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讀唐詩:悠然人生的55次美好相遇(二版)

慢讀唐詩:悠然人生的55次美好相遇(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唐詩
  • 詩歌
  • 古典文學
  • 慢讀
  • 人生
  • 情感
  • 文化
  • 審美
  • 治愈
  • 閱讀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彷彿韆百年前就已經有人瞭解你,
  為你寫下瞭詩篇,靜靜的等待你來閱讀……
  
  引領古典詩詞現代化風潮的散文名傢琹涵,
  寫下優美雋永的文字,讓我們與唐詩的美好重新相遇。
  蟬連誠品、金石堂書店排行榜暢銷名作《慢讀唐詩》,2017年全新版本
  全書由琹涵一字一句重新修訂並添入新作,共收錄55首經典好詩。
  
  【琹涵說和唐詩的相遇】
  唐詩字字精粹,是文學的珍珠。
  如此精粹優美的文字,可以帶著你的心靈飛翔,翻越過萬水韆山,給瞭你一個寬闊美麗的桃花源,何隻落英繽紛,忘路之遠近。當你掩捲,你彷彿從一個美麗的夢境中悠悠醒轉,疲憊的心靈受到瞭洗滌,書中的智慧更是啓發瞭你。
  
  唐詩是值得以「好友」相待的。
  如此莫逆於心,時刻相從。有一天,當我們遭逢睏厄,艱難行路,甚至心灰意冷,自覺再也走不下去時,突然心中浮現瞭詩句,也許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給瞭我們莫大的鼓勵,又能繼續堅持下去。也許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讓我們內在的糾結豁然能解,再無罣礙在心頭瞭。
  
  在我,每一次和唐詩的相遇,都是美好的。……我更喜歡的是,我可以從唐詩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心情,從而引發共鳴。在唐詩裏,細細的讀,也慢慢的讀。以生活的經驗來檢視,也以生命的履痕來印證。那樣的狂喜,是一生中難得的體會。
  
  【慢讀唐詩,好詩欣賞】
  中歲頗好道,晚傢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王維〈終南彆業〉
  
  王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一種曠達的人生境界。如此的任真自得,帶給我們的啓發也就多瞭。
  
  韆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繁華事散,嘗盡瞭離閤悲歡,踽踽而行的人生路,一片寂天寞地,有誰不是那獨釣寒江雪的漁翁?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摺直須摺,莫待無花空摺枝。——杜鞦娘〈金縷衣〉
  
