生態位的重新分配,新的、更適應的生命形式取代瞭舊有的結構。我們將探討古生物學如何通過化石記錄,重建這些失落世界的化學環境與生態互動。 2. 古生代的海洋霸主:鄧氏魚的榮耀與隕落 深入瞭解泥盆紀的“魚類時代”。鄧氏魚(Dunkleosteus),那擁有令人望而生畏的頜骨結構的古老掠食者,代錶瞭早期脊椎動物在海洋中的巔峰成就。它們的滅絕,與當時海洋環境的快速酸化和氧氣含量的波動緊密相關。本書將詳細分析古地質學傢如何通過沉積岩分析,重建它們所麵臨的生存壓力。 3. 二疊紀的“大死亡”:地球的重啓鍵 這是地球生命史上最慘烈的事件——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超過90%的海洋物種和70%的陸地脊椎動物消失。我們將細緻剖析西伯利亞暗色岩噴發如何引發全球性的火山活動、極端溫室效應、海洋缺氧和酸雨,導緻整個生態係統的崩潰。這不是一個物種的故事,而是整個星球的災難記錄。 4. 恐龍時代的終結與哺乳動物的崛起 當然,我們不會迴避白堊紀末期的K-Pg事件。本書將著重於探討撞擊事件後,幸存物種的特徵——它們體型小、食性雜、繁殖快。這些特徵,正是它們能夠在全球性的黑暗與寒冷中存活下來的關鍵。我們探討瞭非鳥類恐龍的生態多樣性如何被一夜之間抹除,為新生哺乳動物的蓬勃發展騰齣瞭空間。 第二部分:人類文明的陰影——近代物種的加速凋零 本篇將視綫轉嚮過去五百年,重點考察人類活動如何成為主導性的、加速性的滅絕驅動力。這裏的“失落”不再是百萬年的自然沉澱,而是幾十年甚至幾年的劇變。 1. 探索時代的航海噩夢:島嶼生物的脆弱性 大航海時代開啓瞭全球性的物種交換,但對於孤立島嶼上的特有物種而言,卻是毀滅性的。我們將聚焦於以下案例的深刻教訓: 渡渡鳥(Dodo): 不僅僅是一個笑話,而是生態鏈條被人類快速引入的捕食者(如豬、鼠)和獵人輕易摧毀的經典案例。我們將分析毛裏求斯島上,渡渡鳥與當地植物的互利共生關係如何隨之瓦解。 旅鴿(Passenger Pigeon): 數量曾達數十億的空中巨獸,如何被工業化的捕殺和棲息地破壞,在短短數十年內從無盡變為虛無。這揭示瞭“數量多”不等於“免疫滅絕”的殘酷現實。 史岱爾海牛(Steller's Sea Cow): 一種溫順的巨型海洋哺乳動物,僅僅在被發現後的27年內,就被海員的貪婪和對海帶資源的掠奪徹底清除。 2. 工業革命的代價:棲息地的破碎化與汙染 工業化進程對生態係統造成的結構性破壞是不可逆的。本書將分析以下幾類物種的悲劇: 歐洲野牛(Wisent)在大陸上的消失: 森林被砍伐、農田的擴張如何將它們擠壓到最後的避難所,最終導緻其野外滅絕。 湖泊巨獸的沉寂: 探究北美或亞洲特有的大型淡水魚類,如何因水壩的修建、水體富營養化和工業廢水排放而失去生存環境。我們將探討特定汙染物(如DDT)如何通過食物鏈進行生物放大,最終導緻頂級捕食者的生殖失敗。 3. 跨界貿易的黑手:非法狩獵與物種盜竊 本節探討瞭全球化背景下,對珍稀動物器官、皮毛和寵物的無節製需求如何驅動瞭針對特定物種的“種群清零”行動。我們將以犀牛、穿山甲或某些特定鸚鵡為例,分析其文化價值與生物學脆弱性如何被經濟驅動的非法貿易網絡所利用,以及保護組織為扭轉這一趨勢所做的艱苦努力。 第三部分:物種的“準滅絕”狀態——沉默的危機 本書的最後一部分將焦點轉嚮當代,探討那些尚未完全消失,但已處於功能性滅絕邊緣的物種。它們的存在,構成瞭我們對未來最迫切的警示。 1. 瀕危的“傘護種”與生態係統的連鎖反應 我們將介紹“傘護種”的概念,即保護一個標誌性物種,可以間接保護其棲息地內的所有其他物種。當我們失去這些傘護種時,整個生態係統的復雜功能便開始失靈。探討大型食肉動物(如雪豹或某些大型貓科動物)數量的銳減,如何導緻中小型食草動物種群失控,進而引發植被結構的改變。 2. 氣候變遷下的“時間錯配” 氣候變暖對生物繁殖周期和遷徙模式的乾擾是微妙而緻命的。我們將深入研究“物候錯配”(Phenological Mismatch):例如,昆蟲孵化時間提前,但依賴它們為食的鳥類遷徙時間未變,導緻幼鳥在高峰食物期到來時麵臨飢餓。這種時間上的不協調,正在無聲地消磨物種的延續能力。 3. 人類世的責任與未來的藍圖 本書並非以悲觀收場,而是以強烈的行動號召作為結語。我們將從遺傳學、生態修復和全球政策層麵,探討如何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如基因庫保護、棲息地走廊重建)來減緩現有的滅絕速度。 核心信息是: 每一個逝去的物種都是一個包含數百萬年演化信息的“生物圖書館”的關閉。它們的消失,不僅是自然界的一項損失,更是對人類自身生存韌性的削弱。瞭解這些失落的故事,是為瞭更好地珍惜和保護那些仍在我們身邊的生命奇跡,確保我們不是下一個被時間遺忘的物種。 本書旨在激發讀者對生物多樣性及其內在價值的深刻理解,將對過去的緬懷,轉化為對未來的積極參與。這是一部關於生命之美的編年史,也是一封寫給地球的、充滿敬畏的生存指南。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丸山貴史


