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物理4:聲學‧光學

觀念物理4:聲學‧光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Paul G. Hewitt
圖書標籤:
  • 聲學
  • 光學
  • 物理學
  • 觀念物理
  • 科學
  • 教育
  • 教材
  • 科普
  • 聲音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用最清楚的觀念來解析物理,
每一頁都是驚奇!

  想知道蚊子為什麼會發齣惱人的嗡嗡聲?
  為什麼能用超聲波看媽媽肚子裏的小baby?
  太陽眼鏡為什麼能抵擋強光?
  浪花為什麼是白色的?
  北極熊為什麼不怕極地的嚴寒氣候?
  夜空裏的星星為什麼會一閃一閃?

  我們的四周充滿瞭波與振動,
  我們所聽見的聲音以及所看見的光綫,都是波動的一種,
  就連五彩繽紛的顔色,也與光的反射、摺射等現象息息相關。

  想想看,要是沒有聲波與光波,
  要是光速在所有介質裏傳播得一樣快,
  我們的世界就不是這麼多彩絢爛,我們就看不到彩虹,
  甚至看不到藍藍的天、白白的雲;
  要是一直沒有人瞭解這些波動的性質,研究聲與光的種種現象,
  我們今天就不會有望遠鏡、顯微鏡、雷射、光縴、
  超音速飛機、廣播通訊、CD唱盤等有用的東西瞭。

  《觀念物理4》邀請你帶著輕鬆的心情,拋開公式,
  親身體會妙用無窮的波動原理!

讀者好評

  作者休伊特是教學很用心的好老師,
  我的物理基本觀念很薄弱,
  更需要這種講解清晰的書來幫我建立觀念。

  這不隻是一套能幫助學生考試高分的參考書,
  更是一套可以刺激頭腦思考的優秀科普書。

  建議用班費購買一套放在班上,大傢輪流看;
  或是請老師建議學校圖書館,多買幾套吧。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休伊特(Paul G. Hewitt)

    
  高中時夢想當個拳擊手,畢業後開始學漫畫,後來從事畫戶外廣告招牌的工作。27歲纔決定迴到學校,在麻州羅爾技術學院就讀物理係,是班上年紀最大的學生。1964年,取得猶他州立大學科學教育與物理雙主修的碩士學位,便到舊金山城市學院開始教學生涯,直到1999年退休。
    
  1982年,休伊特獲得美國物理教師學會頒發的密立根講座奬。獲奬原因是由於他在物理教學專業上的投入,發展齣許多有趣而令人激賞的教學示範,以及闡釋觀念的方式,讓很多原本不可能喜愛物理的學生,對物理産生興趣。
    
  休伊特認為:教學不僅僅是工作,也不僅僅是專業,而是一種對待生命與生活的態度;因此對於當老師的人來說,盡力把教學工作做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因為,不論學生有多大的熱情,老師都有能力把它澆熄;但老師同樣也有能力去激發學生,讓他們發揮齣最大的潛能。休伊特相信:學物理應該是很有趣的,雖然也許要相當用功,但一定是有趣的事。《觀念物理》這套書正是他這個信仰底下的産物之一。

譯者簡介

陳可崗
    

  生於廣州,成長於颱灣最艱睏時期,曾就讀海軍官校,颱大物理係畢業,美國普度大學物理博士,主修實驗固態物理。曾任教於清華大學,後移居美國,任職電子工程師。
    
  工餘及退休後,輒常撰寫科學新知投刊於海外華文報紙,有〈量子電腦的發展〉、〈火星上生物之謎〉、〈大陸生態環境破壞的事實〉。
   
  譯作有《十月的天空》、《觀念物理4:聲學‧光學》、《觀念物理5:電磁學‧核物理》、《牛頓(上)-最後的巫師》、《牛頓(下)-科學第一人》、《數學妖法》、《阿基米德乾瞭什麼好事!》、《質數魔力(上)-橫跨兩世紀的狂熱》、《質數魔力(下)-百萬美元大挑戰》、《居禮們:一個傳奇的傢族》、《時光旅人》(皆為天下文化齣版)。
 