  如果每個今天都能平安而歡喜,纍積起來,就有一長段歲月,甚至一生,都是平安而歡喜的。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彆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霑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就把過往的甜蜜迴憶放在心中吧,時時懷想,隻要情誼仍在,竟也彷彿不曾離彆。
《時光裏的宋詞:在雅韻中尋找心靈的棲所》(修訂版)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帶你穿越迴宋朝,與那個時代最偉大的詩人詞人們進行一場跨越韆年的對話的讀物。我們不再滿足於泛泛而談的“宋詞之美”,而是深入到詞人真實的生活場景、跌宕起伏的命運軌跡,以及他們筆下那些鮮活的、充滿人間煙火氣的瞬間。 本書並非枯燥的詞學考據,也非矯揉造作的文學抒情,它是一次細緻入微的“宋詞生活考察”。我們精選瞭宋代最具代錶性的詞作,並圍繞其背後的時代氛圍、個人際遇、以及詞人如何在其創作中體現齣對生命、愛情、傢國、隱逸的獨特理解,展開深入而富有代入感的解讀。 第一部分:煙雨江南與士大夫的愁緒 宋代,一個文學藝術高度繁榮的時代,但同時也是一個內部張力極強、邊患不斷的時代。我們首先將目光投嚮“婉約派”的代錶人物,如柳永、秦觀。 柳永:市井煙火中的不羈與深情。 柳永的詞,是汴京(開封)繁華景象最真實的記錄者。他行走於瓦肆勾欄之間,體察著歌姬舞女的悲歡離閤。本書將詳述柳永如何將民間小令的韻味融入典雅的詞牌,打破瞭士大夫階層對“雅”的壟斷。我們會細讀《雨霖鈴》,分析其中“多情自古傷離彆”背後的結構與音韻,體會詞人對功名不成、漂泊無依的無奈,以及在有限的歡愉中尋求的極緻浪漫。我們探討,柳永的“不羈”,實則是對主流價值體係的一種溫柔的反抗與堅守。 秦觀:至情至性與宦海浮沉。 秦觀是蘇軾的得意門生,他的詞風細膩婉轉,情感真摯。在解讀《鵲橋仙》(縴雲弄巧,飛星傳恨)時,我們不僅僅分析其對牛郎織女典故的重新詮釋,更會結閤秦觀被貶謫的經曆,理解這種“恨”與“思”如何成為士大夫階層在政治失意時的集體情感投射。他的詞,是文人理想與現實政治摩擦後留下的晶瑩淚滴。 第二部分:豪放的背影與傢國的重負 如果說婉約是宋詞的底色,那麼“豪放”則是宋詞的脊梁。這部分聚焦於蘇軾、辛棄疾等將詞從閨閣推嚮廟堂、從詠物轉嚮言誌的巨匠。 蘇軾:曠達中的哲思與生活的藝術。 蘇軾的一生是輝煌與挫摺的交織。我們嘗試走齣“大江東去”的刻闆印象,深入探究蘇軾如何用詞來安頓自己的靈魂。閱讀《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時,我們將分析其“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背後,是怎樣的生命體悟與禪宗哲思的融閤。蘇軾的偉大,在於他將日常的吃喝拉撒、山川風物,都納入瞭詩意的哲學思辨之中,教會後人如何在逆境中保持人性的光輝與生活的樂趣。 辛棄疾:壯誌未酬的“江西詩派”詞風。 辛棄疾是南宋最具悲劇色彩的英雄。本書會詳細梳理其“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的創作背景——抗金無望的現實。通過《破陣子》(醉裏挑燈看劍)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我們展示瞭辛棄疾如何在豪放的詞體中,將對國傢命運的憂慮、對英豪的追慕、以及自身壯誌難酬的憤懣,熔鑄成雄渾的詞章。他的詞,是南宋士人心中的一麵不肯褪色的戰旗。 第三部分:隱逸的清歡與物我兩忘的境界 宋代文人對隱逸生活抱有一種近乎執著的嚮往。這部分著重探討詞人如何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摹,實現精神的超脫。 陸遊:一生愛國,終歸田園的矛盾統一。 陸遊的詞作數量驚人,但其中不乏對山水田園的贊美。分析他的《遊山西村》,我們會看到愛國情懷是如何與閑適的農傢生活巧妙地結閤,並非簡單的逃避,而是在廣闊的自然中尋找抵抗黑暗的內在力量。 薑夔:音樂性與潔淨的審美。 薑夔是極少數能夠“以音入詞”的典範。本書將特彆關注薑夔的“冷香詞風”,探討他如何通過極度精微的筆觸,描繪梅花、水仙等意象,追求一種“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純淨之美。這反映瞭宋代文人對“格調”的極緻追求,試圖在汙濁的現實之外,構建一個完全屬於精神和藝術的乾淨世界。 結語:穿越時空的共鳴 《時光裏的宋詞》旨在搭建一個多維度的閱讀體驗。我們不僅提供精準的詞義解讀和典故溯源,更重要的是,我們試圖喚醒讀者內心深處對美好、對理想、對真情的渴望。宋詞之美,不在於詞藻的堆砌,而在於它捕捉瞭人類永恒的情感主題:離閤、榮辱、愛戀、哲思。通過這些流淌的音韻,我們得以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按下暫停鍵,尋得一處安放身心、滋養靈魂的雅緻棲所。翻開此書,即是推開瞭一扇通往宋代雅士精神世界的門。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琹涵

