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經貿:政治、投資與企業經營(含南亞)

東南亞經貿:政治、投資與企業經營(含南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東南亞
  • 南亞
  • 經貿
  • 投資
  • 企業經營
  • 政治
  • 區域經濟
  • 國際貿易
  • 發展中國傢
  • 新興市場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全球經貿新焦點,洞悉東南亞的未來關鍵趨勢!
  當「新南嚮政策」成為颱灣未來的政經貿易焦點
  你,還能置身事外嗎﹖
  爬梳東南亞及南亞經貿脈絡,實務闖蕩非難事!


  一本對東南亞、南亞的政經、投資、公司經營深入淺齣的實用寶典

  根據最新統計,颱灣對東南亞直接投資1,000億美元,約11.1萬個颱灣人在當地工作,僅次於中國大陸;新加坡、馬來西亞更是以高薪挖角颱灣人纔。近年來,颱灣政府推齣「新南嚮政策」後,更是加速與東南亞經濟文化間的交流。

  如何有邏輯地解析東南亞及南亞?您不得忽略席捲而來的東南亞經濟體!

  本書滿足對東南亞經貿有興趣的大學生、企業人士及基金投資人,共十八個章節個彆分析東南亞10國及南亞各國,內容切入核心,讓您能從全球視野到東南亞的在地脈絡,全盤瞭若指掌!
 
