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善用生活投資選股術,散戶也能齣奇緻勝 生活投資選股術是「唯一」適閤所有人的主動投資法,股神巴菲特與傳奇經理人彼得.林區皆非常喜愛民生消費股,證明此套哲學是最適閤「價值投資」的選股係統;生活投資學絕對是從新手到老手都應該關注的學派。「明牌無法復製,但邏輯可以」,我常對網路上嚮我請益投資的朋友如此說,如果投資方法沒有係統,僥倖的成功反而可能導緻未來失敗。
「可復製性」是選擇投資學派最重要的事。傳奇大師們的績效固然迷人,但一般人絕對難以仿效「金融巨鰐」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的放空神技;相反地,大傢卻一定能理解巴菲特或彼得‧林區的生活選股術。
我們每一次的消費都是對各傢公司競爭力的投票,選股其實可以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隻是多數人小看瞭自己的消費意義。指數型基金(ETF)廣受歡迎的原因就是它的可復製性高,隻要理解原理,人人都可以上手,而「生活投資學」即是主動投資中具備同樣特質的學說。《生活投資學》這本書會從産業開始,一步步引導你如何挑選到好公司,並透過解讀財報來評估買進時機。重點是你一定可以成功復製這套績優方法,並配閤自身獨特的生活經驗挖齣「私藏股」,最終成為自己的「生活産業分析師」。
這本書會明確指引你投資的「戰略」方嚮,由於再努力的戰術或戰鬥都彌補不瞭戰略的失敗,因此我提齣「抗通膨」、「持續性」與「定價權」的産業檢視戰略,讓投資人能贏在起跑點。接著帶領讀者從「第二層思考」的戰術切入公司經營與投資策略,擁有獨立的判斷後便能展開戰鬥、取得報酬。比方說,禽流感是許多人害怕投資畜牧類股的原因,實際上卻是投資人逢低買進的好機會。更有趣的是,我們可以用「交集性」找齣産業中輕鬆獲利的公司,例如電商運費補貼戰,在這趨勢中受惠的就是超商類股;大傢都有印象超商裏滿坑滿榖的貨品,但有沒有想過投資超商公司呢?
再來,獲利的關鍵在於取得有效的「資訊」,但資訊本身是有價的,法人們透過購買資料庫或培養研究團隊獲取重要訊息。等消息傳到散戶投資人耳裏時,往往已是最後一手訊息,因此菜籃族會賠錢真的有跡可循。好消息是,生活投資學讓我們能從市場上獲得比分析師更快的第一手訊息,因為是我們貢獻公司的營收,進而産生資料讓法人分析,等於公司的好壞是我們說瞭算。更棒的是,這些資訊完全「免費」,隻要你跟著書中範例一起思考,過程絕對是輕鬆學習、快樂吸收,而且會顯著改善你的投資邏輯。
至於大傢傷腦筋的買賣時機,本書會從「關鍵財報指標」、「消費習慣」與「政策」切入,讓讀者從更高格局的「價值」角度作為買賣依據而非被「價格」睏惑。如此一來,我們便能挖齣「定存成長股」,得到長期投資「股利」與「價差」兩頭賺的甜美果食,朝財富自由之路邁進。
生活投資學完全符閤知名財經書《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作者賽斯.剋拉爾曼(Seth Klarman)的「從下到上選股」觀念,一般人投資失敗的原因就是喜歡從上到下選股,總愛追隨世界總體經濟趨勢、油價、匯率甚至政治,但其實對選股的幫助相當有限,因為普羅大眾的專業知識無法消化及統整這些訊息。反觀從下到上的生活選股術,由於「眼見為憑」取得第一手資訊,能幫助投資者達到「價值投資」的目的,使投資人不再人雲亦雲,搶先其他人做齣正確判斷。
最棒的投資方法其實最簡單,但由於太簡單會讓許多金融業者無利可圖,所以市麵上纔充斥著似是而非的觀念來混淆大眾。如果你想建構最簡單且最有邏輯的投資係統,恭喜你,這本《生活投資學》就是散戶的緻勝之道。
推薦文1
消費不是重點,重點是要有人幫你齣錢 二○一八年的農曆年剛結束,不少量販業者錶示,最快在三月中旬就會調漲衛生紙價格。消息一齣,造成全颱灣民眾恐慌搶購,反而讓有急需的人無紙可用,因此被戲稱為「安屎之亂」。同年五月,中華電信推齣「四九九上網吃到飽方案」,再度引起民眾塞爆全颱各傢門市,必須排隊一整天纔能夠順利申辦,也被戲稱為「四九九之亂」。
萬物皆漲,唯獨薪水不漲,消費者也隻好精打細算起來,纔會迫不得已去搶購衛生紙、排隊搶四九九。可是排隊搶購省下來的隻是小錢,而且也隻能夠省一次,有沒有辦法可以省更多,又一直省下去?要是有人幫我齣錢,該有多好?
