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賄外國公務員

行賄外國公務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反腐敗
  • 國際刑法
  • 賄賂犯罪
  • 外國公務員
  • 法律法規
  • 閤規風險
  • 商業賄賂
  • 國際貿易
  • 法律實務
  • 反腐倡廉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企業經營具有高度跨國性,反貪腐更是國際間之重要議題。惟在我國法製尚不完備的情形下,希冀透過本書美國、日本及英國法規的介紹,使我國企業得以與世界主流之反貪腐規範接軌,而不至於因對國際標準之不熟悉,而受到預期外的裁罰或處分。
  
  於最末章以「企業法令遵循守則」之形式,對於本書所提及的法規範與概念加以統整,並以實例方式說明,讓讀者對於跨國企業的海外行賄公務員態樣、後果以及應對措施都能有一更簡單、清晰之圖像。
好的,這是一本關於古代文學史與哲學思想的著作的簡介,完全不涉及您提到的主題。 --- 《山海經異聞錄:上古神話與文明的隱秘圖景》 一部深入探索中國早期宇宙觀、族群遷徙與圖騰信仰的開創性著作。 內容提要 《山海經異聞錄》並非對傳統《山海經》文本的簡單梳理或注釋,而是一部融閤瞭曆史地理學、神話學、古文字學和比較宗教學的宏大敘事。本書試圖剝開層層疊疊的注釋與誤讀,直抵先秦時期,特彆是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夏商之際,華夏文明腹地與周邊族群的精神世界。作者以其深厚的考古學素養為基礎,結閤近年來的多學科研究成果,構建瞭一幅關於“山海”之地的復雜社會與文化生態圖景。 全書共分四捲,層層遞進,旨在揭示那些被後世史傢視為“怪誕不經”的記錄背後,所蘊含的早期人類對自然秩序、社會結構以及生命起源的深刻理解與嘗試解釋。 第一捲:地理的拓撲與意識的邊界 本捲專注於對《山海經》所描繪的地理空間進行“去神話化”的重構。作者摒棄瞭將全書視為純粹虛構地理誌的觀點,而是將其視為一個早期部落聯盟在特定曆史階段對已知與未知世界的空間認知模型。 1. 河流與山脈的象徵意義: 深入分析瞭“水”與“土”在早期信仰中的對立統一關係。例如,探討瞭長江、黃河上遊不同支流的命名與特定氏族祭祀活動的關聯。書中詳細比對瞭不同山脈的走嚮與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主要文化遺址(如紅山、良渚、石峁)的分布,論證瞭“山”不僅是地理實體,更是權力中心與神靈居所的復閤概念。 2. “四方”的宇宙模型構建: 重點解讀瞭《海外經》《大荒經》中對四方異域的描述。作者提齣,這些描述反映瞭中原文化在擴張與交流過程中,對異質文化的認知框架。比如,對“三身人”、“一目國”的描摹,可能並非完全基於想象,而是對遙遠邊陲族群服飾、社會結構或特定祭祀儀式的碎片化、誇張化記錄。 3. 動物的符號係統: 詳盡梳理瞭《山海經》中齣現的數百種奇特生物,將其置於早期圖騰崇拜的譜係中考察。書中區分瞭“祥瑞之獸”(如龍、鳳凰的雛形)與“凶兆之獸”(如旱魃、饕餮的原始形態),並探討瞭不同地域的族群如何通過對特定動物的“馴化”或“徵服”來構建其族群身份認同。 第二捲:巫術、祭祀與古代的知識體係 本捲將視角聚焦於古代巫師階層與知識的傳承方式。作者認為《山海經》本質上是一份高度口述化的、由巫醫壟斷的“專業手冊”。 1. 藥物與毒劑的古代運用: 細緻考察瞭書中記載的草木礦石的藥用價值。通過與本草學和化學分析的結閤,本書揭示瞭部分“靈丹妙藥”的真實效用,以及它們在早期社會權力結構(如長生術的誘惑)中的作用。對於那些被記載為“食之可以不飢”或“飲之可以愈疾”的條目,作者進行瞭嚴謹的現代醫學考證。 2. 占蔔與天象的記錄: 分析瞭書中關於日月星辰異象的記錄,並將其與甲骨文蔔辭中的天象記錄進行交叉比對。這一部分著重論述瞭古代對自然災難的解釋機製,以及巫師階層如何利用對天文現象的初步掌握來鞏固其社會地位。 3. “不死”的追求與精神寄托: 探討瞭早期中國人對生命有限性的焦慮,以及“神山仙境”作為精神避難所的構建過程。書中對“不死樹”、“不死泉”的分析,指嚮瞭早期薩滿教對靈魂不滅論的探索。 第三捲:神話的重構與英雄譜係的譜係學 本捲側重於分析核心神話人物——特彆是與大禹治水、後羿射日相關的神話母題——的演變軌跡,並試圖還原其最原始的版本。 1. 大禹的“異化”: 挑戰瞭將大禹單純視為一位賢君的傳統史觀。作者根據相關神話的片段,重建瞭早期“禹”的形象,認為其可能是一個與水、泥土、甚至蛇形圖騰高度相關的原始部族領袖,其功績是部落間權力整閤的藝術化錶達。 2. 誇父、刑天與文化英雄的代價: 深入解讀瞭這些“失敗”的英雄人物。他們並非簡單的反麵教材,而是早期社會在進行大規模改造(如開墾荒地、對抗自然)時所付齣的巨大犧牲的象徵性濃縮。作者著重分析瞭“誇父逐日”中對體能極限的崇拜,以及“刑天斷首”所體現的對不屈精神的推崇。 3. 創世神話中的母係痕跡: 考察瞭女媧、西王母等女性神祇在不同時期的地位變化。通過比較不同地理區域的記載,作者論證瞭在中原文化定型初期,母係社會的某些痕跡是如何被逐漸邊緣化,並最終固化在少數具有強大地域屬性的神話原型中。 第四捲:文化接觸與早期文明的“他者”敘事 本捲將《山海經》置於更廣闊的歐亞大陸交流背景下,探討瞭早期華夏文明與其他文化圈的接觸與認知。 1. 北方的遊牧文化印記: 探討瞭書中關於“犬戎”、“匈奴”早期祖先的記載,分析瞭中原農耕文明對北方騎射民族的恐懼、模仿與美化。部分“人麵獸身”的描述,被考證為對當時遊牧民族服飾與戰術的側麵反映。 2. 南方百越的神秘投影: 對《南山經》中頻繁齣現的與水域、蛇蟲相關的記載進行分析,將其與現代人類學對南方濕熱地帶的族群的研究進行對照,探討瞭中原文化如何構建對“水鄉”的想象性隔離。 3. 文本的最終定型與意義流失: 總結瞭秦漢時期官方對《山海經》的定性(如王充的批判),論述瞭在中央集權確立後,這種早期、多元的、巫術色彩濃厚的知識體係是如何被主流儒傢文化係統地“清洗”和“邊緣化”的過程。本書最後指齣,理解《山海經》,就是理解中國文明在確立其主流敘事之前,那段充滿活力、神秘與未被完全馴化的精神史。 --- 本書特色: 跨學科整閤: 首次將古地理學、基因人類學和神話比較學方法係統引入對《山海經》的研究。 拒絕神秘化: 堅持以理性的、曆史的眼光解構神話,力求還原其社會學和人類學的根基。 大量圖錶佐證: 附有近百張新繪製的文化地理圖譜,精確標示瞭書中可能對應的古代文化遺址群落。 《山海經異聞錄》是每一位對中國文明起源、古代信仰體係以及早期人類認知世界方式感興趣的讀者不容錯過的深度文本。它提供瞭一個全新的視角,去看待我們共同的文化源頭所蘊含的無限可能。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林誌潔


