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快樂腳不再快樂:認識全球暖化(2版)

當快樂腳不再快樂:認識全球暖化(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全球暖化
  • 氣候變化
  • 環境保護
  • 企鵝
  • 南極
  • 動物行為
  • 科學普及
  • 兒童讀物
  • 自然災害
  • 生態危機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麵對全球暖化,颱灣準備好瞭嗎?
  聯閤國正積極採取應變措施,
  世界級的「末日地窖」方舟計畫,颱灣沒有缺席!

  由中研院研究員汪中和老師所撰寫,針對現況行暖化危機之因應政策,卻不危言聳聽,而是透過實例及平易近人口吻,闡述颱灣麵對全球暖畫之衝擊及呼籲全民正視此議題,並舉齣颱灣目前北中南三地因氣候與地形等因素所造成的種種改變,以及該如何將暖化危機降至最低,期能喚醒大眾對環境之危機意識,拿齣實際行動捍衛岌岌可危的寶島。

  是災難?還是全人類所要麵對的共同危機或轉機?

  颱灣未來因氣候暖化,海平麵不斷升高,蘭陽平原反而在下沉,一升一降加成的效應,使得蘭陽平原將成為颱灣未來被淹沒最嚴重的區域,我們應該要正視這個嚴重的問題,及早最好完善的規劃。全書以深入淺齣方式,期能喚醒大眾正視全球暖化議題,針對現階段颱灣各地區可能會因全球暖化所造成的衝擊,提齣因應辦法。
 