  
  A型。水瓶座。齣生屏東。
  
  創意,唯美的特質,都錶現在她的書裏。她的書無一不美,本本都是帶著陽光和祝福的「禮物書」。曾獲中山文藝奬散文奬。著作等身。
  
  琹涵的文字清麗雋永,內容情真意切,總是因其自然誠摯而動人心弦。不論寫人、寫事、寫物、寫景,莫不基於愛和同情,常映現齣澄明的心境及自勉勉人的情懷。近十年來,她的《慢讀唐詩:愛上源自生活的美麗》、《詩情快意:對飲唐詩,發現生活真趣》、《慢讀宋詞:珍愛源自生活的真情》、《慢讀元麯:就愛源自生活的真性情》,以及《慢享古典詩詞的節日滋味》、《慢享山水田園詩:偷得浮生半日閑》、《好詞:從唐宋到清初,停在最想念的時光》、《好詩:從先秦到明清,迴到初相遇的一刻》、《最愛詩詞:擁抱生命的永恆風景,念念不忘的詩詞名句》、《慢讀泰戈爾:源自印度哲人的雋永小詩,時時在心底吐著歡樂的絮語》、《唐詩真滋味:五十則悠悠古風、永生永世不變的美麗意境》、《宋詞藏情錄:緩步微吟,勾起四十幅心底深處的和煦光景》、《慢讀王維》等,引領古典詩詞現代化風潮,深受好評。
  
  琹涵在木馬文化的書:《遇見‧菜根譚:鬧中冷眼,品百味人生》、《遇見‧幽夢影》。

圖書目錄

自序  和唐詩的美好相遇
導讀  開始讀懂唐詩
 
捲一  坐看雲起時
有情─孟浩然∕〈春曉〉
逍遙遊─司空曙∕〈江村即事〉     
蔚藍天空─孫逖∕〈宿雲門寺閣〉 
春山夜靜─王維∕〈鳥鳴澗〉
山居歲月─王維∕〈竹裏館〉
常思清音遠揚─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當我歸來─錢起∕〈暮春歸故山草堂〉  
心中的陽光─硃放∕〈題竹林寺〉 
文學的夜空─韋應物∕〈滁州西澗〉     
心靈的風景─薛瑩∕〈鞦日湖上〉 
心靈深處的小花─李商隱∕〈夜雨寄北〉      
繁華一夢─韋莊∕〈金陵圖〉
輪椅上的阿嬤─來鵠∕〈雲〉
彆有一番滋味─元稹∕〈菊花〉
悠然自得在田園─王維∕〈終南彆業〉
雲水悠然─白居易∕〈白雲泉〉
 
捲二  散步詠涼天
隻要今天平安歡喜─杜鞦娘∕〈金縷衣〉      
絕美,隻在剎那─李頎∕〈送魏萬之京〉      
珍惜人間情緣─李白∕〈登金陵鳳凰颱〉      
逝水年華─李白∕〈下江陵〉
今生緣會─韋應物∕〈鞦夜寄邱員外〉  
迴憶總是美麗─李益∕〈喜見外弟又言彆〉   
燦如陽光─白居易∕〈草〉    
窗前好讀詩─白居易∕〈問劉十九〉     
春日晴好─杜甫∕〈麯江〉    
一路走來─王梵誌∕〈他人騎大馬〉
誰傢廚娘好本事─王建∕〈新嫁娘詞〉  
今天,磨劍瞭嗎?─賈島∕〈劍客〉
溪流上的雲朵─張文姬∕〈溪口雲〉     
夏日─高駢∕〈山居夏日〉
耕耘歲月─李紳∕〈憫農詩〉
 
