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讀詩詞 唐詩鑑賞辭典(第三捲):此情可待成追憶

每日讀詩詞 唐詩鑑賞辭典(第三捲):此情可待成追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唐詩
  • 詩詞
  • 鑒賞
  • 文學
  • 文化
  • 古典詩歌
  • 情感
  • 迴憶
  • 李商隱
  • 詩詞鑒賞辭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唐詩最佳入門,三十餘年經典,
名傢導讀,傾囊相授,
最全麵、最專業的詩詞素養,
每日十分鍾讀首唐詩,輕鬆掌握全唐詩精華。

  第三捲【無邊落木蕭蕭下】,收錄中唐至晚唐詩人
  包括:杜牧、李商隱、賈島、李賀、溫庭筠、羅隱、韋莊等八十餘位詩人、三百五十首詩。


  晚唐的詩,愈見雕琢,無論是瑰艷穠麗,或是狂誕清俊,
  隨手一摘,皆是滿滿的名言金句,所有創作人必學必讀──

  比喻自己的抱負,賈島說得極為鋒利:「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宮鬥之恐怖,硃慶餘描述:「含情欲說宮中事,鸚鵡前頭不敢言。」
  「天若有情天亦老」,司馬光稱李賀此句「奇絕無對」,你對得齣下句嗎?
  形容音樂,李賀更寫齣足以泣鬼神的「女媧鍊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鞦雨」。
  至於投降亡國之辱,花蕊夫人怒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杜牧讓今日讀者朗朗上口的句子之多,簡直是金句之王,例如「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江東子弟多纔俊,捲土重來未可知」、「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蠟燭有心還惜彆,替人垂淚到天明」、「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而杜牧在詩中使用數字,已經齣神入化,例如「山頂韆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韆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颱煙雨中」、「娉娉褭褭十三餘,荳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裏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

  李商隱詩中用典故之多之冷僻,常常隱晦難解,請看本書學者細細道來之後,讓讀者更能品味李商隱詩中,華麗哀艷的佳句:「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此情可待成追憶」,晚唐的詩,也是詩的最後盛世!

  【第三捲特彆附錄】

  ★唐代詩人與史事的對照年錶:
  你知道楊貴妃是嫁給壽王九年後,纔改嫁給唐玄宗的嗎?
  玄宗和李白,都在安史之亂結束前一年就過世。
  而白居易考上進士時,楊貴妃已經過世四十幾年。
  憲宗、敬宗皆為宦官所殺,皇帝的廢立完全掌握在宦官手上,
  這又如何影響當時的詩人?
  一次看懂王維、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杜牧、李商隱……等詩人的生存年代,以及同時間社會上發生哪些重要事件。

  ★唐詩名句索引:
  好耳熟,到底是誰寫的詩?
  「人麵桃花相映紅」、「一將功成萬骨枯」、「讀書破萬捲,下筆如有神」、「富貴於我如浮雲」、「天涯若比鄰」、「此麯隻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迴聞」、「悔教夫婿覓封侯」……一韆多則唐詩名句,讓你快速檢索。

本書特色

  ★最全麵的唐詩選集。讀唐詩,這一套就夠瞭。
  全套三捲共收錄一百八十九位詩人、約一韆一百首詩作。
  ★俞平伯、程韆帆、蕭滌非等一百三十三位學者專傢共襄盛舉。
  ★每首詩皆有詳盡的鑑賞解析文章,並廣採曆代詩評傢的精闢見解。
  ★全新校訂增修。唐代詩人最愛引用的各種典故,皆列齣詳細齣處。
  ★全套書依詩人年代編排。每位詩人附有小傳,下列一首至百餘首的詩。
  不僅方便讀者檢索,也讓讀者更能掌握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不同時期的風格。

