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和唐詩的美好相遇 在我,每一次和唐詩的相遇,都是美好的。
年幼時,唐詩是我朗朗上口的歌謠,至於詩裏說的是什麼?我太小瞭,無從領會。隻是把它當歌兒唱,一唱、再唱,唱得百花遍地開,那花兒也上瞭母親的臉頰,化為一朵又一朵的微笑。
那時,我以為,唐詩是有魔法的。也許它有著神奇的密碼,隻是我無由得知。
然後,我開始上學,識字瞭,母親迫不及待的帶著我上圖書館。在那個物質普遍貧窮的社會,為著一傢大小的衣食溫飽,就已經夠讓父母勞纍傷神瞭,少有餘錢讓孩子們買書。圖書館裏的豐富藏書,在我的眼裏,簡直有如寶藏一般,埋首書堆,文字為我構築瞭一個寬廣迷人的世界。
我幾乎不說話,嫌說話費力氣,我隻要看書就好。
看各種的書,也看唐詩,從有注音的到沒有注音的,從有注解賞析到沒有注解賞析的,也從各種選本到專傢詩。唐詩裏到底寫的是什麼?年少時,我帶著憧憬,拼命仰望,然而像雲霧般的迷離,我又何曾看得真切呢?隨著歲月的流逝,我逐漸的長大,讀瞭中文係,詩詞終於為我一一揭開瞭它神秘的麵紗。尤其,在我明白詩人創作的背景、寫詩的動機,有時候,詩人的生平和時局的動亂、個人的際遇是密不可分的。他們在詩裏寄託瞭一己的殷殷情意,讀瞭,更讓我心生不捨。他們竟然成瞭我今生的故人和知己,更是我努力學習的典範。如果,他們在輾轉流離、悲苦嘗盡以後,還能還贈給世界如此美麗、永恆的詩篇,我唯有衷心嘆服,哪能再置一詞?
原來,唐詩真的是有密碼的。它的密碼是愛,是那一點不忍之心的悲憫,也是那發自內心的情真意切,終於使一切都不同瞭。韆百年來依舊感動也鼓舞瞭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們,唐詩終究成瞭經典,溫暖也撫慰瞭無數中華兒女的心。
如果,你一定要問:哪一傢的詩最好?
如今我們能讀到的唐詩,早已經過漫長歲月的淘洗,有如金玉一般的燦美。每一傢詩都是好的,隻是是否適閤你此刻的閱讀心情罷瞭。如果你一定要求答案,我也隻能笑而不答。總要性之相近,其間還有因緣的殊異,真的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瞭。
讀唐詩,我們都是由易而難,由簡而繁,由字數少到字數多,由近體詩到古體詩。這跟年齡有關,也跟閱曆有關。無須揠苗助長,慢慢讀,細細品味,唐詩是值得以「好友」相待的。如此莫逆於心,時刻相從。有一天,當我們遭逢睏厄,艱難行路,甚至心灰意冷,自覺再也走不下去時,突然心中浮現瞭詩句,也許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給瞭我們莫大的鼓勵,又能繼續堅持下去。也許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讓我們內在的糾結豁然能解,再無罣礙在心頭瞭。
這樣的例子隨處可見,人間行路,有多少睏難險阻又哪裏是我們事前所能預知的呢?
小時候,我們讀唐詩,李杜王孟,是我們最熟知的大詩人,其實,傑齣的詩人當然不隻這些。可以從喜歡的先讀,那可能會是和你性情相近的,讀完,再讀詩人好友的詩,或者與他齊名詩人的詩、同時期詩人的詩……不用擔心找不到好詩人的作品來研讀。長大以後,我們會知道更多的詩人,也可以選一傢做長期研究。在我周遭的朋友裏,有人專研「李白詩」,也有人傾心「陶淵明詩」、「李賀詩」的,不一而足。各有偏愛,也錶示瞭高度的興趣。
有一段日子,我也喜歡李商隱的詩,時有含意隱晦、意境朦朧之美,讓人讀瞭蕩氣迴腸,不免為之往復低迴。他的「錦瑟」詩美麗如夢卻又孤寂淒涼。「無題」詩的撲朔迷離,唯美浪漫,後世想要加以解讀卻未必可得……在在扣人心弦,我想,我是太好奇瞭。
潛心研究某一傢詩,已經不隻是熱中,而是做學問瞭。
你願意這樣做嗎?衣帶漸寬終不悔,卻也樂在其中,多麼讓人佩服!
