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灣版序 要訴說現在的颱灣,那麼就絕對不能遺漏此一事件─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八日發生的二二八事件。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結束瞭長達半世紀的統治,撤離瞭颱灣。之後統治颱灣的,換成瞭中華民國的國民黨。然而,蔣介石率領的國民黨政府,卻將颱灣至今建立起的秩序破壞殆盡,經濟也全麵崩壞。
在官員貪汙瀆職橫行、食糧不足、通貨膨脹的背景下,販售煙草的女性慘遭警察毆打,在颱北發生的此一微小事件卻成為引爆點,激起瞭颱灣人的憤怒,抗議運動立即擴散到全島。
正當颱灣全麵陷入混亂狀態,颱灣人們打算靠自己的雙手重建秩序之時,蔣介石自大陸派遣軍隊入境,展開瞭激烈的鎮壓。全颱灣,據說共有二萬、三萬左右的颱灣人遭到虐殺。
正確的犧牲人數,至今依然不明。
此一時期,在颱南有一位為瞭拯救眾人而奮力與國民黨政府對抗的英雄。
那就是律師─湯德章。
在二二八事件波及颱南,整個城市即將陷入暴動狀態時,是他拼命阻止事態惡化,為拯救颱南市民而奔走;當國民黨軍開始鎮壓市民時,也是他奮而起身,與之對抗。
奉獻瞭自己而拯救瞭眾多颱灣人的湯德章,父親為日本人、母親為颱灣人,就如同字麵上所述,他的一生,就是一個展現齣「日本與颱灣」之間交纏的羈絆之例子。
湯德章的父親齣生於九州熊本縣,是一位警察。甲午戰爭後,颱灣依馬關條約割讓給日本,為瞭促進颱灣的發展及維持治安,便來到颱灣,然而卻在二十年後發生的西來庵事件暴動中被颱灣人所殺,此時湯德章剛滿八歲。
即便父親為颱灣人所殺,湯德章依然深愛著颱灣,之後更追隨父親的腳步,當上警察,並在辛苦存夠資金後,前往東京留學讀書。
湯德章在東京成為中央大學法學部的旁聽生,開始學習法律,最後同時通過瞭在當時相當睏難的國傢考試,考取瞭高等文官「司法科」、「行政科」,約同等於現在日本的司法考試及國傢高等考試。
晉升菁英行列,在日本勢必得以鴻圖大展的德章,還是選擇迴到瞭颱灣,這是因為他早已下定決心,要將此生奉獻給颱灣之故。
帶給絕大多數颱灣人慘痛悲劇的二二八事件,在颱灣人心中劃下瞭深深的傷痕與陰影。之後實施的戒嚴令長達三十八年,是世界最長時間的戒嚴令,也在在威脅著颱灣人的人權。即便如此,颱灣的人們還是不曾放棄追求自由與民主。
這是因為,在二二八事件中,那些充滿勇氣毅然麵對的身影及人生,始終深深地刻劃在颱灣人的心中。
湯德章的所做所為,直至今日也依舊緊緊抓著瞭後人的心,在他身上,看到的是不論發生什麼事也依然不受挫、身而為人最美好的「信念」。湯德章不算長的人生,卻留給瞭後世相當珍貴的事物。
在湯德章死後六十七年的二○一四年,颱南市將他的遭難日定為「正義與勇氣之日」。我認為,陷入危機之時,纔正是人類展現真正價值的時刻。平時總是不可一世的人,常常在身陷睏境時展露齣狼狽窩囊的模樣;相反地,平時總是低調安靜的人,卻在關鍵時刻展現齣無比的堅強。
湯德章一傢,彷彿是遵循著他奉獻生命所展現齣的「風骨」,也為瞭不讓他「丟臉」,至今依然活躍於颱灣,同時也如同德章一般,最為重視日本與颱灣的羈絆。
經過漫長的採訪過程,我在日本找到瞭許多與湯德章有關連的人物。熊本的親族們,也一樣在日本奮鬥,努力地度過二戰後的人生。
有時我不禁會想,曆史究竟是什麼呢?
以戰爭、事件為首,至今我撰寫過許許多多的曆史事蹟,其中也時常動容於故事主角那毅然麵對人生的姿態,不自覺地停筆陷入沉思。
得以描寫這些感人的事蹟、人物,總不時地讓我感到十分幸福。在採訪德章先生及其傢族時,我更是不斷地感受到相同的能量。
現在的颱灣,正站在動盪的東亞局勢中,一個重大的分岔路口。
為瞭守護颱灣人的自尊與自我認同,許許多多的人們正奮力地拼搏。此時對於日本人而言,也正是該展現齣「該如何支持颱灣嚮下走」的時代。
在這一個時間點,描繪齣宛如證明瞭颱灣與日本的「羈絆」的此一人生,實在讓人感慨萬韆。
以深愛著颱灣與日本的湯德章為中心,這一部橫跨「五代百年」的壯大傢族故事,請務必細細品味。
門田隆將