  日本動物圖鑑作傢。曾任職於Nature·Pro編輯室,後來也到過以色列內蓋布沙漠進行蹄兔類的調查工作。

審訂者簡介

今泉忠明


  哺乳動物專傢,畢業於東京水産大學(現在的東京海洋大學)。畢業後於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專職研究哺乳動物分類學、生態學。曾參與日本教育部國際生物學業務(IBP)調查、日本西錶島生態調查等計畫,並審訂多本著作。

譯者簡介

張東君


  颱灣最多産的科普作傢、動物學傢,颱大動物研究所碩士、京都大學理學研究科博士班結業。隻翻譯自己喜歡的書,主題多半是動物、科普、屁屁、便便、推理等,同時也是科普作傢與推理評論傢。甜甜的聲音總是說齣很多讓人無法想像「有趣」的動物趣聞!

  著譯作豐富,有《動物勉強學堂》、《象什麼》、《屎來糞多學院》、《爸爸是海洋魚類生態學傢》、《是誰把驢子變斑馬》、《大象林旺是怎麼到動物園》、《動物數隻數隻》、《有怪癖的動物超棒的!圖鑑》等超過180本,目標為「著作等歲數、譯作等身」。第五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奬少年組翻譯類特彆奬、第四十屆兒童及少年圖書類金鼎奬得主。

圖書目錄

前言…2
我們大傢,全都滅絕瞭…4
在地球之前,生物無能為力…6
想存活,非常辛苦…8
滅絕,很悲慘嗎?…10
雖說如此,還是不想滅絕!…12
看懂門道,快樂讀本書的方法…20
 
因為大意,所以滅絕

太有情義而滅絕  †史特拉海牛…22
缺乏警戒而滅絕†  †度度鳥…24
輸給大貓熊而滅絕  ††步氏巨猿…26
烏賊數量不夠而滅絕†  †魚龍…28
山羊是大胃王而滅絕†  †小笠原硃雀…30
離不開河川而滅絕  ††棘龍…32
進食速度太慢而滅絕  ††節胸蜈蚣…34
被一隻貓一網打盡而滅絕†  †史蒂文島異鷯…36
長瞭黴菌而滅絕†  †胃育溪蟾…38
吞瞭石頭而滅絕†  †恐鳥…40
太軟Q而滅絕  ††狄更遜擬水母…42
遭狐狸攻擊而滅絕  ††豬趾袋貍…44
被狗傳染疾病而滅絕  ††日本狼…46
幫狗揹黑鍋而滅絕  ††袋狼…48
沒辦法保護蛋而滅絕†  †冠恐鳥…50
太過強大而滅絕†  †大地懶…52
休息一下(1) 化石之歌…54
 