好的,以下是一份關於《全球宏觀經濟分析與區域發展戰略》的詳細圖書簡介,該書內容與您提到的《東南亞經貿:政治、投資與企業經營(含南亞)》不重疊。 --- 圖書名稱:《全球宏觀經濟分析與區域發展戰略:理論前沿、新興市場動態與未來趨勢》 導言:復雜世界的導航手冊 在當前全球經濟格局經曆深刻變革的時代背景下,理解宏觀經濟運行的底層邏輯、識彆新興市場的崛起脈絡,並製定具有前瞻性的區域發展戰略,已成為各國政府、跨國企業乃至金融機構決策的核心挑戰。《全球宏觀經濟分析與區域發展戰略:理論前沿、新興市場動態與未來趨勢》一書,正是為應對這一挑戰而編寫的深度分析著作。本書聚焦於全球經濟體係的整體結構、主要的理論模型演變、跨區域資本流動的復雜性,以及在技術變革與地緣政治重塑下的未來發展路徑。 本書摒棄瞭對特定區域(如東南亞和南亞)微觀經貿活動的詳細描述,而是將視角提升至全球與宏觀層麵,旨在為讀者構建一個理解當代世界經濟復雜性的分析框架。 第一部分:全球宏觀經濟理論與計量模型的前沿探索 本部分深入探討瞭驅動全球經濟波動的核心理論框架及其在當代環境下的適用性與局限性。 第一章:宏觀經濟學的範式轉換與新共識的構建 本章係統梳理瞭自凱恩斯主義到新古典主義,再到新凱恩斯主義和後凱恩斯主義的理論演變脈絡。重點分析瞭在零利率下限(ZLB)和高債務水平背景下,傳統貨幣政策有效性的爭議。同時,深入剖析瞭“真實經濟周期理論”(RBC)在解釋金融摩擦和不確定性方麵的不足,並引入瞭最新的動態隨機一般均衡(DSGE)模型在納入金融部門和異質性主體(Heterogeneity)方麵的最新進展。探討瞭在全球化逆潮與供應鏈重塑的背景下,如何重新評估“中性利率”(R-star)的測算方法及其政策含義。 第二章:國際宏觀經濟學的核心議題:匯率、資本流動與全球失衡 本章聚焦於國際宏觀經濟學的關鍵模型,如濛代爾-弗萊明模型(Mundell-Fleming Model)的現代修正版。重點分析瞭在資本完全自由流動環境下,各國貨幣政策的“三元悖論”在實踐中的體現。此外,本書詳盡探討瞭全球儲蓄過剩、經常賬戶失衡的結構性根源,以及不同匯率製度(固定、浮動、管理浮動)對一個國傢宏觀經濟穩定性的長期影響。特彆關注瞭“美元霸權”的演變,以及新興市場國傢如何通過外匯儲備管理和審慎的資本管製政策,來抵禦外部衝擊。 第三章:計量經濟學在宏觀預測中的應用與挑戰 本章轉嚮實證工具。詳細介紹瞭VAR(嚮量自迴歸)、FAVAR(因子增強VAR)等多元時間序列模型在宏觀變量預測中的應用。本書強調瞭在處理高頻數據和大規模數據集時,使用貝葉斯方法和機器學習算法(如神經網絡、隨機森林)進行宏觀預測的優勢與陷阱。特彆討論瞭“結構性衝擊識彆”的挑戰,即如何在復雜的政策乾預和內生性問題中,準確分離齣貨幣衝擊、財政衝擊和外部需求衝擊的影響。 第二部分:全球經濟重心的轉移與新興市場群體的綜閤分析 本部分將目光投嚮全球經濟結構的變化,重點分析瞭主要新興經濟體群體的宏觀特徵、發展模式的可持續性以及它們對全球經濟治理的影響。 第四章:金磚國傢(BRICS+)的宏觀經濟演進與再平衡戰略 本章不再關注個體國傢的貿易細節,而是將金磚國傢作為一個整體進行比較宏觀分析。探討瞭這些經濟體在不同發展階段所共有的挑戰:如何從要素驅動轉嚮創新驅動?如何應對人口結構變化帶來的潛在增長率下降?重點分析瞭俄羅斯、巴西、印度、中國和南非等國在應對大宗商品周期波動、解決國內收入不平等、推進結構性改革(如養老金和稅製改革)方麵的宏觀政策差異。同時,評估瞭“金磚新開發銀行”(NDB)在提供替代性全球融資方案中的作用。 第五章:發達經濟體的結構性挑戰:低增長、高負債與去通脹的長期性 本章專注於分析歐美日等發達經濟體麵臨的長期結構性問題。深入探討瞭“長期停滯”(Secular Stagnation)理論的現代詮釋,包括全要素生産率(TFP)增長放緩、私人投資意願不足等因素。對政府和企業的高額債務問題進行瞭跨代際分析,評估瞭債務可持續性對未來財政政策空間的擠壓。此外,本書還詳細分析瞭發達國傢在應對“迴流化”(Reshoring)和“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趨勢下,對全球産業鏈安全和投資環境的長期影響。 第六章:全球金融體係的脆弱性與係統性風險管理 本章側重於金融宏觀審慎政策(Macroprudential Policy)的研究。探討瞭影子銀行體係、非銀行金融機構(NBFI)的快速擴張如何繞過傳統監管,成為係統性風險的新來源。詳細分析瞭全球央行在應對資産泡沫、係統性流動性危機(如2008年和2020年危機)時所采用的非常規工具(如量化寬鬆、負利率政策)的有效性及其副作用。同時,本書引入瞭“金融傳染模型”,評估瞭特定區域金融危機嚮全球蔓延的路徑和速度。 第三部分:未來趨勢:技術變革、氣候轉型與全球治理重塑 本部分展望未來十年全球經濟可能麵臨的關鍵變量,探討技術進步與綠色轉型如何重塑區域發展格局和國際閤作模式。 第七章:數字經濟與地緣政治重塑下的全球價值鏈(GVC)重構 本書認為,數字技術(人工智能、物聯網)不僅是生産力的提升工具,更是重塑國傢間經濟競爭力的核心要素。本章分析瞭技術脫鈎(Decoupling)和數據主權競爭對GVC的深遠影響。重點討論瞭各國如何通過産業政策引導關鍵技術標準的製定,以及這種競爭如何影響全球資本和知識的跨境流動。分析瞭技術壁壘的升高對新興經濟體融入全球分工體係帶來的新挑戰。 第八章:氣候融資、能源轉型與綠色宏觀經濟學 本章將氣候變化視為一個重大的宏觀經濟衝擊變量。探討瞭碳定價機製(碳稅、碳交易)對宏觀經濟變量(如通脹、就業和投資迴報率)的傳導效應。詳細分析瞭全球綠色債券市場的發展、主權綠色債券的發行實踐,以及“轉型風險”(Transition Risk)和“物理風險”(Physical Risk)如何影響金融機構的資産負債錶和長期投資決策。闡述瞭發達國傢與發展中國傢在實現“淨零排放”目標過程中,融資缺口與公平性問題。 第九章:全球經濟治理的未來:多邊主義的張力與新閤作機製的探索 在當前逆全球化思潮抬頭的背景下,本章評估瞭世界貿易組織(WTO)、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傳統多邊機構的改革必要性和改革阻力。重點分析瞭地緣經濟碎片化(Geoeconomic Fragmentation)對全球貿易和投資規則體係的侵蝕。探討瞭區域經濟一體化(如RCEP、CPTPP)在當前復雜環境下的作用,以及各國在維護全球經濟穩定方麵,如何平衡國傢安全與經濟效率之間的關係。 結語:麵嚮不確定性的戰略思維 本書最終強調,在全球宏觀經濟環境日益復雜和不確定的今天,決策者必須超越短期周期性波動,將理論分析與結構性變革相結閤,運用跨學科的視角來製定具有韌性的區域發展戰略。本書為尋求全麵理解全球經濟脈絡的專業人士提供瞭所需的理論工具和前沿洞察。 --- 適用讀者對象: 政府高級官員、政策研究人員及智庫學者 大型跨國企業的戰略規劃部門負責人 國際金融機構(如IMF、世界銀行、央行)的研究人員 宏觀經濟學、國際金融學及區域經濟學的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及教師。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伍忠賢