現代的人生活緊張壓力大,而壓力來自許多層麵,如工作、人際、親子等等,從而衍生瞭種種身心方麵的不適。看起來像是生病瞭,偏偏上醫院,又檢查不齣病因,怎麼會這樣呢?是我們的調節失能?這時抒壓,變得分外重要。有人去運動,可是運動必須外齣;有人齣國旅行,那還得排定休假,花錢又花時間,還未必走得開;有的努力找各種樂子,下棋、種菜、手作,畫畫、唱歌……,在我,則是閱讀。隻要有一書在手,其樂也無窮。然而,書海這般浩瀚,又該如何加以選擇呢?讀你喜歡的,那麼,就來讀唐詩吧?如此精粹優美的文字,可以帶著你的心靈飛翔,翻越過萬水韆山,給瞭你一個寬闊美麗的桃花源,何隻落英繽紛,忘路之遠近。
當你掩捲,你彷彿從一個美麗的夢境中悠悠醒轉,疲憊的心靈受到瞭洗滌,書中的智慧更是啓發瞭你。你終究明白,世上有人比你更苦,哀傷的心也並非隻有你一人,詩人曆經的坎坷比你更多,於是,你因此增添瞭勇氣和希望,更可以快樂的齣發。不再畏懼,不再裹足不前、遲疑彷徨,你可以的,堅持是必須,請勇往直前。
我喜歡唐詩,那樣的一個輝煌的、屬於詩的盛世,相信後代已經難以跨越。上有好之者,下有趨之如鶩者,上行下效,蔚為風氣。每有好詩齣現,立刻四處傳唱。唐詩分初盛中晚四期,詩人多,佳作多。如果每一首詩都是一朵花,那真是花團錦簇,勝景無數瞭。名花異卉固然美不勝收,迷人眼目,即使隻是小花,也依舊各有可愛,也有引人入勝之處。
每個人都很容易的在唐詩的大花園裏,尋覓到自己鍾愛的花朵。
我更喜歡的是,我可以從唐詩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心情,從而引發共鳴。在唐詩裏,細細的讀,也慢慢的讀。以生活的經驗來檢視,也以生命的履痕來印證。那樣的狂喜,是一生中難得的體會。彷彿韆百年前就已經有人瞭解你,為你寫下瞭詩篇,靜靜的等待你來閱讀,那是多麼讓人感動的一刻。為瞭一個知音的眼眸,縱使遠隔韆年也如同一瞬。為此,等待也是一件美麗而幸福的事。
那麼,讀詩的人呢?也唯有深深感謝,感謝相遇的美好,如此幸運,也如此難忘。
我以兩年的長考,終於同意《慢讀唐詩》的重印。開始作業時,纔發現,之前夏日版的處處用心,讓如今的超越變得睏難重重;偏偏我又覺得,隻有以更好更豐富的內容、更美更高雅的封麵,重印纔有它的實質意義。於是,不隻是文章的增加,還有那一字一句的重新修訂,其間的辛勞,所耗費的心力,簡直不亞於寫一本新書瞭。
需要這樣嗎?我以為必須。如此不辜負當年《慢讀唐詩》讀者們的盛情支持和熱烈鼓勵,然而,齣版社早已馬仰人翻,主編和我更是備受震撼與壓力。
可是,我還是認為,這樣的辛苦是值得的。
至少,我們已經盡力瞭,而且誠意十足。
相信,細心的讀者們必然有所察覺和領會。
瓊如,是這本書的主編,她跟我說:「對我來說,閱讀每一首詩都是一次美好的相遇。唐詩如此之多,能夠讀到您寫的這55首,是一種緣分。沒讀到的,不是不好,隻是還沒機會遇到,閱讀如此,人生也是如此。希望讀者也以這樣的心情來閱讀這本書。」
她說得多麼好啊!
《慢讀唐詩:悠然人生的55次美好相遇》在今年的四月和讀者們見麵,希望它會是春日晴空裏一朵美麗的雲,也美麗瞭我們的人生。
雲淡風輕,日日好日。這也是我對你的祝福。
當我們能在《慢讀唐詩》中相遇,基於對唐詩的共同喜愛,這樣的因緣,也是另一種美好。
慢讀唐詩。是的,當你打開瞭書頁,請慢慢讀,跟心靈一起。
琹涵二〇一七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