捲三  天涯若比鄰
一朵苦澀的笑─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歲月花瓣─賀知章∕〈迴鄉偶書.二首其一〉       
隻餘一抹記憶─賀知章∕〈迴鄉偶書.二首其二〉
魂夢深處─王灣∕〈次北固山下〉 
浮生若夢─王之渙∕〈登鸛鵲樓〉 
一片冰心─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圓滿與惆悵─崔護∕〈題都城南莊〉     
愛垂釣的朋友─鬍令能∕〈小兒垂釣〉  
遙想明潭─趙嘏∕〈江樓有感〉
彩雲飛─趙嘏∕〈聞笛〉
流光夢影─李商隱∕〈錦瑟〉
那個幽靜美麗的地方─杜牧∕〈鞦夕〉
為瞭心愛的人─賀知章∕〈詠柳〉
不是彆離─硃放∕〈送溫颱〉
 
捲四    獨釣寒江雪
閑雲一朵─李白∕〈敬亭獨坐〉     
當年寂寞心─柳宗元∕〈彆捨弟宗一〉  
寂天寞地一漁翁─柳宗元∕〈江雪〉
寂寞月色─劉禹錫∕〈石頭城〉
心中的竹─白居易∕〈題李次雲窗竹〉
詩人之淚─戴叔倫∕〈三閭廟〉     
思念的雲梯─顧況∕〈過山農傢〉
暗夜裏的淚─耿湋∕〈鞦日〉
期待美好的明日─劉禹錫∕〈浪淘沙〉  
人間憾恨─李商隱∕〈暮鞦獨遊麯江〉  

圖書序言

自序
  
和唐詩的美好相遇

  
  在我,每一次和唐詩的相遇,都是美好的。
  
  年幼時,唐詩是我朗朗上口的歌謠,至於詩裏說的是什麼?我太小瞭,無從領會。隻是把它當歌兒唱,一唱、再唱,唱得百花遍地開,那花兒也上瞭母親的臉頰,化為一朵又一朵的微笑。
  
  那時,我以為,唐詩是有魔法的。也許它有著神奇的密碼,隻是我無由得知。
  
  然後,我開始上學,識字瞭,母親迫不及待的帶著我上圖書館。在那個物質普遍貧窮的社會,為著一傢大小的衣食溫飽,就已經夠讓父母勞纍傷神瞭,少有餘錢讓孩子們買書。圖書館裏的豐富藏書,在我的眼裏,簡直有如寶藏一般,埋首書堆,文字為我構築瞭一個寬廣迷人的世界。
  
  我幾乎不說話,嫌說話費力氣,我隻要看書就好。
  
  看各種的書,也看唐詩,從有注音的到沒有注音的,從有注解賞析到沒有注解賞析的,也從各種選本到專傢詩。唐詩裏到底寫的是什麼?年少時,我帶著憧憬,拼命仰望,然而像雲霧般的迷離,我又何曾看得真切呢?隨著歲月的流逝,我逐漸的長大,讀瞭中文係,詩詞終於為我一一揭開瞭它神秘的麵紗。尤其,在我明白詩人創作的背景、寫詩的動機,有時候,詩人的生平和時局的動亂、個人的際遇是密不可分的。他們在詩裏寄託瞭一己的殷殷情意,讀瞭,更讓我心生不捨。他們竟然成瞭我今生的故人和知己,更是我努力學習的典範。如果,他們在輾轉流離、悲苦嘗盡以後,還能還贈給世界如此美麗、永恆的詩篇,我唯有衷心嘆服,哪能再置一詞?
  
  原來,唐詩真的是有密碼的。它的密碼是愛,是那一點不忍之心的悲憫,也是那發自內心的情真意切,終於使一切都不同瞭。韆百年來依舊感動也鼓舞瞭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們,唐詩終究成瞭經典,溫暖也撫慰瞭無數中華兒女的心。
  
  如果,你一定要問:哪一傢的詩最好?
  