  現職
  真理大學財金係助理教授
  颱灣亞藍渥剋生活研究院知識長

  學曆
  政治大學企管博士(1997年)、經濟碩士(1985年)、國際貿易係(1981年),主修財務管理,副修行銷管理,興趣於策略管理、公司併購,具備科際整閤的學術修養。

  經曆
  2010年8月迄2011年7月,中央大學客傢政經所兼任助理教授。
  2009年3-6月,颱北大學推廣中心 EMBA 學分班「行銷管理」課程教授
  1985 年起,從基層做起,A & W速食店襄理,曆經工商時報專欄記者、泰山企業董事長特助、聯華食品財務經理,迄媽媽塔食品公司總經理,領導 170名員工反虧為盈。

  著作
  圖解財務報錶分析
  圖解個體經濟學
  圖解投資管理
  圖解個人與傢庭理財
  圖解貨幣銀行學
  圖解經濟學
  貨幣銀行學:最新金融科技與理論
  中國大陸經濟
  生産管理
  生産管理:實務個案分析
  科技管理
  科技管理:實務個案分析

總校閱簡介

鄭義為 (美國特洛伊大學教授)


  現職
  美國阿拉巴馬州Troy大學商學院教授

  學曆
  美國紐約州州立大學(Binghamton)經濟學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東亞所碩士、經濟學士

  經曆
  美國、越南、馬來西亞等特約教授

  著作
  論文三十餘篇
 

圖書目錄

作者序    i

第一章 東南亞與南亞的工作、生活與投資1
Unit 1-1 為什麼你必須弄懂東南亞和南亞?1
Unit 1-2 認識東南亞十國4
Unit 1-3 東南亞是颱灣人第二外齣工作區域6
Unit 1-4 銀行外派人員好處多8
Unit 1-5 在東南亞工作所須具備能力10
Unit 1-6 東南亞工作機會:大學畢業生12
Unit 1-7 颱灣的亞洲大學的南嚮發展15
Unit 1-8 在颱灣,賺「新南嚮」財—以颱灣免稅商店霸主昇恆昌為例17
Unit 1-9 東南亞與南亞的金融投資機會21
Unit 1-10 東南亞房地産投資機會23

第二章 東南亞與南亞經濟快易通27
Unit 2-1 從全球經濟角度切入27
Unit 2-2 東南亞與南亞經濟資料來源I:總體層級29
Unit 2-3 美陸與印度、東南亞總産值32
Unit 2-4 美陸印與東南亞「購買力」總産值34
Unit 2-5 東南亞與南亞經濟成長階段—羅斯托的經濟發展階段36
Unit 2-6 東南亞與南亞各國在全球分工做低價商品的代工38
Unit 2-7 東南亞與南亞在全球的分工的曆史延革40
Unit 2-8 東南亞與南亞經濟成長率與物價上漲率43
Unit 2-9 東南亞、南亞各國的生活成本46
Unit 2-10 物價上漲率影響利率、匯率48
Unit 2-11 東南亞與南亞各國産業結構51
Unit 2-12 東南亞與南亞人口數與人均總産值53
Unit 2-13 全球經濟成長率2.6%成為「新平庸」56
Unit 2-14 第四次工業革命威脅東南亞與南亞經濟成長59
Unit 2-15 東南亞與印度的經濟展望62
Unit 2-16 全球幸福國傢排名65

第三章 東南亞與南亞消費與政府支齣69
Unit 3-1 東南亞消費商機69
Unit 3-2 消費支齣項目71
Unit 3-3 東南亞與南亞資料來源II:消費73
Unit 3-4 東南亞與南亞人口數75
Unit 3-5 東南亞的人口三化現象78
Unit 3-6 財富、所得分配對經濟的影響81
Unit 3-7 東南亞與南亞的所得、財富分配83
Unit 3-8 東南亞的三種財富與所得人數85
Unit 3-9 房屋需求87
Unit 3-10 各國政府支齣中的基礎建設商機89
Unit 3-11 基礎建設商機92
Unit 3-12 東南亞與南亞的基礎建設投資94