書籍簡介:解構當代社會的隱形驅動力 書名: 當快樂腳不再快樂:認識全球暖化 (2版) --- 這本書並非探討氣候變遷或環境科學的著作。相反地,它深入剖析瞭當代社會在追求「效率」與「滿足感」的過程中,所形塑齣的複雜結構與潛在的心理拉扯。全書以一種近乎人類學田野調查的細膩筆觸,描繪瞭二十一世紀初,人們如何被無形的係統所驅動,並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進行著微妙的權衡與妥協。 第一部分:效率的迷思與時間的碎片化 本書的開篇聚焦於「效率」這個在現代社會中被奉為圭臬的價值觀。作者並沒有直接批判效率的低下,而是探討當效率成為一種內化的道德要求時,它如何重塑瞭我們的時間觀與人際關係。 章節側寫: 「即時滿足」的殖民地: 探討數位科技如何將人們的生活切割成無數個可被量化的微小時間區塊。從通勤時的訊息處理,到休息時間的娛樂消費,每一個瞬間都被要求產生「產值」或「樂趣值」。這裡的討論集中在,當「等待」的容忍度降至最低時,個體對「慢」事物的感知能力是如何退化的。例如,對於手工藝製作的耐心、對於長篇文學的專注力,都在這種即時迴饋的循環中被稀釋。 流程優化的盲點: 作者透過對跨國企業的生產線分析(非能源密集型產業,而是知識服務業的流程重組),展示瞭當所有環節都被標準化以追求最快交付時,隱藏在流程之外的「非結構化價值」如何被犧牲。這包括瞭偶然性的創新、非預期的知識交流,以及工作者在壓力下的創造性崩潰。 「假性多工」的陷阱: 本部分深入探討瞭「多工處理」對大腦認知資源的消耗。書中引用瞭數個案例,描述瞭那些看似高效的專業人士,其實際上是在不斷切換上下文(Context Switching)中耗盡心神,導緻決策品質的間接下降。這種對效率的過度追求,最終演變成一種耗竭性的自我消耗。 第二部分:社會建構下的「幸福光譜」 本書的第二部分將視角轉嚮社會層麵,探討定義「成功」與「快樂」的社會腳本是如何被建構、傳播,並最終內化為個體的焦慮來源。這部分的核心是「比較文化」的運作機製。 章節側寫: 消費主義的語言學: 作者分析瞭當代廣告語言中,如何將「擁有」與「成為」巧妙地綁定。這裡的重點不是產品本身,而是那些被賦予的「身份標籤」。例如,一項精心設計的廚房用具,其核心價值不在於烹飪,而在於它能證明擁有者具備「對生活品質的掌握感」。 社交媒體上的「策展人」: 這一章節嚴謹地分析瞭個人在數位平臺上如何進行「自我形象的策展」。這是一種持續性的錶演,其中充斥著選擇性的揭露與精準的修飾。作者關注的焦點在於,這種持續性的自我展示如何製造齣一種「普遍性的優越感假象」,使得在幕後掙紮的個體感到自己是唯一的落伍者。 「發展」的單一路徑: 本部分批判性地審視瞭當代社會對「發展」一詞的狹隘定義。這種定義往往將經濟增長、物質纍積視為唯一的進步指標,而忽略瞭文化韌性、社區連結度,以及非物質層麵的社會資本積纍。作者透過對幾個非西方城市轉型案例的對比,展示瞭當單一發展模式被強加時,所產生的社會結構斷裂。 第三部分:製度的慣性與個體的脫鉤 第三部分探討瞭在既有體係中,人們如何嘗試尋找「齣口」或「替代路徑」,以及這些嘗試所麵臨的製度性阻力。這並非關於政治運動,而是關於日常實踐中的「微小反抗」與其局限性。 章節側寫: 重新發明社區的嘗試: 作者考察瞭近年來興起的共享空間、時間銀行等互助網絡的運作模式。重點在於,這些試圖建立在互惠與信任基礎上的微型社會實驗,如何在麵對主流經濟邏輯(如:量化迴報、市場擴張)時,顯現齣其結構上的脆弱性。當替代方案的影響力無法擴及主流話語時,它們容易被邊緣化或符號化。 知識生產的去中心化睏境: 在學術界和專業領域中,權威的建立與維持,即使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依然依賴於既有的評估體係。本書探討瞭那些試圖擺脫既有標準的獨立研究者或創作者,他們在資源獲取、傳播權威性上所遇到的結構性障礙。這不是對學術界腐敗的控訴,而是對「認證機製」如何固化現狀的機製分析。 數位足跡的持久性與遺忘的權利: 探討瞭數位時代下,個人歷史記錄的永恆性對個體重塑自我的能力造成的影響。當過去的錯誤、未成熟的觀點,甚至無害的記錄都能被輕易檢索時,「遺忘」這個對人類心靈健康至關重要的功能,如何在技術層麵上受到侵蝕。這導緻瞭對未來行動的過度審慎與自我審查。 總結而言,《當快樂腳不再快樂:認識全球暖化 (2版)》是一部關於「當代處境學」的著作。它使用一種冷靜、剖析性的筆法,描繪瞭圍繞在我們生活周圍、看不見卻強有力的社會、經濟和心理機製。本書旨在引導讀者超越錶象的爭論,去理解那些驅動我們行為、形塑我們期望的深層邏輯,從而為個體的覺察與有意識的選擇,搭建一個更為堅實的思考平臺。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汪中和


  專長於穩定同位素地球化學分析,長期關注氣候暖化與颱灣環境變遷、颱灣水文循環等議題。於1984年獲得美國夏威夷州立大學地質及地球物理係博士,隨即返國進入中央研究院,在地球科學研究所服務超過32年,於2016年十月退休交棒。曾任地球科學研究所副所長、院本部秘書處長,以及颱灣大學全球變遷中心、政治大學通識中心、中央大學水文及海洋科學研究所等單位的兼任教授,目前仍在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持續探討氣候暖化的相關課題。
 

圖書目錄

一、認識我們的傢園
1. 珍愛地球傢園
2. 不斷變遷的地球環境
3. 交互齣現的冰期及間冰期
4. 奇妙的大氣層
5. 人類改變瞭大氣組成
6. 溫室氣體與氣候變化的關係
7. 韆年來地球溫度的起伏

二、氣候暖化的影響
1. 全球暖化是地球危機的重要一環
2. 違反自然的增溫趨勢
3. 人類改變瞭氣候的演進
4. 天氣越來越熱
5. 可怕的升溫趨勢
6. 暖化後的氣候變化像可怕的綠巨人
7. 增溫又被汙染的海洋
8. 變調的聖嬰現象
9. 聖嬰現象的衝擊
10. 反聖嬰現象又來瞭
11. 即將消失的冰河
12. 正在快速上升的海平麵
13. 北冰洋正快速融化中
14. 未來海平麵的上升量
15. 冰川及冰原對海平麵的影響
16. 緊迫的冰消危機
17. 北冰洋的終極命運
18. 快速縮減的陸地麵積

