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澄波密碼

陳澄波密碼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柯宗明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第三屆「台灣歷史小說獎」首獎作品 他的畫作,充滿謎團;他的名字,是不能說的祕密 為什麼畫作上的簽名不見了? 為什麼畫家的作品中總留有大片空地? 為什麼空地上總有渺小卻生動鮮活的人群? 為什麼畫家筆下常出現不合理的光影與雙重視角? 本書籍由一椿神祕的畫作修復委託案, 兩條以日治時期與解嚴前夕為背景、彼此對照牽引的時空軸線, 逐步挖掘出埋藏在台灣美術家陳澄波畫作中的懸疑謎團。 進而追索出他經歷清末、日治、戰後三個時期的動盪身世, 以及橫跨台灣嘉義、日本東京、中國上海三地的曲折際遇。 隨著推理的過程,謎底逐一揭開,歷史拼圖接近完成, 陳澄波一生的狂熱、迷惘、無奈與傷痛,彷彿才在昨日, 當時代澎湃激湧的藝術文化思潮,糾葛複雜的國族認同難題,更是歷歷在目…… 《陳澄波密碼》藉由對陳澄波藝術與生命軌跡的描摩, 以及對小說中穿梭來去的楊三郎、潘玉良、呂赫若、楊逵等文藝青年身影的勾勒, 建構出有血有肉,有真摯情感亦有想像投射的台灣歷史小說新面貌! 本書特色 ★小說版、映象化的日治時期美術發展史。 ★結合藝術主題與推理手法的新形態台灣歷史小說。 ★時空跳接交錯,展現讓人身歷其境的電影畫面感。 ★特別附錄:「發現陳澄波˙遇見陳澄波」彩頁專輯,收錄小說相關之陳澄波重要畫作,生平與創作紀要,照片、書信與文物等珍貴圖像。 專文導讀 陳芳明(作家、政大台文所講座教授) 蕭瓊瑞(成大歷史系所美術史教授) 名家推薦 小 野(作家、編劇) 平 路(作家) 吳念真(作家、導演) 宋澤萊(作家) 李敏勇(詩人) 范銘如(政大台文所特聘教授) 陳栢青(作家) ──傾心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好評推薦 「很少有一部歷史小說可以像《陳澄波密碼》這樣,對於台灣歷史發展過程如此精確掌握,而且也對畫家的生命過程瞭若指掌。那種歷史質感,立體而生動。說故事的技巧,也步步為營。非得看到最後才有可能察覺整部小說的核心精神,並終於揭開了畫家陳澄波的謎底,更揭開了台灣歷史在時代轉折之際的謎底。這部作品的誕生,等於為未來的台灣歷史小說書寫,做了強悍有力的預告。」──陳芳明(作家、政大台文所講座教授) 「台灣不缺乏動人的故事,卻缺乏和歷史,特別是藝術史緊密聯結的小說,柯宗明的《陳澄波密碼》,正為這個缺憾開啟了補足的契機。……《陳澄波密碼》解開的不只是藝術家生命的謎團,更為許多作品,開啟被瞭解、認知,進而感動的密碼。」──蕭瓊瑞(成大歷史系所美術史教授) 「《陳澄波密碼》對於時代感與個人感的比例拿捏極為巧妙,藉由探索陳澄波,帶出同時代所有重要的畫家。並試圖證明台灣美術圈對社會的關懷與影響,為美術史開啟了一個新的想像空間。……《陳澄波密碼》是以修復陳澄波畫作而展開的政治歷史推理小說,兼融地景、美術史與美術理論的介紹,並以此描述台灣歷史中身分「選擇」的困境與文化衝突。無論創作理念或人性糾纏都有深度,甚至讓人想到現狀。」──第三屆「台灣歷史小說獎」決審評語摘錄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柯宗明


  作家、編劇、導演。

  長期從事電視與舞台劇編導工作,拍攝過各類型的戲劇、紀錄片、台灣文化節目等。

  第一次寫長篇小說即獲第三屆「台灣歷史小說獎」首獎,乃此獎開辦以來第一位首獎得主。

  作品包括:《台灣鄉鎮文化志》、《戀戀台灣情》等電視節目;《台灣美術史》、《蕭泰然專輯》等紀錄片。

  並為《邊緣少年八家將》、《媽媽帶我去旅行》等電視節目編劇;《梨園天神桂郎君》、《狐公子綺譚》等舞台劇導演。

  2018年與妻子施如芳共同編寫由陳耀昌同名歷史小說改作的《魁儡花》電視劇本。

 

圖書目錄

圖書序言

一九四三年九月,山水亭。

過往,台籍藝文界朋友來到山水亭吃飯,總是帶著歡樂愉悅的心情,相較於敕使街道(今中山北路)一帶的日本料理亭,太平町(今延平北路)的山水亭總讓台灣人有一份當家的尊嚴與自在的氣氛。因此,山水亭對台籍藝文朋友來說,意義不在菜色的美味,而是在台灣人也可以創造出一種宛如巴黎沙龍的藝術人文空間,而這一切都是老闆王井泉為文化界朋友所打造出來的。

然而隨著太平洋戰況的日趨緊張,山水亭的飯局氣氛也跟著緊張。這一日,在新劇《閹雞》被總督府打壓之後,幾位小說家與畫家聚集在山水亭,正在為是否該參加今年秋季的府展,爭辯不休。

年紀較小,個性卻率直的呂赫若首先發難。他表示,以本地人為主的《台灣文學》雜誌,正與以西川滿等灣生日人為主的《文艺台湾》交鋒,對方批評台籍作家只描寫家庭民間小事,無視於國家正在大東亞所進行的偉大任務,西川滿提出台籍作家的作品是「糞寫實主義」,是一種「膚淺的人道主義」。為此,台籍作家亦紛紛撰文反擊,包括楊逵在《台灣文學》雜誌上寫了一篇〈糞リアリズムの擁護〉(擁護糞寫實主義)回擊。

未滿三十歲、擔任《閹雞》主角、並從事小說創作的呂赫若此刻對著餐廳內的眾人說:「就在這漢賊不兩立的時間點、同時也在這日本禁唱台灣人心靈歌曲〈丟丟銅仔〉的時候,為什麼我們還要配合日本政府的洗腦工作,去參加由總督府所主導的府展,幫助殖民政府合法、合情、合理的統治台灣?難道大家不知道印度聖雄顏智(甘地)是如何率領印度的民族運動嗎?為什麼畫家們就沒有骨氣拒絕參展呢?」

呂赫若義憤填膺,說詞鏗鏘有力,短短幾句話就讓所有人震懾,現場因此陷入一片沉靜。此時,畫家們無不轉頭看著陳桑,看看澄波先有何反應?

只見陳澄波帶著略微疲憊、沙啞的聲音,一句一句慢慢地陳述他的觀點。他說,他這陣子都在南部教書、畫畫,對於北部的藝文活動較生疏,也甚少參與,他不太清楚最近台北的文化界發生什麼事,但他在南部鄉下寫生時,感受到台灣風景的美,體會到台灣被西洋稱為福爾摩沙的原因,他覺得他有使命要把台灣這片美景用畫筆記錄下來,不只是為當代人畫,也是為後代人畫。畫圖、參展,就是畫家的職責,如同送信是郵差的職責一樣,不因收信人的國籍是日本人,郵差就不把信送出去……

圖書試讀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