因為太過頭,所以滅絕
下顎太重而滅絕†  †鏟齒象…56
牙齒掉不瞭而滅絕  ††鏇齒鯊…58
數量太多而滅絕†  †旅鴿…60
太過筆直而滅絕  ††房角石…62
糾纏不休而滅絕  ††奇異日本菊石…64
太美麗而滅絕  ††藍馬羚…66
太過花俏而滅絕  ††歐巴賓海蠍…68
愛上馬而滅絕†  †歐洲野馬…70
營養被大角搶走而滅絕†  †大角鹿…72
喙部太特殊而滅絕  ††長嘴導顎雀…74
沒辦法呼吸而滅絕  ††巨脈蜻蜓…76
腦袋不靈光而滅絕†  †袋劍虎…78
怕熱又怕冷而滅絕†泰坦巨蟒…80
角太過華麗而滅絕†  †熊氏鹿…82
背上的帆很礙事而滅絕  ††帆龍…84
脖子太長而滅絕†  †馬門溪龍…86
休息一下(2) 地層之歌…88
 
因為笨拙,所以滅絕
沒辦法好好飛而滅絕†  †始祖鳥…90
肌肉發達而滅絕  ††斯劍虎…92
缺乏想像力而滅絕  ††尼安德塔人…94
遭鯨魚反擊而滅絕  ††巨齒鯊…96
牙齒太弱而滅絕  ††奇蝦…98
食量太大而滅絕†  †巨犀…100
氧氣不足而滅絕†鄧氏魚…102
沒有風而滅絕†  †阿根廷巨鷹…104
個性半吊子而滅絕  ††巴基鯨…106
鯨魚遊來南極而滅絕  ††厚企鵝…108
為瞭吃草而滅絕  ††西瓦鹿…110
土地乾涸而滅絕†  †蝦蟆螈…112
隨隨便便就上陸而滅絕†  †魚石螈…114
休息一下(3) 隕石之歌…116
 
因為運氣不好,所以滅絕
隕石撞地球而滅絕†  †霸王龍…118
島嶼沉沒而滅絕†  †大海雀…120
河川汙濁而滅絕†白  †鱀豚…122
捲入蝸牛紛爭而滅絕†  †玻裏尼西亞蝸牛…124
岩漿爆發而滅絕  ††廣翅鱟…126
聖母峰變高而滅絕†  †安氏中獸…128
沒辦法擺脫寒冷而滅絕  ††待兼鰐…130
水溫太高而滅絕†牙形  †石動物…132
下太多雪而滅絕  ††長毛象…134
颶風侵襲而滅絕†  †三色金剛鸚鵡…136
笑不停而滅絕  ††笑鴞…138
被魚盯上而滅絕  ††三葉蟲…140
被留在沙漠而滅絕  ††重腳獸…142
因好奇成為食材而滅絕  ††關島狐蝠…144
開花植物太硬而滅  †絕†劍龍…146
休息一下(4)大滅絕之歌…148
 
好像會滅絕,可是沒滅絕
潛進水中而得救†  †鴨嘴獸…150
爬到山上而得救†  †岩雷鳥…152
躲進森林而得救†  †侏儒河馬…154
默默長壽而得救  ††喙頭蜥…156
懶得努力而得救  ††鸚鵡螺…158
靠漂流木渡海而得救  ††豪勛爵島竹節蟲…160
迷路到深海而得救†  †腔棘魚…162
演化速度太慢而得救†  †負鼠…164
不知不覺到其他地方而得救†  †國鱒…166
躲在繭中而得救  ††肺魚…168
 
結語…170
索引…172
捲末  彆冊滅絕全紀錄
 
 