  第一捲【雲想衣裳花想容】,初唐至盛唐詩人
  包括──
  李白、陳子昂、王維、賀知章、孟浩然、王昌齡、高適、張九齡等50位詩人。

  第二捲【無邊落木蕭蕭下】,盛唐至中唐詩人
  包括──
  杜甫、岑參、韓愈、劉禹錫、白居易、孟郊、柳宗元、元稹、韋應物等57位詩人。

  第三捲【此情可待成追憶】,中唐至晚唐詩人
  包括──
  李商隱、杜牧、賈島、李賀、溫庭筠、韋莊、羅隱、韓偓、陸龜濛等82位詩人。

  【這套書最適閤這樣的你──】

  ★文學愛好者:我們終究要讀唐詩的,隻要這套就夠瞭。
  ★創作者及行銷文案:體會唐詩用字遣詞之精闢,欣賞篇章布局之巧妙。
  ★大學生及高中生:快速掌握每首詩的重點及典故,寫齣精確的評論。

32位颱灣作傢 X 高中老師 X 大學教授 【詩心推薦】

  張曼娟(教授/作傢)
  陳安儀(閱讀寫作老師/親職教育作傢)
  敏鎬(敏鎬的黑特事務所、《人生自古誰不廢》作者)

  曹淑娟(颱灣大學中文係教授)
  謝佩芬(颱灣大學中文係教授)
  徐國能(颱灣師範大學國文學係教授)
  潘麗珠(颱灣師範大學國文學係教授)
  李嘉瑜(颱北教育大學語創係教授)
  張韶祁(世新大學中文係助理教授)
  蘇怡如(世新大學中文係副教授)
  連文萍(東吳大學中文係教授)
  馬銘浩(淡江大學中文係副教授)
  王力堅(中央大學中文係教授)
  許銘全(清華大學中文係副教授)
  彭雅玲(颱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係教授)
  陳茂仁(嘉義大學中文係教授兼主任)
  蔡振念(中山大學中文係教授)
  鍾誌偉(中山大學中文係助理教授)
  陳宏銘(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係副教授)
  鄭婷尹(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係副教授)
  吳儀鳳(東華大學中文係副教授)

  吳玉如(北一女中國文科教師)
  區桂芝(北一女中國文科教師)
  鄭元傑(北一女中國文科教師)
  宋怡慧(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作傢)
  陳幼君(蘭陽女中國文科教師)
  陳曜裕(蘭陽女中國文科教師)
  張馨雲(颱南女中國文科教師)
  王依文(高雄女中國文科教師)
  陳鞦燕(高雄女中國文科教師)
  陳雋弘(高雄女中國文科教師)
  楊子霈(高雄女中國文教師/作傢)

  (以上推薦者按學校及姓氏筆畫排列)
 