  現 職
  交通大學特聘教授暨科技法律學院講座教授

  學 曆
  美國杜剋大學法學博士

張天一

  現 職
  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係副教授

  學 曆
  輔仁大學法學博士

莊詔雯

  現 職
  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

  學 曆
  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係法學碩士

黃嵙鼎

  現 職
  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生

  學 曆
  颱灣大學法律學係暨會計學係雙學士

李嶽軒

  現 職
  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博士生暨美國杜剋大學訪問學者

  學 曆
  颱灣大學法律學係法學學士

孫永蔚

  現 職
  實習律師

  學 曆
  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

圖書目錄

推薦序/賴英照
推薦序/劉尚誌
推薦序/陳運財
推薦序/硃傢崎
推薦序/黃帥升
自 序/林誌潔
自 序/張天一

第一章 緒 論/1

第二章 我國法

◎行賄外國公務員與貪汙治罪條例第11條第3項之問題/6
壹、對行為可罰性之質疑/7
貳、犯罪構成要件之概念不清/8
參、本罪適用效力之界限/10
肆、偵查執行上之睏難/11

第三章 美國法
第一節 美國「海外反貪腐法」(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 FCPA)/13
壹、簡 介/13
貳、沿 革/15
參、規範內容/20
第二節 經濟閤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之「禁止在國際貿易中行賄外國公務員條約」/23
壹、「經濟閤作暨發展組織」(OECD)概說/23
貳、美國所推動之「國際標準政策」/24
參、OECD之「理事會建議案」/27
肆、「禁止在國際貿易中行賄外國公務員條約」概說/28
第三節 案例介紹:近年FCPA重要裁罰案/35
壹、United States v. Sociedad Quimica Y Minera De Chile (“SQM”)/36
貳、United States v. JERDS Luxembourg Holding S.AR.L./37
參、In Re General Cable Corporation/39
肆、United States v. Teva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Ltd./42
伍、United States v. Odebrecht S.A./45
陸、United States v. Rolls-Royce PLC/48
柒、United States v. Heon Cheol Chi/52
捌、United States v. Embraer S.A./54
玖、United States v. OZ Africa Management GP, LLC/57
拾、United States v. Douglas Ray/60
拾壹、United States v. LATAM Airlines Group S.A./62
拾貳、In Re BK Medical ApS/64
拾參、United States v. Olympus Latin America Inc./67
拾肆、United States v. Vimplecom Ltd./69
拾伍、In Re Parametric Technology/71
拾陸、United States v. Moises Abraham Millan Escobar/74
第四節 案例深度解析:2016年JP Morgan亞太分部僱用官二代案/76
壹、摘 要/76
貳、本案事實/79
參、違反FCPA之規定/92
肆、委員會對於JP Morgan亞太分部配閤程度與補救措施的考量/93
伍、和解之內容/94
陸、被告之承諾/94
柒、結 論/95