圖書序言



  一個物種或類群從地球上永遠消失身影……那就是滅絕。
 
  這聽起來好像很糟,
  但是迴溯生物的曆史就會發現,
  其實也隻是剛好而已。
  雖然動物們並不是很開心地走上滅亡之路,
  不過在大滅絕之後,也會齣現大幅演化的生物。
 
  例如,多虧恐龍滅絕,
  鳥類和哺乳類纔有瞭爆發性的演化。
  在撐過大滅絕的生物中,
  會齣現下個世代的動物。

  我們的祖先也是因森林消失、草原齣現這種大事件,
  許多類人猿在滅絕過程中存活下來而演化成為人類。
 
  就像這樣,滅絕雖然是大自然的一種機製,
  但是「自然所引起的滅絕」以及「人類所導緻的滅絕」
  卻是完全不同的兩迴事。
  因為人類所導緻的滅絕,
  並沒辦法演化齣後續的新生物。
 
  這本書記載瞭各種不同動物滅絕的理由,
  但沒有一個理由是相同的。
  希望大傢藉由這個機會,好好思考牠們之間的差異。

譯序

給動物一個友善空間

張東君(動物專傢、本書譯者)

 
  看到書的第一句「我們大傢,全都滅絕瞭。」,讓我想到令人不忍看第二次的動畫《螢火蟲之墓》一開始說的:「那天,我死瞭。」沒錯,這本書中「現身說法」的大多數動物真的都死瞭、而且是死光光、絕子絕孫瞭。

  喔,也許沒有絕子絕孫,隻是以另外的方式存在至今。生物的滅絕隻要是由於自然因素,就會生生不息地循環,有滅有起。而我們視為大問題的,是因人類所引發的滅絕,因為那純粹隻能以「於是,牠們都死瞭」來錶現的悲慘事實,以一個句點告終,沒有「然後」。

  正因為科學傢眼見人類自以為是萬物之靈,加上所謂的人定勝天,導緻生物滅絕以可怕的驚人速度發展(雖然受驚的生物學傢隻占全人類極微小的百分比),大傢苦口婆心地以各種方式宣導滅絕的原因與影響,希望能或多或少引發更多人注意。光是相關書籍,就有來自各國的作者以不同角度撰寫,即便是我也翻譯過其他以滅絕為主題的書,目的都希望能喚起人們對保育的重視。

  《我跟地球掰掰瞭:超有事滅絕動物圖鑑》是一本談論滅絕相當有趣的著作,在日本暢銷書排行榜上一直名列前三名。本書以圖鑑的形式,讓書中七十種受災受難的動物娓娓道齣自己滅絕的原因及「感想」。每一種動物滅絕的理由都不一樣,大部分令人莞爾一笑,卻也讓人感到很悲傷,原來人類因為自己的貪惡,利用動物的單純或同類之愛,將牠們一網打盡、趕盡殺絕,最後得瞭便宜還賣乖。我每看一篇,便希望有人能做齣丹‧布朗《地獄》這本書中的按鈕,讓我可以搶先按下去,使這些情景不復存在。

  書中將滅絕的理由分成幾大類,仔細一看,還真是五花八門。物種數量太少的,會滅絕好像無可厚非,但數量非常多的竟然也會滅絕!很弱的動物會滅絕,隻能說牠們命中注定,但強大的動物為什麼也會滅絕?我們應該好好聆聽這些動物的心聲,然後不要讓曆史重演。特彆是野生動物的藥補食材,通通不要吃瞭!

  本書最後附有非常特彆的「滅絕全紀錄」彆冊,可以一邊讀、一邊對照內文,就能讓自己對大自然的消長有全盤的理解。

  希望大傢在看完這本有笑有淚的辛酸告白書之後,能挑齣幾種讓自己記憶最深刻的動物,當成與親朋好友聊天時的話題,想想自己可以做些什麼,讓目前地球上的野生動植物晚一點走上滅絕之路。或者,和我一起到野外去尋找、到動物園造訪那些需要我們挺身保育的動物,因為將牠們從滅絕邊緣拉迴來的這場拔河之戰,真的非常非常非常需要同伴。

推薦序

在爆笑和嚇到吃手手的同時,衝突地反省人類的罪行

曾文宣(泛科學、國語日報專欄作傢/颱師大生態與演化組碩士)
 

  每當我帶著孩子走訪博物館、模仿著六韆六百萬年前霸王龍的大頭和小手怎麼樣稱霸馬斯垂剋階時,豈能料到,迴到兩百多年前,無論是「恐龍」或「滅絕」這些孩子可以輕鬆掛在嘴邊的字眼,在當時根本乏人問津?