詩心尋蹤:中國古典詩詞的審美之旅 內容提要: 本書並非聚焦於某一特定的唐詩選本或鑒賞辭典,而是旨在為廣大古典詩詞愛好者提供一個廣闊的、多維度的鑒賞視野。它將帶領讀者穿越時空,探尋自《詩經》《楚辭》至宋詞、元麯的詩歌發展脈絡,深入剖析曆代詩人在特定曆史境遇下,如何以精妙的語言承載深厚的情感與哲思。本書將重點探討中國古典詩詞在格律、意象、修辭等方麵的精妙運用,並輔以文化背景、哲學思想的闡釋,使讀者不僅知“其然”,更能明“所以然”,從而真正領略中國古典文學的獨特魅力與不朽價值。 --- 第一章:格律的建築:詩歌形式的內在邏輯與美學錶達 中國古典詩詞,尤其近體詩(律詩、絕句),以其嚴謹的格律著稱。這種格律並非僵硬的束縛,而是如同精密的建築結構,為情感的傾瀉提供瞭堅固而富有韻律的框架。 1. 平仄的音樂性與張力: 本書將詳細解析平仄的基本規則,但更側重於探討平仄在實際運用中所産生的音樂美感。通過對比不同句式中平仄交替所營造的節奏變化——如“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靈活掌握——讀者將理解,格律的精妙之處在於其內在的張力與和諧。它如何通過聲調的高低起伏,模擬山川河流的形態、人聲的抑揚頓挫,乃至情緒的波動。 2. 對仗的工巧與意境的拓展: 對仗是中國古典詩詞中最為直觀的修辭技巧之一。本書將超越簡單的詞性對仗講解,深入剖析“意對”與“境對”的重要性。例如,如何通過景物的相對立,實現哲理的遞進;如何通過動作的對應,凸顯時空的反差。我們將分析那些被譽為“鬼斧神工”的對仗名句,探究其如何以極簡的形式,擴展齣無限的意境。 3. 句式的選擇與情感的契閤: 長句的舒緩綿延與短句的凝練鏗鏘,是詩人根據錶達需要精心選擇的工具。我們將考察不同句式結構對敘事節奏和抒情力度的影響,理解為何在敘述宏大場麵時偏愛長句,而在錶達瞬間的感悟或強烈的衝擊時,絕句的精煉更具穿透力。 第二章:意象的煉金術:物我交融中的象徵與寄托 詩詞之美,在於“言有盡而意無窮”。這背後的核心,便是對“意象”的創造與運用。意象是具象的物象(如月亮、柳、雁),與抽象的情感、哲理相結閤的産物。 1. 傳統意象的流變與“陌生化”處理: 本書將梳理一批核心的傳統意象(如梅、竹、鬆、水、酒),探究它們在不同朝代、不同詩人心中的內涵演變。例如,曹操筆下的“老驥伏櫪”與李白筆下的“舉杯邀明月”中,月亮的意涵差異。更重要的是,我們將分析詩人如何通過獨特的組閤或描摹角度,對這些約定俗成的意象進行“陌生化”處理,使其煥發齣新的生命力。 2. 氣氛的營造與情景交融的藝術: 情景交融並非簡單地將景物和情感並列,而是一種滲透與融閤。讀者將學習如何辨識詩歌中用於烘托氣氛的色彩詞、動態詞,以及如何理解“一切景語皆情語”的深層含義。通過細讀那些“不動聲色”卻力量強大的詩句,理解環境描寫如何成為敘事主體內心狀態的延伸和外化。 3. 隱喻與象徵:超越字麵意義的錶達: 古典詩詞高度依賴含蓄的錶達。本書將深入探討詩歌中常見的隱喻手法,例如用“東風”象徵新生或希望,用“鞦霜”象徵衰敗或嚴酷。理解這些象徵體係,是進入中國古典詩歌深層結構的鑰匙。 第三章:哲思的投影:詩詞中的人生觀、宇宙觀與曆史觀 優秀的詩詞從來不隻是風花雪月的記錄,它們是特定時代知識分子對世界、對自我存在的深刻反思。 1. 莊道與儒風的交織: 中國古典詩詞的精神底色常常在儒傢的入世情懷與道傢的齣世思想之間徘徊。本書將探討詩人在麵對功名利祿時的“進取”與在遭遇挫摺或看透世事後的“灑脫”。例如,盛唐氣象中的豪邁,是如何熔鑄瞭儒傢的積極用世精神;而魏晉風骨中的率真,又是如何受到玄學的深刻影響。 2. 曆史的感喟與興亡之嘆: “登高望遠,思古之幽情”是古典詩詞中一個永恒的主題。我們將分析詩人如何通過對古跡、遺址的憑吊,將個人的悲歡融入到對朝代興衰、曆史長河的宏大思考中。這種曆史感不僅是對過去的哀悼,更是對現實的警醒與對未來的期許。 3. 時間的哲學:瞬間的永恒與永恒的瞬間: 時間的流逝是詩歌的永恒主題。如何捕捉流逝中的某一“瞬間”並使其獲得永恒的價值?本書將研究那些捕捉時間“切片”的經典名句,探究詩人如何通過語言的凝固力量,使某一刻的體驗超越瞭客觀時間的限製,達到審美上的不朽。 第四章:從“風雅頌”到“婉約豪放”:文學傳統的流變與融閤 古典詩詞並非一個靜止的寶庫,而是一個不斷演化、相互激蕩的有機體。 1. 詩騷的源頭活水: 追溯《詩經》的現實主義精神與《楚辭》浪漫主義的奇幻想象,理解它們如何為後世的抒情傳統奠定瞭基調。特彆是《楚辭》中那種強烈的個體生命意識,如何影響瞭後世詞人。 2. 唐宋詞的並峙與互滲: 本書將對比唐詩的成熟體係與宋代詞體的興盛。我們不會將“婉約”與“豪放”進行簡單的對立劃分,而是探討它們之間的辯證關係。例如,蘇軾的“豪放”中蘊含著對人生哲理的深刻體悟,而即便是最婉約的詞作,也可能在某個視角上體現齣對時代情緒的微妙捕捉。理解詞的句法結構(長短句)如何更貼閤生活口語化的錶達,是掌握詞體的關鍵。 3. 詩歌批評的視角轉換: 文學批評的發展也影響瞭我們對詩歌的理解。本書將簡要介紹曆代重要詩歌理論(如永明體、永樂大典中的詩話等),展示古人是如何看待和評價詩歌的,從而幫助讀者建立更具曆史縱深的鑒賞視角。 結語:詩意棲居的當代價值 古典詩詞是中華文化基因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格律、意象、哲思的層層剝繭,本書旨在引導讀者認識到,閱讀詩詞並非是麵對塵封的古董,而是學習一種古老的、但極其有效的與世界對話的方式。在信息爆炸的現代社會,詩詞所倡導的凝練、專注與深思,是我們尋求內心寜靜、實現“詩意棲居”的寶貴資源。掌握欣賞古典詩詞的工具,就是掌握瞭一種超越時代的審美能力。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本套書由一百三十三位專傢學者閤著,茲介紹數位如下:

俞平伯(1900~1990)

  於北京大學就學時投入新文化運動,並與同學傅斯年、羅傢倫等人成立新潮社,後任教於清華大學及北京大學。與鬍適同為新紅學專傢。

施蟄存(1905~2003)

  曾任華東師範大學中文係教授,「新感覺派」的重要作傢。

蕭滌非(1906~1991)

  曾任山東大學中文係教授。專長中國文學史、杜詩。

錢仲聯(1908~2003)

  蘇州大學終身教授,中國首批博士生導師。著有《人境廬詩草箋注》《韓昌黎詩係年集釋》等,主編《清詩紀事》。

周振甫(1911~2000)

  學者、資深編審。隨學者錢鍾書的父親錢基博學習。曾校注、全譯《文心雕龍》並編審《管錐編》《李太白全集》《樂府詩集》等重要作品。

程韆帆(1913~2000)

  曾任武漢大學中文係、南京大學中文係教授及中國唐代文學學會會長。

馬茂元(1918~1989)

  曾任上海師範大學文學研究所教授,中國唐代文學學會顧問。

周汝昌(1918~2012)

  曾任教於四川大學外文係,後任人民文學齣版社古典文學編輯,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著作《紅樓夢新證》為鬍適之後最重要的紅學研究。

霍鬆林(1921~2017)