第四章 日本法
第一節 「不正競爭防止法」上之「對外國公務員贈賄罪」/97
壹、法案起草過程之爭議/97
貳、立法過程之爭議/102
第二節 「對外國公務員贈賄罪」之修正沿革/105
壹、OECD之第一階段審查(1999年)/106
貳、OECD之第二階段審查(2004年)/109
參、OECD之第三階段審查(2011年)/113
第三節 「對外國公務員贈賄罪」之成立要件/116
壹、本罪之行為主體/116
貳、本罪之行為客體/117
參、本罪之行為態樣/123
肆、本罪之主觀目的/128
伍、本罪之處罰/130
第四節 「對外國公務員贈賄罪」之相關案例/131
壹、九電工事件/133
貳、PCI事件/135

第五章 英國法
第一節 立法沿革/141
壹、英國早期的反貪腐法令/141
貳、美國海外反貪腐法與OECD反賄賂公約的壓力/143
參、英國BAE案的爆發與影響/144
第二節 規範內容解析/146
壹、主觀與客觀構成要件/146
貳、外國公務員之定義/148
參、司法管轄權的擴大與違反之處罰/148
第三節 與美國海外反貪腐法之比較/150
壹、權責機關與執行/150
貳、加速促進費用/152
參、商業餽贈之抗辯/153
第四節 英國賄賂罪法立法重點──法人之刑事責任/156
壹、刑事處罰規定/156
貳、法人之緩起訴協議/159
第五節 英國行賄外國公務員實務案例/160
壹、有罪判決案件/160
貳、緩起訴之案件/161
參、偵查中之案件/163
第六節 小 結/165

第六章 跨國企業反貪腐法律遵循守則
前 言/167
第一節 不可不知!企業也能作為犯罪主體/167
壹、美 國/167
貳、日 本/169
參、英 國/169
第二節 不可不知!在外國行賄外國公務員也會受本國法律處罰/172
壹、美國法/172
貳、日本法/174
第三節 不可不知!跨國行賄行為可能被不同司法主權重復處罰/176
第四節 不可不知!併購也有風險,企業併購的相關法人責任/176
壹、美國法:規定於海外反貪腐法(FCPA)/176
貳、日本法:企業透過海外分公司或者設於海外之其他本國或外國公司為贈賄行為,亦可能受到處罰/177
第五節 不可不知!收購整間公司的相關法人責任/178
壹、近年颱灣興起「企業併購」的熱潮/178
貳、企業併購所潛藏之風險──「繼受者責任」/179
第六節 不可不知!資産收購的相關法人責任/182
壹、資産收購「無繼受者責任」/182
貳、資産收購無繼受者責任之缺陷/182
參、美國法資産收購無繼受者責任之「例外」/183
肆、小 結/185
第七節 不可不知!除瞭刑罰,還可能違反競爭法相關法規/185
壹、我國公平交易法/185
貳、美國反托拉斯法/186
第八節 不可不知!企業主應該怎麼做/187

第七章 結 語/189

圖書序言

推薦序

  企業行賄海外公務員所牽涉的法律問題,不論對商界或法界,都是非常重要的議題。但我國法學界對這項議題的論著相對較少,實務參考資料更為稀有,形成一塊顯眼的空白。

  林誌潔教授、張天一教授及李嶽軒、莊詔雯、黃嵙鼎、 孫永蔚等年輕學者的新著:「企業經營與法律風險之管控──係列一:行賄外國公務員」,此時齣版,有助於填補這片空白,彌足珍貴。本書深入探討我國、美國、日本及英國的相關法製,包括法令規範與實務案例,並對政府與企業提齣具體建議,不但是嚴謹的法學論著,並且具有高度的實用價值,特為推薦。

賴英照
2018年11月

推薦序

  林誌潔老師又齣瞭一本新書,令人驚艷。這迴是與張天一老師及李嶽軒、莊詔雯、黃嵙鼎、孫永蔚研究生一起撰寫,年輕學者們以團隊方式投入研究寫作,不但成果卓著,更改造法學界偏嚮孤芳自賞、強調個人著作的心態,實在讓人激賞。

  這本書的主題是反貪腐,是一序列齣版的第一部(顯然還有好多部,拭目以待),整個係列主軸是企業經營風險之管控,尤其是全球化下經營的法律風險。企業經營有不少行之已久的潛規則,特彆是在法治落伍的國傢。每個國傢的法治條件與文化不同,習慣瞭不遵守規範的陽奉陰違,到瞭法治為上的國度,常常要齣事。我國廠商在麵臨還在變革中的颱灣法律,對於習慣80年代以前法治環境的國人,比較容易落入「人治」的習慣領域。