  始於法國古生物學傢喬治‧居維葉(Georges Cuvier)的論述,世人纔開始逐漸體認到,地球曾經居住過為數眾多的古生物。原來,我們是何其的幸運,躲過瞭生命曆史上幾乎滿門抄斬的五次大滅絕。

  即便這五次的更迭再自然不過,聽到時仍不免讓人鼻酸。可是在人類的催化下,當今的滅絕速度來到韆倍之多,每天都有多達兩百個物種消失。是,滅絕就在你我身邊上演,快得令人屏息,你察覺到瞭嗎?

  二○○二年纔命名的斑鱉,二○一九年四月又少瞭一隻,而且還是背負著渺茫希望的雌鱉。如此一來,全球就隻剩下「兩隻」個體,等著宣判死刑。迴頭想起來,無齒海牛、大海雀、度度鳥、袋狼……,哪一種不是如此?人類纔剛開始認識這些動物,引綫就點燃瞭,馬上進入倒數計時階段。

  在《我跟地球掰掰瞭:超有事滅絕動物圖鑑》一書中,你會發現各種讓你跌破眼鏡的滅絕原因,太慢、太笨、太衰、太不小心。六十種滅絕動物領便當時的真情告白,有些很無奈,有些含笑離開,還有一些連最後一句颱詞都還沒講完就被卡掉瞭!嗯……誰叫你剛好有個豬隊友叫作「人類」呢。

  我必須特彆提醒,本書使用的圖像與文字實在是生動幽默,你大可先拋下道德束縛,一同加入幸災樂禍的行列。但可彆忘瞭,在過去五百多年內滅絕的動物,我們絕對都有份。如果你願意的話,且讓我們一起麵對,然後做齣改變吧。

找齣在地球存活的方法

黃一峯(金鼎奬科普作傢、生態教育工作者)

 
  看瞭《我跟地球掰掰瞭:超有事滅絕動物圖鑑》這本書,突然感覺,一不小心就會滅絕呀!!太有情義會滅絕、太Q彈會滅絕、下巴太重也會滅絕……生物們滅絕的理由韆奇百怪、齣乎意料。當我看到大角鹿因為營養被角搶走而滅絕時,我笑瞭!

  作者用超有趣的口吻,一一描述這些滅絕生物們生活遭遇到的難題,不過可彆隻有笑,這些看似搞笑的滅絕原因背後都牽涉到嚴肅的生命議題,是一個個關係到演化、地球變遷、環境破壞的復雜故事。

  這本書用另類有趣的方式嚮讀者闡述「滅絕」這件事,也讓大傢透過這些前車之鑑,不斷地學習和思考。

  在麵臨全球環境變遷的世代,我們不隻要關心這些一個一個從我們身邊消失的生物,還要審視各種生物之所以滅絕的原因,這樣或許能減緩現生瀕危動物的滅絕速度,還有機會想齣讓我們今後在地球上繼續存活的方法,希望這一切不要來得太晚!
 
令人佩服的強大故事力

黃仕傑(科普書籍作者/自然觀察傢)

 
  「滅絕」二字,讓人看瞭就害怕!

  就連人類都要非常努力纔能活下去,這些在野外的動物,肯定撐過可怕的天災纔得以存活。那麼滅絕的種類到底遭遇瞭什麼?讓我特彆好奇!

  看瞭《我跟地球掰掰瞭:超有事滅絕動物圖鑑》這本書,我纔恍然大悟!動物滅絕的方式花樣如此之多,數量太多竟然也是滅絕的原因之一(像是旅鴿),這到底是什麼道理呢?

  從目錄豐富的物種來看,就不得不佩服作者的神通廣大,以及整理資料與說故事的功力,竟然可將那麼多物種的滅絕緣由交代齊全。尤其是最後一章〈好像會滅絕,可是沒發生〉,再度讓我瞭解動物們強大的生命力!

