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譯﹞國木田獨步的城市山居:收錄〈武藏野〉、〈畫的悲哀〉等穿林走巷的常民詠嘆

﹝新譯﹞國木田獨步的城市山居:收錄〈武藏野〉、〈畫的悲哀〉等穿林走巷的常民詠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國木田獨步
圖書標籤:
  • 國木田獨步
  • 武藏野
  • 日本文學
  • 近代文學
  • 散文
  • 短篇小說
  • 常民生活
  • 城市文學
  • 山居生活
  • 文學名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日本自然主義文學先驅——國木田獨步 歿後一百一十週年紀念版 大自然與庶民,是獨步文學的兩大主題 深入山林海岸的詩情眼光 穿梭在庶民巷弄間的憐憫低吟 由大自然而放眼人間事 引領明治文學新潮流 國木田獨步一生在城市與山林間來來去去,這使得大自然與庶民人間像成為他寫作的兩大主題,風格深受俄國寫實主義作傢屠格涅夫,以及英國湖畔詩人華滋華斯影響,並且在作品中始終錶達他對自然風物的喜愛。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可以得到無比的自由、逍遙,也能療癒現實人世的睏頓和苦楚,獨步對於大自然的壯美與永恆的贊嘆,不隻是私語,而是具有普遍性的至理。 盡管國木田獨步的人生很短暫,寫作卻讓他不朽。他為明治時代被社會所拋擲的小人物發聲,揭露社會底層的陰暗麵,錶達對人的尊重和關懷,他在《病床錄》中說:「餘之小說唯真實而已,豈有他哉?」顯示責無旁貸的意誌,使他的小說在浪漫情懷之外,也充滿悲天憫人的人道主義色彩。 本書收錄享譽日本文壇的國木田獨步不同時期的代錶作,包括著名散文與短篇小說。其中〈武藏野〉、〈夜間赤阪〉皆為與東京有關的敍景名篇,一寫山林,一寫夜色,呈現豐富多元的風貌。〈難忘之人〉、〈牛肉和馬鈴薯〉分彆聚焦於旅店和俱樂部的對話,引領齣對自然與人文、現實與理想的多方探索。〈春鳥〉和〈畫的悲哀〉皆以少年為題材,描繪發生在自然景觀裏的少年生活和心境。〈窮死〉和〈竹柵門〉則刻畫與自然對反的現實人生,對勞苦貧睏的民眾寄予同情。 〈武藏野〉 ──詩情滿載的自然觀察筆記,日本國民必讀名篇! 〈夜間赤阪〉 ──東京赤阪夜間剪影,宛如一幅昭和庶民風情畫。 〈難忘之人〉 ──川流交錯的人物像,獨特美意識的極緻展現。 〈牛肉與馬鈴薯〉 ──要追求理想?還是現實?一道知識分子的永恆難題。 〈春鳥〉 ──描繪城山下癡傻少年的自由靈魂,麵對生死的無盡提問。 〈畫的悲哀〉 ──連颱灣教科書都收錄,青澀友情的美好與失落,少年小說必讀經典。 〈窮死〉 ──一則臥軌事件,直麵階級悲劇的寫實傑作。 〈竹柵門〉 ──極緻刻畫人性弱點的社會批判之作。 本書特色 ◎重量級文人評論【開拓一個文學新時代的自然主義先驅──話說國木田獨步】 ◎生平小傳與年譜【踩過落葉而來的獨步吟客──國木田獨步小傳與重要著作年錶】 ◎跟著手繪地圖進行一場九州.佐伯散策【漫步城山,尋找文豪的原點──國木田獨步文學散步】 各界推薦 元智大學應用外語學係副教授.廖秀娟 資深日文譯者.楊明綺 【專文導讀】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係教授.連文萍 【曆來文人眼中的國木田獨步】 獨步生活在武藏野的氣息裏,記錄下武藏野時刻的變化,精細觀察自然的模樣,這樣的寫作態度早已開拓並樹立瞭他作為新型態作傢的獨特性。當你閱讀〈武藏野〉時,無論從哪個段落開始,都能夠捕捉到屬於自己的武藏野自然風光,為自己的新生活寫下註腳。──小說傢 德田鞦聲 國木田獨步不隨時代的洪流載沉,而是站在更為孤高的立場宏觀人生,從最幽暗隱微處發覺並寫下那些令人「難忘之人」,這是時代無法將他佔為己有的證明。換句話說,他憑藉著一己之力,開創瞭一個新的文學時代。──民俗學者 柳田國男 因為有敏銳的頭腦,他不能不看地,而又因有柔和的心髒,他無法不看天。自然主義作傢們都在努力嚮前邁步,然而,唯有國木田獨步卻時而飛上天空。──小說傢 芥川龍之介 作為短篇小說傢,獨步在明治文壇裏是個齣類拔萃的人物。即使錶麵上看不齣他文字的深度與強度,但讀來靈巧流暢,任何時候翻開他的書,對讀者來說都能夠感到愉快。──小說傢 正宗白鳥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國木田獨步(くにきだ どっぽ)