  全球化下的競爭,企業要麵臨的環境更加復雜。有人治獨裁如中國者,有法律為上如美國者。然而強權更要擴張,美國不斷地輸齣其內國法製,除瞭經由國際組織,以及雙邊談判強要其他國傢接受其製度外,凡是可能要與美國做生意或交易中與美國發生關聯的,例如使用美國銀行收支、存匯,使用美國企業的網路如google等,美國司法管轄權必然加諸其上。如此司法強權,雖然各國競相仿效,不免還是以美國馬首是瞻。所以要談全球化,徹底掌握美國法律,是無可迴避的選項。

  誌潔老師是國內法律學者中的佼佼者,尤其對於美國刑法與刑事程序的深入掌握,無人能齣其右。十年來將這些能量與財經刑法結閤,加上自身對於本土法學與實務的功力,引領瞭颱灣法律學術與實務的風潮。其研究寫作氣勢磅礡,理論與實務兼具,現在更與年輕學者張天一老師閤作,一起帶領法學新秀,將我國、日本及英國法整閤呈現。誌潔老師也是交通大學最年輕的特聘教授之一,交大在颱創校六十餘年曆史中,唯一獲頒總統教育奬的老師,是個人在交大二十餘年見到最優秀的學者、創作傢與教育傢。

  誌潔老師是交大科法學院成立後,第一次院長遴選的唯一當選人,獲得全體遴選委員的一緻推薦,她對交大、對教育、對法學研究和司法改革的貢獻,深受師生、畢業同學與校友的感念。她能夠寬容在遴選過程中,因嫉妒她的成就、或歧視她的性彆年齡而惡意傷害她或刻意打壓她的人,不計行政頭銜,以科法學院的長遠發展為念,爭取其他優秀的法律學者進入交大科法學院來一起努力,自身專注於有意義的研究創作、教育青年與社會影響,這是社會國傢之福,其心胸、氣度與格局,亦令人無比尊敬,特為之序。

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教授、創所所長、
創院院長、颱灣科技法學會理事長
劉尚誌
2018年11月

推薦序

  過往在國內檢討研議防製貪瀆犯罪的成因及對策,一般較關注從提升公務職場倫理、相關行政管製的鬆綁,以及強化對涉貪公務員的製裁效果、延長追訴時效等麵嚮進行規範,而對於行賄者一方的違法及罪責的分析及對策評估,則較少受到重視。

  惟隨著經貿全球化及自由化的日益開展,企業跨國從事商業活動的競爭,對外國公務員行賄以獲取其有利的競業條件或利益時有所聞,為有效確保各國企業於境外從事商業活動能遵循境外國法令,以維護跨國公平競業秩序及防杜貪腐蔓延,經濟閤作暨發展組織(OECD)於1997年通過禁止在國際貿易中行賄外國公務員公約,呼籲世界各國將行賄外國公務員行為入罪化。我國雖非OECD之會員國,也在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隔年,修正貪汙治罪條例部分條文針對在境外嚮外國公務員有關違背職務之行賄行為列為刑事製裁的範圍。然而,當時我國刑法及貪汙治罪條例並未處罰對公務員職務上之行為所為的行賄,遲至2011年,也是受到國際反貪腐趨勢的影響,修正貪汙治罪條例,將「不違背職務之行賄行為」予以入罪化的同時,對於在國外嚮外國公務員職務上之行為之賄賂列為刑事製裁的範圍。至此,形式上來看,對於規範國人在國外嚮外國公務員行賄之規範,似乎可與國際防製貪瀆的趨勢接軌。

  然而,跨國企業基於擴展業務之目的在國外行賄他國公務員之行為,不少是根據企業法人的決議或法人顯有未遵循法令的監督過失所緻,因此僅處罰該企業負責人或行為人並無法有效防杜此種涉嫌貪瀆的不正競業活動。同時,由於對跨國賄賂罪的追訴處罰,在證據蒐集、證言的保全等方麵,與傳統境內犯罪的追訴相較,更為不易,除瞭必須藉助國際司法互助外,於刑事程序中如何妥適運用緩起訴或刑事免責機製,以提升偵查及追訴貪瀆犯罪的實效,尤屬重要。而為因應跨國貪瀆犯罪的防製,英、美及日本等國,已陸續針對法人於國外行賄之處罰予以法製化,美國在實務運作上則由檢察官積極運用認罪協商而對涉案法人作成附條件的不起訴,而日本亦於2016年5月修法引進協商閤議及刑事免責機製(2018年6月施行),這些國際上的法製趨勢及運作經驗,對於嚮來傾嚮否定以刑罰製裁法人,以及對偵查中之認罪協商採取消極立場的我國刑事司法而言,究竟有何值得藉鏡或啓發之處,自屬學說及實務上的參考意義。

  本書是由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林誌潔教授、中原大學法學院張天一副教授及其研究助理團隊李嶽軒、莊詔雯、黃嵙鼎、孫永蔚等人閤力著作。林教授是國內少數長期耕耘企業犯罪及財經刑法的學者,相關著作等身。此次負責籌編本書,詳細介紹英、美及日本處罰國外行賄之不正競業行為的規範,並於末章分析整理、且運用實例方式說明跨國企業於海外實施營業活動如何避免涉嫌行賄的法令遵循守則,提綱挈領,簡明扼要。相信透過本書的問世,不僅能讓跨國企業清晰瞭解海外行賄公務員態樣、後果與應對措施,進而修正其內部之法令遵循規範與準則,同時更期待在我國相關法製尚不完備及實務運作仍不成熟的情形下,本書比較法的介紹可以作為我國政府部門研議建構相關法規範以充分與國際反貪腐標準接軌的參考,爰樂於為序推薦。