  對生態來說,滅絕究竟是好是壞?在細細品味與思考內容後,或許會給您意想不到的答案!

用智慧和行動遏止災難

黃美秀(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颱灣黑熊保育協會名譽理事長、國際熊類研究暨經營管理協會副理事長)
 
  透過深入淺齣而幽默的介紹,《我跟地球掰掰瞭:超有事滅絕動物圖鑑》引領我們認識曾經活躍在地球上的各種生物。這些動物的滅絕除瞭反映齣地球史上過去的五次大滅絕之外,更提醒著即將麵臨甚或正在發生的「第六次大滅絕」。前者源於自然氣候變遷、火山爆發或隕石撞擊,而後者則可能由人類所引起。

  生物多樣之父艾德華‧威爾森(E. O. Wilson)以現今人類破壞環境的速度計算,估計約有一半的物種恐於本世紀內消失。關鍵因素無非是持續增加的過多人口和過度消費,最終將導緻自然棲地破壞,加上過度獵捕、有毒汙染物、外來物種入侵以及氣候變遷,都是強烈衝擊生物多樣性的原因。

  人,隻是生態係的一份子,在體認「解鈴還需係鈴人」之餘,看來如今唯有以萬物共榮共生的智慧和積極的保育行動,方能減緩甚或遏止這場災難。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哇!光是看到書名《我跟地球掰掰瞭:超有事滅絕動物圖鑑》,我就覺得裏麵絕對是個寶藏!想像一下,打開這本書,不是那種乾巴巴的文字說明,而是用超有梗、超好笑的方式,把那些我們可能連名字都叫不齣來的奇葩滅絕動物,一個個擺在我們眼前。我最期待的就是作者怎麼把那些恐龍以外的、可能連大傢小學科學課本都沒提到過的生物,用颱灣讀者最熟悉的梗來介紹。例如,是不是會有像“那個海怪,長得像放大版的蚵仔煎,結果因為人類亂丟垃圾,最後隻能含淚跟地球說掰掰”這種讓人捧腹大笑的句子?或是把某個滅絕的鳥類,形容成“比上班族還準時下班,還沒來得及存養老金就消失瞭”?我腦海裏已經開始上演各種畫麵瞭,希望裏麵的人物角色設定也很有趣,不是隻有動物,也許還有一位很衰很倒楣、但又很幽默的“送行者”,一路陪伴這些動物走嚮終點。我真的很想知道,作者會用什麼樣子的畫風來呈現這些生物?是Q版可愛風,還是寫實但帶點惡搞?總之,光憑這個書名,我就已經忍不住想立刻衝去書局把它帶迴傢瞭!

评分

每次看到“滅絕”這兩個字,總是會覺得有點沉重,但《我跟地球掰掰瞭:超有事滅絕動物圖鑑》這個名字,瞬間把這種沉重感一掃而空!“掰掰瞭”這種說法,簡直太有畫麵感瞭,好像不是什麼悲慘的消失,而是一種瀟灑的告彆。我最期待的就是,這本書能夠用一種非常“颱灣”的方式,來講述這些動物的故事。我會想象,書裏可能有一個敘事者,他就是個每天在颱灣街頭巷尾遊蕩的“阿宅”,卻因為某種奇妙的機緣,變成瞭這些滅絕動物的“見證者”。他可能會用他那種口語化的、有點碎碎念的方式,來描述這些動物的生前身後事。比如,他會說:“哎唷,你看這隻叫XXX的,長得超像我們傢樓下那隻哈士奇,不過人傢以前可是這塊地的霸主,結果呢?還不是因為人類的貪婪,最後隻能含著淚說掰掰。” 我很想知道,書裏會不會有一些關於“如果當初⋯⋯”的假設性故事,用一種戲謔的方式來探討人類行為對這些動物的影響。又或者,作者會不會把這些滅絕動物的“滅絕理由”,跟一些颱灣社會上的奇特現象聯係起來?比如,某種過度繁殖的生物,可能會被比喻成“颱灣的機車大軍,人太多瞭,最後擠到沒地方可去”。總之,我想要一本充滿颱灣在地文化,又能在歡笑中帶給我們一點點反思的書,這本《我跟地球掰掰瞭:超有事滅絕動物圖鑑》絕對是我的首選!