  1871年8月30日─1908年6月23日

  日本小說傢、詩人、編輯者。一九七一年(明治四年)齣生於韆葉縣銚子。東京專門學校(現早稻田大學)英語普通科肄業,在校期間喜讀英國浪漫主義湖畔詩人華滋華斯、屠格涅夫、卡萊爾等文學名傢作品,風格深受影響。離校後一度迴鄉興辦英語學堂,也曾前往九州佐伯鄉間擔任教職。創立「獨步社」以作者、記者和編輯等身分活躍文壇。代錶作有〈武藏野〉、〈春鳥〉等融自然與生死哲思之作,晚年寫作〈窮死〉、〈竹柵門〉刻畫底層勞動者的生命悲劇。一九○八年逝於結核病,享年三十七歲。

譯者簡介    

侯詠馨


  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係畢業。誤打誤撞走上譯者之路,纔發現這是自己追求的人生。喜歡透過翻譯看見不同的世界。現為專職譯者。譯作有《〔新譯〕文學鬼纔芥川龍之介悟覺人性》、《〔新譯〕墮落教主阪口安吾唯有求生存》、《〔新譯〕泉鏡花的逢魔時刻》、《〔新譯〕堀辰雄的孤獨日常》、《〔新譯〕夏目漱石:英倫見學之後》等。

 

圖書目錄

圖書序言

導讀

自然之子──國木田獨步的小說與心靈世界

連文萍(東吳大學中國文學係教授)


  「自由存於山林」,是日本明治時代作傢國木田獨步(一八七一~一九〇八)的著名詩句,今天刻在日本三鷹火車站旁的文學碑,讓人無限緬懷。國木田獨步以寫作短篇小說及詩歌知名,深受屠格涅夫、華滋華斯等作傢的影響,以浪漫的眼光看待山林,認為大自然充滿詩趣,可以得到無比的自由,又將自然與人世連結,對人生多有領悟,他在《誠實日記》曾說:「我是自然之子,自然是我唯一的書籍和朋友」,所以他的作品滿是對大自然的禮贊,後期之作則深具寫實精神,對庶民生活多所關懷與描摹,被譽為日本自然主義文學的先驅。

  國木田獨步的作品很早就被翻譯成中文,魯迅、周作人兄弟曾予選譯,收入《現代日本小說集》,夏丏尊翻譯瞭《國木田獨步集》,鬱達夫亦選譯收入《達夫所譯短篇集》。近年來,由於颱灣的國中國文課本收錄名作〈畫的悲哀〉,他也成為颱灣學子親近日本文學的橋樑。

  國木田獨步,本名國木田哲夫,齣生於韆葉縣,父親是下級法官,母親曾為女傭。他齣生時,父親已有傢室,母親則為離婚的婦人。直到他四歲,父親纔結束婚姻,接母子一起生活。隨著父親工作的調度,他輾轉居住山口、廣島、岩國等地,這些地方風光明媚,滋養其浪漫又理想化的人格。但他也很早就展現強烈的批判意識,曾因不滿學製改革,而自山口中學休學。

  少年時期的國木田獨步非常仰慕吉田鬆陰,吉田鬆陰是德川幕府末期的尊王論者,認為天皇最尊,幕府隻是臣民。他希望自己能像吉田鬆陰一樣,在政治舞颱上齣人頭地,於是在一八八七年前往東京,進入私立法律學校就讀,其後考入東京專門學校(今早稻田大學的前身)學習英語,但因參與英語政治科改革事件,遭到退學,因而迴到山口縣。次年即模仿吉田鬆陰開設的「鬆下塾」,開設「波野英學塾」,教授英文、數學及作文。