成功大學法律係教授
陳運財
2018年11月

推薦序

  建立廉能政府是民主國傢現代化最重要的基石,保護公共利益則是法治國傢建設或改革最重要的價值,而「反貪腐」落實程度,則為國際社會檢驗一個國傢是否達成上開目標最重要的指標。2005年12月14日生效之聯閤國反貪腐公約(下稱公約),確立全球反貪腐基本法律架構的同時,也宣示貪腐問題無國界之分,且不再侷限於政府部門。是以廉能問題,除中央地方機關應緻力推動外,更亟需私部門及民間社會共同參與。我國於2015年5月20日公布「聯閤國反貪腐公約施行法」,使公約揭示之規定,具有國內法律之效力,從此,全國上下應有一體遵行的義務。

  貪汙犯罪嚴重危害民主體製,破壞社會公平正義,敗壞國民道德價值,對國傢法治健全、政治穩定影響至深至钜,能否有效控製,甚至逐漸消弭,攸關政府穩定與國傢永續發展。廉政署職司肅貪與防貪,以達成國際社會反貪腐的標準,一嚮正視貪汙犯罪造成之問題與嚴重性,除持續推動、深化國內各項防貪、肅貪工作及落實全民反貪教育外,有鑑於「全球化」發展,跨國經濟活動日益活躍,本署更針對埋藏深處暗潮洶湧之貪汙犯罪連結其他刑事犯罪,特彆是經濟、洗錢、組織等犯罪,積極與各國執法機構交流閤作、互享情資、共同打擊貪腐犯罪,以遵循公約第16條「對賄賂外國公職人員或國際組織官員行收賄行罪」之定罪及執法義務。

  我國貪汙治罪條例第11條第3項「對於外國、大陸地區、香港或澳門之公務員,就跨區貿易、投資或其他商業活動有關事項」之行收賄罪,係於2003年1月13日參考經濟閤作暨發展組織(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禁止在國際貿易中行賄外國公務員公約」所增訂。該法條立法迄今已14年,然司法或偵查實務未見引人關注的案例,國內學者專門研究者,也絕無僅有,或許肇因於我國所處特殊的國際睏境。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科技法律研究所林誌潔特聘教授,閱曆豐富,素有恢宏之國際觀,且林教授觀察敏銳,處事明快,著書立論,不但有厚實論理根基,且往往直指問題核心,深具實用價值。林教授有鑑於人流、物流及金流均已全球化,乃從比較法與實證法角度研議有效製裁與遏止白領與財經犯罪之對策,以及杜絕不當政商利益輸送之道。欣見林教授再度挺身,帶領張天一、李嶽軒、  莊詔雯、黃嵙鼎、孫永蔚等法學界菁英與新秀,攜手踏入此一重要領域,從比較法觀點,介紹美國「海外反貪腐法」(FCPA)、日本「不正競爭防止法」上「對外國公務員贈賄罪」、英國「賄賂罪法」(The Bribery Act 2010)的態樣與內涵,重點分析各國司法實務案例,據以引導各界省思相關議題,進而對跨國企業反貪腐法律遵循原則提齣指引,相信對我國廉政精進工作,將有進一步提升的效果,對我國反貪腐法製之健全完善,也將提供劃時代的關鍵助益。

法務部廉政署署長
硃傢崎
2018年11月

推薦序

  最近中國賣座電影《我不是藥神》揭發醫療體係貪腐、藥價居高不下的問題,引爆基層民眾廣大共鳴與迴響。對照2014年9月間中國湖南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以觸犯「對非國傢工作人員行賄罪」對世界知名藥廠葛蘭素史剋,判處罰金人民幣30億元(約新颱幣150億元),可知國際大廠於海外行賄現象確實存在,若未能確實規範,將造成當地社會結構嚴重失衡,並對國際知名企業之商譽造成無可彌補之損害。鑑於此,美國率先於1979年製定美國海外反貪腐法(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 FCPA),之後「經濟閤作暨發展組織」(OECD)、日本、英國也相繼完備對海外反貪腐行為之規範,惟我國法製目前對此尚未有確實之規範。

  吾之好友國立交通大學林誌潔特聘教授率先就此議題撰寫「企業經營與法律風險之管控──係列一:行賄外國公務員」專書,就我國未來之立法指引齣明確之方嚮與建構清楚之藍圖,如政府單位能盡速參考誌潔教授所提齣之建言,進行相關法律之修訂,將傳統「瀆職罪」之處罰規定,涵蓋商業賄賂之型態,將得以有效達成防製目的,建立更公平經營環境,促進商業正嚮之發展。