第四章 東南亞的「投資」—專論國際直接投資93
Unit 4-1 兩種全球化97
Unit 4-2 全景:國際直接投資99
Unit 4-3 東南亞的外資公司投資102
Unit 4-4 東南亞跟中國大陸投資環境比較—公司損益錶角度105
Unit 4-5 在中國大陸或越南設廠?107
Unit 4-6 東南亞的勞動「價格」109
Unit 4-7 東南亞的勞動數量111
Unit 4-8 東南亞勞工素質114
Unit 4-9 東南亞自然資源對公司製造費用的影響117
Unit 4-10 東南亞與南亞的公司所得稅率119
Unit 4-11 東南亞各國的政府貪腐程度122

第五章 東南亞的外資公司直接投資125
Unit 5-1 各國政府的外資公司投資政策125
Unit 5-2 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入127
Unit 5-3 東南亞、印度的外資公司直接投資130
Unit 5-4 外資公司投資金額差異原因說明—兼論颱灣公司對外投資132
Unit 5-5 外資公司投資審核135
Unit 5-6 外資公司投資經營環境法令資料來源137
Unit 5-7 東南亞與南亞的商情分析—商業風險評估、市場調查到公司徵信139
Unit 5-8 日本食品、餐廳公司經略東南亞141
Unit 5-9 陸企阿裏巴巴集團在東南亞、南亞的電子商務佈局143
Unit 5-10 陸企螞蟻金融服務集團在東南亞、南亞手機支付業務佈局147
Unit 5-11 颱資公司在東南亞、南亞的投資—兼論颱灣銀行業打亞洲盃149

第六章 東南亞與南亞的商品/勞務齣口國際貿易課程部分153
Unit 6-1 國際貿易快易通153
Unit 6-2 東南亞與南亞的商品齣口與進口金額155
Unit 6-3 東南亞的自由貿易協定158
Unit 6-4 東南亞的齣口商品:以農礦為主161
Unit 6-5 傳統服務齣口I:國際勞務輸齣163
Unit 6-6 國際勞務輸齣II—南亞和東南亞165
Unit 6-7 傳統服務貿易II:東南亞觀光旅遊業167
Unit 6-8 傳統與新興服務貿易醫療觀光—以東南亞與南亞(印度)為例170
Unit 6-9 傳統務貿易中的運輸:東南亞的低成本航空公司173

第七章 東亞4國與歐美對東南亞政策177
Unit 7-1 陸日兩國政府對東南亞的開發援助177
Unit 7-2 日本政府與公司在東南亞蓋工業區179
Unit 7-3 日本農産品公司經略東南亞—有政府協助181
Unit 7-4 中國大陸政府「一帶一路」中的「一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的東南亞和南亞184
Unit 7-5 中國大陸境外經貿閤作區—東南亞和南亞186
Unit 7-6 歐美的東南亞政策188
Unit 7-7 颱灣政府對東南亞與南亞的政策191
Unit 7-8 韓颱公司對東南亞的經營方式193

第八章 越南經濟分析197
Unit 8-1 越南經濟快易通197
Unit 8-2 從越南的經濟發展階段預測未來經濟走勢200
Unit 8-3 越南經濟政策首長202
Unit 8-4 越南政府的經濟相關部會204
Unit 8-5 外資公司在越南設廠的投資損益錶分析206
Unit 8-6 越南的外資公司直接投資209
Unit 8-7 越南外資公司中的颱資公司212
Unit 8-8 越南消費214

第九章 越南企業經營管理217
Unit 9-1 農業社會階段的基本行業:養蝦業—兼論越南信海水産係列公司217
Unit9-2 起飛前準備階段的基本行業:機車—兼論豐祥—KY公司219
Unit 9-3 起飛前準備階段的基本行業:自行車—兼論越南鋒明221
Unit 9-4 起飛前準備階段的基本工業:成衣業的代工颱灣公司雙雄224
Unit 9-5 起飛前準備階段的基本工業:製鞋業—颱資公司一大一中一小226
Unit 9-6 起飛階段的核心行業—智慧型手機生産—南韓三星電子集團229
Unit 9-7 替「成熟」階段打基礎的基本工業:鋼鐵業、石化業—兼論颱塑河靜鋼鐵公司231
Unit 9-8 為「成熟階段」熱身的服務業—航空業—越捷航空:越南民營廉價航空公司234
Unit 9-9 越南的房地産投資分析236

第十章 泰國經濟分析241
Unit 10-1 泰國經濟快易通241
Unit 10-2 從泰國的經濟發展階段預測未來經濟走勢243
Unit 10-3 總理帕拉育的經濟政策「泰國4.0」246
Unit 10-4 泰國政府的經濟相關部會248
Unit 10-5 起飛前準備階段的基本行業I:旅遊業—兼論泰國旅遊業政策250
Unit 10-6 起飛階段的基本産業:汽車相關行業252
Unit 10-7 由泰國前十大富豪來看産業結構255
Unit 10-8 外資公司在泰國投資的損益錶分析257
Unit 10-9 泰國4.0政策259
Unit 10-10 東部經濟特區261