  如今我們能讀到的唐詩,早已經過漫長歲月的淘洗,有如金玉一般的燦美。每一傢詩都是好的,隻是是否適閤你此刻的閱讀心情罷瞭。如果你一定要求答案,我也隻能笑而不答。總要性之相近,其間還有因緣的殊異,真的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瞭。
  
  讀唐詩,我們都是由易而難,由簡而繁,由字數少到字數多,由近體詩到古體詩。這跟年齡有關,也跟閱曆有關。無須揠苗助長,慢慢讀,細細品味,唐詩是值得以「好友」相待的。如此莫逆於心,時刻相從。有一天,當我們遭逢睏厄,艱難行路,甚至心灰意冷,自覺再也走不下去時,突然心中浮現瞭詩句,也許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給瞭我們莫大的鼓勵,又能繼續堅持下去。也許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讓我們內在的糾結豁然能解,再無罣礙在心頭瞭。
  
  這樣的例子隨處可見,人間行路,有多少睏難險阻又哪裏是我們事前所能預知的呢?
  
  小時候,我們讀唐詩,李杜王孟,是我們最熟知的大詩人,其實,傑齣的詩人當然不隻這些。可以從喜歡的先讀,那可能會是和你性情相近的,讀完,再讀詩人好友的詩,或者與他齊名詩人的詩、同時期詩人的詩……不用擔心找不到好詩人的作品來研讀。長大以後,我們會知道更多的詩人,也可以選一傢做長期研究。在我周遭的朋友裏,有人專研「李白詩」,也有人傾心「陶淵明詩」、「李賀詩」的,不一而足。各有偏愛,也錶示瞭高度的興趣。
  
  有一段日子,我也喜歡李商隱的詩,時有含意隱晦、意境朦朧之美,讓人讀瞭蕩氣迴腸,不免為之往復低迴。他的「錦瑟」詩美麗如夢卻又孤寂淒涼。「無題」詩的撲朔迷離,唯美浪漫,後世想要加以解讀卻未必可得……在在扣人心弦,我想,我是太好奇瞭。
  
  潛心研究某一傢詩,已經不隻是熱中,而是做學問瞭。
  
  你願意這樣做嗎?衣帶漸寬終不悔,卻也樂在其中,多麼讓人佩服!
  
  現代的人生活緊張壓力大,而壓力來自許多層麵,如工作、人際、親子等等,從而衍生瞭種種身心方麵的不適。看起來像是生病瞭,偏偏上醫院,又檢查不齣病因,怎麼會這樣呢?是我們的調節失能?這時抒壓,變得分外重要。有人去運動,可是運動必須外齣;有人齣國旅行,那還得排定休假,花錢又花時間,還未必走得開;有的努力找各種樂子,下棋、種菜、手作,畫畫、唱歌……,在我,則是閱讀。隻要有一書在手,其樂也無窮。然而,書海這般浩瀚,又該如何加以選擇呢?讀你喜歡的,那麼,就來讀唐詩吧?如此精粹優美的文字,可以帶著你的心靈飛翔,翻越過萬水韆山,給瞭你一個寬闊美麗的桃花源,何隻落英繽紛,忘路之遠近。
  
  當你掩捲,你彷彿從一個美麗的夢境中悠悠醒轉,疲憊的心靈受到瞭洗滌,書中的智慧更是啓發瞭你。你終究明白,世上有人比你更苦,哀傷的心也並非隻有你一人,詩人曆經的坎坷比你更多,於是,你因此增添瞭勇氣和希望,更可以快樂的齣發。不再畏懼,不再裹足不前、遲疑彷徨,你可以的,堅持是必須,請勇往直前。
  
  我喜歡唐詩,那樣的一個輝煌的、屬於詩的盛世,相信後代已經難以跨越。上有好之者,下有趨之如鶩者,上行下效,蔚為風氣。每有好詩齣現,立刻四處傳唱。唐詩分初盛中晚四期,詩人多,佳作多。如果每一首詩都是一朵花,那真是花團錦簇,勝景無數瞭。名花異卉固然美不勝收,迷人眼目,即使隻是小花,也依舊各有可愛,也有引人入勝之處。
  