  學者、詩人及書法傢。曾任陝西師範大學文學研究所所長及中國杜甫研究會會長。
 

圖書目錄

◎賈島/劍客(十年磨一劍)/題李凝幽居/憶江上吳處士/雪晴晚望/暮過山村/寄韓潮州愈/題興化園亭/尋隱者不遇
◎姚閤/閑居/窮邊詞二首(其一.將軍作鎮古汧州)
◎項斯/山行
◎張祜/宮詞二首(其一.故國三韆裏)/集靈颱二首(其二.虢國夫人承主恩)……
◎劉皂/長門怨(其一.雨滴長門鞦夜長)/旅次朔方
◎皇甫鬆/採蓮子(其二.船動湖光灧灧鞦)
◎韓琮/晚春江晴寄友人/暮春滻水送彆/駱榖晚望
◎硃慶餘/宮詞/閨意獻張水部
◎李德裕/長安鞦夜/謫嶺南道中作/登崖州城作
◎李賀/李憑箜篌引/示弟/詠懷二首(其一.長卿懷茂陵)/詠懷二首(其二.日夕著書罷)/雁門太守行/蘇小小墓/夢天/天上謠/秦王飲酒/南園十三首(其五.男兒何不帶吳鈎)/南園十三首(其六.尋章摘句老雕蟲)/金銅仙人辭漢歌並序/馬詩二十三首(其四.此馬非凡馬)/將進酒/官街鼓……
◎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月蝕詩
◎劉叉/冰柱/偶書/姚秀纔愛予小劍因贈
◎徐凝/憶揚州
◎雍裕之/自君之齣矣/江邊柳/柳絮/農傢望晴
◎許渾/鞦日赴闕,題潼關驛樓/金陵懷古/登洛陽故城/……
◎杜牧/河湟/過勤政樓/念昔遊三首(其一.十載飄然繩檢外)/念昔遊三首(其三.李白題詩水西寺)/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一.長安迴望綉成堆)/將赴吳興登樂遊原一絕/潤州二首(其一.嚮吳亭東韆裏鞦)/題揚州禪智寺/江南春/九日齊山登高/題齊安城樓/初鼕夜飲/早雁/屏風絕句/赤壁/泊秦淮/鞦浦途中/題桃花夫人廟/題烏江亭/題木蘭廟/贈彆二首(其一.娉娉褭褭十三餘)/贈彆二首(其二.多情卻似總無情)/南陵道中/遣懷/山行/鞦夕/清明……
◎雍陶/題情盡橋/題君山/城西訪友人彆墅/天津橋春望
◎溫庭筠/達摩支麯/過陳琳墓/經五丈原/瑤瑟怨/過分水嶺/商山早行……
◎陳陶/隴西行四首(其二.誓掃匈奴不顧身)
◎李商隱/錦瑟/霜月/蟬/樂遊原/北齊二首/夜雨寄北/憶梅/贈柳/風雨/夢澤/杜司勛/杜工部蜀中離席/隋宮/二月二日/籌筆驛/無題二首(其一.昨夜星辰昨夜風)/無題四首(其一.來是空言去絕蹤)/無題四首(其二.颯颯東風細雨來)/無題四首(其四.何處哀箏隨急管)/無題(相見時難彆亦難)/碧城三首(其一.碧城十二麯闌乾)/馬嵬二首(其二.海外徒聞更九州)/富平少侯/離亭賦得摺楊柳二首/宮妓/宮辭/代贈二首(其一.樓上黃昏欲望休)/夕陽樓/春雨/楚宮/晚晴/安定城樓/吳宮/嫦娥/無題二首(鳳尾香羅薄幾重、重幃深下莫愁堂)/花下醉/麯江/驕兒詩……
◎李群玉/黃陵廟/放魚/火爐前坐/引水行/黃陵廟/鸂鶒/書院二小鬆……
◎無可/鞦寄從兄賈島
◎劉駕/賈客詞
◎劉滄/經煬帝行宮
◎李頻/湖口送友人
◎崔玨/哭李商隱(其二.虛負淩雲萬丈纔)/和友人鴛鴦之什(其一.翠鬣紅毛舞夕暉)
◎司馬劄/宮怨
◎薛逢/宮詞
◎趙嘏/長安鞦望/寒塘/江樓感舊
◎馬戴/落日悵望/楚江懷古(其一.露氣寒光集)/灞上鞦居/齣塞
◎崔櫓/三月晦日送客/華清宮三首(其一.草遮迴磴絕鳴鸞、其三.門橫金鎖悄無人)
◎方乾/題報恩寺上方/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題君山
◎曹鄴/官倉鼠
◎高駢/山亭夏日
◎鄭畋/馬嵬坡
◎張孜/雪詩
◎於濆/辛苦吟/古宴麯/裏中女
◎羅隱/贈妓雲英/黃河/西施/自遣/鸚鵡/蜂……
◎皮日休/橡媼嘆/館娃宮懷古五絕(其一.綺閣飄香下太湖)/春夕酒醒/汴河懷古
◎陸龜濛/彆離/和襲美春夕酒醒/白蓮/新沙陸/懷宛陵舊遊
◎韋莊/憶昔/送日本國僧敬龍歸/金陵圖/颱城/古離彆/秦婦吟……
◎黃巢/題菊花/菊花
◎武昌妓/續韋蟾句
◎聶夷中/傷田傢
◎司空圖/退居漫題七首(其一.花缺傷難綴、其三.燕語曾來客)
◎來鵠/雲
◎錢珝/江行無題(百首選一.咫尺愁風雨)/未展芭蕉
◎張喬/書邊事/河湟舊卒
◎高蟾/下第後上永崇高侍郎
◎章碣/焚書坑/東都望幸
◎薛媛/寫真寄外
◎曹鬆/己亥歲(二首選一.澤國江山入戰圖)/南海旅次
◎崔道融/西施灘/溪上遇雨二首(其二.坐看黑雲銜猛雨)/溪居即事
◎韓偓/故都/深院/安貧/惜花/春盡/寒食夜/效崔國輔體四首……
◎吳融/賣花翁/金橋感事/子規/途中見杏花
◎張蠙/登單於颱/夏日題老將林亭
◎葛鴉兒/懷良人
◎金昌緒/春怨
◎於武陵/贈賣鬆人/勸酒
◎魚玄機/江陵愁望有寄
◎鄭榖/席上貽歌者/菊/淮上與友人彆/鷓鴣/海棠/中年
◎杜荀鶴/春宮怨/山中寡婦/再經鬍城縣/溪興/贈質上人/小鬆……
◎羅虯/比紅兒詩(百首選一.薄羅輕剪越溪紋)
◎貫休/春晚書山傢屋壁二首
◎崔塗/孤雁/春夕/初渡漢江
◎秦韜玉/貧女
◎景雲/畫鬆
◎唐彥謙/采桑女/垂柳
◎王駕/社日/雨晴/古意
◎齊己/早梅
◎李洞/綉嶺宮詞
◎盧汝弼/和李秀纔邊庭四時怨(其四.朔風吹雪透刀瘢)
◎花蕊夫人/述國亡詩
◎張佖/寄人
◎捧劍僕/詩
◎孟賓於/公子行
◎湘驛女子/題玉泉溪
◎安邑坊女/幽恨詩
◎無名氏/金縷衣/雜詩/雜詩/水調歌
◎附錄
一、詩人年錶
二、唐詩書目
三、詩體詩律詞語簡釋
四、唐詩名句索引
五、詩人筆畫索引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鞦夕〉    杜牧

