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2040世代時的3大重點: 1. 個人意志──「work–life balance」結束、「work as life」到來 「work as life」,想要成為頂尖,要先擁有基本
2. 工作方式──跨界活用知識,主動出擊 人是個頻道,不斷思考不如不停傳達重要
3. 生活習慣──享受生而為人的樂趣 虛實合一,如果沒有強健的身體,人就只是殘弱的機器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落合陽一/日本最受注目的跨界研究者
Media Artist、東京大學的學際情報學科博士、筑波大學助教、數位自然研究室負責人、Pixie Dust Technilogies.Inc CEO、VR Consortium 理事、一般社團法人未踏理事、電通ISID Alchemist Media、博報堂Products Fellow。
1987 年東京出生,畢業於筑波大學媒體藝術、情報學群情報媒體創成學科,研究所則是專攻人體學埠工學和電腦圖學,在東京大學學際情報學府取得博士學位。專業是CGH、HCI、VR、視覺聽覺觸覺顯示、數位製造。對於超越影像多媒體的可能性有極大的關心,用計算機物理的計算方式計算出影像和物質的再建構表現,開始了「數位自然」的研究計畫。被情報處理促進機構認定為天才程式設計師和超級製造者、連續3 年被產經省選為Innovative Technologies, 更被總務省選為異能vation。2015 年獲選美國World Technology Award2015、2016 年Ars Electronica 的電子藝術大獎(Prix Ars Electronica)、EU 的STARTS PRIZE等獎項。更從2014 年開始連續3 年獲選歐洲最大的VR 獎項Laval Virtual Award,2016 年底首度在馬來西亞的吉隆坡舉辦個展「Image and Natter:Cyber Arts towards Digital Nature」、日本國內也舉辦過個展「Imagoet Materia」( 六本木)、團體展「縣北藝術祭」、「Media Ambition Tokyo」等等。也參與過世界末日(SEKAI NO OWARI)、香檳王(Dom Perignon)、Lexus、ONE OK ROCK、卡娜赫拉、Sword Art Online等作家、藝術家和品牌的跨界合作和演出。
第1章是討論過去大家經常提到的「工作生活平衡(Work Life Balance)」,放在今日社會中,這種說法讓我感覺相當格格不入。現代社會中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獲取資訊,所以任何時候都呈現工作與私人時間同時並存的狀況,在這樣的世界趨勢中,刻意區分工作與生活的說法豈不與我們的實際生活產生矛盾?網際網路世代,單純的勞動得以超越時間空間進行複製,現在我們需要的是一種讓個人特質紮根於生活型態的嶄新勞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