  每個人都很容易的在唐詩的大花園裏,尋覓到自己鍾愛的花朵。
  
  我更喜歡的是,我可以從唐詩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心情,從而引發共鳴。在唐詩裏,細細的讀,也慢慢的讀。以生活的經驗來檢視,也以生命的履痕來印證。那樣的狂喜,是一生中難得的體會。彷彿韆百年前就已經有人瞭解你,為你寫下瞭詩篇,靜靜的等待你來閱讀,那是多麼讓人感動的一刻。為瞭一個知音的眼眸,縱使遠隔韆年也如同一瞬。為此,等待也是一件美麗而幸福的事。
  
  那麼,讀詩的人呢?也唯有深深感謝,感謝相遇的美好,如此幸運,也如此難忘。
  
  我以兩年的長考,終於同意《慢讀唐詩》的重印。開始作業時,纔發現,之前夏日版的處處用心,讓如今的超越變得睏難重重;偏偏我又覺得,隻有以更好更豐富的內容、更美更高雅的封麵,重印纔有它的實質意義。於是,不隻是文章的增加,還有那一字一句的重新修訂,其間的辛勞,所耗費的心力,簡直不亞於寫一本新書瞭。
  
  需要這樣嗎?我以為必須。如此不辜負當年《慢讀唐詩》讀者們的盛情支持和熱烈鼓勵,然而,齣版社早已馬仰人翻,主編和我更是備受震撼與壓力。
  
  可是,我還是認為,這樣的辛苦是值得的。
  
  至少,我們已經盡力瞭,而且誠意十足。
  
  相信,細心的讀者們必然有所察覺和領會。
  
  瓊如,是這本書的主編,她跟我說:「對我來說,閱讀每一首詩都是一次美好的相遇。唐詩如此之多,能夠讀到您寫的這55首,是一種緣分。沒讀到的,不是不好,隻是還沒機會遇到,閱讀如此,人生也是如此。希望讀者也以這樣的心情來閱讀這本書。」
  
  她說得多麼好啊!
  
  《慢讀唐詩:悠然人生的55次美好相遇》在今年的四月和讀者們見麵,希望它會是春日晴空裏一朵美麗的雲,也美麗瞭我們的人生。
  
  雲淡風輕,日日好日。這也是我對你的祝福。
  
  當我們能在《慢讀唐詩》中相遇,基於對唐詩的共同喜愛,這樣的因緣,也是另一種美好。
  
  慢讀唐詩。是的,當你打開瞭書頁,請慢慢讀,跟心靈一起。
  
  琹涵二〇一七年二月

圖書試讀

〈逍遙遊〉
 
你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
 
其實,人生無論長或短,都不過是一趟旅行罷瞭。旅行的心情,不宜過於沉重,最好是順勢隨緣。
 
山光水色固然都是美,鳥語花香更是迴憶的好篇章。
 
不快樂,常常是因為執著太深瞭。無法放下,是由於不肯放下。
 
我讀唐朝司空曙的〈江村即事〉:
 
釣罷歸來不係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縱然一夜風吹去,隻在蘆花淺水邊。
 
有幾叢蘆花,就在江水邊隨著風搖曳,江上有小舟來來去去,岸上住著幾戶人傢……這都是尋常江村的景色,顯得一派平靜安閑,果真是「歲月不驚」瞭。漁人釣完瞭魚,閑閑的走迴來,享受瞭單純的垂釣之樂,慢慢的把船停靠在岸邊,也不係上纜繩。把船停妥以後,此時,月亮早已落下,夜已經深沉瞭,村子裏一片寂靜,正是睡個好覺的時刻。縱使這條不係之舟整夜飄蕩,就算被風吹瞭去,也不過是在蘆花淺水間罷瞭。
 
彷彿是江村生活的白描。實則是淡語有味,讓人喜歡。
 
讀這樣的詩,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況味,何必汲汲營營?富貴名利,於我何有哉?彷彿世事已經看透,管他成敗榮枯,再也不會縈繞於心瞭。就做自己喜歡的事吧,人生啊,瀟灑走一迴,又有什麼遺憾的?
 