三、全球暖化對颱灣的衝擊
1. 正在快速發展中的變化
2. 颱灣的氣溫變化
3. 日夜溫差降低,相對溼度減少
4. 盆地的熱島效應增強
5. 百年來的降雨型態
6. 區域性降雨型態朝極端化發展
7. 可怕的颱風
8. 脆弱的能源
9. 不足的糧食
10. 堪慮的公共衛生
11. 重要的水資源
12. 水資源供應失衡
13. 地下水長期透支
14. 海平麵不斷上升
15. 危險的颱北盆地
16. 僅存的颱中盆地
17. 逐漸消失的颱南、高雄、屏東地區
18. 淹沒的蘭陽平原

四、全球暖化與我們的未來
1. 一個未來的夢
2. 國際現勢的提醒與警告
3. 人類紀來臨
4. 生態足跡
5. 十大指標印證全球暖化
6. 延後來臨的冰河期
7. 一個沒有國界的戰爭
8. 更多的災難
9. 正在升溫的地殼
10. 杜拜「世界島」的教訓
11. 積極做好預備的工作
12. 建設颱灣成為方舟島

五、颱灣現今該有的因應
1. 更艱钜的挑戰
2. 豐年與荒年
3. 韆萬不要死於無知
4. 一個人口大規模遷徙的世紀
5. 麵對睏境做好各項的因應工作
6. 採取有效的行動、加強基礎建設
7. 加快新一代綠色技術變革
8. 防災的新思維
9. 命運已定的颱北盆地
10. 做好未來的方舟計畫
11. 各式的生存方舟
12. 打造自己的方舟城市
13. 加強水資源保育及管理
14. 甲烷冰的希望與危機
15. 世界地球日
16. 開始改變自己
17. 地球會正麵的迴應
18. 掌握我們自己的未來
 

圖書序言



  世界的人口在2011年十月底終於突破70億大關,開啓瞭新的裏程。1950年時,世界人口還不過25億,短短60多年,人口又增加瞭45億,不但地球環境的壓力陡增,我們麵對的挑戰也日益睏難。人口增加快速還不是我們最大的問題,最麻煩的是人類麵對環境的輕忽態度,以及不珍惜有限資源的貪婪行為。

  工業革命後,科技能力的提升及過度耗用資源,人類正在以不可思議的方式,在根本的改變地球維持生命的生態係統。舉目所見,汙染日益嚴重、資源日益減少,從空中、陸地到海洋,生態環境持續惡化,貧睏和艱難不斷加劇,環境危機增加的速率比我們能控製管理的速率更快。

  現今在地球的任何角落,不論大國、小國、強國、弱國,都可以感受到劇烈天氣變化所帶來的影響。隨著溫室氣體在大氣層的濃度快速攀升,地錶熱能不斷纍積,近年全球各地開始不停齣現破紀錄的地震、海嘯、暴風雪、強烈颱風、嚴重乾旱、高溫酷暑、大洪水等環境急遽變遷現象,人類生存及社會穩定正一次又一次麵臨嚴峻的考驗。

  這些現象顯示:人類在環境開發和資源管理上的雙重失敗,從而使得地球正經曆一個劇烈變遷的時期,這是過去地球曆史所沒有的,也是人類自己所造成的錯誤,我們必須快速的迴頭及改變。

  希望這本小書能夠幫助讀者對當前的氣候暖化有進一步的瞭解,體認目前嚴峻的環境危機,改變我們的觀念與思維,更重要的,必須帶齣有效的行動,珍愛我們的地球,恢復原本和諧平衡的生態循環,讓我們及以後的世世代代都能夠快樂又健康的生活下去。
 

圖書試讀

人類改變瞭氣候的演進
 
中生代是地球曆史上極長又穩定的一段高溫潮溼期,一般而言,要改變這個情況是非常睏難的。但是,約在八韆萬年前,地球的闆塊運動開始活躍,到處都是火山活動,噴齣來的火山微粒,佈滿大氣層,遮蔽瞭陽光,影響瞭地錶熱能的分布。更巧的是,突然有一顆天外來客,撞擊地球,造成更大的擾動,帶來第5次的生物大滅絕事件,中生代也隨之結束。
 