圖書目錄

第四部 聲與光
第25章 波與振動

25.1 單擺的振動
25.2 波是什麼?
25.3 波動
25.4 波速
25.5 橫波
25.6 縱波
25.7 乾涉
25.8 駐波
25.9 都蔔勒效應
25.10 船頭波
25.11 衝擊波
 
第26章 聲音
26.1 聲音的起源
26.2 空氣中的聲波
26.3 傳播聲音的介質
26.4 聲速
26.5 響度
26.6 強迫振動
26.7 固有頻率
26.8 共振
26.9 聲波的乾涉
26.10 拍
 
第27章 光
27.1 早期對於光的觀念
27.2 光速
27.3 電磁波
27.4 光與透明物質
27.5 不透明物質
27.6 陰影
27.7 偏振
27.8 偏振光及3D視覺
 
第28章 顔色
28.1 可見光譜
28.2 顔色與反射
28.3 顔色與透射
28.4 陽光
28.5 有色光的混色
28.6 互補色
28.7 顔料的混色
28.8 天空為何是藍色?
28.9 夕陽為何是紅色?
28.10 水為何是青色?
28.11 原子的顔色規則──原子光譜
 
第29章 反射與摺射
29.1 反射
29.2 反射定律
29.3 平麵鏡
29.4 漫射
29.5 聲音的反射
29.6 摺射
29.7 聲音的摺射
29.8 光的摺射
29.9 大氣的摺射
29.10 稜鏡中的色散
29.11 彩虹
29.12 全反射
 
第30章 透鏡
30.1 會聚透鏡與發散透鏡
30.2 透鏡成像
30.3 用作圖法定像
30.4 關於成像的總結
30.5 常用的光學儀器
30.6 眼睛
30.7 幾種視力缺陷
30.8 透鏡的缺陷──像差
 
第31章 繞射與乾涉
31.1 惠更斯原理
31.2 繞射
31.3 乾涉
31.4 楊氏乾涉實驗
31.5 薄膜的單色乾涉
31.6 薄膜所生成的虹彩
31.7 雷射光
31.8 全像圖
 
附錄E 光的嚮量性質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說實話,我最初是被這套書的名字所吸引,《觀念物理》這個名字就帶著一種獨特的思考深度。拿到《聲學·光學》這本,我並沒有抱有多高的期待,以為會是一本比較淺顯的科普讀物。然而,這本書的專業性和係統性遠超我的想象。它在講解聲學時,不僅涵蓋瞭聲音的産生、傳播、感知,還深入探討瞭聲音的頻譜分析、傅裏葉變換等進階概念,這一點對於我這種有一定物理基礎的讀者來說,非常有吸引力。光學部分更是精彩,從經典的光的粒子說和波動說之爭,到後來的光電效應,再到量子光學的發展,作者將一個龐大而復雜的領域梳理得井井有條。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光衍射和乾涉的講解,那些精美的示意圖和嚴謹的推導,讓我對光的波動性有瞭更深刻的理解。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非常獨特,既有嚴謹的科學術語,又不失通俗易懂的解釋,讓我在享受閱讀樂趣的同時,也能紮實地掌握知識。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聲光世界的認識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很多之前模棱兩可的理解都變得清晰起來。

评分

作為一名對物理學抱有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我一直以來都在尋找能夠真正理解物理世界運行規律的讀物。《聲學·光學》這本書,是我近期閱讀體驗中最為滿意的一本。它在介紹聲學時,從聲源的振動、介質的彈性,到聲波的能量和強度,層層遞進,邏輯清晰。我特彆贊賞作者在講解“多普勒效應”時的生動闡述,模擬瞭救護車鳴笛駛近和遠離時的聲音變化,這個例子讓我立刻理解瞭這個看似復雜的概念,並能將其應用於理解火車駛過時的聲音變化。在光學部分,書中對光的傳播方式,無論是直綫傳播、反射還是摺射,都進行瞭細緻入微的解釋。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全反射的講解,作者用一個生動的水下觀察世界的例子,解釋瞭為何潛水員嚮上看時,看到的視野是有限的,這讓我對光的全反射有瞭直觀的認識。這本書的文字錶述流暢自然,沒有絲毫的生硬感,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在循循善誘,引導你一步步走進科學的殿堂。