第十一章 泰國企業經營管理265
Unit 11-1 泰國前二大集團265
Unit 11-2 工業:綠河KY267
Unit 11-3 泰國餐廳業269
Unit 11-4 消費:以美妝商品為例271
Unit 11-5 泰國房地産投資──以曼榖市為例274

第十二章 印尼經濟分析279
Unit 12-1 印尼經濟快易通279
Unit 12-2 從印尼經濟發展階段來預測經濟走勢—「資源詛咒」的印尼?281
Unit 12-3 印尼總統佐科威與經濟政策284
Unit 12-4 印尼政府的經濟相關部會286
Unit 12-5 印尼的十大富豪—兼論裙帶資本主義288
Unit 12-6 外資公司印尼投資的損益錶分析290

第十三章 馬來半島兩國—星馬289
Unit 13-1 新加坡經濟分析289
Unit 13-2 新加坡的經濟發展階段292
Unit 13-3 新加坡的主權基金295
Unit 13-4 2015年起新加坡的經濟政策298
Unit 13-5 未來經濟委員會的經濟建議301
Unit 13-6 馬來西亞經濟分析303
Unit 13-7 馬來西亞的經濟發展階段306
Unit 13-8 2020年大馬會晉升「邁嚮成熟」階段308

第十四章 菲律賓、汶萊經濟分析313
Unit 14-1 菲律賓經濟分析313
Unit 14-2 由菲律賓經濟發展階段來預測經濟走勢315
Unit 14-3 菲律賓總統艾奎諾三世到杜特蒂的經濟政策317
Unit 14-4 菲律賓政府的經濟相關部會321
Unit 14-5 菲律賓的服務業外包—兼論十大富豪322
Unit 14-6 菲律賓外商325
Unit 14-7 汶萊經濟分析327

第十五章 中南半島之柬寮緬經濟分析329
Unit 15-1 東南亞「3+1」共産國傢改革開放329
Unit 15-2 柬埔寨經濟分析331
Unit 15-3 柬埔寨外商投資的損益錶分析334
Unit 15-4 柬埔寨的金邊市房地産投資337
Unit 15-5 寮國經濟分析339
Unit 15-6 寮國外商投資的損益錶分析342
Unit 15-7 緬甸經濟分析343
Unit 15-8 緬甸外商投資的損益錶分析346

第十六章 南亞六國導論—兼論印度以外五國349
Unit 16-1 南亞六國經濟全景349
Unit 16-2 巴基斯坦經濟分析351
Unit 16-3 陸巴經濟走廊計畫354
Unit 16-4 孟加拉經濟分析356
Unit 16-5 孟加拉與斯裏蘭卡成衣代工業比較358
Unit 16-6 斯裏蘭卡經濟分析361
Unit 16-7 斯裏蘭卡的政府支齣與國際貿易364
Unit 16-8 尼泊爾經濟分析366
Unit 16-9 不丹王國經濟分析368

第十七章 印度經濟分析371
Unit 17-1 印度經濟快易通371
Unit 17-2 由經濟發展階段來預測印度經濟走勢374
Unit 17-3 1991年印度「被」改革開放談經濟成長階段376
Unit 17-4 印度政府的經濟相關部會379
Unit 17-5 印度總理莫迪的經濟成長目標381
Unit 17-6 莫迪總理的經濟政策—一般均衡架構383
Unit 17-7 莫迪的「印度製造」政策跟美國川普總統的美國優先經濟政策比較385
Unit 17-8 莫迪經濟政策中的外商投資與國際貿易政策389
Unit 17-9 印度外商投資的損益錶分析392

第十八章 印度企業經營管理395
Unit 18-1 印度十大集團—兼論第一大集團企業信實集團395
Unit 18-2 起飛前準備階段的基本行業:民生用品業—以印度的帕坦加利為例397
Unit 18-3 起飛前準備階段的基本行業:紡織業400
Unit 18-4 起飛前準備階段的基本服務業:資訊服務業403
Unit 18-5 起飛前準備階段的基本工業:手機製造業—以颱商鴻海與陸企富智康為例405
Unit 18-6 起飛階段的基本行業:汽車業408
 

圖書序言

作者序

  「很少人可以做偉大的事,但每個人可以用偉大的愛來做每一件平凡的事」

  —德雷莎修女在印度加爾各答市

  一、「新南嚮」18 國經濟、企管的實用書

  颱灣大部分人去過泰國旅遊,2017 年東南亞有160 萬人來颱灣旅遊,在新北市的平溪區等觀光地區,經常會碰到東南亞人民。颱灣外籍配偶中有26 萬人來自東南亞,60 萬個藍領移居勞工(産業移工38 萬人,主要來自越南;22 萬個社會福利移工中,主要來自菲律賓和印尼)。生活中,到處可以遇到和東南亞相關的人民。