讓人想到蘇東坡的〈定風波〉中的句子:「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簑煙雨任平生。」讀來,或不免有幾分狂傲,然而又是何等的開朗和自信。幾人能夠呢?無視於眼前的風雨,可以瀟灑的在雨中漫步吟詩,一管竹杖、一雙草鞋,穿著簑衣,哪裏都無需懼怕,也哪裏都去得瞭。這是多麼寬闊而豁達的人生態度啊!
 
我們所冀望的,就是這種開闊的人生觀。心,不再讓俗事所捆綁,也不受焦慮的煎熬。即使仍不免遭逢狂風暴雨,也能當作清風明月,一片寜靜愉快。如此的境界,多麼讓人欣羨。
 
可是,為什麼我們做不到?那是因為我們都是凡俗之人,勘不破名繮利鎖,卻又過分在意外物的得失。心,既然不得閑,我們的生活也就逐漸庸俗瞭。
 
唯有超脫對現實生活物欲的渴求,我們的心,纔能提升到一個更為高潔的領域,也纔能真正融入那安恬自適的境界,享有寜靜自在的美。
 
◎司空曙
 
約七二○——七九○
 
字文明,或作文初。
 
磊落有奇纔,詩作樸素真摯,情感細膩,以寫自然景色和鄉情旅思為主,婉雅閑淡,多有名句。擅長五律,是大曆十纔子之一。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對唐詩有著一種莫名的情結,總覺得那是中華文化最璀璨的明珠,但往往在閱讀時,不是被晦澀的語言勸退,就是被過於宏大的敘事壓得喘不過氣。直到遇見瞭這本《慢讀唐詩》,我纔真正體會到,原來唐詩也可以如此貼近生活,如此溫暖人心。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沒有大刀闊斧地去“解構”詩歌,而是選擇瞭一種“陪伴式”的閱讀方式。每一個章節都是一次美好的“相遇”,不僅僅是讀一首詩,更是走近一位詩人,瞭解他當時的心境,他所處的時代,以及詩歌背後隱藏的故事。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富有感染力,仿佛能穿越時空,與詩人麵對麵交流。我尤其喜歡書中對詩歌意境的描繪,它不是生硬的解釋,而是通過生動的語言,將讀者帶入詩歌的情境之中,讓我們仿佛身臨其境,感受那份“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闊,或是“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悠遠。讀這本書,讓我對唐詩有瞭全新的認識,它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經典,而是融入生活、觸動心靈的涓涓細流。它讓我明白,原來在這些古老的詩句裏,藏著我們共通的情感,我們對於生活的熱愛,對於人生的思考。這本二版,更加精煉,也更顯誠意。

评分

老實說,我對唐詩的印象一直停留在課本上的幾個片段,總覺得太過遙遠,難以真正走進內心。這本《慢讀唐詩:悠然人生的55次美好相遇(二版)》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它就像一本精心準備的下午茶點心集,每一道都精緻而不失風味,讓你在品嘗的過程中,感受到由內而外的舒緩和愉悅。書中選取的詩歌,大多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但作者的解讀卻彆具一格。她沒有強求我們去背誦、去分析,而是引導我們去“感受”。每讀一首詩,都像是一次與詩人靈魂的對話,我們能感受到他們在大時代的浪潮中的渺小,也能感受到他們對生活的熱愛與執著。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王維的那幾首詩,書中將他描繪成一位熱愛生活、寄情山水的隱士,讀著讀著,我仿佛也跟著他一起,在輞川山水間徜徉,感受那份寜靜與淡泊。這種“慢讀”的方式,讓我在浮躁的社會中,找到瞭片刻的安寜。它不是說教,而是陪伴,是引領,是讓古老的詩歌,在我們心中重新煥發生機。這本書,真的讓我體會到瞭“悠然人生”的真諦,原來,美好就藏在這些詩意的瞬間裏,等待我們去發現。

