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句經》是一部深受世界廣大佛教信眾喜愛的經典,曆史上這部經典還有很多其他的名稱,比如《法句集經》、《法句集》、《法句錄》、《曇鉢經》、《曇鉢偈》等等。「法句」一詞的梵文形式作Dhammapada,其中“dhamma”指的是法或佛的言教,“pada”的意思較多,主要有足跡、項目、詞、句、詩行等意思,因此,閤在一起,就是「佛之教諭」或「佛陀的智慧之路」(The Buddha's Path of Wisdom)的意思。這提示我們,這部經其實就是佛教徒從早期佛典中輯錄齣來的一部佛教格言偈頌集,它的完成也極可能不是一人一時之作。現在所見最早的《法句經》,是西元一世紀寫定的巴利語《法句經》,它是巴利三藏小部(KhuddakaNikaaya)十五捲中的第二捲。這部經在南傳佛教上座部諸國中享有很崇高的地位,一直延傳至今。與南傳相對的情形是,北傳地區,這部經典的書寫版本有一個比較復雜的變化,簡單地說,就是一開始是用各地的方言俗語傳播,後來隨著大乘佛教的興起,又開始轉為梵語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