自此以後,地球就開始瞭漫長的降溫作用。除瞭在古新世及始新世齣現一個短暫的高溫期外,地球基本上一直在降溫。在這個單嚮的進程中,除瞭喜馬拉雅山脈的隆升外,最重要的就是南極冰原及北冰洋的次第形成。
 
因此,可以說八韆萬年以來,地球一直在緩慢的降溫,直到三百萬年北冰洋形成後,地球開啓瞭史無前例的以十萬年為周期的氣候變動,冰期與間冰期反覆的交互齣現,地球不論是陸地或是海洋,溫度終於降到瞭類似目前的水準,再也沒有往昔的高溫場景。在這個漫長的過程裏,平均而言,地錶的溫度幾乎是以一韆萬年降低 1 度的速率在緩慢冷卻。
 
然而,隨著人類對大氣及地錶環境的擾動,地球正以難以想像的速率在增溫。過去一百年來,地錶的溫度已上升近 1 度,若人類不懸崖勒馬,改絃更張,未來三、五百年的時間裏,地錶的溫度將可能會升迴中生代的高溫場景,這是多麼可怕的事!這也是地球環境變化的可怕災難!
 
即將消失的冰河
 
在圖 2-13 所看到的冰河,叫做牧羊人(Shepherd)冰河與斯佩裏(Sperry)冰河,是美國濛大拿州冰河國傢公園中的兩條美麗冰河。在牧羊人冰河照片裏,左圖是 1913 年的老照片,右圖則是2005 年的現況。在斯佩裏冰河的照片中,上圖拍於 1913 年,下圖攝於 2008 年。兩相對照,這兩個冰河大幅縮減的情況清清楚楚。
 
美國的冰河國傢公園是 1910 年所成立,當初從來沒想到,纔僅僅過瞭一百年,原先在這個冰河國傢公園的 150 條冰河,現在隻剩下 25 條;而剩下來的 25 條,預計在 2020 年時,就會完全的消失不見。所以在未來的十年內,僅存的冰川都完全消失不見之後,全世界報紙的頭條標題就是:美國的冰河國傢公園沒有冰瞭!
 
同樣的情形正在南美、歐洲、非洲、亞洲的高山發生,也在北極及南極的冰原齣現。氣候暖化帶來的衝擊,對於高山冰川所影響的層麵非常的大,甚至會影響高山冰川周圍地區的水資源使用安全。

用户评价

评分

看到《當快樂腳不再快樂:認識全球暖化(2版)》的書名,我腦海裏立刻浮現齣在電影裏看到企鵝們在南極冰天雪地裏快樂奔跑跳躍的畫麵,然後又腦補它們因為海平麵上升、冰層融化而無傢可歸、食物鏈斷裂的悲慘景象。這種強烈的對比,絕對能瞬間抓住讀者的眼球,特彆是對於我這種平時不太接觸科學內容的讀者來說,這樣的敘事方式就像是為我量身定做的一樣。書名就直接點齣瞭問題所在——“不再快樂”,而“快樂腳”又是如此具象化的一個形象,很容易讓人代入情感。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淺齣地解釋,究竟是什麼導緻瞭全球暖化,以及這種變化是如何一步步地剝奪瞭企鵝們的“快樂”。這本書的第二版,聽起來就像是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現實情況都濃縮進去瞭,這對於想要全麵瞭解這個問題的讀者來說,無疑是極大的福音。我希望能在這本書裏,找到答案,瞭解我們人類的行為,究竟是如何一點點地改變瞭地球,又如何影響瞭那些無辜的生命,並由此激發我采取更積極的行動。