銀燭①鞦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②夜色涼如水,坐看③牽牛織女星。

〔註〕① 一作「紅燭」。② 一作「天街」或「瑤階」。③ 一作「臥看」。

這詩寫一個失意宮女的孤獨生活和淒涼心情。

前兩句已經描繪齣一幅深宮生活的圖景。在一個鞦天的晚上,白色的蠟燭發齣微弱的光,給屏風上的圖畫添瞭幾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調。這時,一個孤單的宮女正用小扇撲打著飛來飛去的螢火蟲。「輕羅小扇撲流螢」,這一句十分含蓄,其中含有三層意思:第一,古人說腐草化螢,雖然是不科學的,但螢總是生在草叢塚間那些荒涼的地方。如今,在宮女居住的庭院裏竟然有流螢飛動,宮女生活的淒涼也就可想而知瞭。第二,從宮女撲螢的動作可以想見她的寂寞與無聊。她無事可做,隻好以撲螢來消遣她那孤獨的歲月。她用小扇撲打著流螢,一下一下地,似乎想驅趕包圍著她的陰冷與索寞,但這又有什麼用呢?第三,宮女手中拿的輕羅小扇具有象徵意義。扇子本是夏天用來揮風取涼的,鞦天就沒用瞭,所以古詩裏常以鞦扇比喻棄婦。相傳漢成帝妃班婕妤為趙飛燕所譖,失寵後住在長信宮,寫瞭一首〈怨歌行〉:「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為閤歡扇,團團似明月。齣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常恐鞦節至,涼飈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此說未必可信,但後來詩詞中齣現團扇、鞦扇,便常常和失寵的女子聯係在一起瞭。如王昌齡的〈長信鞦詞五首〉其三「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扇共裴迴」,王建的〈雜麯歌辭.宮中調笑〉「團扇,團扇,美人病來遮麵」,都是如此。杜牧這首詩中的「輕羅小扇」,也象徵著持扇宮女被遺棄的命運。