  誌潔教授對教學充滿熱情,更難得的是,誌潔教授對法律人的未來齣路具有透徹之洞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在誌潔教授帶領下,於律師市場麵臨飽和、競爭慘烈之際,學生報考人數之踴躍遠超乎預期,2017年碩士班錄取率不到17%,在職專班為22%,顯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已成為法律人之首選。觀其訣竅,乃課程充分契閤實務需求,如「大航海計畫」給予學生於國內院檢,以及美國、新加坡、香港一流律師事務所實習的機會,並設定智財、資通訊、生醫、跨國法律、性彆平權等專業領域,使學生在踏入職場前,就已具備實戰之專業智識。近期更配閤未來可能衍生的法律問題,將開設AI人工智慧課程,這等豐富與時俱進之課程,大大刺激開拓學生之視野,然規劃及教授此等課程的交大科法老師,確是相當的辛苦,在此特彆嚮誌潔教授及交大科法老師團隊,為他們對國內法學教育的努力奉獻,緻上最誠摯感佩之意。

  本書在付梓之際,受誌潔教授之邀為之作序,實感榮幸!以誌潔教授的意誌及能力,必得為我國法律教育之提升及司法環境之清明作齣宏偉之貢獻,但前路必不順遂,且充滿挑戰,不過,我們將為誌潔教授的堅強後盾,一起努力,直到成功。

萬國法律事務所執行閤夥律師
萬國法律基金會執行長
黃帥升
2018年11月

自序

  我的第四本書齣版瞭。從2005年返國迄今13年,研究、教學、寫作、法治推動與改革,一直是我最喜愛的事情。當一個學者的最大成就,來自於其研究對社會有所貢獻,而當一個教育者的最大成就,則來自受教者比自己要傑齣優秀。本書的齣版,可謂兼具兩者。颱灣的企業需要瞭解海外經營的風險,這本書從科技部計畫的結案報告延伸而來,整理瞭最新的實務案例與國外法製發展,並分析瞭可能的法律問題,為企業和我國法律改革提齣瞭的具體建議。從申請科技部計畫至本書完成,曆經3年的時間,由我、天一老師帶領數位學生們一起進行,學生們的青齣於藍,更勝於藍,讓我們身為老師的成就感高漲,無比欣慰。除瞭本書的幾位學生作者外,協助本書資料匯整、校正、編排的陳俐雯、呂昕禹、杜佩珊、馮璿倫四位同學,與元照齣版公司,對本書齣版幫助極大,在此一併緻謝。

  颱灣的企業要走嚮國際,需要更多法律人來協助,尤其在競爭激烈的今日,所有的國際盃,法律先行是無可避免的要件。美中貿易大戰,躋身於兩大經貿體的颱灣,更加必須步步為營,沒有犯錯的空間。「企業經營與法律風險之管控──係列一:行賄外國公務員」的齣版,是希望企業能從中獲得更多國際法律的知識,也希望我國的法製改革,能盡速提升能量,與國際接軌。

  颱灣剛經曆瞭選舉與公投,雖然公投結果未能盡如人意,但民主的進步,卻是這塊土地上最燦爛的成就。我在世界各地的演講或與談,隻要提及颱灣的民主法治,無人能夠小覷。也因此,很希望在此地成長的人們,能珍惜並愛護這樣得來不易的成果。你可以選擇壯遊、可以選擇去海外讀書、可以因為工作條件、子女就學而決定移民,但是,颱灣從未背棄你,給瞭你他能給的最好的教育、福利、健保,栽培你有今日的成就。我們都知道這裏還有許多需要改革的地方,但這不正是我們存在且應該努力之所在嗎?因此請不要貶抑你的傢鄉,請不要輕賤自己的齣生地,即使你人不能在這裏,心,也請記得並盡可能幫助這裏。

  這本書的幾位推薦者:賴英照老師、劉尚誌老師、陳運財老師、硃傢崎署長與黃帥升律師,都是與我相識多年,我極為尊敬的長輩。

  賴老師是我財經刑法研究的啓濛老師,忍受我常問他各種財經法的初階問題,我的每一本書,他都慨然允諾推薦;   劉尚誌老師是交大科法所創所所長、創院院長,是我一生敬重與感念的知己,在高教路上有這樣一位先行者引領,是我莫大的福份;陳運財老師從我迴國任教開始,就不藏私地教導我,在研究方法與研究態度的嚴謹上,讓我學習最多;硃傢崎署長於公於私對我的支持和鼓勵都從未間斷,他開辦瞭交大科法在新竹地檢試辦實習,我生病開刀時,他定期餵養我各種補品,我生日時,他百忙之中還買蛋糕來幫我慶生;黃帥升律師從來不吝惜栽培交大科法的同學,多年來捐助同學齣隊去打國際模擬法庭辯論賽,接受我們的畢業生在萬國法律事務所實習、工作,給予大量的提攜指導……,這些師長們的恩情與友情,我銘感五內,無時或忘。

  我和張天一老師相識於研究所求學時,迄今二十餘年。迴國這些年,一起閤作過許多研究案,從他身上,我看到一位愛護學生、認真研究的學者,如何要求自己不斷精進成長,也感謝他不吝指導交大的同學。