本書作者凱廸提到瞭一個「從顧客變老闆」的觀念,就是想要教大傢「化被動為主動」。以「中華電」(2412)為例,最近五年每股平均股利為四‧九二四元,隻要買進兩張,每年可以領到九韆八百四十八元,平均每個月是八百二十元,這樣還有必要去排隊一整天搶四九九嗎?隻要擁有兩張中華電的股票,就會永永遠遠幫你賺錢,讓你爽爽地看彆人排隊。這就是「從顧客變老闆」。
我們每天的食衣住行育樂……都是不斷地花錢,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買進這些公司的股票,靠彆人的消費來幫我們賺錢呢?大傢都會在7-ELEVEN消費買東西,隻要買進「統一」(1216)跟「統一超」(2912)的股票,你就可以把錢賺迴來,拿著股利到7-ELEVEN大採購;買車容易養車難,「裕日車」(2227)最近兩年每股都配發超過二十元的現金股利,隻要你有裕日車的股票,就不愁沒有錢養車。
從上麵的例子可以看齣,我們不用害怕消費花錢,隻要有很多的好公司幫我們齣錢就可以瞭。所以重點還是要挑選齣好公司的股票。凱廸在書中詳列瞭這些公司的特色:民生基本需求、持續消費、産品需要更換耗材或保養、需要轉換成本……,就是要跟大傢分享如何買進「賺不停」的好公司。
本書同時提到瞭「通膨」這個大魔王,通膨會如何摧毀我們的荷包呢?記得三十年前,我在西門町吃一碗甜不辣隻要二十五元,現在已經漲價到六十五元瞭,以此計算齣來的通膨率是三‧五%。可是,現在銀行的定存利率隻有一%,如果我現在捨不得吃甜不辣,把六十五元放到銀行定存,五年後的甜不辣會漲價到七十五元,可是定存隻增加到六十八元,我反而是吃不起瞭。
那麼要如何避開通膨的毒手呢?凱廸在書中提齣瞭買進「抗通膨」公司股票的方法,隻要買進産品或服務會因為通膨而漲價的公司,就可以把通膨轉嫁給消費者。擔心王子麵漲價嗎?如果你有「味王」(1203)的股票,王子麵漲價你反而會受惠,這就是「抗通膨」的概念。
薪水不漲、物價卻是年年漲,可憐的消費者要怎麼辦呢?凱廸在前一本著作中提到「購物車選股法」,隻要是誰賺走他的錢,他就買這傢公司股票把錢賺迴來。這就是解答瞭。股神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投資人,他的選股範圍其實就是「生活消費股」,而且他堅守「能力圈」,隻買他認識的公司。
很高興凱廸又推齣瞭一本大作,書中的選股邏輯和巴菲特是殊途同歸。熟讀此書,你會發現投資股票一點都不難,你也可以靠著彆人的日常消費來幫自己賺錢。
陳重銘(《教你存自己的300張股票》作者)
推薦文2
掛保證的好書 嗨!大傢好!我是臉書粉絲專頁「《股市》-起漲點」與pressplay平颱同名專案的版主詹K,大略跟大傢講解一下,我主要操作是半年內的低基期波段布局股、短綫題材股以及當沖。相信大傢看到這就能夠理解,我股票擅長屬性是偏短綫操作的,怎麼會來當長綫投資書籍的推薦人呢?
這就是厲害的地方啦!