第三句,「天階夜色涼如水」。 「天階」指皇宮中的石階。「夜色涼如水」暗示夜已深沉,寒意襲人,該進屋去睡瞭。可是宮女依舊坐在石階上,仰視著天河兩旁的牽牛星和織女星。民間傳說,織女是天帝的孫女,嫁與牽牛,每年七夕渡河與他相會一次,有鵲為橋。漢代〈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就是寫他們的故事。宮女久久地眺望著牽牛織女,夜深瞭還不想睡,這是因為牽牛織女的故事觸動瞭她的心,使她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也使她産生瞭對於真摯愛情的嚮往。可以說,滿懷心事都在這舉首仰望之中瞭。

用户评价

评分

這套《每日讀詩詞 唐詩鑒賞辭典》,尤其是第三捲《此情可待成追憶》,絕對是我書架上的一塊瑰寶。作為一名對傳統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的颱灣讀者,我一直希望能有這樣一本既能讓我深入瞭解唐詩,又不會顯得太過艱深的書。這本書完美地做到瞭這一點。它不像有些辭典,充斥著晦澀的術語和古老的注音,而是用非常現代化、生活化的語言來解讀詩詞。我特彆欣賞它在“鑒賞”部分所做的努力,它不僅僅是解釋字麵意思,更著重於詩歌的情感傳遞和意境營造。例如,書中對“此情可待成追憶”這句詩的解讀,就非常細膩地剖析瞭詩人內心的那種難以言喻的復雜情感,讓我體會到瞭“往事不堪迴首”的深層含義。此外,這本書在選詩上也很有講究,收錄瞭很多膾炙人口的佳作,同時也包含瞭一些相對冷門但同樣精彩的詩篇。讓我覺得,它不僅能滿足我已有的知識儲備,更能拓展我的閱讀視野。我還會把這本書作為禮物送給我的朋友們,因為我知道,他們一定會和我一樣,愛上這本充滿智慧和情感的詩詞寶典。

评分

坦白說,我之前對唐詩的印象,就是一些考試時需要背誦的“死記硬背”的篇目,總覺得離我的生活很遠。直到我接觸瞭這套《每日讀詩詞 唐詩鑒賞辭典》第三捲《此情可待成追憶》,我的整個觀念都被顛覆瞭。這本書最大的魅力在於,它讓那些曾經遙不可及的古人,變得鮮活起來。作者在解讀詩歌時,常常會用一些非常貼切的比喻,甚至會涉及到一些當下的社會現象,讓我覺得,原來詩人寫下這些詩句時,所經曆的情感和心境,和我們現代人並沒有太大區彆。這本書的“讀詩”過程,更像是一場與古人跨越時空的對話。我記得有一次讀到杜甫的《春望》,書中對“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解讀,讓我深刻體會到瞭那種傢國破碎的悲痛,以及在絕望中對故土的眷戀。它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種情感的共鳴。而且,這本書的排版也很人性化,大開本,字體清晰,閱讀起來非常舒適。總而言之,這絕對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細細品味的詩詞鑒賞辭典,它讓我在不知不覺中,愛上瞭唐詩,也更愛上瞭閱讀這件事本身。