评分

我一直對聲學和光學這兩個領域充滿好奇,但市麵上很多書籍要麼過於學術化,要麼過於淺薄,很難找到一本能夠兼顧深度和趣味性的讀物。這本書《聲學·光學》的齣現,簡直就像是為我量身定製的。它以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將聲學和光學的核心概念娓娓道來。比如,在講到聲音的傳播時,作者會用生活中的例子來解釋聲波在不同介質中的速度差異,還會探討聲音在真空中的消失,這些都讓我覺得非常貼切。而在光學部分,對色彩形成的解釋,以及人眼是如何感知顔色的過程,都寫得非常生動有趣。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鏡麵反射和漫反射的對比講解,它讓我明白瞭為什麼我們能看到光滑的鏡子,卻能看清粗糙的牆壁。這本書的另一個亮點在於,它不僅僅是知識的羅列,還鼓勵讀者去思考,去動手實踐。書中穿插的一些小實驗和思考題,都非常具有啓發性,能夠引導我去主動探索和驗證書中的原理。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不自覺地停下來,聯係自己生活中的經曆,印證書中的內容,感覺學到的知識得到瞭真正的內化。

评分

這套“觀念物理”係列我一直都很關注,從第一本開始,我就被它那種深入淺齣的講解方式深深吸引。這次的《聲學·光學》更是讓我眼前一亮。我一直覺得,很多物理概念,尤其是聲學和光學這些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現象,我們往往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本書恰恰填補瞭我的這個空白。它並沒有一開始就拋齣枯燥的公式和定理,而是從生活中最常見的例子入手,比如為什麼會有迴聲,彩虹又是如何形成的。作者用一種非常形象的比喻和類比,將抽象的物理原理變得觸手可及。當我讀到關於聲波乾涉的部分時,我腦海中瞬間浮現齣瞭交響樂閤奏時,不同樂器的聲音是如何疊加産生更豐富的音效的,這種聯係讓我豁然開朗。而光學部分,對光的摺射、反射的講解,也讓我對眼鏡、望遠鏡等光學儀器的原理有瞭全新的認識。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講解過程中,還會穿插一些曆史上相關的科學發現和科學傢的故事,這讓整個閱讀過程不再是冷冰冰的知識灌輸,而是充滿瞭人文關懷和曆史厚重感。這本書不僅僅是學習物理知識的工具,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啓迪,它教會我如何用科學的眼光去觀察世界,去理解那些曾經被我忽略的細微之處。

评分

我一直覺得,科學不應該是高高在上的學問,而應該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聲學·光學》這本書,正是做到瞭這一點。它用一種非常易於理解的方式,為我打開瞭聲學和光學的大門。書中對聲音的本質,比如它是如何産生、如何傳播的,都有非常詳細的解釋,讓我明白原來我們聽到的每一個聲音,都蘊含著如此豐富的物理原理。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聲音強弱和音高的講解,作者通過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區分大象的低沉吼叫和蚊子的尖銳嗡嗡聲,讓我對聲強和聲高的概念有瞭清晰的認識。在光學部分,它讓我明白瞭我們是如何看到世界的,光是如何在我們的眼睛中成像的,這些原本感覺神秘的現象,在書中都變得十分清晰。書中關於光閤作用和植物對光的利用,以及動物的視覺能力,這些跨學科的聯係,更是讓我驚喜。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搬運工,更是一位引導者,它教會我如何用科學的視角去審視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去發現隱藏在平凡事物背後的科學奧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