评分

坦白說,每次聽到“全球暖化”這個詞,總會有一種沉重感,覺得它離我們太遠,又好像無處不在,但具體有多嚴重,我們能做什麼,又常常覺得一知半解。《當快樂腳不再快樂:認識全球暖化(2版)》這個書名,卻是意外地觸動瞭我。用“快樂腳”來象徵企鵝,很容易就勾勒齣一幅生機勃勃的畫麵,而“不再快樂”則直接點齣瞭問題的嚴重性,並且讓人聯想到企鵝麵臨的生存危機。這本書,我猜想會用一種非常生動形象的方式,來講述全球暖化對企鵝這樣生活在極端環境中的生物所帶來的直接影響,比如海冰融化、食物鏈的改變等等。而“認識全球暖化”這個副標題,則說明瞭它不隻是一個關於企鵝的故事,更是一個深入淺齣的科普讀物。我非常好奇,這本書會如何將抽象的科學概念,轉化為讀者能夠理解和感同身受的內容,特彆是第二版的推齣,意味著它可能涵蓋瞭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更全麵的視角,這對於我這樣想要係統瞭解這個議題的讀者來說,非常有吸引力。

评分

這本《當快樂腳不再快樂:認識全球暖化(2版)》的書名就很有畫麵感,立刻讓人想到那部可愛的企鵝電影,然後將企鵝的睏境與全球暖化這個沉重的話題聯係起來。我一直覺得,用大傢熟悉的故事或者意象來切入嚴肅的議題,會更容易讓讀者,尤其是年輕的讀者,産生共鳴,也更能激發他們去瞭解背後的原因。我記得當初看到書名的時候,就很好奇作者是怎麼把一隻“快樂腳”和“不再快樂”這個狀況,巧妙地轉化為對氣候變遷的思考的。這本書的齣現,恰好能填補很多關於全球暖化但又不至於太枯燥的科普讀物的空白。現在社會上對氣候議題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大傢都在討論,但很多時候討論都停留在錶層,或者充斥著各種復雜的數據和科學術語,讓一般人望而卻步。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用一種更貼近生活、更容易理解的方式,講解全球暖化到底是怎麼迴事,它對我們,尤其是對那些可愛的企鵝們,究竟意味著什麼。這種從大傢熟悉的“快樂腳”齣發,引申到更廣闊的全球暖化議題,我覺得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切入點,相信能吸引不少對環保和動物議題感興趣的讀者。

评分

《當快樂腳不再快樂:認識全球暖化(2版)》這個書名,真的太會起名瞭!它用一個我們都熟悉的、帶有童趣的詞匯“快樂腳”,然後加上“不再快樂”這樣的轉摺,一下子就勾起瞭我的好奇心。這不像很多科學讀物那樣,上來就用一大堆專業術語,讓人感覺距離感十足。相反,它好像在講一個故事,一個關於失去快樂的故事,而這個故事的背後,隱藏著全球暖化這個巨大的環境危機。我尤其關注“認識全球暖化”這個部分,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講述企鵝的睏境,更能讓我理解全球暖化究竟是怎麼一迴事。它的成因是什麼?具體會對哪些方麵造成影響?為什麼企鵝的“快樂”會和全球暖化掛鈎?這本書的第二版,也暗示瞭內容的更新和深化,這對於我這種希望獲得最新、最準確信息的人來說,非常有吸引力。我期待這本書能以一種生動、引人入勝的方式,幫助我構建起對全球暖化更清晰、更全麵的認知。

评分

說實話,我對於“全球暖化”這個詞,雖然耳熟能詳,但總覺得它離我的生活有點遙遠,好像是科學傢的事,或者是國際會議上纔討論的大議題。直到我看到《當快樂腳不再快樂:認識全球暖化(2版)》這個書名,我纔真的開始思考,原來這些看似遙遠的問題,可能就藏在我們身邊,甚至影響著我們熟悉的小生命。企鵝,這種可愛的、生活在極地的動物,它們的生活方式和棲息地,似乎是全球暖化的一個非常直觀的“晴雨錶”。“快樂腳”這個詞,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它們在冰雪中自由自在的生活,可一旦它們“不再快樂”,那就意味著發生瞭很嚴重的事情。我非常好奇這本書會如何具體地描繪企鵝們因為氣候變遷所麵臨的挑戰,它們會失去傢園嗎?它們的食物來源會受到影響嗎?這些問題,如果能通過一個生動的故事或者案例來呈現,我想一定會比乾巴巴的科學解釋來得更有衝擊力。這本書的第二版,也說明瞭它可能在前一版的基礎上,更新瞭內容,加入瞭最新的研究和更深入的分析,這對於想要瞭解最新情況的讀者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