评分

我一直都對唐詩有著莫名的情結,但總是覺得礙於功力,很難真正領略其中的妙處。市麵上也看過不少鑒賞類的書籍,但總覺得要麼過於學術化,要麼過於淺顯,很難找到一個平衡點。直到我遇到瞭這套《每日讀詩詞 唐詩鑒賞辭典》,特彆是這第三捲《此情可待成追憶》,簡直就是我的“詩詞救星”。這本書最讓我欣賞的一點是,它並不是簡單地羅列詩句,而是真正地“鑒賞”,它會告訴你,為什麼這句詩如此經典,它背後蘊含著怎樣的情感,又有著怎樣的文化積澱。書中對一些意象的解讀,比如“明月”、“落花”、“孤舟”等等,都解釋得非常到位,讓我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之前讀到的隻是皮毛。而且,它還很注重詩歌的“可讀性”,用瞭很多通俗易懂的例子來比喻,甚至會引用一些現代的文學作品來做對比,一下子就拉近瞭古今的距離。我記得有一次讀到李商隱的《無題》係列,之前讀瞭總是覺得意境朦朧,有點不知所雲。但在這本書裏,作者通過層層剝繭,將詩人心中的那種纏綿悱惻、欲語還休的情感,描繪得淋灕盡緻,讓我讀完後,久久不能平靜。這種深入人心的解讀,真的是我之前從未體驗過的。

评分

不得不說,《每日讀詩詞 唐詩鑒賞辭典》第三捲《此情可待成追憶》是一本我近期閱讀體驗中,最令我驚喜和滿足的一本書。我是一個標準的“顔控”,對書籍的裝幀設計要求頗高,而這套書完全符閤我的審美。封麵設計典雅大氣,內頁的排版也十分考究,字體大小適中,留白恰到好處,即使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更重要的是,它的內容編排非常有條理,每一首詩都配有詳細的注釋、譯文和賞析,而且賞析的角度非常多元,有從曆史文化背景的,有從詩歌藝術手法的,也有從情感共鳴的角度。我尤其喜歡它對詩人生平的介紹,寥寥數語,卻能勾勒齣詩人生活的時代背景和個人經曆,這對於理解詩歌的創作意圖有著莫大的幫助。書中很多地方的解讀都非常有啓發性,比如對某些詞語的不同理解,或是對詩歌意境的深層挖掘,都讓我眼前一亮。感覺作者不僅僅是在介紹詩詞,更是在引導讀者去感受詩詞的靈魂。我經常會把這本書帶在身邊,有空的時候就拿齣來翻一翻,每次都能有新的收獲。它讓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瞭一片屬於自己的精神角落。

评分

這套《每日讀詩詞 唐詩鑒賞辭典》真的是太令人驚艷瞭!尤其是拿到第三捲《此情可待成追憶》時,那種沉甸甸的厚實感和精美的裝幀,就讓人覺得物超所值。我平常工作忙,真的很難抽齣大塊時間來閱讀,但每天睡前翻幾頁,或者通勤的路上,都能被這些古老的詩句深深吸引。這本書的編排非常貼心,不像很多鑒賞辭典那樣枯燥晦澀,它將每一首詩都拆解得非常細緻,從作者生平、創作背景,到詩句的意象、情感,再到曆代名傢對其的解讀,都用非常淺白易懂的語言呈現齣來。我最喜歡的是它的“賞析”部分,很多時候,我可能隻讀懂瞭字麵意思,但通過賞析,我能體會到詩人當時細膩的情感,那種“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意境,瞬間就能被我捕捉到。而且,書中還收錄瞭很多相關的典故和俗語,讀起來就像在聽一個生動的故事,一點都不會覺得枯燥。這本書不隻是文字,它的排版、字體選擇,甚至紙張的質感,都透露齣一種對閱讀的尊重,讓人在翻閱的過程中,就能感受到一種寜靜和愉悅。對於想要提升文學素養,又擔心被深奧理論嚇退的讀者來說,這套書絕對是絕佳的選擇。它把復雜的詩詞世界變得觸手可及,讓古人的情懷,仿佛就發生在昨天,觸動心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