  颱灣有11.1 萬人在東南亞工作,新加坡、馬來西亞用高薪挖角颱灣人纔,2014 年起,電視新聞經常大幅報導。2016 年7 月,颱灣政府推齣「新南嚮政策」,更促進颱灣跟東南亞(甚至南亞、紐澳)的經濟,文化(含東南亞人民來颱灣求學),因此非常需要一本書以係統性說明東南亞、南亞的經濟和公司經營深入淺齣的書。

  二、本書用途:一石三鳥

  本書目標市場依地理範圍、讀者人文屬性來說明。

  (一)區域範圍:華人圈,包括颱灣、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和東南亞華人(包括颱資企業人士)。

  (二)讀者人文屬性

  本書想「一石三鳥」的滿足三種人(詳見圖A)在「生活、投資、工作」的

  三種需求。

  1. 企業人士和上班族

  颱灣對東南亞直接投資1,000 億美元,約11.1 萬個颱灣人在當地工作,皆僅次於中國大陸。本書各以2 章篇幅詳細說明東南亞2 國(越泰)、南亞1 國(印度)的經濟和企業經營。

  2. 大學生

  很多大學開授「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理論」、「東南亞經濟」、「東南亞貿易」、「新興市場」課程,本書盼能提供學生(大學部到碩士班)在這方麵的基本且實用知識。

  本書很容易讀,用說故事方式分析每個國傢經濟貿易,令人很有興趣閱讀,而且很實用。

  3. 基金投資人

  以基金投資來說,東南亞、印度基金,一嚮是二綫類區域、國傢基金,投資人宜對經濟有基本瞭解。

  圖A 本書三種目標讀者

  三、本書架構

  2016 年7 月颱灣政府的新南嚮地理範圍包括東南亞10 國、南亞6 國、大洋洲2 國(紐澳),本書不談紐澳,依下列方式分配18 章。

  (一)區域分布:東南亞占77%、南亞占23%。

  第一篇(第1∼2 章):東南亞與南亞導論。

  第二篇(第3∼7 章):東南亞導論。

  第3∼7 章套用〈經濟學〉「國內生産毛額」等式,分成5 章。

  總産值 = 消費 + 投資 + 政府支齣 + 齣超

  Y  =  C    I     G     X-M

  chap 2  chap 3  chap 4   chap 5    chap 6

  第1∼6 章:主要從東亞各國的角度來撰寫,第7 章:颱灣、中國大陸、日、韓與美歐在東南亞的布局。

  第三篇(第8∼11 章):東南亞的越泰。

  第四篇(第12∼15 章):東南亞其他8 國。

  第五篇(第16∼18 章):南亞6 國,印度占2 章。

  (二)公司經營

  在三級産業(農、工和服務業)的企業經營方麵,依下列順序挑選公司:

  當地關鍵産業的龍頭公司、有漂亮作法的外資公司、颱資公司。

  有3 個單元兼顧房地産投資,以錶格來說明,重點在於分析架構。

  (三)本書五個亮點

  由於上網可以查到的東西甚廣,本書透過下列方式讓你高瞻遠矚。

  1. 在全書目錄之前,六個錶、一個圖,以資料庫方式一目瞭然東南亞、南亞各國相關經濟數字。

  2. 各國國情簡介、首都簡介以錶格分析。

  3. 各國經濟發展階段分析錶,可前瞻至2030 年。

  4. 各國財經相關部門以錶方式呈現,並以颱灣為參考架構。

  5. 各國經營(投資)環境分析,以公司損益錶方式呈現。

  一、東南亞第四篇東南亞八國

  星、馬chap14

  柬寮緬chap15

  印尼chap12

  菲律賓chap13

  汶萊

  第三篇越泰

  越南chap8、9

  泰國chap10、11

  二、南亞第五篇南亞

  巴基斯坦、孟加拉、

  斯裏蘭卡chap16

  不丹、尼泊爾

  印度chap17、18

  圖B 本書「高瞻遠矚」之道

  四、資料來源

  這本書是筆者寫過涵蓋最多國傢細節的書,資料來源主要是《颱灣經濟新報》提供,其資料來自下列地方:

  ‧ 總體經濟資料主要來自: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

  ‧ 産業資料主要來自:亞洲開發銀行(簡稱亞洲銀行)。

  ‧ 各國股票交易、上市公司資料:各國證券交易所。

  由於本書於2018 年2 月齣版,為顯示資料「即時性」,各國總産值、人口數皆採用2018 年預測值,其中人口數採美國商務部人口統計局的「各國人口鍾」,並筆者預測。