  一八九二年,他再次前往東京,此時已揚棄想要齣人頭地的單純想法,擔任自由黨機關雜誌的記者,多方探索人生。一八九三年則在佐伯的學校教書,喜愛閱讀屠格涅夫、華滋華斯、莫泊桑、愛默生等作傢的作品,深受啓迪。一八九四年甲午戰爭爆發,他擔任隨軍記者,在報上發錶《愛弟通訊》,獲得好評。次年迴到東京,因為熱中基督教論述,結識佐佐城信子,兩人一見鍾情,但遭到女方母親反對,導緻他痛苦得想移居北海道墾荒。後來經好友協助,終於獲允結婚,未料不到半年,新婚妻竟不告而彆。

  失敗的婚姻,讓他反省漂泊的過往,以寫詩抒懷,逐漸纍積文名。他的代錶作則是一八九八年發錶的〈武藏野〉,武藏野是古老的地名,範圍很大,包括澀榖、中野等地,遍佈落葉林,但到明治時代已多有改變。國木田獨步很想知道武藏野到底是變成什麼樣子,因此試著住在澀榖的小茅捨,從鞦天到鼕天,把看到的、感覺到的事物寫下來。全文的文字意象如詩如畫,不僅令人嚮往,也引導日本人在頌贊鬆林的長青不凋之外,學習欣賞落葉林之美。

  國木田獨步熱愛自然,認為人要與自然融閤,纔能自由而逍遙,所以〈武藏野〉除瞭記述山林、溪榖、雲霧、山風等美麗景觀,也寫入許多庶民悠閑自在的生活片段,茶水店、連簷屋捨、犬影、雞啼、年輕人的話題與歌聲,各有情趣。又有一篇〈難忘之人〉,在渲染描繪海麵、島嶼、森林、海岸之後,方纔寫入撿拾者的身影;在阿蘇山景、月光的襯托之下,唱著歌的馬車夫令人目不轉睛;在朝陽閃耀、市聲鼎沸中,有著琵琶僧如清泉般的彈奏。他們所以令人難忘,就在於人與自然的和諧交融,在蒼茫遼闊風景的襯托之下,庸碌的人事也盡顯單純而美好,可以見齣國木田獨步與眾不同的浪漫情懷。

  一八九九年,國木田獨步與榎木治子結婚。婚後他擔任過記者、編輯,也曾在一九〇一年因自由黨人兼政論傢星亨的提攜而投身政界,但因星亨遭到暗殺而作罷。傢計的睏窘,前途的多阻,政局的不安,讓他有誌難伸,隻得積極投入寫作。此時期所寫〈牛肉與馬鈴薯〉,透過明治俱樂部中七位紳士的對話,呈現當代知識分子在現實與理想間的抉擇、搖擺。留在都市求生,啃著牛排,可能落得腦滿腸肥、心靈麻痺而不自知,如果到北海道墾荒,可以尋求自由的天地,但與自然搏鬥,隻啃食馬鈴薯,卻是痛苦難耐,人究竟所為何來?人生的意義到底何在呢?本文可謂自我心理的投射,也反映瞭時代人心的徬徨和苦悶。

  另一篇〈夜間赤阪〉,透過幾個夜晚的剪影,由不同角度呈現庶民的生活情貌。赤阪是東京的鄉間,漫步其中,山王颱的月色與樹影、春風的撩撥、山下華麗的燈火,令人心醉神迷。祭典的夜晚,有人潮、月色、燈籠、手風琴和歌聲,站得遠遠的欣賞,猶如看幻燈片。有一晚發生馬伕吵架殺人事件,引發小小的騷動,也被細膩的記寫。本文所記錄的赤阪並不齣奇,而是以大自然和夜色為背景,展示形形色色的人生,給予如詩一般的詠嘆。

  國木田獨步寫有多篇以少年為主角的小說,〈春鳥〉和〈畫的悲哀〉為其中著名之作。〈春鳥〉描述來自都市的年輕老師,在城山的古老城牆上看書,與白癡少年六藏相遇。六藏的癡傻,造成學習睏難,也常被同學嘲弄,因而停學在傢,但他在大自然中卻是自在而快樂。老師受託教導他,並産生瞭深切同情,未料六藏最終竟墜落於城山石牆之下。老師推想六藏一定是想模仿鳥兒的飛翔,所以一躍而下,他的靈魂迴到大自然的懷抱,將從此得到自由。本文透過六藏的死亡,錶達對生而不幸者的悲憫,也揭示大自然的包容與對人心的撫慰,具有浪漫色彩。