  過去一年多,遭遇瞭一些不曾想像到會經曆的波摺,雖然過程十分艱辛,但結果卻是令人振奮與欣慰的。許多同事朋友驚訝,在那些睏頓的環境中,我還持續研究教學、未放棄對社會的關懷,依然忙碌且正嚮積極,不曾口齣惡言或抱怨逃避。我想,我最要感謝的是我的傢人、我的學生們與許多同事。我的學生們、同事們和好友,是我的堅實的依靠,不斷的關心和支持,永遠讓我暖心。我感謝我的父母、感謝妹妹、妹夫、感謝陳鋕雄老師、大哥、大嫂、二姐和顥貞、感謝兩位小朋友,妹妹的女兒、可愛的豬豬和我的最愛陳包包。謝謝你們一直在我身邊,一起度過好與壞、艷陽與風雨。

  生命最終的價值不在攻剋多少的山頂,而在不斷前進中所經曆的風景,那些陪伴你、愛你、珍惜你,需要你,因你而改變人生的人們,那些共同奮鬥的真摯情感,相互扶持的打氣與不放棄,是我們生命中的光。

  因為第二度當選瞭交通大學校長遴選委員會委員,之後,本校即將啓動校長遴選。一個偉大的大學之所以能形成,從不是因為發錶瞭多少篇的頂級期刊論文,不是因為産生瞭多少榮耀自身桂冠的院士;一個偉大的大學能形成,關鍵永遠係於:在大學中的人們,是否對知識的追求有熱誠、對社會的改革有理想,對自身所處的機構有認同,並以身為其中一份子為榮。

  我但願交通大學與颱灣高等教育,能有這樣以人為本,追求關懷、奉獻、卓越的教育領導人,身為高教老師,我們也應以此自我期許。是為序。

林誌潔
於澳洲布裏斯本2018年亞洲法與社會(ALSA)年會後

自序

  於今年年初之際,與內人造訪日本的小田原市,在小田原城的城跡旁有一座二宮報德神社,門口立著日本江戶時代著名農政傢與思想傢二宮尊德的銅像,上麵寫著二宮氏的名言:「遺忘道德的經濟就隻是犯罪,遺忘經濟的道德就隻是夢話。」領會其言後,沉思許久,深感贊同。

  近年來,不論在颱灣或是世界各國,追求經濟發展已成為政府的主要目標,因為經濟力不但代錶瞭國力,更可為個人帶來物質享受。不過,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卻常見政府或企業以剝削的手段來擷取利益,或將弊端所産生的負麵外部成本轉嫁由社會大眾去承擔,導緻利益僅由少數個人所享有,廣大民眾卻濛受巨大的損害。當政府長期以「去管製化」作為追求經濟發展的手段時,應知悉「去管製化」不等同於「去監督化」,否則,將麵對我們所難以承受之風險。

  本書所談論的主題,是對外國公務員商業賄賂行為之管製,對於此等行為,目前世界各國多已立法予以規範。而迴顧其發展曆程,可知是強權國傢為瞭鞏固自身之經濟利益,而以其在政治、經濟上之優勢地位加以推動,使其成為全球性之立法政策。對此,本書並非認為該行為不具可罰性,但麵對「以法律捍衛國傢利益」已成為國際間於經濟競爭上之慣用手段時,我們必須去正視這樣的趨勢,尤其颱灣因國際地位問題,長期麵對「無權利可享、卻得善盡義務」之睏境。對此,政府與民間應該有計畫且持續地關注相關問題,纔能有助我國企業在國際經貿活動中成長發展,避免因不熟悉國際或外國法令而遭受損害。

  本書的共同作者林誌潔教授,本人於學生時代即與其結識,因林教授之研究領域與本人相近,故近年多有學術閤作之機會,纍積深厚之情誼。林教授治學嚴謹、待人和善,長期關心社會議題並勇於發聲,本人甚感欽佩。在本次研究案的閤作過程中,有幸與其相互學習,因為雙方有著「為研究成果留下一些足跡」的想法,故促成瞭本書的誕生。

  本書在完成上,要特彆感謝擔任研究助理的中原大學諸位學生,莊詔雯小姐自大學時期即從本人學習,在碩士班期間參與本次計畫案,執筆對英國立法例予以介紹,用心甚深,為本書增添瞭豐富內容。康貴智先生及張凱雯小姐協助整理資料,提齣寶貴意見,備極辛勞;李奕萱學棣費心校閱文稿,使本書得以更加完善,本人在此緻上誠摯謝意。此外,與交通大學科技法律所同學們的互動過程裏,讓我留下瞭甚為美好的迴憶。在此,祝福與我們同行過的每一位同學,都能夠帶著滿滿的能量邁嚮人生的下一個階段。

  在現今紛擾的高教環境中,能夠潛心於研究之中,並非易事。對於研究者而言,能夠投注心力在自己有興趣的議題上,應是愉快的一件事,也是能支持自己繼續走下去的重要動力。希望這本書的問世,能夠拋磚引玉,讓更多人關心此一議題。對於書中尚有的不足或疏漏處,亦請各方先進不吝指正,讓我們有重新檢視與思考的機會。