评分

老實說,我看到《我跟地球掰掰瞭:超有事滅絕動物圖鑑》這個名字,第一反應就是“嗯,這不簡單!”。現在市麵上關於動物的書很多,但大部分都比較嚴肅,要不然就是太商業化。這個書名充滿瞭颱灣年輕人特有的那種“ㄎㄧㄤ”和“幽默感”,感覺不像是一本正經的科普書,反而像是一場關於生命的惡搞劇。我最想在裏麵看到的是,作者怎麼把那些聽起來就很“超有事”的滅絕原因,用最接地氣的方式講齣來。會不會有那種,一隻史前巨獸,因為它的“食量太大”,被大傢戲稱為“永遠吃不飽的貪吃鬼”,最後因為找不到足夠的食物而消失?或者,有一種外星生物般的滅絕動物,它的“外型太奇怪”,被當時的原始人類誤以為是“天外飛來的怪獸”,然後遭到圍剿?我期待的不是枯燥的科學數據,而是生動的故事和鮮活的人物(動物)形象。而且,如果這本書的畫風也很“超有事”,比如把這些滅絕動物畫成各種錶情包,或者用颱灣的在地插畫風格來錶現,那絕對會大大加分!我真的很想知道,這本書會不會顛覆我對“滅絕”這個詞的認知,讓我覺得它不是悲傷的終點,而是充滿戲劇性的人生(動物生)的最終章。

评分

說實話,當我在網絡上看到《我跟地球掰掰瞭:超有事滅絕動物圖鑑》這個書名的時候,我差點笑齣聲來!“掰掰瞭”這三個字,簡直是精準捕捉到我們麵對一些事情時的那種無奈又帶點戲謔的心情。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帶給我們一些不一樣的東西,不隻是單純介紹滅絕動物,而是用一種更貼近我們生活、更有共鳴的方式。我猜書裏可能會有些“現代人”的角色,因為某些原因穿越時空,跟這些滅絕動物有一段“奇遇”。比如,一個現在颱灣很紅的YouTuber,不小心掉到過去,然後跟一隻長得像很醜的恐龍變成瞭“損友”,最後還一起經曆瞭牠的滅絕過程。光是想想這個畫麵就很有趣!又或者,作者會不會用一些我們颱灣人熟悉的流行語,來形容這些動物的“死亡原因”?像是“牠就是那個,本來很有潛力的,結果因為太不努力,就這樣被淘汰瞭”之類的。我真的很想知道,作者會不會加入一些“生存小撇步”的梗,但反過來用在這些已經滅絕的動物身上,然後造成一種反差萌。總之,這絕對是一本讓我從頭笑到尾,但又能從中獲得一些深刻思考的書。

评分

講真的,我一直對滅絕動物這塊有點興趣,但每次看到那些研究報告都覺得好枯燥,感覺像是上曆史課,而且是那種睡不著的曆史課。所以《我跟地球掰掰瞭:超有事滅絕動物圖鑑》這個名字一齣來,就立刻抓住我的眼球!“超有事”這三個字太到位瞭,瞬間感覺它跟那些正經八百的科普書完全不一樣,裏麵肯定充滿瞭各種令人意想不到的“爆點”。我猜作者應該是個很懂颱灣人幽默感的人,可能會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境來比喻這些動物的消失原因,比如“那個巨型昆蟲,可能因為被當成大閘蟹抓去煮瞭,不然怎麼會突然人間蒸發?”或者“這種長相奇特的海洋生物,是不是因為太難吃,大傢都不想吃,結果最後被海浪一衝就走瞭?”我特彆好奇,書裏會不會有那些大傢熟知的滅絕動物,但用一種全新的、讓人跌破眼鏡的角度去解讀?像是渡渡鳥,會不會被描寫成“那個被人類當成笨蛋的鳥,其實隻是不想跟地球上這些奇怪的人類玩瞭,所以自己找個地方隱居起來”?我真的很期待這本書能讓我一邊笑到噴飯,一邊又默默地長知識,甚至可能會重新思考一下我們跟這個地球的關係。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