在經營粉專期間,總有許多粉專股友與身邊友人詢問我,是否有推薦什麼書單可供參考?每位投資朋友的能力、觀念或想法都很不同,所以我往往隻會建議閱讀財報相關教學的書籍,基本上把財報搞懂就是好的!至於財報教學相關書籍,看來看去好像都差不多,所以我過去都是這樣迴答:真的不敢隨便推薦特定的書!這件事就變成我最煩惱的事情之一。
而本書作者許凱廸(阿格力)的上一本著作《我的購物車選股法,年賺30%》,就是我初次在粉專上公開推薦給大傢的書,真的很值得一讀,尤其是還找不到投資方法的朋友。雖然他和我的操作屬性完全不同,一個長綫、一個短綫,卻也因此讓我吸收到許多全新的觀念與知識。然而那時候的我,根本就還不認識許凱廸。
這次推薦文的邀約,也是我在推掉無數邀約之後第一次願意接下的邀請,因為在認識許凱廸之後,彼此交流的過程相當愉快,而且頗欣賞對方的專長。
通常想要認識一本書的時候,推薦文是很重要的,除瞭錶示認同作者,對於該書的推廣多少有點影響力。所以,我是抱持著萬分慎重的態度,認真拜讀過整本書之後,纔會嚮各位掛保證寫下這篇文字。
生活投資學的概念是一種很適閤所有朋友的投資方式,投資人可以經由現實生活瞭解相關股票,並從日常生活中找齣生活股。而生活股其實遍布在我們生活裏,許多都是我們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
許凱廸的這本書《生活投資學》深入淺齣,用瞭很多大傢熟悉的生活日用品做實際的觀念講解,不僅案例淺顯易懂,也有很多實實在在的邏輯與策略,隻要花一、兩天的時間就能讀完,對於投資觀念有大大的改變。
真心推薦這本書給所有讀者,也祝福大傢都能在本書中獲益良多,最後整理齣一套最適閤自己的投資方法。
詹K(「《股市》-起漲點」版主)
推薦文3
這是妙招,也是絕招 投資一如經濟學派,各有各的山頭;也一如江湖,各有各的獨門絕活或暗器,武當派說他們的劍法無雙,少林說他們的拳法獨步江湖。投資一如習武,你應該學習哪一個學派呢?
你有自己的投資哲學嗎?如果沒有,誰可以引領你登高望遠?如果你的投資目標隻想參與經濟成長、一個還可以的成績、一年花不到三十分鍾的管理,那麼使用有市場代錶性的指數基金(ETF)這種被動式投資方法,再搭配置産,有紀律地執行投資計畫,應該是你的第一考量。
但如果你想獲得超額報酬、喜歡瞭解更多的投資世界,或者想做進階的被動投資者,可以考慮撥齣二○%的資金來學習主動投資,也就是擇股又擇時的進齣,而本書可以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何以見得?先說個故事,我在美國這異國的天空打拚,總會碰上各地不同的高手。有一次我的客戶來自北大清華的高材生,跨年的除夕夜,一瓶白酒、豐盛的菜餚,外加他親手下廚的拿手紅燒魚,聊著聊著,話題到瞭人纔的競爭。我說你能考進北大清華、在美國的知名公司服務,在中國大陸的公司又擔任重要的科技指導,也是個人纔啊!
結果他告訴我,他們這些住在北京、考進清華的還不算什麼,因為有地區性的加分;那些來自全國鄉村沒有加分卻能考進北京清華的,就真的是高手中的高手。原來,從外圍鄉下可以殺進城裏的纔是頂尖高手。
這也是為什麼非金融財經科係但能在投資上錶現不錯的,常能引起我的關注。有時非業界內的人擁有更敏銳的觀察力,更容易找齣閤理有效的論點,這有點像英文所說的「Thinks out of the box」,沒有受到侷限而有更寬廣、更具創意的思維。
本書作者許凱廸是颱大生物科技博士,就具備上述所說的特質。先前的投資小失敗,反而讓他很快找到正確的應對方法,其方法也有他的理論基礎,是投資大師們一再耳提告誡的觀念。
投資從生活齣發,這是一般散戶重中之重的課程。學到瞭本書所倡行的這個方法,不但有瞭成長學派大師彼得‧林區(Peter Lynch)的生活投資學精華,因為在你日常生活中就可觸及。如同作者所說的,有瞭第一手觀察、現場實地的印證,這些優勢都不是坐在冷氣房裏、要等待一兩個季度纔可以看到部分數字結果的分析師,所能夠感受到的深度和溫度。除此之外,這個方法也非常符閤價值學派投資大師巴菲特所說「守在自己能力圈」的重要提示。
當然,作者也有他獨到的心得觀察,他將兩位大師的論點融會貫通,然後以自己的心得所建構的係統獲利。如作者所說,蠅頭小利的明牌不可以復製,但邏輯和係統方法可以,這就是穩定獲利進入贏傢的關鍵。
作者提綱挈領地提齣瞭一些思考和投資準則,例如産業的護城河、獲利的持續性、産業的交集,這些都是獲利公司的贏傢本質。讀者按書索驥,依這尋寶地圖前進,不但效果好,還可以避開許多投資地雷。
結構和好方法都已在本書齣現,剩下的就是多次閱讀、再次思考,然後運用到生活中的消費觀察,化做第一手、有把握且精準的投資。這一招不但是妙招,也可以是絕招,藉此你得以朝贏傢的方嚮靠近!
闕又上(美國又上成長基金經理人、暢銷書作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