  五、感謝

  在區域經濟方麵,感謝中央研究院麥朝成院士的教誨。

  在泰馬等直接投資等實務,感謝泰國TDIC-South 公司專案經理伍孝全(筆者弟弟)精闢建議。

  本書承濛美國阿拉巴馬州州立Troy 大學商學院鄭義為教授校閱。

伍忠賢
謹誌於 颱灣新北市新店區 2018 年1 月

圖書試讀

Unit 15-1 東南亞「3+1」共産國傢改革開放
 
我們把東協中的三國(柬寮緬)擺在本書東南亞篇幅中的最後討論,原因
 
如下:
 
‧ 1980 年以後「改革開放」,由於邁入市場經濟的時間較短,所以人均總産值2,500 美元以下,貧窮率20%,可用「窮國」形容。
 
‧ 人均總産值低,所以薪資低,再加上歐美日給予其適用「零關稅,零配額」普遍性優惠關稅稅率。成為外資(主要是陸企、颱企)勞力密集行業(七成是成衣、三成是製鞋)從中國大陸第二批南移(2008~2012 年第一批到越南、印尼)的國傢,一般扮演二綫工廠。
 
‧ 東協CLMV 4 國,這是最後加入東協4 國,依國名英文第一字母順序排列C 柬埔寨、L 寮國、M 緬甸、V 越南。
 
一、第一棒:中國大陸
 
(一)1966 年5 月~1976 年10 月,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對經濟的影響是傾全民之力用於奪權鬥爭,忽略瞭經濟,經濟處於「崩潰邊緣」(註:1973~1976 年,人均總産值皆318 美元),中共政權麵臨一定程度的信任(執政)危機。1976 年9 月9 日,中共第一代領導人毛澤東過世,文化大革命停止。
 
(二)1978 年12 月,中共第11 屆第3 次會議文化大革命後,1977 年,中共10 屆中央委員會3 次全體會議,鄧小平第三次復齣,1978 年12 月在中共11 屆3 中全會中,確認領導地位(陸稱第二代領導),並通過「(對內)改革(對外)開放」(從計畫經濟到市場經濟),中共尊稱他為「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
 
二、第二棒:越南
 
1986 年12 月,越南共産黨通過改革開放的原因是「越南-柬埔寨」戰事,打仗燒錢,結果是國窮民貧,必須改弦更張。
 
(一)1975 年~1991 年10 月越柬大戰,國窮民貧越柬14 年半的戰爭,越方約動員30 萬人,且軍隊進入柬埔寨境內。慘勝的過程,越南軍費占政府支齣50~60%,無力用於經濟建設。1977 年人均總産值81 美元,1986 年86 美元,所得停滯,但物價上漲。
 
(二)1986 年12 月,越南共産黨第六次代錶大會1986 年7 月10 日,越共總書記黎筍過世。前後兩位繼任者,在12 月的越共中央第六次代錶大會,體會「人民物質和文化生活的許多起碼的正當要求得不到保證」、「物價上漲嚴重」、「群眾對黨的領導和國傢機關的職能的信心減退」。簡單的說,是為瞭保政權,所以睏知勉行的,效法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
 

用户评价

评分

每次飛往東南亞,我最期待的莫過於體驗當地獨特的文化與生活節奏。這次無緣一睹《東南亞經貿:政治、投資與企業經營(含南亞)》的內容,但我腦海中卻浮現齣前幾年去新加坡齣差的片段。那時候,我對這個國傢高度發展的基礎建設和井然有序的城市規劃印象深刻。特別是在金融區,摩天大樓林立,展現齣強大的經濟實力。這讓我聯想到,在這種高度現代化的城市背後,一定有著非常複雜的金融體係和投資環境。書名雖然著重在企業經營,但我認為,瞭解一個地區的金融市場動態,對於企業的投資決策至關重要。我很好奇,書中是否會深入探討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的金融監管政策,以及外國投資者如何在這裡進行資產配置?像是匯率的波動、利率的變動,以及對於跨境資本流動的影響,這些都是我非常感興趣的部分。尤其是在全球經濟動盪的當下,瞭解這些區域的金融穩定性,對於颱灣企業在進行海外布局時,可以提供更全麵的風險評估。或許書中也會探討一些關於數位金融的發展,像是電子支付的普及,或是新創企業在FinTech領域的崛起,這些都是現今商業世界裡不可忽視的趨勢。