  〈畫的悲哀〉描述成績優異、熱愛繪畫的少年岡本,總與人爭勝,同校的誌村,成績雖不齣色,然個性溫順、人緣好,又擅長繪畫,成為他敵視的對象。在學校的展覽會中,岡本精心描繪的鉛筆畫,被誌村的粉彩畫比下去,令他非常痛苦,但他並未氣餒,反而産生堅強鬥誌,也要嘗試粉彩畫。奇妙的是,兩人不約而同來到河岸寫生,自然美景撫慰瞭心靈,他們竟然成為惺惺相惜的好友。其後岡本到東京遊學多年,直到重迴故鄉,纔得知誌村早在十七歲時已經病死。誌村的死,讓岡本震驚悲傷,卻也一下子成熟,瞭解人生的無常,有生就有死,領悟「黑暗之中也有歡愉,明亮之中也有悲傷」。全文帶齣挫摺與重生、衝突與和解等多重思索,也揭示和諧友好纔是最珍貴的情誼,而人生的短暫,對照大自然的壯美、天地的永恆,更令人深深感慨。由本文可看齣國木田獨步不僅是描繪自然風物的高手,也善於細膩描摹人物的心境變化。

  國木田獨步勤於寫作,生活卻依舊睏頓。一九〇六年他創立齣版社「獨步社」,但不擅經營,加上身體欠佳又過度勞纍,次年即宣告破産。一九〇八年因肺結核病癥惡化而去世,享年僅三十七歲。他在病中仍創作不輟,所作《病床錄》,於《日本新聞》連載,受到讀者的關切,也發錶多篇小說,其中〈窮死〉和〈竹柵門〉可謂晚年的代錶作。

  〈窮死〉描述發生在九段阪簡陋餐館的故事,三十歲左右年紀、打零工為生的文公,身患重病,無處可去,流落到餐館,搬運工們溫情以待,其後獲得同樣窮睏的弁公父子同情,得以藉住一宿。但第二天弁公的老爹因為挖溝翻土,土塊打到一位「服裝很氣派」的人力車伕腳踝,被怒斥為「白癡」,老爹怒吼「搬運工也是人,纔不是白癡」,二人扭打,老爹終究難敵車伕,被推落深溝緻死。文公不得不離開弁公的傢,兩天以後,因為走投無路而臥軌自殺。全文呈現日本經曆甲午戰爭、日俄戰爭之後,社會底層人們麵對貧窮的步步進逼,以及其他階層的鄙視踐踏,難以自處的情狀,雖有同是淪落人的少許互助,但大傢都窮,遲早會「窮睏而死」,所以文公最終不是死於病魔,而是死於社會的冷酷無情,這是當時窮人的共同命運。

  〈竹柵門〉從不同角度寫齣戰後窮人的悲劇。在東京郊外,住著事務所職員大庭真藏一傢,他們生活寬裕,還雇用女傭阿德。隔鄰住著園丁磯吉和老婆阿源,他們生活貧苦,住所簡陋,因為沒有水源,隻得拜託大庭傢給予井水共用,又為瞭方便汲水,央求在兩傢樹籬笆之間開瞭竹柵門。阿德為主人盡忠,始終對園丁夫婦不信任,認為開瞭竹便門就可能引入小偷。戰爭之後物價飛漲,隨著時序入鼕,取暖做飯的木炭價錢漲得很兇,「簡直就像用炭爐燒錢」。磯吉雖辛勞乾活,卻遭刁難剝削,一直藉支度日。阿源因無碳取暖做飯,不得以藉汲水之便,偷取大庭傢的幾塊碳,但她受不瞭良心譴責,忍不住嚮磯吉抱怨生活悲慘、難以為繼,沒想到磯吉在走投無路之下,居然竊取商店的一袋炭俵。阿源在阿德譏諷和自我譴責之下,竟以那袋炭俵當踩腳凳,在屋中懸樑自盡,結束悲慘的人生。
  本文藉由木碳傳達窮睏民眾的求生睏境,題材具有深意。木碳是鼕季的民生必需品,買不起木碳,意味著麵臨凍死或餓死的危機,因此帶給阿源不安和恐懼,逼使她淪為竊賊。但她「早己習慣貧窮,卻不習慣偷竊」,仍希望大庭傢沒有發覺,以維持一點自尊,直到發現賴為支柱的丈夫竟也偷竊,自己偷碳之事亦敗露,終由羞慚而萬念俱灰。國木田獨步為明治時代被社會所拋擲的小人物發聲,揭露社會底層的陰暗麵,錶達對人的尊重和關懷,他在《病床錄》中說:「餘之小說唯真實而已,豈有他哉?」顯示責無旁貸的意誌,使他的小說在浪漫情懷之外,也充滿悲天憫人的人道主義色彩。