張天一
2018年12月於桃園自宅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行賄外國公務員》這本書的時候,我本以為會是一本非常晦澀難懂的學術著作,但讀起來卻完全齣乎意料,它以一種極其引人入勝的方式,將一個嚴肅的議題呈現齣來。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生動,他仿佛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讀者穿越在國際商業的迷宮之中,揭示那些隱藏在光鮮交易背後的黑暗角落。書中對於不同國傢法律法規的介紹,雖然嚴謹,但卻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使得我這樣非法律背景的讀者也能輕鬆理解。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案例分析上的深度,他不僅列舉瞭具體的賄賂行為,更深入剖析瞭其産生的背景、影響以及相關的法律後果,使得每一個案例都栩栩如生,令人警醒。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在書中也提齣瞭許多關於如何加強反腐敗建設的建議,不僅是針對政府,也針對企業,這些建設性的意見,讓這本書不僅僅停留在揭露問題,更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评分

《行賄外國公務員》這本書,與其說是講述一個“行賄”的故事,不如說它是一場關於權力、利益與道德的深刻反思。作者用一種非常文學化的筆觸,將一個個看似獨立卻又相互關聯的案例串聯起來,勾勒齣一幅全球化浪潮下,商業賄賂無所不在的驚人圖景。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敘事上的匠心獨運,他不是一味地堆砌事實,而是通過人物的視角,展現賄賂行為如何一點點侵蝕企業的靈魂,如何扭麯正常的市場競爭,又如何影響著國傢的發展軌跡。書中的一些段落,讀來讓人不寒而栗,仿佛親身經曆瞭那些在暗中進行的交易,感受到瞭那種令人不安的權力失衡。同時,作者也穿插瞭許多關於企業社會責任、閤規經營的討論,這讓我思考,在這個充滿誘惑的商業世界裏,如何堅守底綫,如何在追求利潤的同時,不迷失方嚮。這本書不隻是一本法律讀物,它更像是一麵鏡子,照齣瞭商業社會中存在的一些難以啓齒的現實,也促使我們去思考,如何纔能構建一個更加公平、透明的國際營商環境。

评分

我必須說,《行賄外國公務員》這本書顛覆瞭我對“賄賂”這個詞匯的刻闆印象。我原本以為這隻是單純的金錢交易,結果作者卻將它描繪成瞭一場復雜的多方博弈。書裏詳盡地分析瞭賄賂的“技術”層麵,包括如何選擇閤適的中介,如何設計巧妙的閤同,如何規避法律的偵測,這些細節的描述,簡直像一部反腐敗的“百科全書”,讓我大開眼界。但更重要的是,作者沒有停留在“技術”層麵,而是深入探討瞭賄賂行為背後的“文化”根源。他指齣,在某些國傢,送禮和人情往來可能被視為一種社交方式,如何區分界限,如何在跨文化交流中避免誤解,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這種細膩的觀察,讓我看到瞭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對“公平”和“正義”的理解可能存在巨大差異,也讓我反思,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們是否真的做好瞭跨越文化鴻溝的準備。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法律,它更是關於全球化背景下的溝通、理解和倫理睏境,內容之豐富,遠非一言兩語能概括。

评分

《行賄外國公務員》這本書,讓我對國際商業的運作有瞭全新的認識。它不像我之前看過的任何一本商業類書籍,沒有教你如何“做生意”,而是揭示瞭在某些情況下,“生意”是如何被扭麯的。作者以一種抽絲剝繭的方式,層層揭開賄賂行為的麵紗,讓我看到瞭那些在幕後操縱一切的“遊戲規則”。從宏觀的國際政治經濟格局,到微觀的個體心理動機,這本書都進行瞭深入的探討。我尤其被書中關於“權力不對等”的分析所吸引,它解釋瞭為何在一些地區,賄賂幾乎成為一種“常態”,而這背後,往往牽扯到更深層次的社會經濟問題。同時,作者也提到瞭跨國公司在應對這些挑戰時所麵臨的睏境,以及法律的滯後性和不確定性。讀完這本書,我不再簡單地將賄賂視為個人的貪婪,而是認識到它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經濟現象,需要從多角度去理解和解決。它讓我對全球化進程中的一些問題有瞭更深刻的體悟。

评分

讀完《行賄外國公務員》這本書,我真的被它深深地震撼到瞭,完全超齣我原本的預期。一開始,我以為這隻是一本枯燥的法律條文解讀或者案例分析,結果它卻提供瞭一個如此宏大且細緻的視角,讓我得以窺見國際商業賄賂的復雜運作。作者並非僅僅羅列罪名或懲罰,而是深入探討瞭賄賂行為背後錯綜復雜的動因,從經濟利益的驅動,到地緣政治的角力,再到文化差異下的認知模糊,都描繪得淋灕盡緻。書中對於不同國傢法律體係的對比分析尤其精彩,讓我這個非法律專業人士也能理解其間的精妙之處,也讓我認識到,法律的製定和執行,其實是社會價值觀和權力博弈的綜閤體現。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並未迴避人性中可能存在的灰色地帶,而是以一種冷靜、客觀的態度,剖析瞭在極端商業環境下,一些個體為何會走嚮這條違法的道路。它不是在為犯罪辯護,而是在揭示問題的根源,這種深度和廣度,是我在其他同類書籍中鮮少見到的。讀完之後,我對國際商務的理解又上瞭一個新的層次,也更加警惕那些隱藏在光鮮交易背後的陰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