评分

哇!看到這本《東南亞經貿:政治、投資與企業經營(含南亞)》的書名,我立刻就聯想到我之前去過曼榖的經驗。那裡的嘟嘟車、熱情的市集,還有那種充滿活力的氛圍,總是讓人印象深刻。不過,我這次真正想分享的,是關於我對東南亞消費品的觀察。我記得在吉隆坡的某個大型商場裡,看到一傢賣各式各樣泡麵的專櫃,口味之多樣,從麻辣到海鮮,再到一些我從來沒聽過的當地特色口味,簡直讓人眼花繚亂。這讓我開始思考,這些在颱灣並不常見的品牌,它們是如何在這個區域深耕,並且發展齣如此多元的產品線的?是透過在地化的研發,還是有什麼獨特的行銷策略?書名雖然提到瞭政治和投資,但我更想從這個角度切入,探討這些日常消費品背後的商業邏輯。我想瞭解,究竟是什麼樣的政治環境或投資機會,能夠孕育齣這麼多充滿創意和地區特色的商品?或許書中會提到一些關於中小企業如何在東南亞市場突圍的案例,或是外商進入當地市場時,所麵臨的挑戰與應對之道。我對此充滿好奇,尤其是那些颱灣讀者可能比較少接觸到的當地品牌,它們的發展歷程和成功因素,絕對是值得深入探討的。

评分

說到南亞,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印度。我一直對印度的寶萊塢電影情有獨鍾,那種熱鬧、繽紛、充滿歌舞的氛圍,總能讓我心情愉悅。但除此之外,我也對印度龐大的人口和潛在的市場消費力感到驚奇。這次雖然無緣拜讀《東南亞經貿:政治、投資與企業經營(含南亞)》一書,但書名中的「南亞」兩個字,立刻勾起瞭我對印度市場的好奇心。我經常在想,在印度這樣一個擁有眾多語言、文化差異極大,且基礎設施仍在發展中的國傢,外國企業是如何剋服這些挑戰,成功地將產品和服務推廣齣去的?書中會不會探討一些關於品牌在地化策略的案例?例如,某個跨國企業是如何根據印度的不同地區,調整其產品口味、包裝甚至是行銷手法?我對印度的電商市場也充滿興趣,儘管物流可能不如颱灣便利,但其巨大的潛在客戶群仍然吸引著眾多商傢。我想瞭解,在這個市場中,有哪些成功的經營模式?是否會提到一些關於當地創投對於印度新創企業的投資情況,或是印度政府對於外來投資的相關政策?這些都是能幫助我更深入瞭解這個充滿潛力的市場的關鍵資訊。

评分

我一直對歷史建築和文化遺產有著濃厚的興趣,每次去東南亞旅行,我都會花很多時間去參觀那些古老的寺廟和宮殿,感受它們背後的故事。這次雖然無法閱讀《東南亞經貿:政治、投資與企業經營(含南亞)》一書,但書名中的「政治、投資與企業經營」,讓我想到瞭我對東南亞國傢如何平衡發展經濟與保護文化遺產的思考。例如,我在緬甸仰光看到的許多殖民時期的建築,它們如今在城市發展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書中會不會探討,在追求經濟增長的同時,這些國傢是如何在政策層麵上,重視和保護它們獨特的歷史文化,並將其轉化為旅遊業或其他商業活動的優勢?我很好奇,在一些擁有豐富文化資源的地區,像是柬埔寨的吳哥窟周邊,是否有關於如何透過觀光發展,同時又能維持當地生態與文化傳統的成功案例?或者,書中會不會提到,一些企業是如何運用地方的文化符碼,在設計和行銷上,創造齣獨特的品牌價值,吸引消費者?這不僅是經濟議題,更關乎一個國傢如何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找尋自身獨特的定位。

评分

每次在新聞上看到關於東南亞國傢崛起的報導,我總是會想像那裡的商業版圖正在如何被重新描繪。儘管我還沒機會拜讀《東南亞經貿:政治、投資與企業經營(含南亞)》一書,但光是書名就讓我想起瞭我對這個區域科技產業發展的關注。尤其是我對越南近年來在電子製造業方麵的快速成長印象深刻。許多大廠紛紛將生產線移往越南,這背後一定有著深刻的政治和經濟考量。我很好奇,書中會不會深入分析越南吸引外資的關鍵因素?例如,其低廉的勞動力成本、政府提供的稅收優惠,或是日益完善的基礎設施?除瞭硬體建設,軟體方麵,像是人纔的培養和技術的引進,也是決定一個國傢科技產業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東南亞國傢,特別是越南和泰國,在吸引科技人纔和推動技術創新的相關策略。這對於颱灣正在尋求產業升級轉型的企業來說,無疑能提供寶貴的參考。我也想瞭解,在這些國傢,是否有關於智慧製造、物聯網等領域的投資機會,以及當地企業在這些新興技術領域的發展狀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