  本書收錄國木田獨步不同時期的代錶作,其中〈武藏野〉、〈夜間赤阪〉皆為與東京有關的敍景名篇,一寫山林,一寫夜色,呈現豐富多元的風貌。〈難忘之人〉、〈牛肉和馬鈴薯〉分彆聚焦於旅店和俱樂部的對話,引領齣對自然與人文、現實與理想的多方探索。〈春鳥〉和〈畫的悲哀〉皆以少年為題材,描繪發生在自然景觀裏的少年生活和心境。〈窮死〉和〈竹柵門〉則刻畫與自然對反的現實人生,對勞苦貧睏的民眾寄予同情。
   
  國木田獨步自許為自然之子,在作品中贊嘆大自然的壯美與永恆,告訴人們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可以得到無比的自由、逍遙,也能療癒現實人世的睏頓和苦楚,他的贊嘆不隻是私語,而是具有普遍性的至理。由大自然而放眼人間事,他以嚴正敬慎的態度、親切有味的筆調,深入山林、海岸、巷弄、民傢,捕捉庶民的生活氣息,傾聽各種各樣的聲響,說齣他們的人生故事,使之超越時間、空間的侷限,讓後世的人能夠迴望過往,也能得到啓示,前瞻未來。國木田獨步的人生很短暫,寫作則讓他不朽。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跟著這位自然之子,一起去親近大自然、觀看人間事。
 

圖書試讀

夜間赤阪
 
各位經常要我聊聊東京的夜晚,好,那就來說吧。不過我主要住在赤阪區,隻能說說我在赤阪區當地的見聞。
 
首先,伯母們總認為東京是非常熱鬧的地方,想必你們是用自己的眼睛,塑造自己心目中的形象瞭,到瞭當地一瞧,你們一定會大吃一驚,因為跟你們的想像差太多瞭。俗語說:「熱鬧之處也有鄉下。」赤阪就是東京的鄉下。東京有好幾處這樣的鄉下,伯母們想像的那種如畫一般的地方,在東京十五區之中,也不多見。
 
其中,赤阪更是荒涼的地方,住在下町,也就是京橋及日本橋的人,甚至覺得這裏住著狐狸與貍貓。實際上,這裏還真的有幾處狐狸齣沒的地方。
 
入夜之後,赤阪的鬧區大概隻剩田町、一木町、新町等幾處,剩下的都非常荒涼。
 
田町附近還是很熱鬧。畢竟這裏是所謂的赤阪藝妓,也就是藝妓在東京市內的一個據點,到瞭夜裏,田町傢傢戶戶紅燈綠酒,走在溜池的大馬路上,不管是那傢二樓還是這傢二樓,都傳來三味綫與太鼓的絢麗聲響,或是撥弦聲,裝模作樣的玩樂聲音。假設紳士從下町方嚮搭乘高級車到溜池的大馬路吧,路寬二十間的平坦馬路上,右邊是溜池,左邊是人傢,左右兩旁種瞭整排櫻樹與柳樹,車子開在中間。這輛人力車的車柄落地之處,想必不用我多說,目前東京的紳士,十之七、八都是這裏的老顧客。
 
一天夜裏,我在晚間八時許到山王的山上散步,那夜的月兒清亮,萬裏無雲,微溫的春風徐徐吹著,撥撩得心都癢癢的,是個使人心醉神迷的夜晚。站在溜池橋上一看,可見葉櫻的黑影,在夜露下閃耀的月影,籠罩溜池的霧氣,往上看則是漆黑又茂密的山王颱,都是值得一見的美景。我站在橋上,欣賞瞭好一會兒,後來我走過橋,這裏是麴町區,不過以地勢來說也可以算是赤阪,赤阪的人都認為山王颱在赤阪,我們也可以說山王颱是赤阪的公園,來這裏散步的人,大多是赤阪區,或是田町附近的人士。也就是說,我雖然住在赤阪冰川町,卻時常來這裏散步。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