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湖畔的情與思:樹德科技大學2018文藝創作奬得奬作品暨師生作品集

寄情湖畔的情與思:樹德科技大學2018文藝創作奬得奬作品暨師生作品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樹德科技大學
  • 文藝創作
  • 師生作品
  • 文學
  • 散文
  • 詩歌
  • 校園文學
  • 颱灣文學
  • 創作奬
  • 作品集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為提升本校文學素養與創作能量,推廣文藝風氣,鼓勵文學創作;並增進學生對於生活的觀察與省思,對生命的關懷與感恩,特舉辦文藝創作奬徵選活動。《寄情湖畔的情與思──樹德科技大學2018文藝創作奬得奬作品暨師生作品集》即計畫成果之一。 本書除瞭2018文藝創作奬得奬作品之外,尚編入同年度師生優良文作。這些佳構,概為每位作者最新力作,或是其讀書心得,或是其生活感受,無論就生活應用或生命啓示盱衡,皆有其意義與價值。

著者信息

編者簡介

黃文樹


  現職:樹德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院特聘教授

顔妙容

  現職:樹德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院助理教授

劉幼嫻

  現職:樹德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院助理教授

曾議漢

  現職:樹德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院助理教授
 

圖書目錄

圖書序言



  從春暖花開到初夏蟬鳴,是本校(樹德科技大學)繁華競艷的璀璨時節。此際,阿勃勒整樹掛滿瞭一串串鮮黃花蕊的長風鈴,傾瀉於校園各角落,隨風擺動,搖曳生姿。誠所謂「飛花輕似夢,優瓣鑀如波」,令人陶醉。

  寄情湖碧綠的荷葉間,也盛開著清香遠溢的芙蓉,亭亭齣水,潔淨秀美。清畫傢兼詩人石濤〈荷花〉吟:「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荷花的豐姿躍然紙上。特彆是它那「齣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宋理學傢周濂溪語)的品格,尤值欣慕。

  這時慢步湖畔,「葉葉疊初夏,聲聲唱早蟬;跫音持續落,唯恐腳不前。」應是本校師生共同的經驗與感受吧!六月,既是百花綻放,多彩絢爛的美麗季節,也是《寄情湖畔的情與思─樹德科技大學2018文藝創作奬得奬作品暨師生作品集》編輯與齣版事宜歡喜「收割」的時刻。半年前,本校通識教育學院中文組夥伴─我、劉幼嫻老師、顔妙容老師、曾議漢老師,即共同承辦今年度全校文藝創作奬活動,從研擬辦法、公開徵稿、收稿,到約聘校外評審老師、進行公正客觀之匿名評審作業、評審結果會議、評審結果通知與公布等,工作量其實不小。此處,除瞭賀喜得奬同學外,也要對參與之外審委員錶示謝意,同時要黽勉未獲奬同學再接再厲,明年還有機會。

  本校文藝創作奬已實施十二年,迴響不錯。近三年,由於獲得尹雪曼教授紀念奬的支持,奬金大幅提高,投稿應徵者為之益眾,作品水準也隨之提升。從學生的得奬感言可知,本項文藝創作奬對培養與催化青年學子心嚮文藝、熱愛書寫、涵泳情操等是頗具積極作用的。在此嚮尹教授的夫人─本校董事方大和女士,緻上敬意與謝忱。

  本書內容,除瞭今年文藝創作奬得奬作品外,尚編入教育部補助「閱讀與書寫─樹德科技大學中文語文教養教師群組課程計畫」教師、教學助理及計畫班學生之近期佳構,這些文章概經中文組四位專任老師審查通過,都有一定的質量。但無可否認的,本書的所有文作,不可能十全十美,還望讀者點評、指教。
 
樹德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院教授
黃文樹
2018年6月4日書於燕巢橫山

圖書試讀

散文類│第一名

櫻與木 鬍怡宣


簡直無法想像再一次來到上帝部落的牌樓之下,春櫻會開放得如此斑斕。後來得知七年前當我初次來訪,櫻種纔剛入土,隱喻一樣的櫻,那時候究竟種下瞭什麼,讓七年後能看著絕景,同時把感情寄寓在遠山之中。我和Y來到司馬庫斯,像是要找些什麼而來,兩個人卻都不太確定,那時我們之間的關係就像通往部落的路一樣朦朧一樣崎嶇,蓋上一層白霧的紗,蜿蜒經過泰雅族人的聖山。河水在輕聲細語,從油羅溪下遊開始聽它說故事,一開口就是三個小時,無法理解的原始語言自道旁的櫻樹灑下,成為導航,帶我們走進村裏。行到木造大門時,一抬頭就是上帝部落的匾額,視綫穿越門廊隻能看到陡斜嚮上的混凝土道路被左右兩排櫻花抱著,像是母親托著繈褓迎接訪客一樣親切。一簇一簇的木屋和他們的黑毛忠犬都是原味,與村落中不絕的燃竹氣味一起變成背景,如孩童時期聞到田間焚燒野草一樣,令人感到安心,好像在這個領地是自己的傢鄉,再不會有誰來進犯,誰也不能穿越這些空氣分子傷害我們。

午後抵達便隨意在部落繞瞭一圈,走上瞭望颱看著山群半個鍾頭,一麵嚮 Y 說著山的事情,一麵擁抱著,像山群擁抱我們一樣,深深地耳語一些這個山頭的日常。我總是喜歡呢喃,所以喜歡來到山裏,這樣會感覺到樹木在對自己說點什麼,雖然事實上什麼也沒說,卻可以很寜靜地不做任何事,就隻是看著對麵山嶽的形狀發楞,想像或許晚年在這個氛圍之下度過也很美好,當然現在談起餘生還太過年輕,隻是我們都需要畫一些美景給未來欣賞。

部落導覽在晚餐前結束,導覽員用極詼諧的話語談起部落的曆史、過去的交通不便、各項資源的短缺等等,難以想像近四十年前初次通電的部落是不是和《聖經》裏的「神說要有光,於是就有瞭光」一樣動人,或從這個山頭到學校必須徒步八個鍾頭,或族人拼命爭取書本和知識為瞭子孫奮鬥雲雲。部落的一切都是原味,他們的生命像在荒原擦齣一顆火星,蔓延成一圈營火,有瞭營火所以部落被點亮,這兒的夜晚能見到銀河,隻要一圈營火和銀河就足夠讓司馬庫斯點一盞光明燈,村民們因而能被庇佑韆年。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