评分

唐詩,總覺得離我們很遙遠,像是博物館裏的文物,雖然知道它的好,卻不知如何下手去親近。這本《慢讀唐詩》就像一位溫柔的引路人,沒有長篇大論的理論,也沒有艱深晦澀的解讀,而是從“人”齣發,選取瞭五十五首大傢耳熟能詳的唐詩,帶領我們去體驗詩人心中的喜怒哀樂,去感受他們生活中的點滴美好。翻開書,就像是推開瞭一扇窗,陽光灑進來,帶著詩歌的芬芳,一首一首讀下去,感覺就像與老朋友聊天,從李白“舉杯邀明月”的孤獨,到杜甫“安得廣廈韆萬間”的憂民,再到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的愁緒,每首詩都像是一次與靈魂的對話。特彆是書中關於詩人生活背景的介紹,以及詩歌創作時的心境,都讓這些古老的文字鮮活起來,不再是死的文字,而是有溫度、有故事的人。我特彆喜歡書裏那種“慢”的節奏,沒有催促,沒有壓力,就是讓你靜下心來,慢慢品味,慢慢感受。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能有這樣一本讓我慢下來,去感受文字之美,去體會人生況味的書,真是難得的寶藏。它不是教科書,更像是一位知己,陪你度過一個又一個悠然的時光,讓你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寜靜與美好。

评分

對於我這樣的都市匆忙一族來說,想要靜下心來閱讀,實屬不易。然而,《慢讀唐詩》卻像一股清流,悄悄地滑入我的生活,帶來一份久違的寜靜。《慢讀唐詩:悠然人生的55次美好相遇(二版)》這本書,並非是堆砌古籍、生搬硬套的解讀,而是充滿溫度和人情味。作者仿佛一位老朋友,娓娓道來,將那些曾經熟悉的唐詩,重新賦予瞭鮮活的生命。她選取瞭五十五首詩,但每一次“相遇”,都不僅僅是詩歌本身,更是詩人的人生片段,是那個時代的生活氣息。讀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我不再隻是記住這一句詩,而是感受李白在月光下的思鄉之情;讀到“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我仿佛看到瞭孟郊在金榜題名時的意氣風發。這種“慢讀”的藝術,讓我得以在紛繁的生活中,抽離齣來,去感受詩歌帶來的細膩情感,去體會其中蘊含的生活哲理。它沒有刻意的煽情,也沒有空泛的說教,隻是通過詩與人的故事,點撥我們對人生的感悟。每一次閱讀,都像是一次心靈的洗滌,讓我更加懂得珍惜眼前的平凡生活,去發現那些不經意的美好。這本書,真的讓我覺得,生活原來可以如此有詩意。

评分

一直以來,我總覺得唐詩是屬於文人纔子的“陽春白雪”,對我這樣的普通讀者來說,似乎有點“高不可攀”。但這本書,徹底打破瞭我的刻闆印象。《慢讀唐詩》用一種非常親切、生活化的方式,將那些偉大的詩篇拉近瞭我們的距離。它不像一些學術專著那樣,充斥著專業術語和繁復的考證,而是更注重詩歌的情感內核,以及它所傳遞的生活態度。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人生”這一主題的挖掘。無論是李白“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豁達,還是杜甫“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的憂愁,亦或是白居易“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溫情,都讓我們看到瞭詩人們在麵對人生起伏時的不同姿態。閱讀這本書,就像是在和五十五位纔華橫溢的朋友進行一次深入的交流,他們的人生,他們的故事,都那麼真實而動人。它不是讓你去“學”唐詩,而是讓你去“體驗”唐詩,去感受文字的力量,去汲取詩歌中蘊含的人生智慧。這是一種非常難得的閱讀體驗,讓我對傳統文化有瞭更深的理解和認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