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兩岸政策的心路歷程

蔡英文兩岸政策的心路歷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蔡英文在2016年順利當選台灣總統,舉世囑目的焦點,可能就是擺在這裏:她將如何面對一個「極想整合台灣」的對岸?同時間,她主導的民進黨中國政策將會是什麼取向?她處理的兩岸關係會是什麼走向?不僅是全世界華人,也是國際社會,共同關心的話題。

  本書對蔡英文「中國政策」的分析,不是一般的先去了解蔡英文過去是怎麼做的,然後再去評估她未來會是怎麼走。因那只是邏輯的推理,可能會對,也可能出錯。作者認為,真正要探討的重點,應是放在她成長過程的內心世界,對中國政策是如何的思考。而影響所及,則是未來的兩岸關係,在她新的思維下,又將會是什麼走向。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邵宗海


  美國聖路易大學外交史博士。從 2016 年 2 月起任澳門理工學院名譽教授,此前在台灣擔任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著有《蔡英文時代的兩岸關係 2016 – 2020》(台北五南,2017年),《兩岸協商與談判:從白手套到官方接觸再到?》(台北唐山,2016年),以及另外28本兩岸關係、中美關係等專著。曾任政治大學教授 (1987 – 2005 年)、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客座教授 (2000年)、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訪問學者 (2001年)、廈門大學臺研院兼職教授、兩岸協創中心學術委員。

叢書主編者簡介

羅金義


  香港教育大學大中華研究中心聯席總監,社會科學系副主任,《香港社會科學學報》總編輯。
 

圖書目錄

第1章 家族背景,有孕育蔡英文的「本土」養分?
第2留 學生涯,有養成蔡英文對民主獨特的偏好?
第3章 獨特性格,有導致蔡英文對對岸有不同看法?
第4章 擔任教職,有形成蔡英文對中國大陸的認識?
第5章 擔任公職,有形成蔡英文對兩岸關係的認知?
第6章 擔任黨職,有塑成蔡英文對中國大陸的偏見?
第7章 怎麼來看蔡英文的中國認知與兩岸政策的心路歷程
 

圖書序言

1家族背景,有孕育蔡英文的「本土」養分?
 
孩童的預先社會化最早是在家庭中完成的。家庭成員及其家庭結
構、家庭氛圍、家庭教育、意識形態傾向等,對孩童的成長有着不可忽視的影響力。蔡英文說,父親的言行影響她的人生觀,又說「最崇拜的人是媽媽,一生中影響最深的人是姐姐」。至於如何影響的,卻沒多說。
 
怎麼來看蔡英文的家背景,有沒有在日後影響到她對「本土」的認同?影響她對「中國」的觀感?憑心而論,在她的自傳式著作,或者在她被採訪的報導裏,幾乎都沒有任何片字隻語提及這一點。但是蔡英文既然說過:父親的言行影響她的人生觀,又說「最崇拜的人是媽媽,一生中影響最深的人是姐姐」這段文字,那麼筆者必須蛛絲馬跡的去尋找,是否在她成長的過程中,她的家世背景多少灌輸了她一些認同的因素?
 
蔡英文的家世背景與她日後的政治走向之關聯性家世背景、經濟狀況,是一個不會讓蔡英文擔心的後盾
 
蔡英文,1956年8月31日生於台灣台北市中山區,但她的祖籍卻是在屏東縣枋山鄉。根據《維基百科》中的記載,蔡英文的祖父是枋山鄉楓港的客家望族,祖母是獅子鄉的排灣族後裔。父親蔡潔生出身屏東縣枋山鄉,經商致富。蔡潔生有四名妻室,共育有兒女11人,蔡英文在所有兄弟姊妹中排行老么。至於母親張金鳳,為蔡潔生的側室。蔡英文的排灣族名叫做Tjuku(啾谷),意思是頭目的女兒。若依照蔡家族譜,她的譜名本應命名為「蔡瀛文」,但蔡潔生覺得「瀛」字筆劃太多,所以就將她的名字改為「蔡英文」。蔡潔生18歲時為了躲避日本軍強行徵召而前往滿洲國的機械學校學修飛機。直到二次大戰日本投降後返台,自行創業,開設貨運行,後遷居至台北市,開設汽車保養廠,投入進口車維修業務,發展專門經營駐台美軍和外籍顧問的生意。年近花甲時,投入房地產、建築業及飯店生意,於中山區的中山北路與新生北路一帶購置不少地產。
 
蔡英文從小備受父親疼愛,在母親細心的照料下,不僅衣食無缺,還曾請日文和鋼琴家教,來家中一對一教學。小學時,她在學校把衣服弄髒了,中午回到家就有乾淨的制服可以換;母親除了每天幫她準備便當,還有現榨的新鮮果汁可以喝;大學時,班上只有她和富邦董事長蔡明忠兩個人,有車可以開。

圖書試讀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